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育性髋脱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儿童,发育性髋脱位
发育性髋脱位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平,江建中,谢兆林,甘锋平[1](2019)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1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髋臼指数,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价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结果患儿获得1~4年随访。治疗后患者的髋臼指数为21. 57±0. 24,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5. 02±0. 95(P <0. 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后1年为20/21(95. 24%),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21(14. 29%)(P <0. 01)。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治疗后为19/21(90. 48%),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21(9. 52%)(P <0. 0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具有显着的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小宇[2](2019)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18-06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使用0. 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切皮前后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4、6、12、24 h及48 h的患儿疼痛FLACC评分及患儿首次使用乙酰氨基酚时间;记录患儿睡眠障碍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评价患儿术后12 h的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穿针调整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P <0. 05);而试验组的穿刺时间[(13. 42±2. 50) min]长于对照组[(5. 73±2. 1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19. 6±3. 2) h]明显晚于对照组[(11. 4±4. 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试验组的FLACC评分(1. 6±0. 9)明显低于对照组(4. 3±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试验组术后12 h的Ramsay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小儿DDH矫正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可提供术后24 h有效镇痛,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熊飞,韦宜山[3](2019)在《复位法矫正发育性髋脱位模型兔:髋臼软骨细胞Caspase-3、Bcl-2的表达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异常表达会引起软骨退变,最终发展为骨性关节炎。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模型经过髋关节复位法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8日龄的新西兰大白兔60只,雌雄不限,在兔右后肢屈髋伸膝位时用管型石膏固定8周制作髋关节脱位动物模型,固定的右后肢作为实验组,同只兔的左后肢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8周后根据X射线片、髋臼指数、股骨头脱位程度判断造模情况。选取造模成功的48只兔,根据兔右后肢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实验组再分为A组(固定8周)、B组(固定10周)、C组(固定8周后解除固定复位2周),每组16只。实验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髋臼软骨软骨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软骨细胞中Caspase-3、Bcl-2的表达;TUNEL法检测髋臼软骨中凋亡率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A、B、C实验组髋臼指数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增大(P <0.05);(2)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对照组软骨细胞形态规整,A、B实验组出现空泡细胞,部分结构消失,C实验组髋臼和股骨头关节软骨细胞结构较完整,空泡现象较少;(3)TUNEL结果示C实验组的凋亡率低于B实验组,但高于其对照组(P <0.05),说明经过复位法处理后凋亡率有所降低;(4)相关性分析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Bcl-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5)结果说明,复位组较固定8周、固定10周Bcl-2高表达,凋亡率较固定10周低表达,说明复位处理后软骨细胞凋亡速度放缓,同时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较固定10周低表达,凋亡程度有所降低。复位法可降低髋关节脱位中髋臼软骨细胞凋亡程度的表达水平,延缓软骨进一步退变的进程,从而减缓患者的病情恶化的病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张天久,俞松,杨小红,吕欣,徐艳朋[4](2019)在《IL-1β和IGF-1在幼兔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发育性髋脱位(DDH)髋臼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周龄实验幼兔32只,采用左侧后肢伸膝屈髋位管型石膏固定方法制作DDH动物模型,右侧后肢不做特殊处理作为对照侧,将幼兔平均分为4组(A、B、C、D组),分别在石膏固定8、12、16、20周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双侧髋臼外缘软骨块及细胞中IL-1β和IGF-1的表达情况和蛋白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β和IGF-1在双侧髋臼软骨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D组实验侧髋臼软骨中IL-1β的阳性率和蛋白水平最高,B、C、D组实验侧和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侧髋臼软骨中IGF-1的阳性率最高,B组实验侧髋臼软骨中IGF-1的蛋白水平最高,B、C组实验侧和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与IGF-1在DDH髋臼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导致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失衡,可能是DDH发生髋关节退行性变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胡柏龙,周海燕,庄勇,钟毅,蒋柯[5](2019)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DDH)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单侧DDH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组给予0.2%罗哌卡因1 mL/kg,C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kg,总量均不超过30 mL。记录切皮前(T1)、切皮时(T2)、切皮后5 min(T3)、股骨粗隆下截骨时(T4)、术毕(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中及恢复室芬太尼用量;术后1、4、24和48 h疼痛行为学评分(FLACC);术后24 h患儿父母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T4及T5时刻点F组HR、MAP均比C组低;F组术中及恢复室芬太尼用量较C组显着减少;F组术后1 h、4 h和24 h疼痛行为学评分较C组显着降低,F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着提高,不良反应较C组少。结论超声引导下FICB用于小儿DDH手术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树辉,尹同珍,马红茹[6](2018)在《3D打印模拟精准截骨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3D打印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技术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科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运用3D打印骨盆联合股骨截骨技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患儿23例,术前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患儿骨盆及股骨近端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应用骨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短缩内翻去旋转截骨方法模拟手术过程,通过测量模型髋臼角、髋臼指数、CE角、股骨颈前倾角,观察股骨头与髋臼匹配关系,骨盆和股骨截骨后截骨端准确的移位方向和距离,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实施手术。结果:对23例患者随访7~20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Severin影像学标准评价:优21髋,良2髋,可0髋,差0髋。Mc Kay功能标准评价,优22髋,良1髋,可0髋,差0髋。结论:应用3D打印个性化骨盆截骨技术可以精准指导实际手术中截骨旋转角度及移位距离,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叶晓颖,巫伟芳,吴开锋[7](2018)在《新生儿发育性髋脱位的超声筛查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发育性髋脱位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出生的1 341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Graf法进行髋关节测量,对髋关节异常患儿采取随访观察。结果 1 341例新生儿经超声检查发现,Ⅰ型1 281例(95.52%),Ⅱa型24例(1.79%),Ⅱb型15例(1.12%),Ⅱc型7例(0.52%),Ⅲ型10例(0.75%),Ⅳ型4例(0.30%),阳性率为4.45%(60/1 341);发育性髋脱位与性别、胎位、阳性家族史有关(P<0.05);发育性髋脱位与分娩方式无关(P>0.05);髋关节转归与性别、胎位、分娩方式及阳性家族史无关(P>0.05)。结论超声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发育性髋脱位,性别、胎位、阳性家族史或能成为发育性髋脱位超声筛查的指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戴明,李妍,韩作峰[8](2018)在《Zahradnicek改良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Zahradnicek改良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49个关节出现髋脱位,对所有患者采取改良的Zahradnicek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儿49个脱位髋关节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8%(46/4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结论:对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患者采取改良的Zahradnicek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李利[9](2018)在《ASPN在正常和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中差异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发病机制众多,目前难以明确,既往研究及观察证实髋臼形态改变与其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比较正常幼儿与DDH患儿髋臼软骨组织中asporin(ASPN)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差异,探索引起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形态改变的原因。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05月至2016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住院的发育性髋脱位患者,行髋关节切开复位治疗时清除的少许髋臼窝边缘软骨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6例,30髋,其中男性3例,女性23例,年龄6月至6岁,平均2.42±1.51岁)。收集恶性肿瘤截肢的儿童、引产胎儿以及因其它疾病死亡的非骨关节畸形新生儿的髋臼软骨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共计10例,15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0天至5岁,平均0.33±1.25岁)。上述标本组织均于液氮或-80℃条件下保存,应用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和Western-blot实验方法检测ASPN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软件(21.0版本,美国)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方式表示,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方法进行组间比较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P<0.05视为统计学差异显着。结果:1.iTRAQ实验结果:ASPN表达量在髋脱位组较正常组出现上调(1.10±0.04(髋脱位组)vs.0.93±0.03(正常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着。2.RT-PCR实验结果:ASPN在髋脱位组髋臼软骨组织中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较正常组出现上调(2.69±0.52(髋脱位组)vs.1.00±0.44(正常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着。3.Western-blot实验结果:ASPN表达量在髋脱位组较正常组出现上调(0.89±0.23(髋脱位组)vs.0.47±0.19(正常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着。4.相关性分析结果:ASPN基因的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44,P=0.06),ASPN蛋白的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58,P=0.23)。结论:ASPN表达量在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组织中出现上调,ASPN表达上调可能与DDH髋臼形态发育异常有关,即ASPN的异常表达可能是DDH致病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张中礼,付喆,杨建平,陈兆强[10](2017)在《Pavli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脱位:现状与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其中发育性髋脱位是其中头臼间失去正常对位关系的严重类型,其治疗的目的是获得稳定的同心圆对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Pavlik吊带是目前0~6个月DDH患儿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Pavlik吊带方法及原理、早期治疗结果、早期复位失败因素以及早期治疗失败后的治疗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15期)
发育性髋脱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18-06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使用0. 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切皮前后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4、6、12、24 h及48 h的患儿疼痛FLACC评分及患儿首次使用乙酰氨基酚时间;记录患儿睡眠障碍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评价患儿术后12 h的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穿针调整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P <0. 05);而试验组的穿刺时间[(13. 42±2. 50) min]长于对照组[(5. 73±2. 1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19. 6±3. 2) h]明显晚于对照组[(11. 4±4. 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试验组的FLACC评分(1. 6±0. 9)明显低于对照组(4. 3±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试验组术后12 h的Ramsay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小儿DDH矫正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可提供术后24 h有效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育性髋脱位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平,江建中,谢兆林,甘锋平.Salter骨盆截骨+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J].临床骨科杂志.2019
[2].杨小宇.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J].武警医学.2019
[3].熊飞,韦宜山.复位法矫正发育性髋脱位模型兔:髋臼软骨细胞Caspase-3、Bcl-2的表达水平[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4].张天久,俞松,杨小红,吕欣,徐艳朋.IL-1β和IGF-1在幼兔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J].重庆医学.2019
[5].胡柏龙,周海燕,庄勇,钟毅,蒋柯.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
[6].王树辉,尹同珍,马红茹.3D打印模拟精准截骨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
[7].叶晓颖,巫伟芳,吴开锋.新生儿发育性髋脱位的超声筛查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
[8].戴明,李妍,韩作峰.Zahradnicek改良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
[9].王李利.ASPN在正常和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中差异表达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
[10].张中礼,付喆,杨建平,陈兆强.Pavli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脱位:现状与问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
标签:Salter骨盆截骨; 股骨短缩旋转截骨; 儿童; 发育性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