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舌咽神经刺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惊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大鼠,Wistar
舌咽神经刺激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岩,李树蕾,杨立彬,张现娥[1](2011)在《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对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颈舌咽神经脉冲电刺激对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阐明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抗大鼠惊厥的有效性。方法: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颈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和颈舌咽神经电刺激观察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只行左侧颈部切开消毒处理,颈迷走神经电刺激组行左颈部迷走神经分离后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电刺激组行左颈部舌咽神经分离后脉冲电刺激。各组动物分别给予双侧耳缘电刺激,记录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颈舌咽神经电刺激组大鼠嘶叫和发生强直阵挛的最小刺激电压显着提高(P<0.01),颈舌咽神经电刺激组与颈迷走神经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舌咽神经电刺激能提高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梅广海[2](2004)在《国人颈动脉窦神经解剖及其刺激器安置的可行性研究—舌咽神经刺激治疗癫痫》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癫痫症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常见病症之一,顽固性癫痫由于治疗较棘手,成为神经外科医师们的重点研究课题。神经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常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脑皮质病灶切除、前额叶切除、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胼胝体切开术、颞叶切除术、毁损术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但因其创伤大、后遗症及并发症多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临床上目前应用相对较多的是迷走神经刺激术。但由于其常伴有声音嘶哑、咳嗽吞咽困难、胃溃疡等并发症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且,迷走神经刺激术仅限于左侧,因右侧迷走神经支配窦房结功能,刺激有潜在严重心脏副作用。如果左侧刺激失败,就无法再进行进一步治疗。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有相似的传导通路,通过刺激HN神经治疗癫痫在理论上是可行的[6-12]。我们参照并改造了Patwardhan RV[13]等人的方法,已用兔动物模型证明刺激颈动脉窦神经(Hering nerve, HN)可以治疗顽固性癫痫,且副作用较少,为了进一步临床应用,本研究解剖了国人HN并针对治疗顽固性癫痫而安置神经刺激器的部位进行了可行性探讨。<WP=4>方法:(1)研究对象:16具尸体(男性8例,女性8例)。(2)分组:按性别和左右两侧进行分组。(3)解剖过程:沿用外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入路方法,在胸锁乳突肌中部作皮肤切口,自耳垂平面至第叁气管软骨环做7-8cm皮肤切口,切开颈阔肌,达胸锁乳突肌的中部,在其前缘纵深分离,将该肌拉向外侧,暴露颈动脉鞘。颈动脉鞘内上部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行于其下部,沿着颈内动脉可以看到HN末端松散地伏在颈动脉分叉上。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HN,将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剥离干净。为了更好的定位HN并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我们将颈动脉鞘周围的重要结构暴露出来。颈动脉鞘的后方有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颈上神经节最大,呈梭形,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面总静脉自眼内眦处起于内眦静脉,伴面动脉向外下行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成面总静脉。跨越颈内、外动脉表面下外行至舌骨大角高度注入颈内静脉。然后将甲状软骨的上缘和下颌角暴露出来。(4)结果测量:我们对每一个标本每一侧的HN粗细和周围解剖位置关系,包括HN和颈内动脉的关系、HN的长度、HN末端与邻近结构的距离(例如甲状软骨的上缘、面总静脉、颈上神经节的下缘)及HN在下颌角下方的长度进行测量,得出了相关数据,为刺激器的安放奠定了基础。结果:(1)所有的尸体标本均显示双侧HN,最大直径是1.5mm,最小是0.5mm,平均约1.0mm。HN在行程中往往粗细不变。(2)在解剖过程中可以观察到,HN起源于舌咽神经的主干,末端在颈动脉分叉处。HN是舌咽神经的一个单独分支,沿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 ICA)走行,<WP=5>二者之间连接松散,HN末端松散地贴近颈动脉分叉。和ICA的关系:其位于ICA前部正中有20例(占62.5%),位于ICA前部非正中有10例(占31.25%),位于ICA一侧有2例(占6.25%)。(3)为了定位HN,HN在颈动脉分叉处的止点即HN的末端可以根据其周围的叁个重要结构进行估计,甲状软骨上缘(Superior edge of the thyroid cartilage , STC)、面总静脉(Common facial vein , CFV)、颈上神经结(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 , SCG)的下部。HN末端和STC的关系:HN末端在STC上方的最大距离是35mm,在其下方的最大距离是33mm,平均距离是在其上方5.4mm 处。HN末端和CFV的关系:HN末端在CFV上方的最大距离是10mm, 在其下方的最大距离是15mm,平均距离是在其下方3mm。HN末端和SCG的关系:HN末端始终位于其下方。 HN末端在SCG下方的最大距离是30mm,最小距离是6mm,平均距离是位于其下方16.6mm。(4)越近靠颅底,解剖结构越复杂。HN在下颌角下方的部分位置较表浅,且与周围组织连接疏松,易于剥离和暴露。为了临床上外科手术中应用,我们测量了HN末端和下颌角的关系。HN末端通常出现在下颌角下部,最大距离是30mm,最小距离是6mm,平均大约是位于其下方15mm处。(5)以上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在左右两侧和性别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每一组的T检验P>0.05。结论:(1)HN的外科解剖是可行的,我们通过对周围结构和神经本身的解剖,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和性别没有明显差异。 (2)神经的粗细和它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适合刺激器的安放。(3)放置刺激器的最佳位置是HN在下颌角下部的部分。<WP=6>(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4-03-01)
倪端宇[3](2004)在《舌咽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基本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以兔皮层注射青霉素制作癫痫动物模型,给予舌咽神经之颈动脉窦支一定参数的电刺激,观察癫痫发作的症状改善及脑电图变化。并进一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模型兔大脑皮层及孤束核中谷氨酸、r-氨基丁酸神经元表达情况。从而探讨该方法可行性及治疗机理。以寻找一种新的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将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0只,雌雄不拘,体重2~2.5Kg,随机分为4组①神经刺激组(hering nerve stimulation ,HNS组)10只;②皮层注药致痫组(penicillin to the cortex ,PTC组)10只;③皮层注药致痫+神经刺激组(PTC+HNS组)10只;④空白对照组(nature contrast, NC组)10只,即皮层不给药也不行神经刺激只作解剖。所有实验动物均以3%戊巴比妥肌肉注射麻醉(50mg/kg)。取俯卧位,头顶部常规消毒备皮,双顶部以骨钻及咬骨钳开颅咬骨窗各约2×2cm2,骨腊封闭骨缘。分离硬膜暴露皮层,仔细止血后以胶带粘合皮肤伤口,备用。置仰卧位,固定。沿胸锁乳突肌缘切口,长约5cm,分离并打开颈动脉鞘,可见颈动脉窦神经附着于颈动脉窦上方,与颈内动脉伴行。分离此神经长约1~2cm,备用。HNS组和PTC+HNS组刺激电极无张力缠绕于颈动脉窦神经,外接刺激器,予以一定的参数刺激。参数为:电压4V,频率20-50HZ,<WP=4>波宽0.5mS连续方波输出,每次刺激时间30-50S间隔1-2分钟持续30分钟。刺激之前直视下双侧额顶皮层放置针状电极,接脑电图描记仪描记皮层脑电图;接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记录刺激过程中脑电图及血压变化。PTC+HNS组刺激完毕立即以 1万IU/ml 浓度的青霉素钠盐皮层注射约2.0ml制作癫痫模型;PTC组开颅后立即皮层注药致痫;观察比较PTC+HNS组与PTC组癫痫发作的潜伏期、严重性及脑电图痫波出现的潜伏期、痫波频率的变化。观察比较HNS组与NC组血压及脑电图变化以观察神经刺激的负作用。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 所有动物观察2小时后于深度麻醉致死后立即开胸自左心尖插管至升主动脉,以含4%多聚甲醛的0.1MPB(PH7.4)灌洗后快速完整取出脑及延髓组织。分别取皮层及延髓尾端留取标本,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以上,制腊块,石腊切片厚约5微米,每只动物每个部位取2个脑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象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反应物进行定量检测,测定切片中阳性细胞数,数据通过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比较各组动物孤束核及大脑皮层Glu及GABA神经元表达的差别,以观察其与舌咽神经刺激的相关性。结果:行为变化:HNS组动物始终安静,未见呼吸频率及幅度改变,无痫性发作,约于刺激后60分钟清醒。PTC组于皮层注射青霉素后平均20分钟出现痫性发作。10只动物起始均表现为须动、嘴角抽动、点头、单肢抽动等小发作,后有9只逐渐发展为多肢抽动、强直、全身性强直阵痉挛发作等不同程度的大发作,平均每10分钟发作一次,每次持续约<WP=5>3分钟,反复发作无缓解。1只仅有小发作者约于1小时后停止。PTC+HNS组,2只无痫性发作,约于刺激后70分钟清醒。8只于皮层给药后平均约45分钟出现小发作。在小发作的8只中3只发展为大发作,类似于PTC组;5只小发作约于60分钟后缓解。PTC+HNS组癫痫大发作的发生率(30%)及发作潜伏期(45±5min.)与PTC组癫痫大发作发生率(90%)及癫痫发作潜伏期(20±4min.)相比,大发作发生率明显减少,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别有显着性(P﹤0.001)。而两者小发作发生率相比,前者(80%)与后者(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所有白兔始终安静,约于麻醉后90分钟清醒。脑电图变化:HNS组各导联均为a、β波,散在少量θ波.与NC组脑电图相比,仅有背景波轻度增快,无痫波释放,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别。PTC组10只均于皮层注药后约15±4分钟出现痫波,1只小发作仅为局灶痫波发放,余9只于约5分钟后出现连续痫波阵发性发作,平均痫波频率为198.4±21.3次/分,均无自行缓解。PTC+HNS组,2只无痫性发作者仅有散在棘波尖波。8只于皮层注药后平均约39±5分钟出现间断尖波或棘波等痫波发放,其中3只约5分钟后出现连续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阵发性发放,无自行缓解;其余5只为始终为间断痫波,约于70分钟后缓解。平均痫波频率为80.15±19.2次/分;PTC+HNS组痫波发生潜伏期(39±5min.)及痫波频率(80.15±19.2次/分)与PTC组痫波发作潜伏期(15±4min.)及痫波频率(198.4±21.3次/分)相比差别有显着性 (P﹤0.01) 。血压变化: HNS组与PTC+HNS组刺激前及刺激后血压分<WP=6>别为8.6±0.5Kpa与8.0±0.8Kpa以及9.0±0.4与8.6±0.8Kpa,分别相比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检验P>0.05)。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于大脑皮层及孤束核内Glu及GABA的神经元表达情况。阳性神经元主要在胞浆表达呈圆形、椭圆形、叁角形、多角形等,呈棕黄色,胞核淡染。NC组,皮层及孤束核内均可见中等数量的Glu及GABA阳性细胞,偶见胶质细胞表达。PTC组可见皮层及孤束核内Glu阳性细胞呈大量及强阳性表达,胞浆内可见粗的棕黄色颗粒分布。GAB(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4-03-01)
刘学荣,罗宗英,徐凤洲,邬丽莎,余微[4](1991)在《家兔人工通气和窒息时刺激舌咽神经对膈神经放电和血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切断大鼠舌咽神经(包括窦神经)可导致通气反应减弱。刺激舌咽神经可引起膈神经放电抑制,呼气相刺激则诱发成束放电。吸气相刺激舌咽神经咽支引起膈神经放电加强,呼气相出现兴奋反应。但是,舌咽神经舌支能否影响呼吸和血压,咽支对血压有无影响尚不清(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1991年02期)
刘学荣,罗宗英,徐凤洲,邬丽莎,余微[5](1990)在《家兔窒息前后刺激舌咽神经对膈神经放电和动脉血压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56只家兔在麻醉、肌肉松驰和人工通气条件下,1.电和机械刺激舌咽神经舌支血压均显着下降,电刺激舌支和咽支积分膈神经放电振幅显着减小。2.电刺激舌支产生降压时,积分交感神经放电振幅显着减小。3.窒息兴奋期电刺激舌支积分膈神经放电振幅减小和血压降低显着,但抑制期不显着,而频率显着增快。结果表明:舌支传入抑制呼吸和心血管活动,咽支只抑制呼吸。(本文来源于《泸州医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1期)
刘学荣,罗宗英,徐凤洲,邬丽莎,余微[6](1987)在《家兔窒息时刺激舌咽神经舌支对膈神经放电和血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工作发现,电和机械刺激舌咽神经舌支,可引起人工通气家兔积分膈神经放电强度减弱和动脉血压下降。窒息时此种作用是否存在,对研究窒息时影响呼吸和血压的因素有一定的意义。 23只成年健康家兔,在麻醉、肌松、人工通气条件下,以积分膈神经放电和股动脉平均(本文来源于《四川生理科学动态》期刊1987年01期)
刘学荣,罗宗英,徐风洲,邬丽莎,余微[7](1987)在《刺激舌咽神经对麻醉家兔呼吸和血压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已知刺激上呼吸道粘膜或相应传入纤维对呼吸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否对血压也有影响呢?我们选择舌咽神经的舌支与咽支进行了观察。56只成年健康家兔,在麻醉、肌松和人工通气条件下,以一侧积分膈神经放电的振幅和频率(10秒)作为呼吸活动的指标。同时记(本文来源于《四川生理科学动态》期刊1987年01期)
舌咽神经刺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和目的:癫痫症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常见病症之一,顽固性癫痫由于治疗较棘手,成为神经外科医师们的重点研究课题。神经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常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脑皮质病灶切除、前额叶切除、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胼胝体切开术、颞叶切除术、毁损术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但因其创伤大、后遗症及并发症多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临床上目前应用相对较多的是迷走神经刺激术。但由于其常伴有声音嘶哑、咳嗽吞咽困难、胃溃疡等并发症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且,迷走神经刺激术仅限于左侧,因右侧迷走神经支配窦房结功能,刺激有潜在严重心脏副作用。如果左侧刺激失败,就无法再进行进一步治疗。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有相似的传导通路,通过刺激HN神经治疗癫痫在理论上是可行的[6-12]。我们参照并改造了Patwardhan RV[13]等人的方法,已用兔动物模型证明刺激颈动脉窦神经(Hering nerve, HN)可以治疗顽固性癫痫,且副作用较少,为了进一步临床应用,本研究解剖了国人HN并针对治疗顽固性癫痫而安置神经刺激器的部位进行了可行性探讨。<WP=4>方法:(1)研究对象:16具尸体(男性8例,女性8例)。(2)分组:按性别和左右两侧进行分组。(3)解剖过程:沿用外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入路方法,在胸锁乳突肌中部作皮肤切口,自耳垂平面至第叁气管软骨环做7-8cm皮肤切口,切开颈阔肌,达胸锁乳突肌的中部,在其前缘纵深分离,将该肌拉向外侧,暴露颈动脉鞘。颈动脉鞘内上部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行于其下部,沿着颈内动脉可以看到HN末端松散地伏在颈动脉分叉上。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HN,将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剥离干净。为了更好的定位HN并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我们将颈动脉鞘周围的重要结构暴露出来。颈动脉鞘的后方有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颈上神经节最大,呈梭形,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面总静脉自眼内眦处起于内眦静脉,伴面动脉向外下行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成面总静脉。跨越颈内、外动脉表面下外行至舌骨大角高度注入颈内静脉。然后将甲状软骨的上缘和下颌角暴露出来。(4)结果测量:我们对每一个标本每一侧的HN粗细和周围解剖位置关系,包括HN和颈内动脉的关系、HN的长度、HN末端与邻近结构的距离(例如甲状软骨的上缘、面总静脉、颈上神经节的下缘)及HN在下颌角下方的长度进行测量,得出了相关数据,为刺激器的安放奠定了基础。结果:(1)所有的尸体标本均显示双侧HN,最大直径是1.5mm,最小是0.5mm,平均约1.0mm。HN在行程中往往粗细不变。(2)在解剖过程中可以观察到,HN起源于舌咽神经的主干,末端在颈动脉分叉处。HN是舌咽神经的一个单独分支,沿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 ICA)走行,<WP=5>二者之间连接松散,HN末端松散地贴近颈动脉分叉。和ICA的关系:其位于ICA前部正中有20例(占62.5%),位于ICA前部非正中有10例(占31.25%),位于ICA一侧有2例(占6.25%)。(3)为了定位HN,HN在颈动脉分叉处的止点即HN的末端可以根据其周围的叁个重要结构进行估计,甲状软骨上缘(Superior edge of the thyroid cartilage , STC)、面总静脉(Common facial vein , CFV)、颈上神经结(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 , SCG)的下部。HN末端和STC的关系:HN末端在STC上方的最大距离是35mm,在其下方的最大距离是33mm,平均距离是在其上方5.4mm 处。HN末端和CFV的关系:HN末端在CFV上方的最大距离是10mm, 在其下方的最大距离是15mm,平均距离是在其下方3mm。HN末端和SCG的关系:HN末端始终位于其下方。 HN末端在SCG下方的最大距离是30mm,最小距离是6mm,平均距离是位于其下方16.6mm。(4)越近靠颅底,解剖结构越复杂。HN在下颌角下方的部分位置较表浅,且与周围组织连接疏松,易于剥离和暴露。为了临床上外科手术中应用,我们测量了HN末端和下颌角的关系。HN末端通常出现在下颌角下部,最大距离是30mm,最小距离是6mm,平均大约是位于其下方15mm处。(5)以上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在左右两侧和性别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每一组的T检验P>0.05。结论:(1)HN的外科解剖是可行的,我们通过对周围结构和神经本身的解剖,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和性别没有明显差异。 (2)神经的粗细和它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适合刺激器的安放。(3)放置刺激器的最佳位置是HN在下颌角下部的部分。<WP=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舌咽神经刺激论文参考文献
[1].张舒岩,李树蕾,杨立彬,张现娥.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对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2].梅广海.国人颈动脉窦神经解剖及其刺激器安置的可行性研究—舌咽神经刺激治疗癫痫[D].河北医科大学.2004
[3].倪端宇.舌咽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基本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
[4].刘学荣,罗宗英,徐凤洲,邬丽莎,余微.家兔人工通气和窒息时刺激舌咽神经对膈神经放电和血压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1
[5].刘学荣,罗宗英,徐凤洲,邬丽莎,余微.家兔窒息前后刺激舌咽神经对膈神经放电和动脉血压的抑制作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0
[6].刘学荣,罗宗英,徐凤洲,邬丽莎,余微.家兔窒息时刺激舌咽神经舌支对膈神经放电和血压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动态.1987
[7].刘学荣,罗宗英,徐风洲,邬丽莎,余微.刺激舌咽神经对麻醉家兔呼吸和血压的抑制作用[J].四川生理科学动态.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