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坡面径流集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散工程,坡面径流,权重赋值,效益评估
坡面径流集散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17)在《坡面径流调控集散工程实施效益评估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北方山丘区干旱缺水及水土流失问题,综合定量计算、定性分析并依据流域特征,探索构建坡面径流调控集散工程效益指标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原理赋值工程效益要素指标权重,通过对比揭示工程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应用实例表明,实施坡面径流调控集散工程可显着提升区域综合效益,可为坡面径流资源利用及效益评估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7年03期)
徐艳娟[2](2010)在《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强烈的水土流失又使得大量地表径流流失。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坡面径流资源已成为促进我国干旱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当今缺水国家和地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硕士论文依托陕西省水土保持科研示范项目“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研究”,选择“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题开展研究工作,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阐述坡面径流聚散工程配置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将之应用到凤县小沟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中。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成果:(1)本文探讨了通过建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评价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方案的优劣,达到择优取用的目的。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大类共6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2)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小流域水土资源优化的配置方案和小流域的地形地貌,将“集流系统”、“蓄水系统”、“灌溉系统”优化集成,确定了小流域坡面径流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3)选取凤县小沟小流域为例,将上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案例应用研究,效果很好,证明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土石山区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评价利用的经验推广、借鉴。(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0-05-22)
付晓刚,徐敏,胡贵寿,赵洁,张希雨[3](2009)在《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的现实,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筛选和分析,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叁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经项目区内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实例验证,证明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09年08期)
郝刚立,付晓刚,胡贵寿,司光盈[4](2009)在《干旱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的现实,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使整个系统中降水量及其径流量、集蓄量、用水量达到最优的组合,实现整个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益最大的目标;构建了含有2个决策变量、5个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采用了逆时序法确定蓄水设施的总容积。最后以该项目区中的马利沟小流域为实例,计算出现有人口5 420人的马利沟小流域建设362 hm2灌溉农田需配置集雨区面积825.37 hm2、储水体总容积29 889.59 m3、单窖容积100 m3,需建水窖299个,可实现农业年纯增收114.539 8万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09年07期)
李豪,付晓刚,宁楚湘[5](2009)在《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的现实,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筛选和分析,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叁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经项目区内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实例验证,证明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09年06期)
付晓刚[6](2008)在《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长期影响陕西南部山区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也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强烈的水土流失又使得大量地表径流流失。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坡面径流资源已成为促进我国干旱土石山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当今缺水国家和地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干旱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以水为中心的坡面径流集蓄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和适合于当地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理论,对解决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等实际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也展开了干旱土石山区坡面集水工程储水体地址选择的有关讨论,对储水体选址的相关原则以及布置典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认真筛选和分析,提出了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叁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以项目区中的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为典型,对作者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对白河县水窖的修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8-05-10)
坡面径流集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强烈的水土流失又使得大量地表径流流失。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坡面径流资源已成为促进我国干旱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当今缺水国家和地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硕士论文依托陕西省水土保持科研示范项目“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研究”,选择“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题开展研究工作,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阐述坡面径流聚散工程配置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将之应用到凤县小沟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中。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成果:(1)本文探讨了通过建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评价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方案的优劣,达到择优取用的目的。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大类共6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2)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小流域水土资源优化的配置方案和小流域的地形地貌,将“集流系统”、“蓄水系统”、“灌溉系统”优化集成,确定了小流域坡面径流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3)选取凤县小沟小流域为例,将上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案例应用研究,效果很好,证明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土石山区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评价利用的经验推广、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坡面径流集散论文参考文献
[1].张磊.坡面径流调控集散工程实施效益评估探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7
[2].徐艳娟.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
[3].付晓刚,徐敏,胡贵寿,赵洁,张希雨.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
[4].郝刚立,付晓刚,胡贵寿,司光盈.干旱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J].节水灌溉.2009
[5].李豪,付晓刚,宁楚湘.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大众科技.2009
[6].付晓刚.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