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军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中心小学537800
“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生成”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不是借学生之口说老师想说的话。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
那么,一位数学教师,该如何来把握学习的“预设”与“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有效生成
“预设”经常被人认为是给学生挖一个陷阱,等着孩子往里跳,框住了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是对预设的一种误解,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必要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胸,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怎么说?该如何引导?不妨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获许多预设的精彩。
如在教学《小数的近似数》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昨天老师到超市购物,付款时电脑显示76.46元。你猜收银员收了我多少钱?说说为什么。我预设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1)收76.5元。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角,因为现在“分”不太用。(2)收76.4元。用去尾法,精确到角,因为“6分”不收的可能性较大。(3)收76元。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元,如果来个讨价还价,砍到76元不是没可能。(4)77元。用进一法,精确到元。因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为收76.4元的可能性大(用去尾法求得小数的近似数)。如何将学生引导到新课中来呢?我预设了这样的导语:“收银员要我付我77元,我可不肯。可我付76元收银员又不愿意。为了使双方都不觉得吃亏,你觉得付多少比较合理?”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调整预设,促进生成
课堂上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意外:或者预设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力不从心;或者预设未曾顾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预设滞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教学缺乏张力。不管遇到上述什么情况,都需对预设进行调整。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就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情况,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说出底与底上所对应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若将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得到了什么图形?
生2:得到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
师问:要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那该怎么求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出示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这时有一位学生喊了出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pide;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从刚才老师演示中就可以看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不是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大家拿出学具来拼一拼。
学生动手操作,并指名展示。
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说一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的联系,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师:只有一块三角形能否转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又该怎么求?学生又进行了积极探索……
整课堂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地学习新知,同时教师适时进行调整,促进了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使课堂教学向着纵横方向发展。
三、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面对这些预设之外的内容,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突破原先教学预设的框框,捕捉临时生成资源中有意义的成分,及时放弃预设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创见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节课上,老师出了这么一道题目:二(1)班有36人,二(2)班有35人,他们想去公园玩。若大客车有70个座位,够他们坐吗?一生说因为36+35=71(人),71比70多,大客车不够坐;另一生说因为70-35=35(人),而另一班有36人,所以不够坐。正当大家点头通过时,一生回答:“老师,挤一挤也行,上回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就是3人坐2人位置。”是啊,挤一挤就可以了。“挤一挤,这些座位够了”,同学们纷纷议论开来,课堂中学生生成的问题一下子打破了教师的教学预设。教师一听,生成的教学资源来了,立即决定放弃原来的教学预设,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好,能从生活出发想问题,有创意!像这样的生活中的数学还很多,比如……”
总之,预设是必须的,生成则更为重要,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突破自己,更认真地去预设,更智慧地去生成,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生,展现智慧的火花,绽放教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