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床分离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基因型,抗生素
临床分离株论文文献综述
毛彦华,禇海青[1](2019)在《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分离出的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87株进行研究,其中痰标本72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5株。所有菌株均经MGIT960培养基生长和对硝基苯甲酸试验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对rPOB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对所有菌株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采用NCBI Nucleotide blast program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87株分离株包括81个subsp.abscessus,6个subsp.massiliense。81个subsp.abscessus中共72个ERM(41)T28序列和9个ERM(41)C28序列,ERM(41)序列对10种抗生素敏感;81个subsp.abscessu亚型中包括41个克拉霉素(CLA)敏感株和10个CLA中介株,8个ERM(41)C28和43个ERM(41)T28分离株不存在rrl 2058/2059突变,30个耐药分离株中包括29个ERM(41)T28分离株(其中5个发生rrl 2058/2059突变)和1个ERM(41)C28分离株(1个发生rrl2058/2059突变)。subsp.massiliense耐药分离株2个,1个发生rrl 2058/2059突变。结论 rrl和ERM(41)基因型对脓肿分离杆菌临床分离株CLA耐药具有一定预测作用,阿米卡星治疗脓肿分枝杆菌可能具有更佳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1期)
杜琴,吴猛贤,王晔,黄凯,余晓君[2](2019)在《鲍曼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耐药特征,以便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依据当年度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抗菌药物的敏感性,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共分离获得105株鲍曼不动杆菌,以血液标本为主(67株,63.8%),其次为痰液标本(19株,18.1%);大部分菌株分离自ICU病区(43株,40.9%),其次分别为肾内科和血液科(均为9株,8.6%),四年来平均耐药率最高药物依次为四环素39.0%、哌拉西林34.0%、头孢他啶33.3%、头孢吡肟32.4%、头孢噻肟31.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7.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26.7%、左氧氟沙星20.0%、阿米卡星16.2%。且四年间多重耐药菌株比例以2015年最高达38.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易引起院内感染,多重耐药株用药困难、病死率高,须引起临床重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及蔓延。(本文来源于《实验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罗行炜,孙华润,刘小康,吴华,贺丹丹[3](2019)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PFGE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了解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陕西等七省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基因流行情况。[方法]从七省份代表性猪场送检的367份疑似APP典型病变的肺脏、气管、淋巴结等部位,分离到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PCR及MALDI-TOF/MS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APP临床分离株进行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氟苯尼考、多粘菌素、林可霉素、泰妙菌素、β-内酰胺类等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同时用PCR方法对各类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并用PFGE技术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从367份病料分离到104株APP,分离率为28.34%。药敏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土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磺胺-6-甲氧嘧啶和阿莫西林耐药,耐药率分别是75.0%(78/104)、6.73%(7/104)、18.27%(19/104)、18.27%(19/104)、51.92%(54/104)和3.85%(4/104)。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成功检测出tet(B)、tet(M)、tet(L)、tet(O)、floR和bla_(ROB-1)这6种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7.31%(70/104)、6.73%(7/104)、6.73%(7/104)、6.73%(7/104)、46.15%(48/104)和3.85%(4/104)。PFGE分子分型表明:104株APP按按85%的同源性可分为91个PFGE型。[结论]综上可知,本研究的APP分离株对土霉素、磺胺-6-甲氧嘧啶的耐药率较高,提示兽医临床应减少或避免使用此两种药物。另外APP分离株对氟苯尼考及恩诺沙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上应合理使用以避免APP的耐药性进一步增强;APP分离株对多西环素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但建议继续监控。分子分型表明:本研究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主要以水平方式传播。所以临床应加强对APP的耐药性、耐药基因检测以及分子分型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3)
魏思敏,汪培嘉,田启明,陶娅,刘明江[4](2019)在《青蒿琥酯对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S)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合对临床耐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ARS与7种抗生素分别对6株临床分离E.coli的敏感性;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ARS分别与7种抗生素联合对耐药E.coli的分级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判定联合抑菌效应;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ARS预处理对抗生素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使用ARS无明显抑菌作用,但当ARS≥512μg/m L时,与抗生素联用可显着降低抗生素MIC值,其中除链霉素FIC指数为0.6,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抗菌药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效应。使用512μg/m L和1024μg/m L ARS前处理耐药E.coli仅增加链霉素和黏菌素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ARS本身不具有抑菌活性,但与受测试抗生素同时使用可显着增加抗生素对耐药E.coli的抗菌效果,而ARS预处理对受测试抗生素的增敏效果有限。(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吴霞,韩书珍,王传清,何磊燕,王爱敏[5](2019)在《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20例临床特征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临床特点及分离菌株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20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岁10例,>1~3岁1例,>3~5岁5例,>5岁4例。临床特点:≤1岁组患儿抽搐的发生率高于>1岁组(P<0.05);≤3岁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3岁组(P<0.05)。实验室检查:≤3岁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高于>3岁组(P<0.05)。治疗方案:3例应用头孢曲松,7例头孢曲松联合万古霉素,8例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1例头孢曲松联合青霉素,1例万古霉素。预后:治愈或好转14例(70.0%)。耐药情况:分离的细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均100%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达90.0%,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5.0%、75.0%。结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因年龄而异,婴幼儿多表现为发热、抽搐、呕吐,其外周血的炎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治疗宜首选第叁代头孢菌素,或第叁代头孢菌素联合万古霉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粟慧琳,陈宗倩,朱均昊,李莉,章强强[6](2019)在《1935例深部曲霉临床分离株资料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院深部分离的曲霉菌种构成和临床分布特点,了解烟曲霉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指导临床烟曲霉深部感染的防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真菌室分离自临床深部标本的曲霉菌株以及其宿主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8年我院真菌室临床深部标本分离的曲霉菌株共计1935例,其中烟曲霉863例,黑曲霉159例,黄曲霉77例,未分类曲霉836例。烟曲霉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标本来源患者主要分布在传染科、呼吸科、老年高干科、ICU、抗生素科以及神经外科等科室。这些患者常见基础疾病为感染性疾病、肿瘤、非感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皮肤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结论我院深部标本分离的曲霉菌种主要为烟曲霉,主要引发肺部感染。我院分布于上述科室并合并上述基础疾病患者需警惕烟曲霉感染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真菌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常琪,魏韵佳,穆琪,余建华[7](2019)在《2016~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DL-96Ⅱ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551株鲍曼不动杆菌,年分离率相对稳定,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上升明显,从67.28%上升到了82.21%。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及咽拭子标本,占67.69%;感染主要发生在ICU病房、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其次为内分泌科和老干科。临床常用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2016年比较,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显着;2018年与2017年比较,耐药情况控制较好,其中米诺环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4.90%和16.35%;其余耐药率均大于5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和临床实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16期)
陈素菜,沈丽珍,张颖,林建芬[8](2019)在《温州地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青霉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的检测方法,探讨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nonsusceptibl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NSP)临床分离株的主要血清型、耐药特性及流行特征。方法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WHONET5.6分析系统筛选出2013-2017年肺炎链球菌1 006株,用E-test法确认青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型分型,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药敏系统判定药物敏感性,分析不同血清型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筛选获得602株PNSP菌株,不敏感率59.84%;进一步经E-test法复核,仅86株PNSP,不敏感率8.55%,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8.100,P<0.001);年龄以<5岁儿童为主;主要血清型分别为19A、19F、23F、6B、4、14,以19A、19F为主,分别占32.56%和23.26%;不同血清型PNSP对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19F和19A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6B和23F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低。结论肺炎链球菌血清流行病学分布的研究对于制订疫苗使用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应及时监控PNSP血清流行病分布和耐药性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王欣,何来鹏,吴志毅,钟琼,曾今成[9](2019)在《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生物被膜药物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um, Uu)临床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Uu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半定量法检测Uu临床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并分析Uu临床菌株在浮游状态与生物被膜状态下对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结果在所检测的25株Uu中64%(16/25)菌株能形成生物被膜,9株不能形成生物被膜。16株Uu形成生物被膜后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最小生物被膜药物抑制浓度(minimal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BIC)比浮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高4~8倍或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MBICs增加的0~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形成生物被膜后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9株不能形成生物被膜Uu菌株,在浮游状态和生物被膜状态培养下对所选4种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的MIC和MBI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选4种抗生素耐药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临床菌株多数可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形成后降低对四环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性影响较小。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可用于Uu生物被膜临床菌株的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马炫炫,任卫科,滕达,池晶晶,王秀敏[10](2019)在《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感染仔猪渗出性皮炎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研究仔猪渗出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制剂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PCR及BLAST序列比对方法对猪葡萄球菌437-2株毒素基因型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通过不同浓度菌液人工感染仔猪试验分析该菌株的临床致病力、最小致病浓度、发病周期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ExhD毒素基因型,其毒素基因与德国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M94662.1)和俄罗斯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M950188.1)的ExhD基因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磺胺异恶唑、链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杆菌肽及诺氟沙星耐药;仔猪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在整个试验周期内仅注射部位表现出皮炎症状,而中、高剂量组在耳后皮下注射2 d后均出现显着的渗出性皮炎症状,病猪表现为耳后出现油皮,全身被毛粗糙,皮肤呈深褐色厚皮痂,有大片蜕皮和黄色液体渗出;感染仔猪的脏器和皮肤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仔猪脏器无异常,耳部皮肤角质层角化过度,炎性细胞浸润,无棘皮层细胞分离,而中、高剂量组感染仔猪脏器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皮肤表皮棘细胞层出现明显的细胞分离。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利用猪葡萄球菌437-2株可成功建立仔猪渗出性皮炎模型,所需的最小攻菌浓度为1×10~9 CFU/mL。(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7期)
临床分离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耐药特征,以便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依据当年度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抗菌药物的敏感性,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共分离获得105株鲍曼不动杆菌,以血液标本为主(67株,63.8%),其次为痰液标本(19株,18.1%);大部分菌株分离自ICU病区(43株,40.9%),其次分别为肾内科和血液科(均为9株,8.6%),四年来平均耐药率最高药物依次为四环素39.0%、哌拉西林34.0%、头孢他啶33.3%、头孢吡肟32.4%、头孢噻肟31.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7.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26.7%、左氧氟沙星20.0%、阿米卡星16.2%。且四年间多重耐药菌株比例以2015年最高达38.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易引起院内感染,多重耐药株用药困难、病死率高,须引起临床重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及蔓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床分离株论文参考文献
[1].毛彦华,禇海青.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9
[2].杜琴,吴猛贤,王晔,黄凯,余晓君.鲍曼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
[3].罗行炜,孙华润,刘小康,吴华,贺丹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PFGE分析[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4].魏思敏,汪培嘉,田启明,陶娅,刘明江.青蒿琥酯对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2019
[5].吴霞,韩书珍,王传清,何磊燕,王爱敏.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20例临床特征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
[6].粟慧琳,陈宗倩,朱均昊,李莉,章强强.1935例深部曲霉临床分离株资料回顾性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
[7].常琪,魏韵佳,穆琪,余建华.2016~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J].医学信息.2019
[8].陈素菜,沈丽珍,张颖,林建芬.温州地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9].王欣,何来鹏,吴志毅,钟琼,曾今成.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生物被膜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
[10].马炫炫,任卫科,滕达,池晶晶,王秀敏.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感染仔猪渗出性皮炎模型的建立[J].中国畜牧兽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