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行为论文-黄思琦,傅慧敏,李泽麒,项歆惠,周洁

生态文明行为论文-黄思琦,傅慧敏,李泽麒,项歆惠,周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文明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文明视域,海岛居民,垃圾分类

生态文明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黄思琦,傅慧敏,李泽麒,项歆惠,周洁[1](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海岛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研究——以温州市洞头区鹿西海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鹿西海岛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行为差异,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从生态文明视域,运用计量统计学方法对海岛居民垃圾分类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向老龄化等因素是造成垃圾分类实施困难性高居不减的重要原因。为有效推进海岛垃圾分类,应增加海岛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11期)

张瑞杰[2](2019)在《言语行为与生态文明:与生命科学的融汇和贯通——“第四届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于2019年8月12日至15日在南丹麦大学(丹麦欧登塞)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大会主题为"言语行为与生态文明:与生命科学的融汇和贯通"(Languaging and Eco-civilization:Towards Consilience with the Life Sciences)。继连续叁届在中国组办的国际生态语言学大会之后,该会议是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的又一大盛事。会议主题延续了历届会议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同时强调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尤其是与生命科学、环境学等和生态密切相关的学科的结合。此次会议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第一次正式走向国际舞台,展示了Halliday模式下生态话语分析范式的研究进展,成为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全景中体系最完整、发展劲头最强的研究模式之一。文章回顾了会议主旨讲话和分论坛内容,并就这次会议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卢志坚,李美俊,孟宣辰[3](2019)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影响分析——以上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教育对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系统。文中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对绿色行为的影响模型,通过对上海市13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了生态文明教育对绿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显着正向影响绿色行为;主观规范显着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生态文明教育显着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绿色行为。(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2期)

张燕红[4](2019)在《行为文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生态文明入手,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本身对于人类生产、生活行为文明的具体要求,并通过阐述行为文明对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论证了行为文明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5](2019)在《环境寓美,行为立美——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始建于1985年,是山东省十佳幼儿园,现有9个教学班。幼儿园秉承"关注行为、满足需要、共同发展"的办园理念,以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美育"建设为特色,创设了安全、宽松、童趣的幼儿生活环境和育人环境。幼儿园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形成一步一景的精致微园林景观,呈现出"人(本文来源于《环境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朱姝晓[6](2019)在《小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此进程中,杜绝不文明的生态行为方式十分必要。当代小学生作为承载民族未来希望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生态文明行为的发展,会直接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从小重视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培育,提高小学生整体的生态意识,不仅是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小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无法回避的现实需要。在探讨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行为内涵的同时,借助文献研究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明确小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的必要性。发现当前小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现状较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提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相应对策,为小学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从现在做起,从小培养人的良好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引导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卫生,才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添助力。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发现小学生行为培养中存在知识贫乏、价值观念尚未形成、责任心理不健全、主体践行度差等问题。追溯其根源所在主要包括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生态不文明行为的群体同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薄弱、生态主体的协作存在缺陷。为此,提出了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奠定行为培养基础;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注重行为过程体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强行为方式养成;注重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行为评价效果等建议,为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提高公民整体的生态文明素养添砖加瓦。结语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梨梨[7](2019)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既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当今时代哲学的具体化与提升。文章通过分析哲学课堂上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剖析哲学课程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方法,践行生态文明养成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6期)

陶良虎,周舜[8](2019)在《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展开的产业结构形成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研究较少涉及从理性行为角度和生态文明角度对产业结构形成路径进行阐释。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不仅确定了二者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关联性和决定性,而且通过七个假设论证了可能的形成路径。在实证分析中,对西安多类产业从业企业家的问卷调查,不仅量化确定了理论分析中提出的七大假设只有部分高置信度成立,还给出了产业结构形成的具体路径。该路径为水平四层次结构,具有五大显着特征。基于该特征,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产业二元双重结构特征以及调整该结构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刘东煊,黄羿,朱伟俊,常向阳[9](2019)在《粤北地区管理者生态文明意识行为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所带来的损失,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主要针对普通群众,极少对管理者进行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理念及发展历程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熵权法对问卷题目赋权,分析了粤北韶关市仁化、乐昌两县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从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单位性质等五方面分析发现,管理者对生态文明具有"高认同,低践行"的特征,且存在显着的群体差异。(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孙剑奇,汤明,邱秀文[10](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一是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养成教育,融生态文明教育于高校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过程中;二是积极引导和完善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团的生态文明教育平台作用;叁是充分利用校园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发展和巩固生态文明养成教育成果。(本文来源于《教育信息化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生态文明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介绍了于2019年8月12日至15日在南丹麦大学(丹麦欧登塞)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大会主题为"言语行为与生态文明:与生命科学的融汇和贯通"(Languaging and Eco-civilization:Towards Consilience with the Life Sciences)。继连续叁届在中国组办的国际生态语言学大会之后,该会议是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的又一大盛事。会议主题延续了历届会议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同时强调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尤其是与生命科学、环境学等和生态密切相关的学科的结合。此次会议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第一次正式走向国际舞台,展示了Halliday模式下生态话语分析范式的研究进展,成为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全景中体系最完整、发展劲头最强的研究模式之一。文章回顾了会议主旨讲话和分论坛内容,并就这次会议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文明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黄思琦,傅慧敏,李泽麒,项歆惠,周洁.生态文明视域下海岛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研究——以温州市洞头区鹿西海岛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2].张瑞杰.言语行为与生态文明:与生命科学的融汇和贯通——“第四届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卢志坚,李美俊,孟宣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影响分析——以上海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4].张燕红.行为文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

[5]..环境寓美,行为立美——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9

[6].朱姝晓.小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7].刘梨梨.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为例[J].戏剧之家.2019

[8].陶良虎,周舜.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展开的产业结构形成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9

[9].刘东煊,黄羿,朱伟俊,常向阳.粤北地区管理者生态文明意识行为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10].孙剑奇,汤明,邱秀文.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

标签:;  ;  ;  

生态文明行为论文-黄思琦,傅慧敏,李泽麒,项歆惠,周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