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审美差异论文-张提振

民族审美差异论文-张提振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审美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间传统舞蹈,民族风格舞蹈,生态系统,文化形态

民族审美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张提振[1](2018)在《审美差异下的民间传统舞蹈与舞台民族风格舞蹈——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考察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学术考察团奔赴南疆地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团旨在考察南疆地区"非遗"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以更多地了解、掌握中国的"非遗"舞蹈文化样态,逐步建立起"非遗"舞蹈数据资料库。本文以笔者对南疆几个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和舞台民族风格舞蹈的考察为基础,以舞蹈生态环境、文化形态为切入点,分析两者间的审美差异,进而探究"非遗"舞蹈传承路径问题及相应的发展策略。(本文来源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叶文阳[2](2018)在《浅析民族舞与现代舞的审美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舞最早起源于西方社会,美学观念不同于传统艺术,相对民族舞来说现代舞就显得随性得多,现代舞相对于人物的塑造来说,更注重强化表现"自由"展现"自我",动作性强并且夸张,主张动作上的创新以及丰富人体的感情。本文通过对民族舞与现代舞审美的初步论述,达到论文对二者审美差异的比较。(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6期)

马振宁[3](2015)在《从潍坊科技学院樱花甬道谈中日民族樱花审美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而且同样对待樱花的审美,中日两个东方民族却有极大的不同。中国的樱花审美主要以落花审美为主,而日本的樱花审美主要以死亡审美为主,这也充分体现了中日民族性格的不同。(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5年12期)

周好[4](2015)在《对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差异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音乐审美心理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受到了民族学、音乐学、美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影响。了解各民族音乐审美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同时对音乐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5年11期)

宋永强[5](2014)在《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审美差异与相互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声乐是综合生理学、心理学、哲学、音响学及物理学等多学科的一门交叉性音乐学科。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原则与演唱风格,深刻理解两种唱法艺术体系对推动国内歌唱艺术事业与声乐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审美层面与方法技巧两个层面深入剖析了两种唱法异同,提出了两种唱法相互借鉴的切入点,研究结果为声乐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覃芷荻[6](2014)在《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差异——以“恩情”一词在中日审美观中的不同向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具有民族性,体现在宗教、文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民族传承下不同的文化,久而久之造就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视野。尽管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同出于东方一源,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本土需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美学观。本文试以"恩情"一词为例,从审美定义、审美表现等方面阐述两国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审美差异。(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4年01期)

李建波[7](2013)在《汉英民族间的语言审美差异及其翻译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词语、句子及音韵阐述了汉英两个民族在语言审美方面的差异,指出以意统形、概括灵活、言简意丰和音韵和谐的特点相互融合,能形成汉语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与汉语相比,英语则有严格的形态要求,或者说英语重"形合",以形达意。英语虽然也不乏音韵之美,但在韵律表现力以及对韵律要求等方面明显不及汉语。翻译作品虽然是外国文字的传译,却也必须符合译入语言的民族特色及其审美心理,应在吃透原作文化及其民族审美理念的基础上,摆脱字面束缚,选用适合译入语民族欣赏习惯的语言进行正确的翻译创作。(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谢晓菁[8](2013)在《从景物描写看中外民族审美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英民族这种审美习惯上的明显差异是历史文化传统使然,在总体上规定并制约着各民族的审美方式和欣赏习惯,因而形成了各自语言上迥然不同的表达风格。反映到各自的景物描写中,即使是对同一景观,往往也会采用不同的审美角度。本文试着从同一景物描写文本的中英文入手,分析中外民族美学思想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10期)

吕玥[9](2013)在《论敦煌舞与民族舞的审美差异——在舞蹈审美视觉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舞是中国特有的、被复活的舞蹈,民族舞是世界共有的、每个民族都可创造并将其不断发展的舞蹈。本文在舞蹈审美视觉下,对敦煌舞和民族舞在形象性、造型性、感染性、创新性上差异的论述,旨在使人们欣赏两种不同舞蹈的时候,能对其中的差异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3年06期)

姚云彬,李娜[10](2012)在《意大利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审美差异之字音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语元音发音清晰,不含糊,在发音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音质,即使在非重读时也不能弱化,每一个章节中的元音都要很清楚准确地发出来。而汉语讲究"五音四呼",要依据"五音四呼"的基本结构进行发音和歌唱,从而体现中国汉字的结构特点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何结合美声唱法先进的发声方法,开拓符合中华民族文化要求的歌唱方式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2年04期)

民族审美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舞最早起源于西方社会,美学观念不同于传统艺术,相对民族舞来说现代舞就显得随性得多,现代舞相对于人物的塑造来说,更注重强化表现"自由"展现"自我",动作性强并且夸张,主张动作上的创新以及丰富人体的感情。本文通过对民族舞与现代舞审美的初步论述,达到论文对二者审美差异的比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审美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提振.审美差异下的民间传统舞蹈与舞台民族风格舞蹈——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考察的思考[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

[2].叶文阳.浅析民族舞与现代舞的审美差异[J].戏剧之家.2018

[3].马振宁.从潍坊科技学院樱花甬道谈中日民族樱花审美的差异[J].现代经济信息.2015

[4].周好.对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差异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5

[5].宋永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审美差异与相互借鉴[J].艺术科技.2014

[6].覃芷荻.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差异——以“恩情”一词在中日审美观中的不同向度为例[J].文学教育(中).2014

[7].李建波.汉英民族间的语言审美差异及其翻译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谢晓菁.从景物描写看中外民族审美差异[J].青春岁月.2013

[9].吕玥.论敦煌舞与民族舞的审美差异——在舞蹈审美视觉下[J].大众文艺.2013

[10].姚云彬,李娜.意大利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审美差异之字音视角[J].艺术教育.2012

标签:;  ;  ;  ;  

民族审美差异论文-张提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