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病原菌定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多重耐药
病原菌定植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荣,梁敏,赵丽婷,曹静,李璇[1](2019)在《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情况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3-2016年临床科室送检的病人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难愈性创面和非难愈性创面中共采集分泌物478例次,分离出病原菌340株,其中71.76%为多重耐药菌。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比例为77.96%,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比例为55.79%,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本次住院超过2周是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比例均较高,而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尤为突出,应加强病人创面感染防控,尤其是难愈性创面的感染防控,以降低病原菌定植率。(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19年01期)
郑攀[2](2018)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消化道定植菌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消化道定植菌的相关关系,探讨肺部感染病原的来源,为制定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对象: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组: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SPSS19.0软件随机分组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开放式吸痰组20人,治疗过程中采用普通吸痰管进行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组20人,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方法:气管切开后48h、第9天、第16天分别采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胃液、肛拭子标本送检,进行常规细菌分离鉴定。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的一般情况。2.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痰标本检测阳性的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各细菌的检出情况。5.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痰培养各细菌检出率与消化道定植菌的相关关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6.比较肺部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痰培养各细菌检出情况。7.分别分析肺部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痰培养各细菌检出率与消化道定植菌的相关关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资料按照患者编号、标本采集时间、及采样部位进行整理,应用Excel绘制完成相关表格。数据用SPASS19.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株数”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两变量相关关系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显着水准一律取双侧α=0.05。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COPD病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开放式吸痰组78.95%,密闭式吸痰组4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开放式吸痰组78.95%,密闭式吸痰组42.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本次研究37例气管切开患者共送检痰标本111份,培养出细菌76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6株(14.41%),铜绿假单胞杆菌14株(12.61%),鲍曼不动杆菌14株(12.61%),大肠埃希菌8株(7.2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株(5.41%),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4.50%),彭氏变形杆菌4株(3.60%),表皮葡萄球菌4株(3.60%),肺炎链球菌3株(2.70%),肠球菌1株(0.90%),阴沟肠杆菌1株(0.90%)。开放式吸痰组19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57份,培养出细菌51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2株(21.05%),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19.30%),鲍曼不动杆菌9株(15.79%),大肠埃希菌6株(10.5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7.02%),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7.02%),彭氏变形杆菌2株(3.51%),肺炎链球菌1株(1.75%),肠球菌1株(1.75%),阴沟肠杆菌1株(1.75%)。密闭式吸痰组18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54份,培养出细菌25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9.26%),鲍曼不动杆菌5株(9.26%),表皮葡萄球菌4株(7.41%),铜绿假单胞杆菌2株(3.70%),大肠埃希菌2株(3.70%),肺炎链球菌2株(3.70%),彭氏变形杆菌2株(3.7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株(3.70%),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1.85%)。两组患者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杆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彭氏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将开放式吸痰组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941 P<0.001,r=0.921 P<0.001,r=0.705 P=0.011。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有明显的相关性(r>0.6)。将密闭式吸痰组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111P=0.732,r=-0.003 P=0.993,r=0.111 P=0.731。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密闭式吸痰组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的相关性不明显。6.肺部感染23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69份,培养出细菌66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20.29%),铜绿假单胞杆菌13株(18.84%),鲍曼不动杆菌13株(18.84%),大肠埃希菌8株(11.5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5株(7.25%),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7.25%),彭氏变形杆菌3株(4.35%),肺炎链球菌2株(2.90%),表皮葡萄球菌2株(2.90%),阴沟肠杆菌1株(1.45%)。14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共送检痰标本42份,培养出细菌10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株(4.76%),表皮葡萄球菌2株(4.76%),鲍曼不动杆菌1株(2.38%),铜绿假单胞杆菌1株(2.38%),肺炎链球菌1株(2.38%),彭氏变形杆菌1株(2.38%),肠球菌1株(2.3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株(2.38%)。两类患者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彭氏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类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将肺部感染患者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851 P<0.001,r=0.872 P<0.001,r=0.717 P=0.009。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有明显的相关性(r>0.6)。将无肺部感染患者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447P=0.145,r=-0.355 P=0.258,r=-0.476 P=0.117。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肺部感染患者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1.相较于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更方便、更能提高气管切开护理工作的效率,在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上更具优势。2.神经外科气管切开行开放式吸痰的患者痰培养细菌与消化道定植菌高度相关,说明开放式吸痰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有可能来自消化道,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消化道的护理,维持消化道菌群的平衡,阻断消化道定植菌向呼吸道的侵入途径。3.神经外科气管切开行密闭式吸痰的患者痰培养细菌与消化道定植菌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密闭式吸痰管能有效阻断消化道定植菌侵入呼吸道的途径,削弱了消化道定植菌这一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总体发生率。4.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消化道定植菌关系密切,在防治肺部感染工作中除了关注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还应该注重维护消化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同时制定阻止消化道细菌向下呼吸道侵袭的有效措施,才能减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期刊2018-05-01)
倪俊,许献荣,陈瑞彩[3](2018)在《难愈性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定植感染相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难愈性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定植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本院烧伤外科难愈性创面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定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从难愈性创面感染中共分离出2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6株(43.77%),革兰阴性菌149株(56.23%)。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4株,39.25%)、铜绿假单胞菌(71株,26.79%)和大肠埃希菌(28株,10.57%)。177例患者中138例有定植感染,39例无定植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创面面积(Z=-3.970、P<0.001)、近日住院史(χ~2=5.865、P=0.015)、住院时间超2周(χ~2=5.869、P=0.0154)、低血红蛋白(χ~2=6.545、P=0.011)、近期导管植入(χ~2=5.710、P=0.017)、近期手术(χ~2=4.320、P=0.038)和近期输液治疗(χ~2=10.023、P=0.002)为病原菌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面面积(OR=1.516、95%CI:1.140~2.015,Waldχ~2=8.179、P=0.004)为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院烧伤外科难愈性创面感染分泌物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创面面积与病原菌定植感染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1期)
何山,潘婷婷,朱金霞[4](2017)在《不同气道护理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相关病原菌定植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护理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相关病原菌定植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方式,收集患者24、48、72 h的气道分泌物进行痰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定植分布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24、48、72 h检测到呼吸道定植菌的例数分别为3例、2例、1例,较对照组(10例、9例、6例)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分布情况:病原菌阳性患者共31例(63株),定植率为34.4%。观察组定植一种病原菌者2例,定植两种及以上病原菌者4例;对照组定植一种病原菌者7例,定植两种及以上病原菌者18例。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集束化气道护理方式可减少病原菌的定植,有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陈瑞彩,倪俊,许献荣[5](2017)在《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两种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的差异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比较某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不同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特征。结果从两种类型创面采集分泌物494例次,分离出病原菌36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258株,占检出总菌数的70.11%。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85.23%,其中多重耐药菌比例为75.85%,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51.56%,多重耐药菌比例为55.34%,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史和本次住院超过2周是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比例均高于非难愈性创面,必须加强难愈性创面消毒等防控措施,降低病原菌定植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陈俊先,苏伟强,彭家银,陈虹,孙兰春[6](2017)在《支气管扩张病原菌定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病原菌定植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患者120例,对其痰标本分离病原菌,分析病原菌与临床相关因素关系。结果:120例痰标本中,52例有病原菌定植,主要为革兰阴性菌(G-)38例,占73.1%。单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扩张患者定植病原菌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发病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累及部位如左下肺叶、右下肺叶,发病类型如囊状、圆柱状,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低FEV1%。结论:支气管扩张病原菌定植主要以G-为主。支气管扩张累及部位、发病类型、不良生活习惯和COPD与支气管扩张病原菌定植有关。(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7年02期)
张敏会[7](2016)在《难治性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及气道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难治性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及气道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4日~2014年2月4日,通过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其细菌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进行检测。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共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结论难治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具有典型的炎症表现,且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该现象与细菌的感染和定植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6年05期)
郭瑞霞,文海燕,耿庆红[8](2015)在《NICU患儿病原菌感染与定植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病原菌感染/定植状况,以期为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NICU收治的43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取痰液进行病原菌定植检测,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进行病原菌培养,均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定植/感染状况。结果 432例患儿中375例有病原菌定植,定植率为86.81%,检查出定植病原菌384株,其中正常菌群153株占39.84%,致病菌231株占60.16%,定植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7.66%、17.75%、13.85%、12.12%;432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11.81%,检出感染病原菌共56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9.29%、21.43%、14.29%,其中多药耐药菌株占62.50%;入院时有定植菌的患儿医院感染率为16.88%,无定植菌的患儿医院感染率为5.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表现为患儿出生体质量低、早产儿更容易发生率医院感染(P<0.05)。结论 NICU收治患儿病原菌定植常见,定植菌是引起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NICU患儿进行病原菌定植监测有利于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赵文艳,张健,吕治,陈颖[9](2014)在《口腔定植菌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同源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口腔内需氧致病定植细菌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的同源性。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老年住院患者62例,入组第1天采集患者咽拭子、龈上菌斑标本,收集HAP患者痰标本确定HAP病原菌;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p-PCR)对口腔定植菌及HAP病原菌行同源性研究。结果需氧致病菌定植率咽部为56.45%,龈上菌斑为54.3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6.26%,革兰阳性球菌占33.74%,分离最多的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62例患者中49例住院期间发生HAP,发病率为79.03%,28例患者送检标本确定35株HAP病原菌;rep-PCR显示35株HAP病原菌中26株与口腔内定植菌具有100%同源性。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口腔内需氧致病菌定植率较高,尤其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最多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HAP病原菌与口腔定植菌具有较高同源性,口腔定植菌是HAP病原菌重要的贮存库。(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4年14期)
刘华,林迪[10](2012)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病原菌感染/定植状况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和病历查询系统,实时查阅某院NICU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和病历资料、查房记录。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患儿送检各种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资料、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占73.4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6.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0.29%。患儿入住NICU时至入NICU 48 h内、48 h后均筛查出多重耐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主要以定植菌为主(多数患儿没有感染症状)。结论 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A是NICU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这些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第一时间发现多重耐药菌,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切断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2年14期)
病原菌定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消化道定植菌的相关关系,探讨肺部感染病原的来源,为制定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对象: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组: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SPSS19.0软件随机分组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开放式吸痰组20人,治疗过程中采用普通吸痰管进行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组20人,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方法:气管切开后48h、第9天、第16天分别采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胃液、肛拭子标本送检,进行常规细菌分离鉴定。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的一般情况。2.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痰标本检测阳性的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各细菌的检出情况。5.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痰培养各细菌检出率与消化道定植菌的相关关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6.比较肺部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痰培养各细菌检出情况。7.分别分析肺部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痰培养各细菌检出率与消化道定植菌的相关关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资料按照患者编号、标本采集时间、及采样部位进行整理,应用Excel绘制完成相关表格。数据用SPASS19.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株数”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两变量相关关系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显着水准一律取双侧α=0.05。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COPD病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开放式吸痰组78.95%,密闭式吸痰组4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开放式吸痰组78.95%,密闭式吸痰组42.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本次研究37例气管切开患者共送检痰标本111份,培养出细菌76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6株(14.41%),铜绿假单胞杆菌14株(12.61%),鲍曼不动杆菌14株(12.61%),大肠埃希菌8株(7.2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株(5.41%),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4.50%),彭氏变形杆菌4株(3.60%),表皮葡萄球菌4株(3.60%),肺炎链球菌3株(2.70%),肠球菌1株(0.90%),阴沟肠杆菌1株(0.90%)。开放式吸痰组19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57份,培养出细菌51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2株(21.05%),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19.30%),鲍曼不动杆菌9株(15.79%),大肠埃希菌6株(10.5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7.02%),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7.02%),彭氏变形杆菌2株(3.51%),肺炎链球菌1株(1.75%),肠球菌1株(1.75%),阴沟肠杆菌1株(1.75%)。密闭式吸痰组18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54份,培养出细菌25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9.26%),鲍曼不动杆菌5株(9.26%),表皮葡萄球菌4株(7.41%),铜绿假单胞杆菌2株(3.70%),大肠埃希菌2株(3.70%),肺炎链球菌2株(3.70%),彭氏变形杆菌2株(3.7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株(3.70%),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1.85%)。两组患者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杆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彭氏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将开放式吸痰组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941 P<0.001,r=0.921 P<0.001,r=0.705 P=0.011。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有明显的相关性(r>0.6)。将密闭式吸痰组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111P=0.732,r=-0.003 P=0.993,r=0.111 P=0.731。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密闭式吸痰组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的相关性不明显。6.肺部感染23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69份,培养出细菌66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20.29%),铜绿假单胞杆菌13株(18.84%),鲍曼不动杆菌13株(18.84%),大肠埃希菌8株(11.5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5株(7.25%),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7.25%),彭氏变形杆菌3株(4.35%),肺炎链球菌2株(2.90%),表皮葡萄球菌2株(2.90%),阴沟肠杆菌1株(1.45%)。14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共送检痰标本42份,培养出细菌10株。各细菌株数(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株(4.76%),表皮葡萄球菌2株(4.76%),鲍曼不动杆菌1株(2.38%),铜绿假单胞杆菌1株(2.38%),肺炎链球菌1株(2.38%),彭氏变形杆菌1株(2.38%),肠球菌1株(2.3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株(2.38%)。两类患者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彭氏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类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将肺部感染患者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851 P<0.001,r=0.872 P<0.001,r=0.717 P=0.009。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有明显的相关性(r>0.6)。将无肺部感染患者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分别与痰液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r=-0.447P=0.145,r=-0.355 P=0.258,r=-0.476 P=0.117。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肺部感染患者咽拭子、胃液、肛拭子各细菌检出率与痰液细菌检出率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1.相较于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更方便、更能提高气管切开护理工作的效率,在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上更具优势。2.神经外科气管切开行开放式吸痰的患者痰培养细菌与消化道定植菌高度相关,说明开放式吸痰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有可能来自消化道,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消化道的护理,维持消化道菌群的平衡,阻断消化道定植菌向呼吸道的侵入途径。3.神经外科气管切开行密闭式吸痰的患者痰培养细菌与消化道定植菌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密闭式吸痰管能有效阻断消化道定植菌侵入呼吸道的途径,削弱了消化道定植菌这一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总体发生率。4.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消化道定植菌关系密切,在防治肺部感染工作中除了关注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还应该注重维护消化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同时制定阻止消化道细菌向下呼吸道侵袭的有效措施,才能减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原菌定植论文参考文献
[1].杨艳荣,梁敏,赵丽婷,曹静,李璇.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情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
[2].郑攀.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消化道定植菌的关系[D].成都医学院.2018
[3].倪俊,许献荣,陈瑞彩.难愈性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定植感染相关因素[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8
[4].何山,潘婷婷,朱金霞.不同气道护理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相关病原菌定植分布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
[5].陈瑞彩,倪俊,许献荣.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差异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
[6].陈俊先,苏伟强,彭家银,陈虹,孙兰春.支气管扩张病原菌定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7
[7].张敏会.难治性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及气道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状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8].郭瑞霞,文海燕,耿庆红.NICU患儿病原菌感染与定植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
[9].赵文艳,张健,吕治,陈颖.口腔定植菌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
[10].刘华,林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