导读:本文包含了犯罪案件现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极端暴力犯罪,第一响应者,警察战术,应急处置
犯罪案件现场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军[1](2014)在《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现场处置中的警察第一响应者》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第一响应者是突发事件应对中先期到达现场,采取紧急措施制止危害、开展救援的警务人员,属于广义的第一响应者范畴。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多在短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伤亡后果,"公开—动态"型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对公安机关的现场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响应警力的先期处置在现场应急处置中占有先导地位,具有复合性、局限性和紧迫性特点。警察第一响应者应基于紧急部署策略快速反应,评估确定核心任务,以有效战术干预减缓和制止危害。公安机关应立足社会预防,健全情报机制,改进勤务模式、装备保障和专业训练,提升应对处置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的第一响应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王晓东[2](2013)在《论经济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犯罪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经济犯罪案件现场与普通刑事案件现场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场勘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验对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目标是通过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尽可能穷尽经济犯罪留下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合乎逻辑的现场分析,重建经济犯罪现场,以便及时、准确地侦破经济犯罪案件。(本文来源于《山东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范佩霖,罗辉[3](2013)在《浅析利用技术手段开锁入室盗窃犯罪案件特征及现场勘查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近年来入室盗窃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以及利用多种工具采用技术性和技巧性开锁入室的犯罪现状,探讨了技术开锁入室盗窃的作案特点及规律、技术开锁案件现场勘查重点。(本文来源于《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候伟[4](2013)在《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临战现场处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急剧增加,严重威胁铁路运输秩序、阻碍铁路安全畅通、危害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加强铁路公安处置涉枪案件,快速高效地查获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分子,已成为铁路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做好涉枪案件的临战处置,对于取得涉枪案件斗争的主动权,提高铁路民警处置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3年05期)
张洪浩[5](2010)在《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形成的条件和地方公安机关管辖案件的现场条件有很大的区别,铁路公安机关的现场勘查权受到铁路运输企业众多的限制,铁路公安机关的体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侦查权的行使。因此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条件有其特殊性。深入研究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特点,准确把握研究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特点及对侦查工作的利弊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其研究内容包括:一、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犯罪现场的基本情况;二、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基本特点及形成原因;叁、关于现场勘查主体的调查研究;四、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调研材料。(本文来源于《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肖力[6](2008)在《犯罪案件现场虚拟重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犯罪现场勘查,是指侦查人员依据法律规定,对与犯罪有关的时间、地点和人、事、物进行的现场调查、勘验检查、现场记录等侦查活动,对于查明案件性质、收集犯罪证据、分析案犯特点、确定侦查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侦查活动的起点,也是公安刑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现场勘查工作做法是通过现场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录像、各类鉴定结论以及现场勘验人员的口头描述等方法来综合反映现场信息。这些方法存在信息反映的主观性、局限性,能够获取到的信息量多寡也因人而异。当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何将其与现场勘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现场勘查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成为侦查工作中充分发挥现场及物证作用的当务之急。本文紧紧围绕公安部门现场勘查工作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虚拟现实、图像处理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IBR(Image Based Rendering,基于图像渲染)技术的犯罪案件现场虚拟重建方法,并重点对现场全景图像生成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现场全景图像生成过程建立了总体模型,将整个问题分为现场鱼眼图像采集、鱼眼图像校正恢复、现场图像预处理、现场图像匹配和图像平滑五个模块,使课题的研究过程变得清晰明了。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模块分别搭建了研究框架,使得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现场环境的特点,在案件现场虚拟重建这一总体模型下来进行。深入研究了鱼眼镜头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从现场环境和鱼眼镜头的特点以及问题研究的需求出发,对图像采集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进行了规范。并使用基于球面透视投影约束的方法,对采集的现场鱼眼图像进行了校正,较好地恢复了鱼眼图像的桶形畸变。系统分析了图像预处理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案件现场的特点和现场重建的需求,综合运用了直方图规定化和中值滤波两种方法对现场图像进行了匹配前的预处理,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减少了噪声影响。针对犯罪案件现场重建过程中的图像匹配环节,提出了一种精确的匹配算法。该算法提取的特征点分布均匀、稳定可靠,虽然匹配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匹配精确、稳定,非常适合对匹配实时性要求不高但准确性要求高的案件现场图像进行匹配。在图像匹配完成后,采用一种渐入渐出的算法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8-11-01)
金亚,舒农[7](2008)在《毒品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各地对毒品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还停留于初期阶段,有些地方仅重视嫌疑人的供述和毒品实物的缴获,忽视了毒品案件现场的存在,导致毒品案件的证据获取渠道单一,言词证据多,物证证据少。一些地区虽然初步认识到毒品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重要性,但也仅只是开展了指纹提取、照相、摄像等基本工作,尚存在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勘查不全面,证据缺乏法律效力的问题。现场勘查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毒品犯罪证据单薄的重要原因,并逐步成为影响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制约缉毒侦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毒品案件现场与一般刑事案件现场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更有特殊性的一面,获取证据难度大,现场勘查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证据意识,不断提高毒品案件现场勘查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本文来源于《公安研究》期刊2008年07期)
詹丽君[8](2007)在《浅谈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涉及计算机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并呈现上升趋势。计算机犯罪案件是种高智能、高技术的犯罪案件,对这类案件的侦查,现场勘查的质量是能否侦破案件的重要关键。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本文来源于《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期刊2007-07-14)
马宁[9](2007)在《谈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犯罪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由于计算机犯罪的高技术性,使其现场勘查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勘查。公安机关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切实有效的现场勘查,有力地打击此类犯罪,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现场勘查前的准备、现场勘查的组织、提交勘查报告叁个环节来探讨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方法。(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07年05期)
朱东风[10](2006)在《计算机犯罪案件现场特征与勘查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案件,其犯罪现场是不可见的,具有潜在性、后发性的特点。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勘查,要做好此类犯罪的现场勘查,必须充分掌握其现场的保护方法、勘查方法、证据的收集等。(本文来源于《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犯罪案件现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济犯罪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经济犯罪案件现场与普通刑事案件现场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场勘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验对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目标是通过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尽可能穷尽经济犯罪留下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合乎逻辑的现场分析,重建经济犯罪现场,以便及时、准确地侦破经济犯罪案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犯罪案件现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军.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现场处置中的警察第一响应者[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王晓东.论经济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
[3].范佩霖,罗辉.浅析利用技术手段开锁入室盗窃犯罪案件特征及现场勘查重点[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3
[4].候伟.铁路站车涉枪犯罪案件临战现场处置[J].法制与社会.2013
[5].张洪浩.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条件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6].肖力.犯罪案件现场虚拟重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7].金亚,舒农.毒品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J].公安研究.2008
[8].詹丽君.浅谈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C].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2007
[9].马宁.谈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方法[J].理论界.2007
[10].朱东风.计算机犯罪案件现场特征与勘查对策[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