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甙糖甙类抗生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革兰阴性需氧杆菌,耳毒性,肾毒性
氨基甙糖甙类抗生素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19)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耳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导致的感染具有显着效果,但是该种药物易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从而限制药物的应用。因此,本次研究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耳毒性研究进行相关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刘俊,吴佳源,张佩佩[2](2017)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聋与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引起不可逆性听力丧失,研究发现部分患者有母系遗传家族史并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其中1555A-G点突变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的病因学上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线粒体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聋的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叁次学术年会、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3)
[3](2012)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甙元以甙键结合的大分子物质,为链霉菌或小单胞菌发酵产物。天然品有200余种,加上半合成品有3000余种。临床一般用其硫酸盐,常用的有:第一代:(本文来源于《北方牧业》期刊2012年11期)
苏军华,时东彦,付洁[4](2011)在《高耐和非高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肠球菌耐药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肠球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但近几年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长,据报道肠球菌在伤口感染和尿道感染中占第二位,在菌血症中占第四位,还可以引起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等。(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1年02期)
汪浙炯[5](2011)在《PhoQ/PhoP与外膜蛋白OprH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或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及外膜蛋白OprH编码基因,因并确定与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编码基因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全长phoQ/phoP和oprH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phoQ/phoP和oprH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表达产物rphoQ、rphoP和roprH,皮内注射免疫法制备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hoQ、phoP和oprH基因,采用PCR、测序和Western Blot对phoQ-、phoP-和oprH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和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荧光定量RT-PCR检测突变株未敲除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phoQ、phoP和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8.4%-99.8%和99.1%~100.0%、98.7%-99.6%和98.7-100%、97.3%~99.5%和96.0%~100.0%;采用pET42a和E.coli BL21DE3系统成功地表达了rPhoQ、rPhoP和rOprH。rPhoQ、rPhoP和rOprH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效价分别为1:4、1:8和1:8抗血清。经PCR、测序和Western Blot鉴定,phoQ-、phoP-和oprH-突变株phoQ、phoP和oprH基因及产物均缺失。phoQ-突变株以及上述phoP-和oprH-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值分别为其野生株的1/512-1/2048、1/512-1/1024和1/256-1/1024。160756突变株的未敲除基因的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耐药菌株160756株。结论PhoQ/PhoP是序列保守的铜绿假单胞菌二元信号传导系统,该系统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oprH是序列保守的,oprH基因是PhoQ/PhoP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一条通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1-01)
龚莎莎,张婷,郑静,吕建新,管敏鑫[6](2010)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相关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相关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分子机理的研究,线粒体DNA突变可以分为原发突变和继发突变。现已公认的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原发突变位点有1555A>G、1494C>T、1095T>C、ET961Cn、961insC、961T>G等。本文对96个携带1555A>G突变、5个携带1494C>T突变的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分子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在96个携带1555A>G突变的耳聋家系中,存在10个单体型特定的继发突变位点,包括单体型B5b1的tRNAThr 15927G>A(5例),单体型B4的CO1/tRNASer(UCN)7444G>A(4例),单体型F2的ND5 12338T>C(3例),单体型D4的tRNACys 5802T>C、单体型C的tRNACys 5821G>A、单体型Y2和F的tRNAGlu 14693A>G(分别为2例),单体型D4和tNAArg10454T>C、tRNASer(AGY)12224C>T、ND4 11696G>A、单体型Y2的tRNAThr 15908T>C(分别为1例);在5个携带1494C>T突变的耳聋家系中,存在1个携带继发突变CO1/tRNASer(UCN)7444G>A突变家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氨基糖甙类药物作用,携带线粒体DNA继发突变的中国家系的耳聋外显率和发病年龄,明显高于其他仅携带原发突变的家系。因此,继发突变作为线粒体遗传修饰因子可能影响与原发突变相关的表型表达,增加其外显率和表现度。(本文来源于《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0-11-04)
杨烨,殷泽登[7](2010)在《线粒体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itochondrial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mtDNA)是唯一存在于核外的遗传物质,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如严格的母系遗传、具有半自主性、不与组蛋白结合,修复能力低下,容易发生碱基突变。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聋具有家族聚集的现(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宋启发,林辉,徐景野,郑剑,杨元斌[8](2010)在《医院感染监测中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医院环境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细菌耐药谱,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耐药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患者中分离78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法检测细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4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谱,采用PCR检测技术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耐药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间关系。结果:在检测的4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78株铜绿假单胞菌耐4种、3种、2种和1种抗生素的分别有39株(50%)、10株(12.8%)、5株(6.4%)和2株(2.6%),全敏感的有22株(28.2%)。PCR方法检出一种氨基糖甙类耐药基因的有41株(52.6%):aadB(n=15)、aacA4(n=8)、aadA1(n=20)、aadA6(n=6)、aacC1(n=2)和aadA2(n=2),有7株(9.0%)检出2到3种耐药基因,共有4种组合。结论:医院环境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与细菌多重耐药有密切关系,应引起临床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王栩[9](2009)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系指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氨基醇环和1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链相联接的一类药物。对多数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价格便宜,故在肺部感染中一直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结核病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但是(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09年23期)
周茂万[10](2009)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一些专家提出抗生素循环(轮换)用药策略和策略性换药,使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很多耐药菌株敏感[1]。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09年13期)
氨基甙糖甙类抗生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引起不可逆性听力丧失,研究发现部分患者有母系遗传家族史并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其中1555A-G点突变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的病因学上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线粒体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聋的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甙糖甙类抗生素论文参考文献
[1].陈阳.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耳毒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
[2].刘俊,吴佳源,张佩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聋与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叁次学术年会、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3]..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北方牧业.2012
[4].苏军华,时东彦,付洁.高耐和非高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肠球菌耐药性监测[J].河北医药.2011
[5].汪浙炯.PhoQ/PhoP与外膜蛋白OprH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1
[6].龚莎莎,张婷,郑静,吕建新,管敏鑫.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相关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C].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2010
[7].杨烨,殷泽登.线粒体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研究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
[8].宋启发,林辉,徐景野,郑剑,杨元斌.医院感染监测中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
[9].王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
[10].周茂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