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载无线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线性系统,数字预失真,ROF系统,叁阶互调抑制
光载无线电论文文献综述
万云[1](2018)在《光载无线电系统中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未来5G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5G通信速率的要求,未来的5G通信将采用小蜂窝或微蜂窝的组网方式,形成支持多标准、多制式、多频带共存的异构网络。采用小蜂窝或微蜂窝组网的方式将使得远端RRU数量激增,为了降低远端的复杂度与成本,ROF技术被提出用于5G通信。ROF系统由ROF链路和功放组成,同其他电子器件一样,ROF系统也遭受着非线性的问题,因此,解决ROF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以前的文献大多将ROF链路和功放的非线性问题分开进行研究,很少有将ROF链路和功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本文将ROF链路和功放作为ROF系统整体对其单波段和双波段传输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单波段ROF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简化的广义记忆多项式模型。首先本文选择了已有的非线性多项式模型对ROF系统进行建模,结果显示广义多项式精度最高;其次对比其他模型分析得出对模型精度贡献比较大的项,通过去除对模型精度贡献小的项,得到简化后的模型。在强非线性下和模型精度相近的情况下,简化后的模型系数相对于广义多项式模型系数减少50%,相对于增强型广义分数阶模型系数减少25%。线性化结果显示提出的模型对邻信道功率比抑制效果更好。对于双波段ROF系统中叁阶互调抑制的问题,本文基于双波段窄带模型提出了用于增强叁阶互调抑制的预失真结构,改进了预注入技术,并归纳总结出了新的叁阶互调模型。未改进前的预注入技术需要知道系统的特性,从而根据系统特性来生成叁阶互调信号的抑制信号,否则抑制效果较差。本文改进后的预注入技术通过分区采集ROF系统的输出信号,降低了信号所需的采样带宽,并通过叁阶互调信号求出系数来代替系统特性,增强了预注入技术的应用范围。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改进后的预注入技术和新的叁阶互调模型明显增强了双波段窄带模型对叁阶互调的抑制。(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罗飚,王任凡,胡海,李灯熬,赵菊敏[2](2016)在《光载无线电核心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载无线电(RoF)技术融合了微波射频技术和光子技术,充分体现了光通信"高速"和无线通信"移动"的技术特色,可大幅降低无线网络的能耗,代表了未来光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从RoF技术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出发,在分析RoF涉及的关键技术基础上,探讨了目前RoF技术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6年16期)
肖进良,蒲涛,邵鑫鸿,方涛,郑吉林[3](2015)在《实现光载无线电系统叁阶交调抑制的新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载无线电(Ro F)系统是近年来光通信研究的一个热点。抑制叁阶交调从而增大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是Ro F系统优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Ro F系统的动态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陷波器和可调延迟线(TDL)抑制叁阶交调的新方案。在对该方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抑制叁阶交调,系统的SFDR提高了10.5 d B,且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器件成本低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5年10期)
钱云凤[4](2015)在《类单边带调制和载波可重用的光载无线电接入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光注入DFB半导体激光器实现的具有最佳接收灵敏度和载波可重用的类单边带调制(Analogous Single Sideband,ASSB)Ro F系统,并用VPI软件对所提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下行链路可以很好地克服光纤色散影响并同时实现最佳接收灵敏度的接收,且重用载波可以成功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5年13期)
李广,陈银,黄旭光[5](2015)在《光载无线电中新型光信息编码调制组合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型光信息编码调制组合方案,该方案采用双重光学双臂外部调制和新型光信息编码实现超远距离高速光载无线电(Ro F)传输通信。通过第一次光学双臂外部调制产生新型光学信号,其信号码型有效带宽比普通光学非归零码少了一半。通过第二次光学双臂外部调制把超高频毫米波信号调制到光波上,实现光载无线电传输。通过高级光学系统专用开发套件(Opti System)模拟仿真得出:在眼图显示正常、传输系统误码率可控范围内,该光纤无线电传输系统的码元传输距离为1.6×106m,速度高达40 Gb/s。(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04期)
李秀娟[6](2012)在《光载无线电(RoF)网络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载无线电(RoF,Radio-over-Fiber)技术是无线宽带接入的发展趋势,这项技术是把射频(RF,Radio Frequency)副载波调制到光载波上,从而在光纤网络中传输。它结合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技术,可以实现超过Gb/s的无线业务传输,在未来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在RoF系统中使用光纤传输的优点是高带宽、低损耗,不受电磁干扰、串扰小,重量轻、投资小、灵活性高等。主要介绍RoF系统的结构,优势、限制以及关键技术等。(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2年06期)
刘鎏[7](2012)在《混沌超宽带光载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宽带(UWB)技术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理想的UWB系统具有功率低,损耗小,高数据传输速率,定位能力准确,低干扰的特性,它非常适合应用在低成本短距离内进行数据的高速传输。可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UWB信号不干扰到其他无线通信信号,UWB的传输功率必须满足FCC规定的频谱模板。如此低的传输功率导致了UWB信号的覆盖范围很小。一般来说,用普通的天线传输信号,通常信号所能覆盖的范围在数米到数十米。为此,研究者提出了超宽带光载无线电技术,以实现高速无线通信的“无缝覆盖”。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混沌超宽带光载无线电通信链路,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光生UWB技术,指出不管是基带还是毫米波UWB的发生装置中高频的电装置都是必须的,这也就意味着实验装置的损耗会比较高以及复杂程度高。另外,基于高斯脉冲整形理论的UWB产生方法很难控制频谱特性以及生成的脉冲,这也就限制了高斯脉冲整形技术,使其很难应用在一些复杂的环境或者一些新兴的技术中。其次,提出并验证了基于半导体激光器非线性动态特性在光域产生UWB信号的方法。利用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UWB混沌光脉冲,可以通过改变半导体激光器反馈强度或者调节偏置电流来进行控制,实验结果与基于激光器速率方程构建的理论模型的模拟结果相符。并且,实验中观察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的频谱模板的频谱。最后,’基于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混沌UWB信号,搭建了混沌UWB光载无线通信链路,实现了360,720Mbit/s和1.44Gbit/s叁种不同传输速率下混沌UWB脉冲信号的生成和传输。在未经任何色散补偿处理的情况下,1.44Gbit/s的混沌UWB信号在经过10km单模光纤(SMF)和0.6m无线链路传输后,在天线接收端被成功解调。由于混沌UWB信号输出的随机性,对应的UWB信号频谱中未出现任何离散的谱线。这意味着利用混沌UWB信号实现的光载无线通信链路,可以完全避免离散谱线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劣化。(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唐红文,朱光喜[8](2009)在《光载无线电上行链路的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光载无线电上行链路模型基础上,将其简化为Wiener模型.光链路的非线性失真以及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严重影响接收信号的性能,为改善系统性能,接收端采用Hammerstein类均衡器对信号进行均衡.首先多项式滤波器补偿光纤信道的非线性失真,减少互调干扰,然后判决反馈结构的均衡器补偿无线信道的响应减少码间干扰.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10期)
高涛[9](2009)在《基于NS-2的光载无线电网络光链路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载无线电(ROF,Radio Over Fiber)技术具有超宽带、组网灵活、可靠性高等特点,是解决未来无线接入覆盖和高速数据传输两大难题的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目前,ROF技术虽然在物理层面上已得到较为广泛地研究,但在与应用密切相关的网络层面上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推动ROF接入网的应用,本文利用NS-2仿真平台,对建立ROF网络仿真环境展开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ROF传输模型,分析各种网络结构的特点;2)研究ROF网络在NS-2平台下的建模机制;3)设计ROF波分复用网络NS-2光链路模块,包括中心控制站(CS, Central Station)组件、远端天线单元(RAU, Remote Antenna Unit)组件,以及波长分配方案和路由算法;4)研究基于ROF光网络仿真模型构建的随机网、星型网、环形网、树型网、CHINANET、NTTNET,其阻塞率、平均跳数、平均分组时延和波长利用率4项网络性能指标。仿真分析表明:对于一个节点数规模固定的光网络,增加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节点数量、提高链路带宽和增加链路的可用波长数能有效减小阻塞率;平均分组时延由链路的传播时延和光交换节点的处理时延(主要是波长转换时间)决定,对于传播时延较大的网络,其平均分组时延是以多跳所造成的传播时延为主,对于传播时延较小的网络,其平均分组时延是是以波长转换所造成的处理时延为主;在光网络中,阻塞率和波长利用率是一对较难调和的矛盾,通常无法同时满足低阻塞率和高波长利用率,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合理的波长分配策略和路由算法,以获得二者之间的权衡。仿真结果最终表明,本文设计的光链路模块具有ROF波分复用光链路基本特性和功能,将为进一步构建ROF网络仿真平台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09-05-28)
朱欣,张民,邢妍[10](2009)在《直接调制光载无线电系统色散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直接调制光载无线电(RoF)系统中,射频模拟信号直接调制激光器引发的频率啁啾和光纤色散共同作用加剧色散效应的特性,论证了OFDM抗码间干扰特性有效抑制光纤色散的原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OFDM调制方式的直接调制光载无线电(OFDM-RoF)系统性能较采用16QAM调制方式的系统(16QAM-RoF)性能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上)》期刊2009-05-01)
光载无线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载无线电(RoF)技术融合了微波射频技术和光子技术,充分体现了光通信"高速"和无线通信"移动"的技术特色,可大幅降低无线网络的能耗,代表了未来光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从RoF技术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出发,在分析RoF涉及的关键技术基础上,探讨了目前RoF技术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载无线电论文参考文献
[1].万云.光载无线电系统中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D].云南大学.2018
[2].罗飚,王任凡,胡海,李灯熬,赵菊敏.光载无线电核心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6
[3].肖进良,蒲涛,邵鑫鸿,方涛,郑吉林.实现光载无线电系统叁阶交调抑制的新方案[J].中国激光.2015
[4].钱云凤.类单边带调制和载波可重用的光载无线电接入系统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
[5].李广,陈银,黄旭光.光载无线电中新型光信息编码调制组合技术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6].李秀娟.光载无线电(RoF)网络技术[J].通信技术.2012
[7].刘鎏.混沌超宽带光载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8].唐红文,朱光喜.光载无线电上行链路的均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高涛.基于NS-2的光载无线电网络光链路仿真[D].中南民族大学.2009
[10].朱欣,张民,邢妍.直接调制光载无线电系统色散问题的研究[C].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