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性状论文-冷春晖,易敏,张露,李响,程子珊

木材性状论文-冷春晖,易敏,张露,李响,程子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木材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刨花楠,木材解剖性状,材性快速评估,木材性质快速测定

木材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冷春晖,易敏,张露,李响,程子珊[1](2019)在《刨花楠木材主要解剖性状与材性快速评估指标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准确、快速、低损的木材解剖性状测定方法以简化育种程序,提高育种效率,以17年生刨花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Pilodyn、微秒计等材性快速评估仪器以及Silvi Scan、L&W Fiber Tester等木材性质快速测定仪,研究材性快速评估指标和木材解剖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内在的影响途径,初步建立刨花楠木材解剖性状快速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6个解剖性状中,Pilodyn测定值(Pr)与纤维壁腔比(RCC)(R=-0.803),纤维粗度(FC)(R=-0.453)和纤维宽度(FW)(R=0.676)呈极显着相关关系;除FC外,应力波速(v)与其余5个解剖性状均呈显着至极显着的相关关系。RCC和FW成为对Pr影响较大的两个因子,两者对Pr的贡献率达73.0%,其中,以RCC的贡献率为主,达44.6%;对v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微纤丝角(MFA),其贡献率为27.4%。Pr与RCC和FW、v与MFA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RCC=0.277-0.008 Pr(F=127.816**,R2=0.641)、FW=18.934+0.590 Pr(F=63.118**,R2=0.467)、MFA=36.544-6.371 v(F=24.286**,R2=0.247),3个模型的预估精度分别为98.59%,99.16%,97.26%,说明Pr能对RCC和FW进行较好的预测,v能对MFA进行较好的预测。因此,采用Pilodyn和微秒计等木材材性快速评估仪器可对RCC、FW和MFA进行快速评估;建立的模型可为刨花楠人工林木材解剖性状的早期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树种材性早期选育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林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肖遥,姚淑均,杨桂娟,张明刚,欧阳芳群[2](2019)在《滇楸无性系早期木材性状变异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解析滇楸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规律,提高滇楸材性的遗传改良效率。[方法]以生长于贵州的20个滇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树高、胸径、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双壁厚、胞腔直径和纤维长度等生长和材性指标;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了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了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以聚类和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无性系材性优良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滇楸无性系间具有显着的材性差异;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为6.21%~21.29%;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和双壁厚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重复力分别达0.88、0.87和0.73;遗传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基本密度与管孔率、胞壁率和双壁厚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542、0.908和0.747。木材密度与胞腔直径各项性状的遗传相关均呈负相关。木材密度与其余材性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表型相关系数绝对值,材性性状的相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木材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和双壁厚有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而与弦向胞腔直径和弦向中央直径有明显的负线性关系。[结论]滇楸无性系间材性差异显着,存在较大的变异程度;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滇楸无性系可分为:A高木材密度型,B短纤维型;C低木材密度型,D长纤维型,四大类型。(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覃林波[3](2018)在《10年生杂交桉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纤维特征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10年生13个杂交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试验林木的相关生长性状以及检测木材纤维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无性系试验林生长表现情况,探讨不同杂交桉无性系生长性状与纤维形态相关性及变异,主要结论如下:1.试验林分整体表现良好,保存率达63.47%,林分平均胸径17.56 cm、树高22.89 m、材积为0.3258 m~3,枝下高11.55 m,干形指数3.36。2.胸径、树高、材积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单从蓄积均值指标评价,最优的无性系为GL9,最差为SH1,结合保存率进行生产评价,最优为U223,最差为GLGU12。3.试验林分林木基本密度均值为0.5332 g/cm~3,最大无性系为M1,最小无性系为DH33-27。各无性系绝干密度整体表现为:边材密度>中材密度>心材密度规律。4.纤维长度变化范围878.24 μm~1068.75 μm,变异系数为4.95%,纤维长度均值为973.59 μm,最大品种为GL9,最小品种为SH1,木材纤维宽度变化范围为14.26 μm~17.94 μm,均值为16.26 μm,变异系数为6.91%,最大无性系为DH33-27,最小无性系为SH1。5.纤维双壁厚变化范围为6.47 μm~7.58 μm,均值为6.98 μm,变异系数为5.22%,最大无性系为DH32-13,最小无性系为SH1。6.纤维长宽比变化范围为57.96 μm~68.37 μm,均值为62.67 μm,最大无性系为U223,最小无性系为DH32-11;纤维壁腔比变化范围为0.68~1.02,均值为0.86,比值最大为DH32-13,最小为GU12;腔径比均值变化范围为0.52~0.61,均值为0.56,最大为GU5,最小为DH32-13。7.各无性系叁个不同部位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径向变异上整体表现为:边材>中材>心材,而腔径比表现为:心材>中材>边材的规律。8.胸径与树高、干形指数、冠幅、纤维长度呈正相关;树高与枝下高、干形指数呈正相关;基本密度与纤维宽度呈负相关;纤维长度与纤维宽度呈正相关;纤维宽度与腔径和腔径比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12-01)

吕义,刘扬,方升佐,田野,徐锡增[4](2018)在《南方型杨树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的遗传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杨树是我国平原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如何做到适地适树,提高杨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是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评价杨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和力学性能,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筛选杨树优良无性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美国引进的10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和3个对照无性系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选择17个生长较优良的25年生无性系,分析其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结果】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间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等方面存在极显着差异;木材基本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力学性质各指标间也存在极显着线性相关。综合评价表明,无性系‘NL-95’、S371、S313和‘I-69’属于低强度、中低品质材,其他13个无性系都属于低强度、高品质材。【结论】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中,从美国引进的S3239和S3312两个无性系的综合表现最好,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用材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唐效蓉,曾令文,彭亚雄,杨骏,张翼[5](2018)在《马尾松针叶性状变异及其与树体生长和木材材性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于城步马尾松1.5代种子园内选择来自不同种源的无性系共10个,包括来自南岳、衡南、资兴、临武种源的无性系各2~3个,每个无性系选择20年生的样株3株,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同时,采集针叶和木芯样品,对其针叶和材性性状进行测定,研究其针叶性状变异及其与树体生长和木材材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尾松无性系间针叶密度、二针束比率、叶干质量、叶长和小枝基径的差异均不显着;种源间针叶密度、叶干质量、叶长的差异也均不显着,但二针束比率和小枝基径的差异均达显着。随着纬度的降低,二针束比率降低,小枝基径减小,而叶长增加。针叶性状间,叶干质量与针叶密度、叶长、小枝基径均呈显着正相关,其余性状两两间相关均不显着。针叶性状与生长性状间,针叶密度与分枝角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二针束比率与活枝数、通直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叶干质量与枝下高呈显着负相关;叶长与冠幅呈显着正相关,与通直度呈显着负相关,其余两两间均无显着相关关系。针叶性状与材性性状间只有二针束比率与木材纵向线干缩率呈显着负相关,其余性状两两间相关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李清莹,仲崇禄,姜清彬,张勇,陈羽[6](2018)在《火力楠家系木材性状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家系材性遗传参数的估算及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了解其材性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为火力楠优良家系选择和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火力楠种源家系试验林中的100个家系为试验材料,对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4个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火力楠各木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及纤维长宽比的变幅分别为0.38~0.53 g·cm~(–3)、0.65~0.91 mm、23.20~28.87μm和22.92~38.66,平均值分别为0.48 g·cm~(–3)、0.79 mm、25.88μm和30.74。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除纤维长度与胸径、材积呈不显着遗传相关外,各材性性状与生长性状显着相关,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之间相关性不显着,可以独立选择。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374和0.372,均受高度遗传控制。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66和0.231,均受中度遗传控制。【结论】采用强度和中度2种选择方法,对材性优良家系进行选择,结合实际生产以及下一步的选育,中度选择更适合现有试验林的选择,共选出木材密度优良家系52个,纤维长度优良家系44个,共有家系23个,以此23个家系作为优良材性联合初选较为合适。(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哲锋,李振瑞,邵丹彤,张晏恺,多化琼[7](2018)在《涂料及涂层表面性状对木材热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3种常见涂料,通过稳态平板法对试样进行测定,并结合木材的表面微观特征评价涂层与材料热性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木材的含水率、密度与导热系数的变化成正比关系;涂饰后导热系数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硝基清漆、纳米疏水剂、聚氨酯漆,变化率约在7%~10%;热扩散系数与比热容的变化相似;疏水剂形成的涂膜层表面粗糙度较大,使对流换热系数变大。(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卢万鸿,王建忠,齐杰,罗建中[8](2018)在《尾叶桉木材密度和生长性状的微卫星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尾叶桉育种群体的两个试验(T77和T164)为对象,借助微卫星技术挖掘与尾叶桉木材密度和生长性状关联的标记。经过筛选的83个微卫星标记用于样本关联分析,其中中性标记用于计算个体间的亲缘关系系数矩阵。基于群体最佳分类数时的K值对应的个体成员系数组成个体间亲缘关系的Q矩阵。分别用一般线性模型(GLM)算法和混合线性模型(MLM)算法进行标记木材密度和性状的关联分析。基于p<0.05的显着水平,在群体T164和T77中分别找到17个和19个与尾叶桉木材密度和生长性状关联的位点,两个群体中与木材密度关联的位点均多于生长性状,且关联位点的表型变异率普遍较高。位点Embra100与木材密度的关联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01)。位点EUCeSSR261同时在两个关联群体中都检测到,且其与木材密度的关联达到了显着水平(p<0.01)。本研究结果将为尾叶桉木材和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力的标记信息,为其快速改良提供理论储备。(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09期)

尹绍鹏[9](2017)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优良无性系评价选择及木材性状SNP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不仅应用于荒山造林,还应用作建筑用材,造纸原料等。以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为指标进行优良无性系筛选,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木材中的木质素含量对造纸工艺具有重要影响,严重阻碍造纸过程中纤维素的利用并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关于木质素含量的相关研究对造纸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吉林省四平市林木种子园208个长白落叶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生长性状,木材性状测量,优良无性系综合评价;并筛选出与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PAL)的SNPs,通过关联分析找到与表型性状高度关联的SNP位点,为优良无性系的评估提供技术支持,也为长白落叶松分子育种过程中的标记位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关于208个长白落叶松无性系的研究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通直度、材积),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生长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重复力的范围分别是9.34-51.78%和0.362-0.849。利用生长性状(树高、胸径、通直度)均值分析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以5%入选率筛选优良无性系,L70、L56、L82、L90、L59、L91、L61、L92、L86和L64入选,入选无性系的参选性状遗传增益分别为28.69、17.96和0.67%。有关208个长白落叶松无性系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灰分、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木材密度和灰分外,其他指标总体差异均极显着;木材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和重复力范围分别是12.09-35.33%和0.218-0.930;关于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综合评价过程中,以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作为参考指标,5%入选率,L88、L305、L59、L66、L253、L304、L277、L298、L248和L293被选作优良无性系,除木质素含量外,其他各项遗传增益分别为4.14、3.64、9.28、6.77和9.61%。木质素合成相关的PAL基因共筛选出11个SNP位点,均位于外显子上,转换型位点7个,颠换型位点4个;同义突变5个,非同义位点6个。各无性系间PAL基因遗传距离范围为0.000-0.035cM,其中,L287与L102的综合遗传差异最大。PAL基因核苷酸多态性Pi值0.00340,多样性程度较高;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1个SNP位点中,与木材含量关联显着的位点有4个,分别为SNP116、SNP922、SNP1150和SNP1186,且均属非同义突变位点,其中,SNP116(T-C)突变基因型CC木质素含量较野生型TT低,而SNP922(C-A)、SNP1150(A-C)、SNP1186(T-G)突变基因型与野生型相比,木质素含量均较高。(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梁德洋,金允哲,赵光浩,董元海,冷伟伟[10](2016)在《50个红松无性系生长与木材性状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育高产、优质红松资源,本研究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林场的5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性状(基本密度、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棕纤维素含量、碳含量、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木质素含量外(P=0.114),无性系间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09%~34.48%;除木质素含量(0.268 9)外,各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523 4~0.848 1,属于高重复力。高变异系数,高重复力,有利于无性系的评价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r>0.787),木材性状间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着相关,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间呈极显着正相关(r=0.549),其余性状相关未达显着水平。利用综合评价法对50个无性系进行评价,以10%的入选率,根据生长性状初步选出PK6、PK47、PK15、PK37和PK27这5个无性系,入选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比总平均值高8.50%、19.05%和50.00%,遗传增益分别为4.47%、12.91%和30.92%;根据木材性状进行选择初步选出PK22、PK20、PK41、PK18和PK21这5个无性系,入选无性系木材性状各指标的遗传增益处0.90%~31.18%之间。该研究以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相关性较弱为基础,对各无性系进行生长性状及木材性状分开选择,入选无性系改良潜力较大,为红松优良无性系评价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木材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解析滇楸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规律,提高滇楸材性的遗传改良效率。[方法]以生长于贵州的20个滇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树高、胸径、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双壁厚、胞腔直径和纤维长度等生长和材性指标;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了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了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以聚类和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无性系材性优良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滇楸无性系间具有显着的材性差异;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为6.21%~21.29%;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和双壁厚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重复力分别达0.88、0.87和0.73;遗传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基本密度与管孔率、胞壁率和双壁厚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542、0.908和0.747。木材密度与胞腔直径各项性状的遗传相关均呈负相关。木材密度与其余材性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表型相关系数绝对值,材性性状的相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木材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和双壁厚有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而与弦向胞腔直径和弦向中央直径有明显的负线性关系。[结论]滇楸无性系间材性差异显着,存在较大的变异程度;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滇楸无性系可分为:A高木材密度型,B短纤维型;C低木材密度型,D长纤维型,四大类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木材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冷春晖,易敏,张露,李响,程子珊.刨花楠木材主要解剖性状与材性快速评估指标间的关系[J].林业工程学报.2019

[2].肖遥,姚淑均,杨桂娟,张明刚,欧阳芳群.滇楸无性系早期木材性状变异与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19

[3].覃林波.10年生杂交桉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纤维特征变异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吕义,刘扬,方升佐,田野,徐锡增.南方型杨树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的遗传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唐效蓉,曾令文,彭亚雄,杨骏,张翼.马尾松针叶性状变异及其与树体生长和木材材性相关性[J].湖南林业科技.2018

[6].李清莹,仲崇禄,姜清彬,张勇,陈羽.火力楠家系木材性状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

[7].李哲锋,李振瑞,邵丹彤,张晏恺,多化琼.涂料及涂层表面性状对木材热性质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

[8].卢万鸿,王建忠,齐杰,罗建中.尾叶桉木材密度和生长性状的微卫星关联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9].尹绍鹏.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优良无性系评价选择及木材性状SNP关联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7

[10].梁德洋,金允哲,赵光浩,董元海,冷伟伟.50个红松无性系生长与木材性状变异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  

木材性状论文-冷春晖,易敏,张露,李响,程子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