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屈曲后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组合杆件,初始缺陷,计算长度系数,滞回模型
屈曲后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王孟鸿,曹笑楠,张硕[1](2019)在《网架组合杆件屈曲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跨度空间网架组合杆件的设计与计算都是依据单根杆件的简化模型进行的,未考虑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组合效应,计算长度系数通常取1,与实际受力情况有所不同。利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组合杆件的屈曲后性能进行研究,考虑初始缺陷以及构件与构件之间组合效应的影响,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组合杆件的滞回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最终得到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以及滞回模型。(本文来源于《钢结构(中英文)》期刊2019年10期)
曹笑楠[2](2019)在《网架结构组合杆件屈曲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架组合杆件的设计和计算都按照单根杆件的简化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把组合杆件按照一般杆件处理是不合理的,这样做没有考虑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组合效应,且通常对于组合杆件取其计算长度系数为1,这就会导致计算和设计的不精确。而且,研究组合杆件屈曲后的滞回性能可以给精确的倒塌模拟分析做准备、储备。因此,对组合杆件的屈曲后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为大跨度网架结构的抗倒塌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是运用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组合杆件进行研究。首先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带有封板的组合杆件进行建模分析,考虑组合杆件的初始缺陷对杆件屈曲后性能的影响,运用接触与摩擦的基本理论和非线性分析(包括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边界条件非线性)的基本理论,模拟组合杆件中螺栓球-六角套筒、六角套筒-封板、封板-螺栓等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接触与摩擦情况,较真实地反映组合杆件受力的情况。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对组合杆件进行受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以及组合杆件的弹塑性滞回模型,将得到的弹塑性滞回模型应用到大跨度空间网架的抗倒塌分析中。通过试验与模拟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套筒的存在和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组合杆件的极限承载力有所降低,研究表明,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在1.06左右;(2)组合杆件的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控制长细比不变时,组合杆件的整体稳定极限应力随着初弯曲的增大而减小;(3)根据ABAQUS模拟得到的组合杆件的变形图和应力云图可以发现,由于组合杆件的屈曲变形,封板外侧和六角套筒之间远离弯曲方向的一端发生了分离的现象,而另一端有挤压的情况;(4)当组合杆件受循环荷载作用时,组合杆件的屈曲变形导致了其轴向上的缩短,与此同时,由于P-Δ效应的存在使得组合杆件的塑性沿着截面以及杆件长度的方向迅速地发展。随着组合杆件的屈曲及其塑性变形的发展,构件的承载力迅速下降;(5)对组合杆件施加循环荷载,当一个循环结束时,组合杆件上依旧存在残余应力、残余轴向变形以及残余应变,但其轴向力为零。(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曹笑楠,王孟鸿,路欢[3](2018)在《基于ABAQUS的网架组合杆件屈曲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设备激励和外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网架结构中存在初始缺陷的杆件可能发生弯曲或者断裂,这些局部损伤的开展可能进行内力重分布形成一种安全稳定的系统,但是也有可能导致整体结构的失稳倒塌。本文主要是运用ABAQUS数值模拟的方式对组合杆件进行研究,运用接触与摩擦的基本理论和非线性分析的基本理论较真实地反应组合杆件在受力时的情况,得出组合杆件的滞回曲线,将得到的组合杆件的滞回曲线模型应用到大跨度网架的抗倒塌分析中。(本文来源于《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6届(ISSF-2018)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5)
卢娜[4](2015)在《起重机超静定梁杆系统局部屈曲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静定梁杆系统多应用于大型、高耸的起重机中,在带来结构轻量化和高扭转刚度与弯曲刚度等优势的同时导致结构在整体失稳前易于发生局部屈曲,从而影响了整体结构后继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相关性能。以往超静定梁杆系统性能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局部屈曲后对整体的影响,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超静定梁杆系统局部屈曲后结构内力重分配和结构构型的变化情况,对结构局部屈曲后力学性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对常规超静定梁杆系统性能分析方法进行探讨,运用计及二阶效应的精确有限元法对一般超静定梁杆系统的刚度矩阵进行集成,给出其失稳判别式,通过等效长度法给出的折算长细比和有限元法给出的失稳判别式分析常规方法在超静定梁杆系统性能分析时的局限。通过特征值屈曲分析模块在有限元软件中对典型超静定梁杆结构的弹性稳定性进行分析,观察局部屈曲现象的产生以及分析局部屈曲对整体结构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有限元法的局限性。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运用计及二阶效应的精确有限元法给出局部屈曲杆件的失稳判别式,通过轴力搜索法搜索局部屈曲的杆件,并对轴力搜索策略进行探讨,给出快速预测局部屈曲杆件顺序的方法。通过单元替换法和等效质量法对局部屈曲后的模型进行重构,解决传统超静定梁杆系统性能分析方法局限性的问题,为后续超静定梁杆系统局部屈曲后性能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方法。通过轴力搜索法和模型重构法对典型超静定梁杆结构局部屈曲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善的线性方法和精确有限元法推导典型超静定梁杆结构局部屈曲前后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理论解。对超静定梁杆系统在发生局部屈曲前后系统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确定超静定结构的屈曲后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并将结果推广到超静定梁杆系统中,为行业提供了分析超静定梁杆系统在局部屈曲后性能变化的理论依据。根据典型超静定梁杆系统局部屈曲后性能研究的思路,基于ANSYS平台开发专用的考虑局部屈曲后影响的超静定梁杆系统性能分析的程序。预测具体结构的局部屈曲杆件顺序,获得在局部屈曲后结构的动、静态性能的变化过程和结构真实的承载能力,验证理论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并基于局部屈曲后理论对QTZ100型塔式起重机进行相应的性能分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7-01)
王晓燕[5](2010)在《腹板加劲卷边槽钢梁相关屈曲及屈曲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薄壁卷边槽钢梁以及腹板纵向中间V型加劲薄壁卷边槽钢梁进行了相关屈曲的理论分析和ANSYS有限元计算,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不同边界条件和加载情况的单板和薄壁卷边槽钢梁短柱进行了相关屈曲计算,经典理论和试验值结果对比表明吻合较好;2.通过引入相关屈曲系数Kc和嵌固系数χ来分别考虑卷边和翼缘宽度对槽钢梁屈曲的影响,并获得了卷边槽钢梁临界相关屈曲应力的计算公式;3.引入稳定系数Mcr/My作为被加劲梁的稳定性判断指标,以加劲刚度比和加劲面积作为加劲肋的相关参数,获得加劲参数对不同稳定性梁相关屈曲的影响曲线,并以此为依据对卷边槽钢梁进行了稳定性划分,对卷边槽钢梁的加劲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4.通过有限元双重非线性计算了不同稳定性的8个卷边槽钢梁进行屈曲后强度计算。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和不足,对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王培军,李国强[6](2008)在《轴向约束钢框架柱火灾升温下屈曲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Jezék方法,用于火灾升温下轴向约束钢框架柱屈曲后性能分析,高温条件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考虑了钢柱屈曲后凸侧可能出现的卸载现象.对轴向约束钢柱的参数分析表明,随着约束刚度的增大,钢柱附加轴力增大,屈曲温度降低,但轴向约束对屈曲后性能影响很小;荷载比大的构件抗火性能差,屈曲温度低,屈曲后轴力下降迅速;长细比小的构件,屈曲后轴力下降缓慢,屈曲后抗火性能显着提高;初弯曲大的构件,屈曲温度低,附加轴力小.在局部火灾下,利用约束钢柱的屈曲后性能,可显着提高其抗火性能.(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菅秀文,郭成喜[7](2006)在《夹层板轴向受压时屈曲后性能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arayan Pokharel,Mahen Mahendran试验[1]模型为研究依据,用有限元法对受单向轴向压力作用的夹层板进行了屈曲以及屈曲后性能分析。根据Winter公式计算出了板件的有效宽度,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当夹层板宽厚比较大时,Winter公式过高地估计了板件的有效宽度,结果是偏于不安全的。最后,提出了有效宽度的建议公式。(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6年S1期)
袁志军,桂国庆,胡济群[8](2004)在《薄壁矩形截面管柱屈曲与屈曲后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于矩形截面管柱屈曲后性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而其应用越趋广泛这一现状,本文在Marguerre非完善板大挠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伽辽金法对薄壁矩形截面管柱的屈曲与屈曲后性能进行了研究,考虑了矩形截面管柱板组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分析矩形截面管柱的屈曲与屈曲后性能的非线性方程,通过对薄壁矩形截面管柱的屈曲与屈曲后性能的计算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为冷弯薄壁结构规范的修订以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04-10-01)
韩庆华,尹越,程万海,刘锡良[9](2000)在《焊接箱形梁腹板考虑屈曲后性能的极限承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参考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箱形梁腹板在3 种受力条件下的屈曲后性能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简化分析方法,供工程设计和规范修订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0年01期)
韩庆华,尹越,刘锡良[10](1999)在《焊接组合梁腹板屈曲后性能的曲壳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了UL列式下叁维退化曲壳单元的弹塑性切线刚度矩阵,应用柱面等弧长法对组合梁腹板屈曲前后的平衡路径进行了全过租跟踪,同时考虑初挠度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国外钢结构设计规范推荐公式作了比校,得出了一系列结论.(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1999年01期)
屈曲后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架组合杆件的设计和计算都按照单根杆件的简化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把组合杆件按照一般杆件处理是不合理的,这样做没有考虑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组合效应,且通常对于组合杆件取其计算长度系数为1,这就会导致计算和设计的不精确。而且,研究组合杆件屈曲后的滞回性能可以给精确的倒塌模拟分析做准备、储备。因此,对组合杆件的屈曲后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为大跨度网架结构的抗倒塌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是运用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组合杆件进行研究。首先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带有封板的组合杆件进行建模分析,考虑组合杆件的初始缺陷对杆件屈曲后性能的影响,运用接触与摩擦的基本理论和非线性分析(包括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边界条件非线性)的基本理论,模拟组合杆件中螺栓球-六角套筒、六角套筒-封板、封板-螺栓等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接触与摩擦情况,较真实地反映组合杆件受力的情况。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对组合杆件进行受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以及组合杆件的弹塑性滞回模型,将得到的弹塑性滞回模型应用到大跨度空间网架的抗倒塌分析中。通过试验与模拟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套筒的存在和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组合杆件的极限承载力有所降低,研究表明,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在1.06左右;(2)组合杆件的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控制长细比不变时,组合杆件的整体稳定极限应力随着初弯曲的增大而减小;(3)根据ABAQUS模拟得到的组合杆件的变形图和应力云图可以发现,由于组合杆件的屈曲变形,封板外侧和六角套筒之间远离弯曲方向的一端发生了分离的现象,而另一端有挤压的情况;(4)当组合杆件受循环荷载作用时,组合杆件的屈曲变形导致了其轴向上的缩短,与此同时,由于P-Δ效应的存在使得组合杆件的塑性沿着截面以及杆件长度的方向迅速地发展。随着组合杆件的屈曲及其塑性变形的发展,构件的承载力迅速下降;(5)对组合杆件施加循环荷载,当一个循环结束时,组合杆件上依旧存在残余应力、残余轴向变形以及残余应变,但其轴向力为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屈曲后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李超,王孟鸿,曹笑楠,张硕.网架组合杆件屈曲后性能研究[J].钢结构(中英文).2019
[2].曹笑楠.网架结构组合杆件屈曲后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3].曹笑楠,王孟鸿,路欢.基于ABAQUS的网架组合杆件屈曲后性能分析[C].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6届(ISSF-2018)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8
[4].卢娜.起重机超静定梁杆系统局部屈曲后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5].王晓燕.腹板加劲卷边槽钢梁相关屈曲及屈曲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
[6].王培军,李国强.轴向约束钢框架柱火灾升温下屈曲后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菅秀文,郭成喜.夹层板轴向受压时屈曲后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6
[8].袁志军,桂国庆,胡济群.薄壁矩形截面管柱屈曲与屈曲后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04
[9].韩庆华,尹越,程万海,刘锡良.焊接箱形梁腹板考虑屈曲后性能的极限承载力[J].工业建筑.2000
[10].韩庆华,尹越,刘锡良.焊接组合梁腹板屈曲后性能的曲壳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