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色冠醚论文-王学花

生色冠醚论文-王学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色冠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色冠醚,醌型冠醚,异构体,选择性识别

生色冠醚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花[1](2008)在《新型生色冠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的生色主体分子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是主客体化学研究领域内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首先对于生色冠醚的合成和性质研究情况,以及溶液中研究主客体络合物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概述;然后基于1,8-二羟基蒽醌分子基块合成了一对新的生色主体分子,并对他们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合成了一对异构体的醌亚胺型生色冠醚;(2)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这对异构体识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对不同的金属具有选择性识别。(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10-01)

梁福霞[2](2007)在《新型生色冠醚的研究及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以邻苯二酚、2-氯乙醇、一缩二乙二醇、苊醌、4-溴-1,8-萘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生色冠醚。这类化合物不仅有明显的颜色,而且可以络合金属离子。生色冠醚的两种性质虽然是两种结构的反映,但常常不是彼此无关。如果冠醚环络合金属离子时发生的分子内电子密度的变化影响到生色基,或者生色基参与了冠醚对金属离子的作用,便会在络合离子的同时发生颜色变化。我们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并针对其中一个化合物,用荧光光谱的方法初步研究了新型生色冠醚化合物对金属离子的配位及识别性能。第二部分是关于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新型合成方法。苯并咪唑家族在药物化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表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比如抗肿瘤抗溃疡,抗真菌和抗感染。还有它结构的优越性和其他优良特性,鉴于此,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一直倍受关注。我们找到一种简单易操作,绿色无污染的合成方法。我们选用了市售的邻苯二胺和醛,采用温和的实验条件,既不使用金属氧化剂也不使用有机氧化剂。我们使用紫外光来进行这类反应,使之可以很好的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开发出一个绿色无污染的制备流程。我们尝试了多种溶剂,最后选用乙醇,得到较高的产率。(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6-01)

韩民,李春举,马壮,张衡益,刘育[3](2006)在《一种新型臂式冠醚的合成及其对Mg~(2+)和Ca~(2+)的生色传感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臂式冠醚,并研究了它对碱(土)金属离子的生色传感和选择性键合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叁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期刊2006-08-01)

黄哲钢[4](2005)在《手性二介晶结构液晶化合物及生色氮杂冠醚的合成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描述了一系列新型双介晶结构液晶化合物ω-[4-(反-4-正烷基环己基)苯甲酰基]脂肪酸胆固醇酯(D-mn)及衍生物(D2F-mn)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和介晶性质。通过间隔基和末端烷基链长短的调节合成了40种新的新型手性二介晶结构液晶化合物。起始原料取代的环己基苯甲酸由取代的苯乙酮经溴仿反应得到。以脂肪酸酰氯、环己烯和苯为起始原料,采用Dabrowski方法合成4-(反式-4-烷基环己基)苯乙酮。用4-烷基环己酮和取代的溴苯为原料按通用方法制备了另一个起始原料取代苯甲酸衍生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化合物的介晶行为,其中间隔基碳数为6的化合物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呈现手性向列相,并随着端基碳链的变化,呈现出清亮点的奇-偶变化规律。苯环的2,6位引入氟原子的双介晶结构液晶,由于分子宽度的增大,有较低的清亮点。 通过单氮杂18-冠-6和2-甲氧基卓酮及其衍生物的缩合反应合成了N-卓酮基-2-单氮杂18-冠-6(12)、N-(7-溴卓酮基)-2-单氮杂18-冠-604)、N-(5-苯偶氮基)卓酮基-2-单氮杂18-冠-6(16)、N-(7-羟甲基-4-异丙基)卓酮基-2-单氮杂18-冠-6(23)。通过络合实验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它们对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用光谱滴定法求算了一系列金属离子的络合常数。结果表明,新合成的4种冠醚化合物对碱金属都有较好的络合作用,其中对钾离子具有最高的络合选择性。同时4种冠醚对Li~+、Na~+、Cd~(2+)、Ca~(2+)、Cs~+、Hg~(2+)、Pb~(2+)、K~+、Ba~(2+)、NH_4~+等离子的络合比较当中发现N-(7-羟甲基-4-异丙基)卓酮基-2-单氮杂18-冠-6(23)对这些金属离子有较好的络合能力。最后应该指出,合成的冠醚化合物12,14和16不但易溶于水而且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可望被用于分析试剂。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5-05-31)

童志平,刘静,龚仲伦[5](2004)在《双偶氮生色开链冠醚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杨醛、对硝基(氯、甲氧基)苯胺、乙二胺、二乙烯基叁胺为原料,经过先偶联后桥连的方法,合成了2类双偶氮生色开链冠醚,其结构特征是氮杂链作桥链,酚羟基作端基,对位取代的苯偶氮基作为生色基团,形成新的双偶氮化合物5和6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得到确定.(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德江[6](2002)在《生色冠醚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生色冠醚 ,并对一些品种的合成、特性及应用作了详细的说明(本文来源于《湖北化工》期刊2002年01期)

黄枢,孟杰,田宝芝[7](1996)在《新的偶氮酚型和酚兰型生色开链冠醚的合成和配位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酚型开链冠醚1a和1b为原料,在碱溶液中合成了两类生色开链冠醚:一类是与对硝基苯重氮氟硼酸盐反应生成的偶氮酚型(2a和2b):另一类是与N,N-二甲基对苯二胺和K_3[Fe(CN)_6]反应生成的酚兰型(3a和3b)。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这些生色开链冠醚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配位性质。发现在THF-H_2O中,2a对LiClO_4和ca(ClO_4)_2,2b对LiClO_4、NaClO_4和Ca(ClO_4)_2,有较显着的选择性变色作用;而3a和3b在CH_3CN中。则对LiClO_4、NaClO_4和各种碱土金属盐,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色作用,尤其以对Ca~(2+)和Sr~(2+)作用时的△λ_(max)为最大。这些结果表明,2a和2b的配位性质分别与由邻苯二酚衍生的2’a和2’b相似,而3a和3b的配位性质则分别与由邻苯二酚衍生的3’b相似。(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96年04期)

黄枢,袁廷君[8](1996)在《生色冠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4-甲基-7-羟基-8-甲酰基香豆素与叁种4′-氨基苯并冠醚和4′,4″-二氨基二苯并-18-冠-6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的Schif碱型苯并冠醚。它们都是有色化合物,具有强荧光性质。在这些Schif碱型苯并冠醚溶液中加入过渡金属盐时,不同程度地发生荧光猝灭现象,生成的配合物也是荧光化合物;而加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时,则荧光性质几乎不受影响(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1996年01期)

黄枢,田宝芝,邹文铨,刘少堂[9](1992)在《生色冠醚研究——Ⅲ.一种新型生色冠醚的合成和配位性质的电子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羟基冠醚的羟基上直接引人生色基以制生色冠醚,尚未见报道。我们用2-羟基-5-硝基苄氯(2)作为生色剂,在氢化钠作用下与6-羟基-2,3,9,10-二苯并-16-冠-5(1)反应,合成了6-[(2′-羟基-5′-硝基苯基)甲氧基]-2,3,9,10-二苯并-16-冠-5(3)。(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1992年02期)

黄枢,田宝芝[10](1990)在《生色冠醚研究.Ⅱ.2、6-二溴靛酚冠醚在甲醇溶液中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的变色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冠醚化酚(1a,1b)和酚型开链冠醚(2a,2b)在甲醇中氢氧化锂的作用下,与2、6—二溴醌氯亚胺反应,生成兰色的2、6—二溴靛酚冠醚(1c,1d,2c,2d)锂盐。在其甲醇溶液中加入其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时,产生颜色变化,其中以2c和2d表现出对Sr~(2+)和Ba~(2+)有较明显的选择性变色作用,其△λ_(max)(nm)分别为:2c:38(SrCl_2),37(BaCl_2);2d:64(SrCl_2),56(BaCl_2)。还考查了介质中含水量对变色作用的影响和锶盐的阴离子效应,探讨了选择性变色作用的机理。(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1990年04期)

生色冠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以邻苯二酚、2-氯乙醇、一缩二乙二醇、苊醌、4-溴-1,8-萘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生色冠醚。这类化合物不仅有明显的颜色,而且可以络合金属离子。生色冠醚的两种性质虽然是两种结构的反映,但常常不是彼此无关。如果冠醚环络合金属离子时发生的分子内电子密度的变化影响到生色基,或者生色基参与了冠醚对金属离子的作用,便会在络合离子的同时发生颜色变化。我们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并针对其中一个化合物,用荧光光谱的方法初步研究了新型生色冠醚化合物对金属离子的配位及识别性能。第二部分是关于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新型合成方法。苯并咪唑家族在药物化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表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比如抗肿瘤抗溃疡,抗真菌和抗感染。还有它结构的优越性和其他优良特性,鉴于此,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一直倍受关注。我们找到一种简单易操作,绿色无污染的合成方法。我们选用了市售的邻苯二胺和醛,采用温和的实验条件,既不使用金属氧化剂也不使用有机氧化剂。我们使用紫外光来进行这类反应,使之可以很好的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开发出一个绿色无污染的制备流程。我们尝试了多种溶剂,最后选用乙醇,得到较高的产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色冠醚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学花.新型生色冠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梁福霞.新型生色冠醚的研究及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D].天津大学.2007

[3].韩民,李春举,马壮,张衡益,刘育.一种新型臂式冠醚的合成及其对Mg~(2+)和Ca~(2+)的生色传感行为[C].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叁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2006

[4].黄哲钢.手性二介晶结构液晶化合物及生色氮杂冠醚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05

[5].童志平,刘静,龚仲伦.双偶氮生色开链冠醚的合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

[6].李德江.生色冠醚的合成及应用[J].湖北化工.2002

[7].黄枢,孟杰,田宝芝.新的偶氮酚型和酚兰型生色开链冠醚的合成和配位性质[J].有机化学.1996

[8].黄枢,袁廷君.生色冠醚研究[J].合成化学.1996

[9].黄枢,田宝芝,邹文铨,刘少堂.生色冠醚研究——Ⅲ.一种新型生色冠醚的合成和配位性质的电子光谱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2

[10].黄枢,田宝芝.生色冠醚研究.Ⅱ.2、6-二溴靛酚冠醚在甲醇溶液中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的变色作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0

标签:;  ;  ;  ;  

生色冠醚论文-王学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