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教学研究室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我认为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着学习数学方面的心理障碍。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学习障碍依赖心理毛躁心理
几年前,我主持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解决方法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已结题,但带给我的感受和体会却很深。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存在一定问题。有些学生是由于智力因素导致数学学习困难,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很正常,可成绩一直上不来,经过多年的观察加之对这方面理论的学习,总结出他们成绩不佳的原因,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
一、成绩不佳的原因
1.缺乏自信心。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当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时,开始还有一部分学生回答,如果我反问一下就基本没有学生回答了或者重新作出回答,原来明明回答对了,结果又改错了,这就是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另外一种表现是在作业上。现在无论是课辅资料还是教材,都附有参考答案,学生写好作业总是习惯看看参考答案,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以至于平时的大小测试都对自己的答案不敢确定,从而导致出现不该出现的失误。
2.依赖心理。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
(1)希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细致地讲解与归纳,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2)希望教师能对例题作详细地讲解与板书,然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3.毛躁心理。这种学生做数学题时最突出的表现是:一看就会,一会就做,一做就错。典型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4.注重结论现象。侧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解题过程,这是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自弃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针对以上提到的种种表现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与吸引力呢?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同时在教学中更要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二、本人在教学中也积累了和借鉴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1.把课堂交给学生,消除学生的被动与依赖心理。作为教育者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课堂上的主角也应该是学生;其次讲解例题时我也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答,有时学生会为一道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会给出各种不同解法,比老师自己讲解效果要好很多。当然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撒手不管,教师要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组织与讨论,对于学生不能渗透的知识,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知识体系。
2.扩大优点,点燃自信之火。对于学习数学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并不是真正没有能力学好数学,分析起来形成孩子这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两点:
(1)在启蒙教育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数学成绩差,但却误认为是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能力;(2)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肯定,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帮助这类孩子消除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最需要的就是让他自己发现存在的潜质,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我首先注意观察这类学生课堂上的接受情况,然后把认为他们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他们。开始的时候他们会很紧张,教师要用眼神鼓励他们或是做“不经意”的提示,使他们有勇气回答出问题,而且不管他们的回答是否全面准确教师都要对回答中的正确点给予表扬,那么在下次、下下次他们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会越来越高,回答问题的勇气也会越来越足。慢慢的他们的学习热情就被点燃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3.规范要求,消除毛糙心理。对于这类学生其实矫正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因为他们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是太过于自信,而且毛糙的毛病有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首先这类学生应该接受挫折教育,让他们在挫折中明白毛糙的后果;其次教师教学中要做规范解题的要求,多给这类学生一些板书的机会,让他们的解题过程展示在同学的面前,通过同学的评议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矫正自己的毛糙毛病,注重解题过程与知识的正确应用,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从而取得实效的学习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同时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心意相通。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