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报道论文-叶茜文

中国农民工报道论文-叶茜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农民工报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国教育报,媒体关注度,深度报道

中国农民工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叶茜文[1](2019)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报道研究——以《中国教育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从出现第二代农民工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面临着入学难、"高门槛"、接收教育机会不均以及入学心里自卑感等难题,农民工子女的求学路困难重重,但是中国媒体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报道存在很多缺失和问题。本文以《中国教育报》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研究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对策等方面进一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报道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期刊2019年14期)

杨晶晶[2](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报》农民工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2年以来,农民工问题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有显着增加,所以相关新闻的增加可能与这一事实有关。尽管研究者已经对农民工类似弱势群体作出了大量研究,从批判话语分析角度出发的研究却不是甚多。为了挖掘出农民工在新闻话语中是如何被构建的,同时挖掘出他们是如何被评价的以及其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本文从批判话语分析角度分析了《中国日报》这一主流官方英文报纸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中国日报》中收集的语料库为基础,使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系统理论以及马丁的评价理论来分析《中国日报》是如何对中国农民工进行话语建构的,特别是他们的身份建构,同时分析出新闻话语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情感倾向。研究发现有以下两点(1)报道中对于农民工这一群体形象的话语建构是相对客观的。他们被建构为需要援助的群体,但同时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角色;(2)新闻报道者对农民工群体抱有积极的情感取向。笔者希望读者读完这篇论文能够理解新闻话语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农民工这个群体,从而使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逐渐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蕊[3](2019)在《话语场内的角力——从动力意象视角看中国新闻报道对农民工问题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式化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人类主要的认知识解操作之一。Talmy依据力学原理提出的动力意象图式,借助实质可见的物体之间的力的相互作用对语言表述的抽象因果关系进行阐释,是人们制造、理解社会话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型。本文选取动力意象系统中的致使型稳定态动力意象下辖的驱动类动力意象,结合农民工新闻报道话语实例,考察该类意象图式对农民工话语场内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塑造力,以及达到的话语效果。本研究在理论层面证明,将以图式化为代表的认知机制纳入话语分析考量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本研究在实践层面揭示了新闻报道话语中农民工社会角色的塑造特征及其历时性变化。(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穆青[4](2017)在《《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中的介入资源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被受重视,评价理论有叁个分支: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介入系统被用作调整和协商作者与读者的工具。现如今,介入资源出现在各种语篇中,比如,学术语篇和社会语篇。使用介入资源可直接体现作者或说话者对于事件的态度,也可作为工具来分析资源因而折射出的作者对事件的态度。众所周知,近年来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政府和社会大众在密切关注农民工遭遇的同时做出了许多改善措施。论文主要通过分析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农民工处境改善幅度小的原因。论文主要以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作为理论框架,来对分别选自2012—2016《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的30篇新闻报道作对比分析。首先,为了回答叁个研究问题:(1)《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的介入资源是如何分布的?(2)《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运用介入系统描述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时是否存在异同?如果是,分别是什么?(3)《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中反映哪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论文将30篇新闻报道中的所有介入资源标注出,然后分别建立两个语料库,利用统计软件UAM Corpus Tool 3,和定量研究方法,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介入资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的分布情况。然后使用方差分析法,得出在使用介入资源报道农民工时《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异同。最后用定性分析法,具体分析两份报纸中的介入资源使用情况,得出两份报纸在报道有关农民工新闻时异同的原因。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首先两份报纸中都使用了介入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资源,并且各个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其次,在两份报纸中,扩展资源都多于压缩资源。在扩展系统,归属资源的数量多于包容资源,承认资源又远远超过疏远资源。在压缩系统中,否认资源高于公告资源。两份报纸在使用疏远资源报道关于农民工新闻是具有相似性。这说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报道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时,都比较客观。然而,《纽约时报》中的总的介入资源要多于《中国日报》。扩展资源在《中国日报》中要比《纽约时报》中所占比例多。在压缩系统中,否认和公告资源在《中国日报》中要少于《纽约时报》。否定资源,反预期资源,赞同资源和宣布资源在《纽约时报》中所占比例都要高于《中国日报》。然而认可资源《中国日报》稍微居多。表明《纽约时报》在报道农民工的新闻时比《中国日报》更加主观。《纽约时报》中反对资源试图连接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让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最后这些介入资源的不同分布和使用的比例说明了中美在政治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主要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防止矛盾的发生。而美国受清教运动和个人主义影响,追求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力量。个人主义意味着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论文主要利用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并就介入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在两份报纸中的资源分布情况做了详细陈述。基于数据分析,得出两份报纸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做了详细的阐明。最后,论文有助于读者获取有更多有关介入系统的信息,同时对农民工如何维护切身利益也将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欣[5](2016)在《中国农民工在美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研究及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方方面面,也强烈震撼着世代与土地生活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的富于劳动力增多,大量农民由乡村迁移到城市,并且拥有了新的代言词“农民工”。目前,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城市景观组成的重要部分,其群体数量的庞大性以及特殊性,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媒介资源,在此背景下关于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研究开始出现在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内,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交往日渐频繁,中国农民工群体也因其“中国特色”而进入外媒关注的视野,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美国的两家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为代表媒介,分析研究以两家报纸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是如何对中国农民工进行报道的,建构了怎样的农民工形象,会对中国国家整体形象的传播和塑造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农民工的关注是长期持续的,无论是在报道篇数还是在报道字数方面,都表现出了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关注。总体上仍是以农民工在权益保障和生存状况两方面议题为主,趋向于塑造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无私奉献却得不到权益保障的整体群体印象,主要表现出四类具体的农民工形象:经济发展的无名英雄形象、改革的利益牺牲者形象、社会福利的缺失者形象以及积极的维权者形象。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农民工的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示相关度较高,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带来影响。研究发现,报道所关联展现的中国国家形象主要为负面形象,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塑造造成负面影响趋势。(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6-12-01)

刘旻,路淼[6](2015)在《对外传播中的农民工群体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日报》2012年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中塑造了较为全面、丰富的中国农民工形象,尤其采取特定的叙事策略着重突出其"幸福"形象,以积极回应国际舆论、服务对外宣传目的。本质上《中国日报》的农民工报道是对国内不同属性媒体报道的贯通与综合,农民工仍然是沉默的被代言群体、并作为新闻背景存在。后续传播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以切实提升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李睿婕[7](2013)在《《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农民工报道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报道作为一种语篇不但制约于同样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新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研究着实有助于揭示一份报纸所隐含的意识形态。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融合概念隐喻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有关中国农民工报道的新闻语篇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两份报纸各自的意识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国家利益、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的两份报纸受制于各自的意识形态、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政府。总而言之,《中国日报》全方位关注中国农民工问题,而《纽约时报》多以负面新闻为主更加关注中美关系中的经济问题以及夸张化报道由中国农民工引起的社会矛盾。最后,文章得出结论:不同国家的报纸不仅代表其国家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趋向也映射出新闻作者的个人观点。(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3-01-01)

路淼,但棣瑶[8](2012)在《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媒介框架分析——以《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媒介框架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中国青年报》2010年至2011年的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归纳出叁类报道框架,分别是:群体命运框架、政府关怀框架以及新工人框架,分析在不同框架类型中所呈现出的群体形象,进而探索框架背后的逻辑与意味。(本文来源于《华中人文论丛》期刊2012年01期)

但棣瑶,路淼[9](2012)在《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以《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内容分析法,选取《中国青年报》2010年至2011年的新生代农民工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数量分布、报道体裁、所在版面栏目、报道倾向、主要消息来源和报道议题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话语现状进行探究,发现《中青报》多层次多角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老问题;从人文视角出发,刻画正面形象,扩大话语权;给予了新生代农民工一定的话语空间,但是,这一空间显得很有限,主要表现在关注及时但不持续、版面突出但不深入、消息来源偏向政府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华中人文论丛》期刊2012年01期)

李剑平[10](2009)在《农民工免费使用招工信息呼声渐高》一文中研究指出来自河南省杞县的小苏2008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做了4个月的保安,因为感觉没有发展前途,春节一过,没怎么打听用工需求,只是冲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卷起铺盖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 在火车上,稚气未脱的他碰到了一个“朋友”——邻座(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09-02-09)

中国农民工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2年以来,农民工问题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有显着增加,所以相关新闻的增加可能与这一事实有关。尽管研究者已经对农民工类似弱势群体作出了大量研究,从批判话语分析角度出发的研究却不是甚多。为了挖掘出农民工在新闻话语中是如何被构建的,同时挖掘出他们是如何被评价的以及其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本文从批判话语分析角度分析了《中国日报》这一主流官方英文报纸中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中国日报》中收集的语料库为基础,使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系统理论以及马丁的评价理论来分析《中国日报》是如何对中国农民工进行话语建构的,特别是他们的身份建构,同时分析出新闻话语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情感倾向。研究发现有以下两点(1)报道中对于农民工这一群体形象的话语建构是相对客观的。他们被建构为需要援助的群体,但同时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角色;(2)新闻报道者对农民工群体抱有积极的情感取向。笔者希望读者读完这篇论文能够理解新闻话语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农民工这个群体,从而使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逐渐有所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农民工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1].叶茜文.农民工子女教育报道研究——以《中国教育报》为例[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

[2].杨晶晶.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报》农民工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张蕊.话语场内的角力——从动力意象视角看中国新闻报道对农民工问题的建构[J].外语研究.2019

[4].穆青.《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中的介入资源的对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7

[5].王欣.中国农民工在美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研究及形象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6

[6].刘旻,路淼.对外传播中的农民工群体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日报》2012年报道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5

[7].李睿婕.《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农民工报道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13

[8].路淼,但棣瑶.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媒介框架分析——以《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为例[J].华中人文论丛.2012

[9].但棣瑶,路淼.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以《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为例[J].华中人文论丛.2012

[10].李剑平.农民工免费使用招工信息呼声渐高[N].中国社会报.2009

标签:;  ;  ;  ;  

中国农民工报道论文-叶茜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