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基因论文-魏玉磊,赵训超,盖胜男,张今杰,邵文静

磷脂酶基因论文-魏玉磊,赵训超,盖胜男,张今杰,邵文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脂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Zea,mays,L.),磷脂酶A,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磷脂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魏玉磊,赵训超,盖胜男,张今杰,邵文静[1](2019)在《玉米磷脂酶A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畜牧业、养殖业等重要的饲料来源,同时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磷脂酶A(PLA)是参与磷脂水解的一类重要的酶。PLAs在植物生长发育、脂信号转导,以及胁迫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在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单子叶植物水稻中进行了PLA超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但在玉米中PLA家族尚未见报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同时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PLA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作为检索条件,通过NCBI的BLAST在线软件和玉米基因组数据库查找玉米PLA同源序列。得到的序列数据经过初步筛选处理之后,再用SMART或者Pfam软件检测序列中的PLA基序,最后从玉米基因组中鉴定到38个PLA基因,并对其做了基因家族的分类、染色体的定位、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在玉米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了38个编码PLA蛋白的基因,根据它们的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可分为叁类:磷脂酶A1 (PLA1)、patatin like磷脂酶(pPLA)和低分子量分泌磷脂酶A2 (sPLA2)。序列分析显示,所有ZmPLA1成员都具有高度保守的GXSXG基序,氨基酸数量最小的是394aa,最大的是576aa,且ZmPLA1-Iα3,ZmPLA1-IIε为亲水性蛋白,其余为疏水性蛋白。ZmpPLA成员都具有特异性酯酶盒GTSTG和阴离子结合DGGGXRG基序,氨基酸数量最小的是391aa,最大的是1252aa,ZmpPLA-IIIβ、Zmp PLA-IIIδ为亲水性蛋白,其余为疏水性蛋白。ZmsPLA2由高度保守的Ca2+结合环(YGKYCGxxxxGC)和具有酶活性His/Asp残基的催化位点(DACCxxHDxC)组成,氨基酸数量最小的是141aa,最大的是192aa,ZmsPLA2-γ、ZmsPLA2-δ为亲疏水性蛋白,其余为亲水性蛋白。本研究对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的玉米幼苗转录组数据中的PLAs进行了筛选和分析,发现一些PLA家族成员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差异显着。在冷胁迫下,Zmp PLA-IIIα的表达显著增加,而ZmPLA1-Iβ2、ZmpPLA-IIδ表达显著下调;在热胁迫下,ZmPLA1-Iβ2、ZmpPLA-IIIβ明显上调表达,而ZmpPLA-IIδ下调表达。微矩阵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部位、不同生育时期的PLA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mpPLA-Iα和ZmpPLA-Iβ在玉米的整个生殖发育过程中都具有较高的表达,而ZmpPLA-IIα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表达量较低。【结论】本研究从玉米基因组中鉴定了38个Zm PLA基因家族成员,从同源性和进化上可分为3个亚家族。一些ZmPLA基因家族成员在多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显着上调表达,说明相关基因可能参与玉米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为了解植物PLAs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同时也为筛选关键的PLA基因并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胡影影,彭贵军[2](2019)在《磷脂酶A2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到的一种病理类型,主要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型沉积,目前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近年来遗传因素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严重程度、易感性、治疗效果及预后等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基因的多态性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作用则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对磷脂酶A2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总结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并为进一步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思路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6期)

许亚运,杨任民,方明娟,年娜,程楠[3](2019)在《磷脂酶A2G6基因突变的青年型帕金森病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渐进性动作笨拙、四肢发僵感1年余"于2018年1月11日入住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追溯病史,患者2016年4月逐渐出现穿衣、持筷等动作笨拙,行走不稳,躯干后仰,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同年6月至北京某叁甲医院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予以硫酸锌0. 05 g,3次/天;多巴丝肼0. 125 g,3次/天,口服治疗,症状仍持续加重,并出现四肢僵直,行走缓慢,随后多次至安徽省某叁甲医院予以二巯基丙磺酸钠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2017年6月出院(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吕缘[4](2019)在《M型磷脂酶A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膜性肾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许多研究表明M型磷脂酶A2受体基因(PLA2R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能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风险相关,但各研究间的结论尚存在争议。在几个经常研究的PLA2R1基因多态性位点,rs3828323和rs35771982位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确定PLA2R1基因rs3828323和rs35771982多态性与IMN风险之间的潜在关联。材料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时间为从该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3月,获得有关PLA2R1基因与IMN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员(吕缘和张慧慧)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用Stata15和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章。优势比(ORs)和95%置信区间(95%CI)用于估计关联强度大小。在所有模型中发现IMN发病风险与PLA2R1基因rs3828323多态性之间显着相关(CT+TT versus CC:OR=0.67,95%CI 0.56–0.81;TT versus CT+CC:OR=0.58,95%CI 0.40–0.85;CT versus CC:OR=0.71,95%CI 0.58–0.86;TT versus CC:OR=0.52,95%CI 0.35–0.77;T versus C:OR=0.70,95%CI0.60–0.82)。但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充分证实IMN和PLA2R1 rs35771982的关联(CG+CC versus GG:OR=0.86,95%CI 0.42–1.75;CC versus CG+GG:OR=0.83,95%CI 0.31–2.25;CG versus GG:OR=0.68,95%CI 0.41–1.09;CC versus GG:OR=0.78,95%CI 0.20–3.00;C versus G:OR=0.93,95%CI 0.43–1.99)。结论:PLA2R1基因rs3828323多态性与IMN风险相关,而PLA2R1基因rs35771982多态性与特发性膜性肾病风险无关。(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吴芸[5](2019)在《粘质沙雷氏菌外膜磷脂酶A(A1)基因克隆、异源表达及其在菜籽油中脱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精炼植物油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会对成品油的质量和保质期造成不良影响的杂质。然而,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效益,物理精炼方法的使用正在增加。酶促脱胶则是一种能够达到物理精炼油要求的脱胶方法,但磷脂酶的生产高成本和低效率局限了其应用。同时,用于脱胶的磷脂酶不能被回收和再次利用也大大提高了酶法脱胶的工业化应用成本。本研究克隆外膜磷脂酶A1基因,构建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实现其在原核和真核表达体系中的异源表达,研究了其酶学特性与固定化过程,并将其应用于粗菜籽油的酶法脱胶中,为开发新型磷脂酶和改进脱胶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外膜磷脂酶A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粘质沙雷氏菌总基因组当模板,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构建pEASY-OM-PLA1,转入E.coil DH5α,抽取质粒测序验证并分析。该基因与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marcescens Db11同源性为99.55%。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所产OM-PLA1与来源于大肠杆菌NC_000913.3的OM-PLA1表现出最高的同源性。该蛋白分子式为C_(1513)H_(2249)N_(411)O_(449)S_6,相对分子质量为33572.34,是稳定亲水性蛋白,含有信号肽,为胞外分泌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15.75%,β-折迭占36.64%,无规则卷曲占47.60%且不含有非常规二级结构,叁级结构显示每个单体为β-桶状结构。(2)重组大肠杆菌构建、酶学特性及酶法脱胶。将pEASY-OM-PLA1转入E.coil BL21(DE3)中,外膜磷脂酶A1的活性在诱导4 h和IPTG浓度0.6 mmol/L的条件下最大化。重组蛋白经Ni~(2+)柱纯化后SDS-PAGE检测显示,有一分子量约为33 KDa的特异性条带。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50℃,在pH 7.0-8.0和45-55℃内其稳定性较好,酶动力学参数为Km=31.954mM,Vmax=1.5056 mM/min,0.1 mmol/L的Ca~(2+)、Mg~(2+)、Co~(2+)、Mn~(2+)溶液能显着提高其酶活力,1 mmol/L的Cu~(2+)、Zn~(2+)、SDS、EDTA、EGTA溶液则显着抑制了其酶活力。用于粗菜籽油脱胶,当酶添加量为15 U和脱胶时间为2 h时,脱胶油样中的磷含量值均从22.6 mg/kg降低至10 mg/kg以下。(3)重组毕赤酵母构建及诱导表达。基因上下游嵌入酶切位点后,通过双酶切及T_4连接酶过夜连接的方法,构建出pPIC9K-His-OM-PLA1,将其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结果显示,重组毕赤酵母为His+Muts表型即甲醇缓慢利用型,基因组DNA经凝胶电泳检测显示具有大小约为900bp的单一条带。在诱导72 h后,酶活到达最大为3.21 U/mL,目的蛋白经Ni~(2+)柱纯化和超滤管浓缩后,SDS显示特定的蛋白质条带,其分子量约为33 KDa,且酶活最大达到21.2 U/mL。分别在初始转接量为50 mL、温度为28℃和甲醇浓度为1%时,重组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的OM-PLA1酶活较高。(4)外膜磷脂酶A1的固定化及酶法脱胶。采取水热共沉淀法制备了载体Fe_3O_4/氧化石墨烯,成功制备出载体材料后通过加入戊二醛将重组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的外膜磷脂酶A1固定在载体材料上。最佳固定化条件是缓冲液pH为6、戊二醛的浓度为7%和固定化时间为3 h。制备出来的固定化外膜磷脂酶A1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50℃,在4℃环境下保存近3个月后还留有58.9%的原始酶活力。将其用于粗菜籽油的酶法脱胶,pH 7.5、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50℃是最佳脱胶条件,固定化外膜磷脂酶A1循环脱胶13次后,还具有初始酶活力的51.7%。(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晓薇,戢舒涵,赵旭,张百兵,王法微[6](2018)在《亚麻芥未成熟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的转录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341~560 bp,序列组装分别获得25 398个和23 678个Unigene,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630 bp和654 bp。在此基础上,筛选两个样本全部Unigene,共获得磷脂酶基因36个,其中属于磷脂酶A1基因4个、磷脂酶A2基因9个、磷脂酶C基因10个、磷脂酶D基因13个。Pathway基因功能注释显示,PLA1的4个候选基因没有注释到任何代谢通路上;PLA2中只有候选基因Unigene19110被成功注释,它在植物中主要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PLC家族中只有4个候选成员Unigene443、Unigene8071、Unigene8213和Unigene7311被成功注释,它们除参与甘油磷脂代谢和醚酯代谢之外,还在肌醇磷酸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LD家族中除Unigene18630、Unigene17966和Unigene441没有代谢通路注释信息外,其他的10个成员,也都只在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有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钦,李建林,唐永凯,李红霞,张磊[7](2018)在《鲤鱼Group III分泌性磷脂酶A2催化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Group Ⅲ分泌性磷脂酶A2(Group Ⅲ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 PLA2G3)基因的功能,本实验使用RT-PCR在鲤鱼肝脏克隆了s PLA2G3的催化区cDNA序列,与trxA、sumo、NusA和MBP标签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采用PC(1,2-Dilinoleoyl)作为底物和脂氧合酶为伴侣酶反应测定s PLA2酶活。克隆结果表明,鲤鱼s PLA2G3基因的催化区开放阅读框为426bp,编码142个氨基酸,与鲫鱼、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9%、86%。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PLA_2、pcold-sPLA_2、pET43.1a-sPLA_2和pmalc-2x-sPLA_2,经IPTG诱导,在Transetta(DE3)细胞中表达了分子量分别为3.5×10~4、3.2×10~4、7.7×10~4、6.0×10~4的融合蛋白trx A-s PLA2、sumo-sPLA_2、Nus A-sPLA_2和MBP-sPLA_2。经检测,融合蛋白trx A-s PLA2、Nus A-sPLA_2和MBP-sPLA_2呈现可溶性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MBP-sPLA_2表达量最高。用镍柱纯化重组菌破碎后上清中的融合蛋白trx A-s PLA2、NusA-sPLA_2和MBP-sPLA_2,最终获得的融合蛋白浓度分别为2.0mg/mL、1.0 mg/mL、4.0 mg/mL。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MBP-sPLA_2酶活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5,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trxA-sPLA_2、NusA-sPLA_2和MBP-sPLA_2的酶活分别为0.47μmol/min·μmol、1.1μmol/min·μmol、8.2μmol/min·μmol。叁种不同融合蛋白s PLA2酶活性表现出差异,推测可能N端对sPLA_2酶活性有影响。(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15)

刘亚茹,孙钰文,孙毓徽,陈萍,姚伟[8](2018)在《黑胸胡蜂毒素基因蛋白磷脂酶A1的克隆和减毒抗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胡蜂毒腺组织的全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黑胸胡蜂毒腺组织cDNA的序列信息库。根据毒素蛋白质研究提供的一小段蛋白质序列,将本地Blast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结合在一起,克隆得到黑胸胡蜂毒液蛋白磷脂酶A1的基因序列,命名为VT-1;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VT-1的蛋白质序列和叁级结构。序列分析显示, VT-1蛋白质与已发现的磷脂酶A1蛋白同源,属于磷脂酶A1家族成员;结合VT-1和其它已经报道的磷脂酶A1序列,采用空间结构预测和序列比对方法发现,磷脂酶VT-1盖结构域中含有保守谷氨酸(E),在Ca2+存在下,可能增强VT-1的磷脂酶活性,提高毒性。根据磷脂酶VT-1盖结构域中谷氨酸(E)保守性,设计两个VT-1的减毒抗原。为靶向黑胸胡蜂VT-1的抗毒血清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张媛媛,王兆芬,李斌,蒋明霞,马斌忠[9](2018)在《青海省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的磷脂酶C基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海高原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磷脂酶C基因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北京家族结核菌株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2016年青海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共250株,采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磷脂酶C基因(phospholipase C,plc)的多态性。结果 250株临床分离结核杆菌中,北京家族菌株184株占73. 60%,非北京家族菌株66株占26. 40%。该地区结核杆菌的plc基因呈多态性,250株结核杆菌中分别有13. 20%,15. 20%和16. 40%的菌株含突变的plc A,plc B和plc C基因,突变率较低,而plc D基因突变率高达97. 20%。北京株与非北京株的plc A,plc B和plc C基因突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 05),而plc D基因突变率未发现差异(2=0. 322,P=0. 57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plc基因突变可能会减弱菌株毒力,而北京株中该基因突变较少,可能因此导致该家族菌株在本地区的广泛流行。(本文来源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孙娜,杨琼,韩阳春,张茹,王利华[10](2018)在《二化螟碱性神经酰胺酶和中性鞘磷脂酶基因RNA干扰技术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方法以及不同靶标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效率,建立并优化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碱性神经酰胺酶saCER和中性鞘磷脂酶snSMase基因的RNAi的技术体系。【方法】通过培养液浸泡法将果蝇Drosophila daCER基因的dsRNA导入果蝇S2细胞内;分别通过显微注射法和荧光纳米粒子介导喂食法将体外合成的二化螟saCER和snSMase基因的特异性双链RNA(dsRNA)导入二化螟3龄(注射法)和2龄(喂食法)幼虫体内,之后利用qPCR测定靶标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方法对不同基因的RNA干扰效率。【结果】将果蝇S2细胞浸泡在浓度为15 ng/μL的含daCER dsRNA细胞培养液中培养72 h后,daCER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了约84%。dsRNA (5 000 ng/μL)注射二化螟3龄幼虫60 h后对saCER基因的干扰效率达到最高(41%),dsRNA (2 500 ng/μL)注射48 h后对snSMase基因的干扰效率最高(47%);给二化螟2龄幼虫喂食dsRNA(48μg/d)后,分别在第7天和第8天对saCER(32%)和snSMase(52%)基因达到最大干扰效率。对于aCER基因,果蝇S2细胞浸泡法与二化螟注射法和喂食法相比,干扰效率差异极其显着;使用相同方法,对saCER基因和snSMase基因的干扰效率无显着差异;对于二化螟的同一基因(saCER或者snSMase),注射法与荧光纳米粒子喂食法之间干扰效率也无显着性差异。【结论】碱性神经酰胺酶基因和中性鞘磷脂酶基因对导入dsRNA进行RNAi的方法较敏感,本研究建立并优化的显微注射法和荧光纳米粒子介导喂食法RNAi技术体系在鞘脂质代谢酶基因功能的基础研究中具有可行性。注射法和喂食法对二化螟幼虫aCER基因的干扰效率远低于浸泡法对果蝇S2细胞中这一基因的干扰效率,进一步证实二化螟血淋巴中的RNA酶对dsRNA的快速降解以及中肠围食膜的阻隔很大程度上削减了dsRNA进入二化螟细胞内发挥干扰作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磷脂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到的一种病理类型,主要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型沉积,目前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近年来遗传因素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严重程度、易感性、治疗效果及预后等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基因的多态性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作用则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对磷脂酶A2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总结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并为进一步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思路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脂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魏玉磊,赵训超,盖胜男,张今杰,邵文静.玉米磷脂酶A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分析[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胡影影,彭贵军.磷脂酶A2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9

[3].许亚运,杨任民,方明娟,年娜,程楠.磷脂酶A2G6基因突变的青年型帕金森病1例[J].安徽医学.2019

[4].吕缘.M型磷脂酶A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膜性肾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D].南昌大学.2019

[5].吴芸.粘质沙雷氏菌外膜磷脂酶A(A1)基因克隆、异源表达及其在菜籽油中脱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6].李晓薇,戢舒涵,赵旭,张百兵,王法微.亚麻芥未成熟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的转录组学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

[7].王钦,李建林,唐永凯,李红霞,张磊.鲤鱼GroupIII分泌性磷脂酶A2催化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研究[C].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刘亚茹,孙钰文,孙毓徽,陈萍,姚伟.黑胸胡蜂毒素基因蛋白磷脂酶A1的克隆和减毒抗原设计[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8

[9].张媛媛,王兆芬,李斌,蒋明霞,马斌忠.青海省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的磷脂酶C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

[10].孙娜,杨琼,韩阳春,张茹,王利华.二化螟碱性神经酰胺酶和中性鞘磷脂酶基因RNA干扰技术体系的优化[J].昆虫学报.2018

标签:;  ;  ;  ;  ;  ;  

磷脂酶基因论文-魏玉磊,赵训超,盖胜男,张今杰,邵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