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巴洛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景规划,历史街区,业态构成,活化
中华巴洛克论文文献综述
吕晓,董慰[1](2019)在《基于情景规划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业态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情景规划对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商业业态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首先通过调研与讨论会确定了街区活化的决策焦点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商业业态构成;其次对决策焦点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开发商自身经济能力、商铺回迁投资模式、区域及周边人们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等十二个不确定性驱动力,并运用二维象限分析法进行关键不确定性驱动力即情景变量的筛选,最终确定商铺回迁投资模式、区域及周边交通情况和消费者消费价值观为叁个情景变量,从而进行情景框架的构建和情景的生成。最后提出决策情景并从近期、中期和远期叁个层面提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活化策略,为今后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活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9-10-19)
张博伦,闫永庆[2](2019)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道路绿化景观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了国家及各地政府的重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和重新定位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历史街区生存现状大多不尽如人意。该研究以拥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对象,对其现有道路绿化景观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发现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最适方法对道路绿化景观系统进行重构,完善历史街区的整体规划,促进历史街区蓬勃发展。(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9期)
付天悦,路毅[3](2019)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承载着城市文化记忆的老建筑、老街区因为基础设施陈旧、周边城市功能发生改变、空间不能满足周围市民的生活需求等原因被大量拆除和盲目重建,严重影响了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历史文脉的完整性。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让历史文化延续得更久,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以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为研究对象,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9期)
朱相桢[4](2019)在《基于中华巴洛克街区的历史街区改造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历史和发展过程等方面分析了街区和周边建筑群落的现状,结合具体的建筑案例,提出了现阶段街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阐述了完整的改造模式,为历史街区的改造提供了思路,使历史街区能够再现活力。(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22期)
侯军,刘艳[5](2019)在《道外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侯军刘艳)可爱精致的手工编织、惟妙惟肖的剪纸艺术……走进位于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南叁道街,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正在进行历时叁个月的2019老道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暨特色旅游商品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9-07-27)
冯律航[6](2019)在《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独一性。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历史街区的核心内容,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是典型的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笔者从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细部、材质、色彩五个方面入手,对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征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比展示其与原中国传统建筑以及巴洛克建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07期)
范梓萱,朱毅[7](2019)在《“中华巴洛克”建筑老街之再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巴洛克"建筑是融合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融合了哈尔滨地域特征,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是对哈尔滨道外区靖宇街现存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进行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华巴洛克"建筑目前所面临的窘况,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了对现有建筑的改善措施,为我国建筑艺术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1期)
董伟伟,赵俊学,刘淑娟[8](2018)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角建筑山花装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尔滨街角建筑的山花装饰在造型和装饰上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中最为独特的装饰形式之一。文章通过对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角建筑的实地调查与研究,归纳总结了中华巴洛克街角建筑山花的样式及建造工艺的特点,希望能为老建筑的保护工作和民族建筑的设计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设计艺术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赵静[9](2018)在《历史文化街区气候适应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导致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建筑气候适应性的思考。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条件进行设计并建造的。因此,它们一般蕴含着应对当地气候特点的建造技术。本文旨在研究严寒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气候特征,并探讨其应对气候的适应性技术。因此,本文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其气候适应性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挖掘该街区应对严寒气候的适宜技术。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气候适应性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之后通过调研总结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布局特征与使用现状。而后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现场实测,对该街区的热环境现状以及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利用ENVI-met软件进行风环境模拟,进一步总结分析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气候适应性。研究表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表现出了冬季的气候适应性。该街区紧凑集中的布局形式,能有效的防止冷风渗入,减少热量流失。在同等占地面积时,围合程度较高的矩形院落防风性能较L形与T形更强;当院落空间均四面围合时,院落宽度相同其平面长宽比越小,内部庭院的最大风速越小。而该街区中矩形院落占比最多且院落的面积多数小于500 m~2,表现了院落空间的适应性。在同等尺度的情况下,广场的围合度越高其内部风速越小;在同样围合度时,广场的开口朝向对其风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该街区的广场空间均为叁面围合且尺度较小,表现了一定的适寒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夏子轶[10](2018)在《中华巴洛克的前世今生——记录哈尔滨“老道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哈尔滨这座赋有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城市里,有着多种西方元素的建筑。众多样式的欧洲建筑艺术,使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大都市。这些巴洛克建筑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迈进,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老道外"是哈尔滨历史的象征,行走在这数十条老弄堂里,随处都是建于20世纪初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西方色彩带来的商贸繁荣景象,在中国及亚洲都是屈指可数。"老道外"街道整齐,院内基本为四面楼道,多为两层楼房,窗户四框,(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23期)
中华巴洛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了国家及各地政府的重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和重新定位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历史街区生存现状大多不尽如人意。该研究以拥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对象,对其现有道路绿化景观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发现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最适方法对道路绿化景观系统进行重构,完善历史街区的整体规划,促进历史街区蓬勃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巴洛克论文参考文献
[1].吕晓,董慰.基于情景规划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业态构成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9
[2].张博伦,闫永庆.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道路绿化景观重构[J].北方园艺.2019
[3].付天悦,路毅.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9
[4].朱相桢.基于中华巴洛克街区的历史街区改造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
[5].侯军,刘艳.道外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N].黑龙江日报.2019
[6].冯律航.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J].中国民族博览.2019
[7].范梓萱,朱毅.“中华巴洛克”建筑老街之再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9
[8].董伟伟,赵俊学,刘淑娟.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角建筑山花装饰的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8
[9].赵静.历史文化街区气候适应性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10].夏子轶.中华巴洛克的前世今生——记录哈尔滨“老道外”[J].高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