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试发酵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自动化种曲机,分生孢子数
中试发酵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周莲,谢小林,吴天福,陈美标,姚青[1](2019)在《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工艺优化及基于自动化种曲机的中试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在线虫生物防治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不成熟以及产品货架期短限制其工业化生产。为获得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建立其规模化生产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培养的组成、发酵条件以及烘干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麸皮:玉米粉为1:1、蔗糖添加量5%、尿素添加量0.1%、硫酸铵添加量0.1%、料水比1:0.67,固体发酵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为7 d、液体接种量为5%、固体接种量为0.5%,固体菌剂最适烘干条件为在35℃烘干24 h,在此条件下淡紫拟青霉M-1固体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9.47×109 CFU/g。在此基础上,基于自动化种曲机,建立淡紫拟青霉M-1规模化固体发酵工艺,并通过3个批次规模化生产进行验证,获得将近2 t淡紫拟青霉M-1固体菌剂产品,菌剂有效活菌数能达到15.6×109 CFU/g,杂菌率极低(<0.01%),水分含量为9.68%。由此说明,该工艺可用于淡紫拟青霉M-1工业化生产,且产品质量优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杨柳,陈洲,李思霆,贾英民[2](2018)在《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源自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S62-9的抗菌肽BL AMPs,具有抑菌谱广、易于代谢、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性,有望在食品防腐保鲜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天然BL AMPs制备规模,提高抗菌肽产量,本研究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该菌50 L发酵罐的中试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效价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装液量、接种量、发酵转速、通气量和发酵时间参数进行了优化。发酵液再经离心、活性炭吸附等工序初步分离BL AMPs,并计算其回收率。优化结果为:50 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装量为30 L,接种量为10%,发酵转速为180 r/min,通气量为1.3 vvm,发酵时间为24 h。在此工艺参数下,发酵液中BL AMPs效价达到1870.6 AU/mL,初步分离后BLAMPs回收率可达85%。本研究建立了BLAMPs的50 L中试发酵工艺体系,提升了发酵效率,并能有效回收BL AMPs,显示出BL AMPs规模化生产的潜力,对于指导后期BL AMPs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张涛[3](2018)在《麦芽醋醋酸发酵工艺的中试放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麦芽为原料,在利用液-液摇瓶发酵法对麦芽醋发酵的相关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再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对麦芽醋生产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中试放大研究。研究表明,利用50 L发酵罐,采用分批发酵的方式,前中后期通风量分别为1.5,2.0,1.5 m~3/h;前中后期搅拌速度分别为100,150,100 r/min;起始酒精度5%(V/V),起始pH值4.0,接种量9%,装液量50%(V/V),罐压0.2 kg/cm~2,发酵温度32℃。经过60 h的发酵,最终醋酸的净含量为4.64 g/100 mL。(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8年19期)
张国民[4](2017)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工艺及中试放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14亿人口大国,食物消耗量比较大,相对产生的餐厨垃圾也比较多,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餐厨垃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工业化应用方面还严重不足。本文进行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小试实验和中试放大设计,来研究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工艺在实际中应用,以期对今后工业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工艺和技术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对新鲜餐厨垃圾原料进行筛选和破碎两种物理前处理,通过测定原料基本性质VS、TS和产气潜力等,来确定餐厨垃圾发酵最大产气率。实验采用单相和两相这两种反应工艺,反应器采用连续全混反应器,以叁种不同有机负荷率1.5、2和3 g VS/(L·d)为变量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可得,以1.5 g VS/(L·d)进料时,单相中甲烷产率为420.2 mL/(g VS·d);而两相体系中产酸相不产气,产甲烷相产气为396.2 mL/(g VS·d)。以2 g VS/(L·d)进料时,单相和两相最大产沼气率为798.0、618.8 mL/(g VS·d),最大产甲烷率分别为520.8、464.1 mL/(g VS·d)。相比而言,在湿发酵条件下,单相混合发酵更适宜餐厨垃圾长期厌氧消化产甲烷。其次,对餐厨垃圾固体废弃物堆肥和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餐厨垃圾堆肥的实验,可得到在70℃条件下,堆肥效果最佳,而添加菌剂、秸秆等,加快并提升了餐厨垃圾堆肥效果。餐厨垃圾发酵后会产生大量沼液,为了使废水达标排放,设计出微藻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形成二级废水处理系统。最后,从工业化的角度对模块化餐厨垃圾处理的主体工艺进行了设计,根据能源化工的行业标准和小试试验结果及实际情况设计出中试水平的工艺技术包,为进一步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工艺主要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厌氧发酵和生物天然气提纯这叁个模块,并对整个工艺进行了工艺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从各项评价指标看,该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工程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朱肖磊[5](2017)在《一株1905#L-苏氨酸诱变菌株发酵工艺的优化和中试放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苏氨酸产量最大的国家,然而全球苏氨酸产能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已经形成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市场竞争非常惨烈。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以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菌种研究室提供的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THR6 1905#高产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系统发酵工艺优化研究,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50L发酵罐发酵培养,与原始菌株对比验证1905#菌株的发酵水平,并得到1905#菌株50L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指标。结果表明1905#菌株产酸水平达到130g/L,转化率达到53%,对比原始菌株产酸水平110g/L及糖酸转化率50%分别提高了18.2%和6%;并且发酵过程中1905#菌株对比原始菌株,在OD方面得到了提高,在满足溶解氧大于20%的控制条件下,搅拌转速及通风量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更有利于能耗的降低。2.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赤砂糖作为一部分碳源和促生长剂,氮源使用硫酸铵和酵母抽提物,本论文通过试验对比,使用更为廉价的甘蔗糖蜜代替赤砂糖、玉米浆代替酵母抽提物,添加量分别为2g/L和8g/L。同时优化了硫铵的添加量为0.5g/L,将苏氨酸的50L发酵罐发酵产酸提高至140g/L,糖酸转化率提高至55%。3.根据50L发酵罐发酵优化的结果,将1905#诱变菌株发酵放大至12m3中试试验,根据发酵过程及结果,结合中试设备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甘蔗糖蜜添加量为0.15%,玉米浆添加量为8g/L,硫酸铵添加量为0.15g/L,使发酵产酸为135g/L,糖酸转化率为57%。我国关于苏氨酸发酵方面的研究基本以摇瓶和小发酵罐研究为主,很少有报道10吨级以上发酵罐发酵的研究,而且大部分发酵水平比较低,不符合国内苏氨酸发酵水平的实际情况,此论文对苏氨酸发酵水平工业化生产提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对了解国内苏氨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7)
刘超,贾召鹏,伏广好[6](2016)在《黄色短杆菌产L-苏氨酸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黄色短杆菌在发酵罐中产苏氨酸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培养时间、温度、pH和接种量的最优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最优条件。结果证明:在最优试验条件下(温度30℃,pH 7,接种量10%),L-苏氨酸产率为12.14%。(本文来源于《发酵科技通讯》期刊2016年02期)
孙启星[7](2015)在《ε-聚赖氨酸中试发酵工艺优化与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ε-聚赖氨酸(ε-PL)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行业。国际上ε-PL的发酵生产主要由日本窒素公司垄断,国内ε-PL发酵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因此,总体上来说,国内ε-PL研究还处于实验室和中试阶段。然而,随着我国于近期批准ε-PL作为食品防腐剂在淀粉制品、肉制品和果蔬制品等食品中的使用,ε-PL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求迫在眉睫。本文以一株潜在ε-PL工业生产菌Streptomyces albulus M-Z18为研究对象。首先对ε-PL种子扩大培养工艺进行优化;然后考察了ε-PL小试(50 L)和中试(1 m3)发酵条件,逐步从5 L发酵罐放大到50 L和1 m3规模发酵罐;最后针对小试和中试过程中发现的发酵后期ε-PL合成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调节p H和流加有机氮源(酵母粉)的方法强化ε-PL补料分批发酵。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立了以p H作为移种标准的种子扩大培养工艺。通过考察不同孢子预处理方式对ε-PL种子培养和分批发酵的影响,确定孢子超声1 min为最佳预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接种龄和接种量,确定了一级种子的接种条件为:接种龄为对数后期,接种量为12%(v/v)。在上述接种条件下,经过5 L发酵罐中192 h的补料-分批发酵,ε-PL产量达到48.9 g·L-1,比对照组(摇瓶培养种子)提高了32.3%。基于优化一级种子移种二级种子培养的时间,确定一级种子接种到二级种子罐的时间为对数中期,实现ε-PL分批发酵产量达到12.47 g·L-1,比接种一级种子产量提高了21.1%。(2)实现了ε-PL发酵从5 L发酵罐放大到50 L和1 m3规模发酵罐。通过考察培养温度、搅拌组数、装液量对50 L规模ε-PL发酵产量的影响,优化出50 L发酵罐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两组搅拌、70%装量系数。此外,发现自来水对ε-PL发酵无影响。最优条件下,50 L发酵罐中经过192 h补料-分批发酵,ε-PL产量和产率分别达到36.22 g·L-1和4.53 g·L-1·d-1。根据小试放大工艺和优化100 L种子罐孢子接种数量,实现1 m3发酵罐上连续叁批次ε-PL补料分批发酵产量稳定达到30 g·L-1以上。(3)借助调节p H和流加酵母粉强化了补料分批发酵后期ε-PL合成能力。利用调节p H和流加酵母粉两种策略分别实现ε-PL产量达到35.87 g·L-1和41.32 g·L-1,比未调控补料分批发酵分别提高了23.7%和42.5%。进一步通过CTC活细胞染色技术和关键酶活性检测方法发现:①未调控ε-PL补料分批发酵过程溶氧上升和ε-PL产率下降是由细胞自身活力和初级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下降引起;②两种调控方法是从提高菌体细胞活力和初级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角度达到促进ε-PL合成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06-01)
李宁[8](2015)在《重组人TSH受体中试发酵工艺初步探索和人血清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及临床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一类多发病,包括格雷夫氏病(Graves disease,GD)、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和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GD是甲状腺毒症最常见类型(约占85%),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 receptor,TSHR)是GD最重要的致病抗原,病理条件下TSHR成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TSHR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TRAb是GD的病因,在GD的发病、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TRAb属于异质性多克隆抗体,根据其与TSHR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不同分为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antibody,TSAb)和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blocking antibody,TSBAb)。TSAb与TSHR结合后模拟TSH的作用,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AC-cAMP)通路,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生长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TSBAb与TSHR结合后可阻断TSH对甲状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的发生。人TSH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细胞膜外区(TSHR-ecd)、跨膜区和细胞膜内区叁部分,TSAb的结合靶点主要集中在TSHR-ecd的氨基端(TSHRn),TSBAb的结合靶点主要集中在TSHR-ecd羧基端(TSHRc)。本室前期研究将TSHR-ecd分段表达,在TSHR-ecd氨基端筛选并克隆出主要与TSAb结合的TSHR抗原决定簇集中区基因重组质粒(pET102/D-hTSHRn462bp),原核表达获得了主要与人血清TSAb结合的硫氧还蛋白-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膜外区氨基端片段融合蛋白(TrxFus-hTSHRn),TrxFus-hTSHRn是TSAb结合靶抗原。以上研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胞外区氨基端基因表达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该产物在酶免技术中的应用”(专利号:ZL 200610015383.5)。同时,在TSHR-ecd羧基端筛选并克隆出主要与TSBAb结合的TSHR抗原决定簇集中区基因重组质粒(pET102/D-hTSHRc405bp),原核表达获得了主要与人血清TSBAb结合的硫氧还蛋白-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膜外区羧基端片段融合蛋白(TrxFus-hTSHRc),TrxFus-hTSHRc是TSBAb结合靶抗原。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技术与高特异性的酶免疫分析技术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主要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试剂价格低廉、试剂稳定且有效期长、方法稳定快速、检测范围宽、操作简单等优点。目的:本研究探索重组人TSHR膜外区氨基端蛋白和羧基端蛋白中试发酵工艺,提高抗原产量,应用中试发酵表达的人TSHR膜外区氨基端抗原融合蛋白TrxFus-hTSHRn(TSAb结合靶抗原)开发以检测人血清TSAb为主的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以羧基端抗原融合蛋白TrxFus-hTSHRc(TSBAb结合靶抗原)开发以检测人血清TSBAb为主的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并用于临床检测,考察其对AITD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重组人TSHR膜外区氨基端蛋白和羧基端蛋白中试发酵表达工艺探索将本室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102/D-hTSHRn462bp和pET102/D-hTSHRc405bp分别转入表达菌E.Coli BL21 Star~(TM)(DE3),将菌接种至5ml 2×YT液体培养基中,37℃200rpm摇菌过夜后为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转移至200ml 2×YT液体培养基中,37℃200rpm继续摇菌制备二级种子,将二级种子按5%的接种量接种于5升发酵罐培养基中,探索优化5升中试发酵条件:发酵温度、pH、溶氧、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等。表达包涵体产物经变性Ni~(2+)-NTA(镍-氮川乙酸)亲和层析纯化,梯度透析复性,获得重组TrxFus-hTSHRn和TrxFus-hTSHRn,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分子量和纯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抗原免疫活性,计算中试发酵产率。2.人血清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将中试发酵的重组TrxFus-hTSHRn(TSAb结合靶抗原)蛋白包被化学发光微孔板,自制的人TRAb(以WHO TRAb参考制剂(WHO NIBSC 90/672)为标准进行校准)为校准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为标记抗体,鲁米诺为发光底物,研制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将中试发酵的重组TrxFus-hTSHRc(TSBAb结合靶抗原)蛋白包被化学发光微孔板,自制的人TSBAb为内部校准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为标记抗体,鲁米诺为发光底物,研制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检测试剂盒实验条件的优化:(1)抗原包被缓冲液(2)抗原包被量和待测血清稀释度正交实验(3)反应时间等。方法学评价指标:(1)最低检测限(2)特异性(3)精密度(4)准确度(5)健全性(6)参考区间等。临床试验研究: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与英国RSR TRAb 2~ndd generation ELISA试剂盒进行临床对比,进行一致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3.人血清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试剂盒的临床检测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检测597例甲状腺病患者和120例健康人,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检测416例甲状腺病患者和120例健康人。甲状腺病患者分组情况:(1)GD活动期伴甲亢组:123例(男45例,女78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48.4岁);(2)GD治疗3-12月组:86例(男37例,女49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1.0岁);(3)GD治疗12-18月组:116例(男46例,女7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2.1岁);(4)GD治疗18-24月组:74例(男33例,女41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3.7岁);(5)HT甲减组:101例(男28例,女7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0.1岁);(6)HT甲功正常组:95例(男36例,女59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2.2岁);(7)结节性甲状腺肿组: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7.9岁);(8)亚急性甲状腺炎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0岁)。4.数据分析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数值变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各组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重组人TSHR膜外区氨基端蛋白和羧基端蛋白中试发酵表达工艺探索人TSHR氨基端重组融合蛋白TrxFus-hTSHRn 5升中试发酵最优条件为:诱导剂IPTG浓度1.0 mmol/L,诱导温度30℃,诱导时间6小时,培养物pH 7.0,溶氧>10%。重组融合蛋白TrxFus-hTSHRn分子量约为38KD,纯度95.8%,与人血清TSAb结合免疫活性良好,5升中试发酵产率为52.3-61.8mg/L培养基,单次发酵可生产约18000-21600盒(96人份/盒)检测试剂。人TSHR羧基端重组融合蛋白TrxFus-hTSHRc 5升中试发酵最优条件为:诱导剂IPTG浓度1.0 mmol/L,诱导温度30℃,诱导时间6小时,培养物pH 7.0,溶氧>20%。重组融合蛋白TrxFus-hTSHRc分子量约为28.9KD,纯度97.5%,与人血清TSBAb结合免疫活性良好,5升中试发酵产率为67.3-81.6 mg/L培养基,单次发酵可生产约23500-28500盒(96人份/盒)检测试剂。2.人血清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试剂盒的开发2.1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的研制2.1.1优化后的实验条件TrxFus-hTSHRn抗原用碳酸盐缓冲液(CBS,pH9.6)稀释后包被微孔板100ng/孔,4℃过夜;待测样品血清稀释度1:100,37℃温育60分钟;HRP标记羊抗人IgG二抗稀释度1:4000,37℃温育30分钟。2.1.2校准曲线将自制的人TRAb以WHO TRAb参考制剂(WHO NIBSC 90/672)为标准对照品进行标定赋值,并结合临床建立标准曲线为1 IU/L,2 IU/L,7 IU/L,22IU/L,72 IU/L。2.1.3方法学评价(1)最低检测限:0.06 IU/L。(2)特异性:与TgAb、TPOAb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5%。(3)精密度:高、中、低浓度血清批内(n=12)变异系数(CV%)分别为5.0%、4.8%、5.7%。批间(n=12)变异系数(CV%)分别为4.7%、5.5%、5.4%。(4)准确度:测定高、中、低浓度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5.3%、106.3%、91.6%。(5)健全性:血清样品TSAb稀释后的理论浓度与实测浓度的比值均在90%-110%标准范围内,血清样品稀释倍数与测定浓度成直线关系(r=0.9999),健全性好。(6)参考区间:用人血清TRAb/TSAb-CLEIA检测120例健康人血清TRAb(以TSAb为主)浓度为((?)±s)2.31±0.82 IU/L,以x+2s(95%可信区间)即4 IU/L为Cutoff值。人血清TRAb(以TSAb为主)浓度<4 IU/L为阴性,>4 IU/L为阳性。2.1.4临床试验研究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与RSR TRAb 2~(nd) generation ELISA试剂盒检测,(1)一致性分析:阳性符合率:96.6%(141/146),阴性符合率:94.2%(81/86),总体符合率:96.5%(222/230)。(2)相关性分析:回归方程:y=0.6+0.988x,相关系数r=0.983,两种试剂检测结果高度相关,符合率较好。2.2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的研制2.2.1最佳实验条件TrxFus-hTSHRc抗原用CBS缓冲液(pH9.6)稀释后包被微孔板100ng/孔,4℃过夜;待测样品血清稀释度1:100,37℃温育60分钟;HRP标记羊抗人IgG二抗稀释度1:6000,37℃温育30分钟。2.2.2校准曲线以自制的人TSBAb建立的标准曲线为10AU/L,20AU/L,40AU/L,80AU/L,160AU/L。2.2.3方法学评价(1)最低检测限:0.15AU/L。(2)特异性:与TgAb、TPOAb交叉反应率均小于4%。(3)精密度:高、中、低浓度血清批内(n=12)变异系数(CV%)分别为5.02%、4.67%、7.05%。批间(n=12)变异系数(CV%)分别为5.34%、2.82%、4.07%。(4)准确度:测定高、中、低浓度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6.8%、98.0%、104.0%,平均回收率99.6%。(5)健全性:血清样品TSBAb稀释后的理论浓度与实测浓度的比值均在90%-110%标准范围内,血清样品稀释倍数与测定浓度成直线关系(r=0.9999),健全性好。(6)参考区间:用人血清TRAb/TSBAb-CLEIA检测120例健康人血清TRAb(以TSBAb为主)浓度为((?)±s)10.77±1.61AU/L,以x+2s(95%可信区间)即14 AU/L为Cutoff值。人血清TRAb(以TSBAb为主)浓度<14 AU/L为阴性,>14AU/L为阳性。3.人血清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试剂盒的临床检测3.1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临床检测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用于597例甲状腺病患者和120例健康人临床检测,结果如下:(1)GD活动期伴甲亢组血清TSAb浓度和阳性检出率均显着高于各GD治疗组、HT甲减组、结甲肿组、亚甲炎组和健康人组(P均<0.01)。(2)GD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TSAb浓度显着下降,GD活动期伴甲亢组、GD治疗3-12个月组、GD治疗12-18个月组和GD治疗18-24个月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6.391,P=0.001)。GD治疗18-24个月组TSAb仍高于健康对照组(F=3.272,P=0.002)。与此同时,GD患者TSAb阳性检出率也明显下降,GD治疗3-12个月组、GD治疗12-18个月组和GD治疗18-24个月组TSAb阳性率显着降低(66.71%vs.36.03%vs.18.27%,χ~2=63.02,P=0.000),但仍高于健康人(2.88%,P=0.02)。(3)结甲肿、亚甲炎患者血清TSAb浓度和阳性率均与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F=1.346,P>0.05;F=1.015,P=0.09)。(4)HT甲减患者血清TSAb浓度和阳性率均显着高于非AITD的结甲肿组、亚甲炎组、健康人组(F=3.008,P=0.024;F=4.791,P=0.000)。3.2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临床检测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用于416例甲状腺病患者和120例健康人临床检测,结果如下:HT甲减组、HT甲功正常组TSBAb浓度和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F=7.366,P=0.001;χ~2=43.75,P=0.008)。GD活动期伴甲亢组与结甲肿组、亚甲炎组、健康对照组血清TSBAb浓度无统计学差异(F=2.39,P=0.12),但阳性率高于上述叁组(χ~2=27.11,P=0.03)。结论:1.探索人TSHR膜外区氨基端蛋白和羧基端蛋白5升中试发酵条件,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TrxFus-hTSHRn和TrxFus-hTSHRc纯度高(分别为95.8%和97.5%)、免疫活性好、产率高(产率分别为52.3-61.8mg/L培养基和67.3-81.6mg/L培养基),单次发酵可生产约20000-25000盒(96人份/盒)检测试剂,满足试剂盒产业化生产的要求,为开发人血清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试剂盒奠定了原料基础。2.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采用TSAb结合靶抗原(TrxFus-hTSHRn)包被,检测以TSAb为主的TRAb。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采用TSBAb结合靶抗原(TrxFus-hTSHRc)包被,检测以TSBAb为主的TRAb。上述试剂盒灵敏、特异、稳定,操作简便,性能技术指标优良,适于临床常规检测。3.TSAb可作为GD甲亢病因诊断、判断停药时机、预测复发的最佳免疫学指标之一,人血清TRAb/TSAb-CLEIA试剂盒对GD甲亢诊断、疗效监测、判断停药时机、评估复发及预后等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TSBAb可作为HT甲减辅助诊断、疗效观察的免疫指标。人血清TRAb/TSBAb-CLEIA试剂盒对HT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牛广财,朱丹,左锋,魏文毅,王宪青[9](2014)在《糙米酵素发酵工艺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糙米酵素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以淀粉酶活力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糙米酵素的中试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每100 kg原料,酵母接种量4%,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30℃。该条件下糙米酵素的淀粉酶活力稳定,平均值为442.2U/g。产品呈乳白色,气味醇香,酸甜适口,状态均匀。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为糙米酵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4年06期)
郝木强,李彦英,刘春杰,王秀冬,刘晶晶[10](2013)在《重组低出血抗凝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及其纯化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毕赤酵母中试发酵工艺的改进,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重组低出血抗凝蛋白(EH)的中试发酵工艺,为EH蛋白的放大生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摇瓶培养绘测毕赤酵母工程菌的生长曲线,然后根据生长曲线,将对数生长期的菌种经过两级摇瓶培养放大后,直接接种到500 L的发酵罐中放大培养,通过发酵液的D600nm值、溶氧值(DO2)及菌体湿重动态监测细菌的生长状态,并用流加甲醇的方法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上清经超滤、两步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用非还原型SDS-PAGE和HPLC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用SDS-PAGE和质谱方法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用Western印迹验证目的蛋白;用凝块法检测目的蛋白的抗凝活性。结果:发酵结束时,上清中蛋白含量达1.41 g/L,经后期分离纯化,得到约21 g EH蛋白,SDS-PAGE分析可见EH蛋白在还原状态下表观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2×103±0.2×103,质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3×103±0.73×103;Western印迹表明检测条带为目的蛋白,能被抗水蛭素抗体特异性结合;非还原型SDS-PAGE和HPLC测得EH蛋白的纯度均高于95%;凝块法检测EH蛋白的抗凝比活性为512~1024 ATU/mg。结论:建立了一条简便可行的EH蛋白的中试放大发酵生产工艺。(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3年03期)
中试发酵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源自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S62-9的抗菌肽BL AMPs,具有抑菌谱广、易于代谢、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性,有望在食品防腐保鲜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天然BL AMPs制备规模,提高抗菌肽产量,本研究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该菌50 L发酵罐的中试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效价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装液量、接种量、发酵转速、通气量和发酵时间参数进行了优化。发酵液再经离心、活性炭吸附等工序初步分离BL AMPs,并计算其回收率。优化结果为:50 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装量为30 L,接种量为10%,发酵转速为180 r/min,通气量为1.3 vvm,发酵时间为24 h。在此工艺参数下,发酵液中BL AMPs效价达到1870.6 AU/mL,初步分离后BLAMPs回收率可达85%。本研究建立了BLAMPs的50 L中试发酵工艺体系,提升了发酵效率,并能有效回收BL AMPs,显示出BL AMPs规模化生产的潜力,对于指导后期BL AMPs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试发酵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周莲,谢小林,吴天福,陈美标,姚青.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工艺优化及基于自动化种曲机的中试生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2].刘杨柳,陈洲,李思霆,贾英民.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张涛.麦芽醋醋酸发酵工艺的中试放大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8
[4].张国民.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工艺及中试放大[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5].朱肖磊.一株1905#L-苏氨酸诱变菌株发酵工艺的优化和中试放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6].刘超,贾召鹏,伏广好.黄色短杆菌产L-苏氨酸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J].发酵科技通讯.2016
[7].孙启星.ε-聚赖氨酸中试发酵工艺优化与调控研究[D].江南大学.2015
[8].李宁.重组人TSH受体中试发酵工艺初步探索和人血清TRA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及临床检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5
[9].牛广财,朱丹,左锋,魏文毅,王宪青.糙米酵素发酵工艺的中试研究[J].中国酿造.2014
[10].郝木强,李彦英,刘春杰,王秀冬,刘晶晶.重组低出血抗凝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及其纯化与鉴定[J].生物技术通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