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残余铜元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脆,残余元素,热加工工艺,热加工气氛
残余铜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宋坤,李长荣[1](2015)在《残余铜元素导致钢材热脆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残余铜元素引发钢材热脆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整理了残余铜元素导致钢材热脆的影响因素。分别从残余元素含量、热加工工艺和热加工气氛叁个方面进行总结,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寻求避免或减轻残余铜对钢材热脆的方法,并分析其利弊,对提高废钢的循环利用率和解决由于钢中铜元素的蓄积产生的热脆问题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5年10期)
杨小平[2](2009)在《钢中残余铜元素对钢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钢中残余铜元素的主要来源,研究了钢中铜元素在表面氧化过程中的富集动力、渗透晶界及其基体-氧化层间界面分布等规律,剖析了铜在基体奥氏体中的固溶度与奥氏体化温度的关系,探讨了氧在液态铜相中的溶解性问题;论述了硼元素在奥氏体晶界的平衡偏聚和非平衡偏聚机制、影响因素及其高熔点硼-铁相生成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微量硼元素可以起到阻止液态富铜相沿晶界向内渗透的作用。实验选取20钢作为熔炼母料,配加硼铁合金、工业纯铜等,在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浇注成5kg柱锭,钢锭采用750kg空气锤进行锻造成型,锻轧成15mm×20mm×500mm的钢条、棒,并切取5mm×10mm×10mm块状试样。试样选取了1050℃,1100℃,1150℃,1200℃,1250℃温度梯度段进行表面氧化,氧化时间为3/4h、2h、3h,氧化气氛为N_2保护与非N_2保护。采用OM(金相显微镜)、SEM(扫描电镜)、EDX(能谱)等手段对锻造试样和表面氧化试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硼优先于铜偏聚于奥氏体晶界与铁发生反应,生成了FeB、Fe2B相,这些高熔点第二相将阻隔富铜相渗入晶界。添加硼元素及合理地改善加热工艺可以抑制或降低含铜钢材热加工(如锻造、轧制)时铜的危害,硼含量加入量约为25ppm左右为宜,加热工艺包括降低加热炉炉膛氧位,加快升温速率,缩短高温恒温保持时间等。(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6-01)
残余铜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阐述了钢中残余铜元素的主要来源,研究了钢中铜元素在表面氧化过程中的富集动力、渗透晶界及其基体-氧化层间界面分布等规律,剖析了铜在基体奥氏体中的固溶度与奥氏体化温度的关系,探讨了氧在液态铜相中的溶解性问题;论述了硼元素在奥氏体晶界的平衡偏聚和非平衡偏聚机制、影响因素及其高熔点硼-铁相生成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微量硼元素可以起到阻止液态富铜相沿晶界向内渗透的作用。实验选取20钢作为熔炼母料,配加硼铁合金、工业纯铜等,在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浇注成5kg柱锭,钢锭采用750kg空气锤进行锻造成型,锻轧成15mm×20mm×500mm的钢条、棒,并切取5mm×10mm×10mm块状试样。试样选取了1050℃,1100℃,1150℃,1200℃,1250℃温度梯度段进行表面氧化,氧化时间为3/4h、2h、3h,氧化气氛为N_2保护与非N_2保护。采用OM(金相显微镜)、SEM(扫描电镜)、EDX(能谱)等手段对锻造试样和表面氧化试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硼优先于铜偏聚于奥氏体晶界与铁发生反应,生成了FeB、Fe2B相,这些高熔点第二相将阻隔富铜相渗入晶界。添加硼元素及合理地改善加热工艺可以抑制或降低含铜钢材热加工(如锻造、轧制)时铜的危害,硼含量加入量约为25ppm左右为宜,加热工艺包括降低加热炉炉膛氧位,加快升温速率,缩短高温恒温保持时间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余铜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1].宋坤,李长荣.残余铜元素导致钢材热脆的影响因素[J].热加工工艺.2015
[2].杨小平.钢中残余铜元素对钢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D].贵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