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间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件外包,组织间关系,知识转移
企业间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胡兴球[1](2019)在《组织间关系对软件接发包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知识粘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软件外包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软件接发包企业的组织间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接发包企业的组织间关系对知识转移有正向影响,基于软件外项目的特点,以及知识本身特点造成的知识粘性,在该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管理现代化》期刊2019年05期)
刘凤芹,苏丛丛[2](2019)在《模块化组织的异质性特征和企业间的比较优势——来自中美通讯设备贸易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呈现出模块化特征,经济组织结构也向模块化结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的产业组织模式。资源的不同和知识资本的差异使模块化网络中模块异质性特征凸显,而异质性又具有放大比较优势的效用。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已逐渐成为两国的贸易主体。模块化组织异质性特征扩大了中美间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成本和技术差异,促使两国发挥其要素禀赋优势,合作互补,提升资源的合理配置。2010—2017年中美两国关于通讯设备和集成电路相关产业(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研究显示,模块化产业链中异质性的存在进一步放大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间的比较优势,使中美在通讯设备贸易中存在利益互补和利益共同提升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理论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于旭,郑子龙[3](2018)在《组织关系视角下新创高技术企业间知识流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新创高技术企业显然无法利用自身禀赋创造出全部所需的知识。因此,新创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为其获得竞争优势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知识流动是在企业间知识的获取和溢出的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从组织关系视角出发,整合了企业之间的空间、知识基础、制度差距等因素,确定了组织关系的3个维度,分析了空间距离、组织距离和技术距离3个方面对知识流动的影响机理,为组织关系在正反两个方向影响新创高技术企业间知识流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8年11期)
曾伏娥,郑彤,詹志方[4](2018)在《权变视角下沟通类型和企业间交互环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权变的观点,使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析不同类型的沟通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间交互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具型沟通(任务相关型沟通和目标相关型沟通)和社交型沟通对组织绩效都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企业交互环境调节了任务相关型沟通和社交型沟通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不论在何种企业间交互环境下,采用更多的目标相关型沟通都有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拓晨,乔琳,杨萍[5](2018)在《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与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非确定、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战略中,节点企业的组织即兴能力非常重要。那么,供应链协同战略下节点企业相互信任如何作用于企业组织即兴能力?本文以我国中部、东北地区327家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与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供应链企业间信任与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企业间善意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有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供应链能力信任需经由善意信任调整,促进企业组织即兴能力,二者直接作用效应不显着;计算信任倒U型作用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为进一步验证二者的作用机理,本文引入供应链柔性与交互记忆系统作为情境变量,探讨供应链柔性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信任与供应链节点企业组织即兴的中介作用,以及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效应。供应链柔性能够显着促进供应链企业间计算信任、善意信任与企业组织即兴能力,并且交互系统的叁个维度通过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调节供应链企业间善意信任、计算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组织即兴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研究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更好地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并在管理实践中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南开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张燕婧,邓琳[6](2018)在《企业间关系复杂性对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对组织和绩效越来越具有显着的影响。在这种关系中,企业需要处理与其他企业间的关系,尤其是与其他企业的经营合作关系,更多的企业往往会选择进行合作来增强自身的经营实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在组织中的企业进行合作的背景,然后分析在组织中的这些企业间关系的影响因素,根据企业间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及建议,最终为提高组织的协同创新绩效献计献策。(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8年04期)
陈荣辉,张思[7](2018)在《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间组织结构转移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企业日常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外部环境与人员素质,尤其是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更加深刻,关系到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与规划,给企业发展决策时的价值取向与风险承受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合理选择组织结构与知识转移的方法,以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间组织结构转移案例,以供参考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05期)
杨治,郭艳萍,张鹏程[8](2015)在《企业间信任对组织双元创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间信任是促进知识转移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双元创新反应了企业平衡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能力。但企业间信任是否能够带来更多的企业双元创新,尚有待证实。本文基于湖北省60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内的115家企业信息,探讨了企业间信任与双元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间信任并不能显着影响双元创新,只有在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导向、较多的冗余资源和充足的人力资本条件下,企业间信任对双元创新才会显示出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5年09期)
[9](2015)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营利组织与企业间信任的形成及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71462026)》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在发挥多样化社会功能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与"能力"的双重约束,对此,非营利组织开始在市场领域中寻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此作为它们资源获取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选择。与此同时,在规范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双重动机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与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关(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吴全宏[10](2014)在《虚拟组织与企业间的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化人力资源管理既是虚拟组织各种职能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虚拟组织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需要深入的一个全新领域。它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它是伴随市场变化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合,突出的是信息、资源、知识联盟,要求利益相关者拥有核心技术、优势互补。为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核心竞争优势,就要求把企业内部的智力和资源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4年18期)
企业间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呈现出模块化特征,经济组织结构也向模块化结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的产业组织模式。资源的不同和知识资本的差异使模块化网络中模块异质性特征凸显,而异质性又具有放大比较优势的效用。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已逐渐成为两国的贸易主体。模块化组织异质性特征扩大了中美间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成本和技术差异,促使两国发挥其要素禀赋优势,合作互补,提升资源的合理配置。2010—2017年中美两国关于通讯设备和集成电路相关产业(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研究显示,模块化产业链中异质性的存在进一步放大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间的比较优势,使中美在通讯设备贸易中存在利益互补和利益共同提升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间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丹,胡兴球.组织间关系对软件接发包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知识粘性的调节作用[J].管理现代化.2019
[2].刘凤芹,苏丛丛.模块化组织的异质性特征和企业间的比较优势——来自中美通讯设备贸易数据[J].理论学刊.2019
[3].于旭,郑子龙.组织关系视角下新创高技术企业间知识流动机理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8
[4].曾伏娥,郑彤,詹志方.权变视角下沟通类型和企业间交互环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8
[5].李拓晨,乔琳,杨萍.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与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8
[6].张燕婧,邓琳.企业间关系复杂性对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J].河北企业.2018
[7].陈荣辉,张思.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间组织结构转移案例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
[8].杨治,郭艳萍,张鹏程.企业间信任对组织双元创新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5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营利组织与企业间信任的形成及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71462026)[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
[10].吴全宏.虚拟组织与企业间的关系探讨[J].电子制作.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