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缓释化肥论文-鲍先扬,Amjad,Ali,乔冬玲,刘宏生,陈玲

高分子缓释化肥论文-鲍先扬,Amjad,Ali,乔冬玲,刘宏生,陈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分子缓释化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肥,包衣,缓释,控释

高分子缓释化肥论文文献综述

鲍先扬,Amjad,Ali,乔冬玲,刘宏生,陈玲[1](2015)在《高分子材料在控缓释化肥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化肥已经广泛应用在农牧和园艺业等领域,目前全世界每年化肥的使用量高达4×108吨.然而,现有的化肥在应用中具有明显的应用缺陷及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例如在干旱土壤中不能完全释放,引起土壤退化;此外,自然界中的突降暴雨及不合理的灌溉也容易发生养分流失而导致河流污染.基于上述问题,控缓释化肥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控缓体系的设计及机理等问题出发,介绍不同高分子材料包膜的制备技术及其特性.现有的控缓释载体多为非降解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寻找一种环保、廉价、可再生的控缓释化肥基材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环保型控缓释化肥,尤其是使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体系还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另外,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高吸水聚合物,能赋予缓释载体吸水保水功能,不仅能增强缓释功能,而且对于干旱地区植物的营养和水分状况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在农业上使用吸水性聚合物对于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促进种子发芽和出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降低植物对灌溉的需要、提高养分利用率等多方面都很有潜力.(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王月祥[2](2009)在《高分子缓释化肥的制备及肥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小分子化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为起始原料,通过缩聚反应,研发出一种以氮、磷、钾、碳、氢、氧六种元素为主链结构的高分子缓释化肥,同时解决了化肥工业中“多营养元素化”和“缓控释化”两个难题。先将尿素与磷酸二氢钾缩合转变为磷酰脲钾,再将尿素与甲醛反应转变为脲醛低聚物,然后使二者进一步缩聚,即可获得高分子缓释化肥。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放大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合成工艺条件。通过FTIR谱分析,表征了该高分子缓释化肥具有下式所示分子结构:该高分子缓释化肥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冷水中的溶解率可降低至20%左右,放置120天后其溶解率仍小于40%,因此可减少因淋溶损失造成的水系环境污染问题。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和植物吸收的双重作用下,降解速率会大幅度提高,其养分释放呈现慢-快-慢的动态变化。早期释放速率慢,不烧苗,可一次施肥不再追肥,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中期释放速率快,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后期释放速率慢,与作物生长的规律大体一致。因此可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该高分子缓释化肥盆栽实验的结果表明:用相当于普通复肥施肥量1/2的高分子缓释化肥,番茄的产量比施普通复肥的提高了11.2%;用相当于包膜缓释肥施肥量1/3的高分子缓释化肥,大豆的产量比施包膜缓释肥的产量提高了6%;这说明高分子缓释化肥的肥料利用率比普通复肥和包膜缓释肥均有大幅度提高。番茄的产品质量分析表明,施用高分子缓释肥的番茄含糖量比施普通复肥的高10.1%;这说明高分子缓释肥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改善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09-06-01)

张斌,刘亚青,高建峰,王赫[3](2007)在《互穿网络型高分子NPK缓释化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将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缩聚物与脲醛反应,以合成一种互穿网络型高分子NPK缓释化肥的实验。研究评价了该缓释化肥的缓释性能以及合成中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摩尔比、反应温度、甲醛的加入量对缓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缓释化肥中N的缓释期>120 d,P的缓释期为80~100 d,K的缓释期为70~90 d。(本文来源于《化肥设计》期刊2007年04期)

金兴坤,高建峰,刘亚青[4](2007)在《新型高分子缓释化肥MSF的养分释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含氮、磷、钾叁种营养元素的高分子型缓释化肥-MSF,分别在去离子水及土壤溶液中进行了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120d内,MSF在去离子水中失重不到40%,氮、磷、钾叁种营养元素也只分别溶出了30%、28%和38%;而在土壤溶液中,在120d内,MSF失重接近100%,氮、磷、钾叁种营养元素基本完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溶入土壤溶液中。实验结果表明:(1)MSF初期溶出率较低,能显着的减少淋溶损失;(2)MSF能在土壤溶液中完全降解,养分可利用率高;(3)MSF水解反应缓慢,性能较为稳定,便于存放和使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07年03期)

金兴坤[5](2007)在《新型高分子缓释化肥性能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肥料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缓/控释肥由于能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本研究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高分子缓释化肥(专利号:200510063260),重点研究评价该高分子型缓释化肥性能的方法,研究了该肥的缓释性能及养分释放的特性;同时研究了高分子化肥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此了解该高分子化肥的理化性质及缓释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确立了本高分子化肥氮、磷、钾叁种营养元素的测定方法。2、合成的高分子化肥对小麦的发芽抑制作用极为轻微,优于等氮水平的尿素,理化性质温和。3、高分子化肥在土壤溶液中能在120天内降解为可溶于水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具有缓释化肥的特性。而在去离子水中溶解度小、降解缓慢,120天内仅降解了不到40%。该肥在高温灭菌土壤中的降解情况与去离子水中较为相似,表明在该肥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土壤的生物活性,该肥只有在施入土壤后才能完全降解成能被植物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4、高分子化肥在土壤中的降解情况与土壤溶液中的特征较为相似,各养分均表现出较好的缓释性能,各养分初期释放较少,而中后期释放较多,符合作物初期需肥料较少而中后期需肥量较多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5、高分子化肥在土壤中的降解产物能够形成一个缓冲体系,使土壤的pH值趋于中性,长期使用此化肥不会使土壤酸化或碱化。鲜土中添加高分子化肥后细菌、放线菌、真菌叁类微生物数量明显超过空白对比样本,表明高分子化肥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6、与对应的无机小分子肥比较,高分子化肥能够长时间较为稳定的释放氮、磷、钾这叁种养分,叁种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高峰期一般出现在60~100天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07-04-26)

金兴坤,高建峰,刘亚青[6](2007)在《高分子缓释化肥的缓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含氮、磷、钾叁种营养元素的高分子型缓释化肥—MSF,分别在去离子水及土壤溶液中进行了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120天内,MSF在去离子水中失重不到40%,氮、磷、钾叁种营养元素也只分别溶出了30%,28%和38%;而在土壤溶液中,在120天内,MSF失重接近100%,氮,磷,钾叁种营养元素基本完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溶入土壤溶液中.实验结果表明:(1)MSF初期溶出率较低,能显着的减少淋溶损失.(2)MSF能在土壤溶液中完全降解,养分的可利用率高.(3)MSF水解反应缓慢,性能较为稳定,便于存放和使用.(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高分子缓释化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小分子化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为起始原料,通过缩聚反应,研发出一种以氮、磷、钾、碳、氢、氧六种元素为主链结构的高分子缓释化肥,同时解决了化肥工业中“多营养元素化”和“缓控释化”两个难题。先将尿素与磷酸二氢钾缩合转变为磷酰脲钾,再将尿素与甲醛反应转变为脲醛低聚物,然后使二者进一步缩聚,即可获得高分子缓释化肥。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放大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合成工艺条件。通过FTIR谱分析,表征了该高分子缓释化肥具有下式所示分子结构:该高分子缓释化肥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冷水中的溶解率可降低至20%左右,放置120天后其溶解率仍小于40%,因此可减少因淋溶损失造成的水系环境污染问题。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和植物吸收的双重作用下,降解速率会大幅度提高,其养分释放呈现慢-快-慢的动态变化。早期释放速率慢,不烧苗,可一次施肥不再追肥,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中期释放速率快,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后期释放速率慢,与作物生长的规律大体一致。因此可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该高分子缓释化肥盆栽实验的结果表明:用相当于普通复肥施肥量1/2的高分子缓释化肥,番茄的产量比施普通复肥的提高了11.2%;用相当于包膜缓释肥施肥量1/3的高分子缓释化肥,大豆的产量比施包膜缓释肥的产量提高了6%;这说明高分子缓释化肥的肥料利用率比普通复肥和包膜缓释肥均有大幅度提高。番茄的产品质量分析表明,施用高分子缓释肥的番茄含糖量比施普通复肥的高10.1%;这说明高分子缓释肥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改善产品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分子缓释化肥论文参考文献

[1].鲍先扬,Amjad,Ali,乔冬玲,刘宏生,陈玲.高分子材料在控缓释化肥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高分子学报.2015

[2].王月祥.高分子缓释化肥的制备及肥效研究[D].中北大学.2009

[3].张斌,刘亚青,高建峰,王赫.互穿网络型高分子NPK缓释化肥的研究[J].化肥设计.2007

[4].金兴坤,高建峰,刘亚青.新型高分子缓释化肥MSF的养分释放研究[J].天津化工.2007

[5].金兴坤.新型高分子缓释化肥性能初步研究[D].中北大学.2007

[6].金兴坤,高建峰,刘亚青.高分子缓释化肥的缓释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2007

标签:;  ;  ;  ;  

高分子缓释化肥论文-鲍先扬,Amjad,Ali,乔冬玲,刘宏生,陈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