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呼吸气体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阻塞性通气障碍,呼吸困难,心肺,气体交换
呼吸气体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孙兴国[1](2013)在《心肺运动气体交换用于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呼吸困难是心或/和肺功能不全的共同症状,目前主要靠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来鉴别,尚有诸多不明。方法在心肺运动(CPET)状态下大部分疾病异常都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气体交换特点,而可以应用于心、肺源的鉴别。结果心源性的特征性表现主要包括:1.运动中心内右→左分流气体交换证据;2.运动中潮式呼吸;3.氧气和二氧化碳通气有效性降低;4.代赏性过度通气。肺源性的特征性表现包括:1.运动中通气受限动态变化;2.阻塞性通气障碍运动表现;3.限制性通气障碍病人运动表现;(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9-18)
张伟,陈焕文,赵九艳,方小伟,祝兰兰[2](2013)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呼吸气体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对肺癌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质谱检测,筛选出肺癌呼吸气体中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33例及12例正常健康者,运用Tedlar采样袋收集呼出气体及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筛选肺癌呼吸气体中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结果戊烷、庚醛、十六醛、5-甲基-葵烷这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肺癌组检出率均要高于正常健康组,存在统计(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9-18)
王乐,王镝,于锦,陈星,王平[3](2009)在《呼吸气体诊断肺癌的电子鼻研制及诊断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一种高恶性度的肿瘤,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因为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技术其死亡率亦高居肿瘤前叁甲。因此急需研制出可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肺癌诊断技术。呼吸诊断方法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无创伤的诊断技术,电子鼻技术能够提供自动、快捷、方便的检测技术。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呼吸气体诊断肺癌的电子鼻技术实现方法以及基于临床数据得出的诊断模型,并利用声表面波传感器实现了肺癌的快速、无创诊断,为早期诊断肺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09年S1期)
徐凤娟[4](2008)在《肺癌呼吸诊断特征气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创诊断技术一直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发展方向。通过检测肺癌病人呼吸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气体成分来进行肺癌病人筛选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创伤诊断技术。本课题研究了呼吸诊断肺癌的方法,且从细胞水平检测肺癌细胞特征性的代谢产物VOCs,为呼吸诊断电子鼻提供诊断依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综述了国际上关于肺癌呼吸检测的初步研究,介绍了肺癌的常规诊断方法和电子鼻呼吸诊断方法;对肺癌特征性挥发性有机气体存在机制进行了探讨。其次本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检测细胞新陈代谢产物中VOCs,通过检测并对比不同类型肺癌细胞、同种类型肺癌细胞、肺癌细胞与同体正常肺部细胞、肺癌细胞与肺的良性病变细胞、肺癌细胞与其他细胞培养液中的VOCs,证明并找出了3种肺癌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特异性的挥发性有机气体,这些有机气体是肺癌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可以作为判定肺癌细胞的依据。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用来对比检测了30例肺癌病人与30例非肺癌对照(包括健康人、其它肺部疾病病人等)呼吸气体,完成了呼吸气体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对比检测分析,确定肺癌病人呼出气体中9种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诊断模型。最后为了给本课题组设计的电子鼻提供预处理方法比较,研究了呼吸样本基于Tenax-TA的热解析预处理技术的气相色谱检测,证明此种方法是可以用在本实验组设计的用来诊断肺癌的电子鼻。该研究对于发展呼吸气体诊断,特别是肺癌的早期和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卢崇蓉[5](2008)在《呼吸气体检测诊断肺癌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呼吸气体试验诊断早期肺癌具有简便、无创而安全的优势,因此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筛选肺癌病人呼吸气体中可能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为建立呼吸气体诊断肺癌的统计学模型积累数据。资料和方法本实验采集了30例肺癌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人的呼吸气体,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呼吸气体中的VOCs进行检测,通过将所测的各个组分在色谱图中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与制备的11种标准气体样本比对,实现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对照分析两组受试者呼吸气体中的VOCs,初步筛选肺癌患者呼吸气体中的特征性VOCs。结果30例肺癌患者中28例检测出庚醛,其中2例Ⅰ期肺癌患者均检测出庚醛;30例正常健康人中1例检测出庚醛;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中都可以检测到庚醛,且庚醛的浓度在腺癌组和鳞癌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0例肺癌患者中18例检测出甲基环戊烷,30例正常健康人中10例检测出甲基环戊烷;两组受试者呼吸气体中检测到的甲基环戊烷的浓度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庚醛可能为肺癌患者的特征性VOCs之一,但其在肺癌患者中的特异性有待进一步确认。本实验未证实甲基—环戊烷为肺癌患者的特征性VOCs。(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曹明富[6](2006)在《肺癌呼吸气体检测电子鼻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根据国外关于呼吸气体中某些有机气体成分与肺癌相关的研究工作报告,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系统对肺癌病人、健康人以及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呼吸气体中有机气体成分进行检测、对比、研究、分析,确定国内肺癌病人呼吸气体中具有肺癌特征的有机气体成分;建立采用毛细管柱分离技术与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的新型肺癌呼吸诊断电子鼻系统,并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系统进行对比检测分析。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呼吸检测和肺癌呼吸检测的重要性、可行性和研究依据,以及国内外电子鼻系统的研究现状。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系统对比检测了27例肺癌病人、18例健康人及7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呼吸气体,基本完成了对肺癌病人呼吸气体中肺癌特征气体成分的分析。 其次介绍了我们设计的新型电子鼻系统中传感器设计、敏感膜设计、硬件结构设计、软件结构设计、系统整体结构设计等各个方面,并将所建立的电子鼻系统应用在肺癌呼吸检测中。 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通讯、控制和数据存储等模块。在数据处理模块中,叙述了软件中包含的去除粗点、数据平滑、曲线拟合、FIR滤波、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算法的原理及具体实现,并进行分析比较;通讯、控制模块采用RS232串口通信完成,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 最后,介绍了电子鼻系统仪器在气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对该仪器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以上这些工作,为今后通过该电子鼻系统,检测呼吸气体中的肺癌特征有机气体成分,做到筛选肺癌病人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应可净,黄强[7](2006)在《呼吸气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仍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选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临床尚缺乏常规的简易的肺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手段。呼吸气体诊断(breathtest)通过检测人体呼吸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成分变化,可发现处于早期和可治疗阶段的肿瘤,从而潜在地降低了肺癌的死亡率,有望成为一个新兴的肺癌早期诊断手段。(本文来源于《国际呼吸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徐良[8](2003)在《新型气体传感器及呼吸诊断电子鼻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创伤诊断技术一直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呼吸气体中苯乙烯,癸烷,十一烷等22种有机挥发性(VOCs)特征气体浓度测试便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肺癌无创伤诊断与监护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集成度高、一致性和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多种领域。根据声表面波延迟线的质量沉积效应,我们优化设计出一种中心频率为51.9MHz,带宽为2.1MHz,高的Q值(24.36),低的插入损耗(-7.86dB)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呼吸气体的检测。 根据肺癌病人呼出的22种VOCs特征气体,我们研究和筛选出4种敏感性膜检测呼吸气体中的有机成分。同时也摸索出一套较好的成膜厚度达到500nm左右的敏感膜固定化技术——旋转涂膜法。 课题的重点是设计肺癌病人呼吸检测的电子鼻系统,研制出的系统由采样、测试和计算识别叁部分组成。采样部分应用了预富集和分离技术,测试部分由单片机系统完成频率采集、计算、传输,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计算识别部分。并且还建立了一套准确而有效的气相色谱和固相微萃取定标系统。同时,我们与浙江邵逸夫医院合作,采集了医院肺癌病人的样本,得到特征气体与肺癌的初步相关性,从而证实了用呼吸气体检测肺癌可行性。此外,采用我们研制的传感器和电子鼻系统进行对苯乙烯,癸烷等气体的响应实验,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这一传感器和电子鼻响应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检测灵敏度达1ppm级,具有实际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6-01)
袁玉如,曾继军,何太灵,罗炎杰[9](2002)在《内呼吸法甲烷改变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内气体分布状况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应用内呼吸法测定弥散功能时呼出气甲烷改变值(△CH_4)反映肺内气体分布状况的可能性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内气体分布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1例正常人及866例COPD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弥散功能测定应用内呼吸法。结果 内呼吸法呼出气甲烷浓度曲线的肺泡平段与~(133)氙吸入后呼出气~(133)氙浓度及一口气氮浓度法测定△N_2相似,说明△CH_4可提供通气分布均匀性的信息。在各肺功能参数中,△CH_4与残气容积/肺总量相关性最好,显示△CH_4与肺气肿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①△CH_4可作为反映COPD患者气体分布状况的一项指标,重复性好,优于一口气氮浓度法,适宜临床应用;②△CH_4的变化表明随肺气肿程度加重,气体分布不均加剧。(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李冀,姚哲刚,王平[10](2000)在《呼吸气体诊断系统的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目前国际上利用呼吸气体进行疾病诊断技术发展现状 ,论述了用于医学诊断的呼吸气体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并着重介绍了呼吸气体诊断在糖尿病、胃肠疾病等方面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医学专家诊断系统的发展以及与呼吸气体诊断相结合在电子鼻呼吸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期刊2000年06期)
呼吸气体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运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对肺癌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质谱检测,筛选出肺癌呼吸气体中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33例及12例正常健康者,运用Tedlar采样袋收集呼出气体及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筛选肺癌呼吸气体中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结果戊烷、庚醛、十六醛、5-甲基-葵烷这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肺癌组检出率均要高于正常健康组,存在统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呼吸气体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孙兴国.心肺运动气体交换用于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诊断[C].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2].张伟,陈焕文,赵九艳,方小伟,祝兰兰.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呼吸气体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3].王乐,王镝,于锦,陈星,王平.呼吸气体诊断肺癌的电子鼻研制及诊断模型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
[4].徐凤娟.肺癌呼吸诊断特征气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
[5].卢崇蓉.呼吸气体检测诊断肺癌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8
[6].曹明富.肺癌呼吸气体检测电子鼻及诊断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
[7].应可净,黄强.呼吸气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呼吸杂志.2006
[8].徐良.新型气体传感器及呼吸诊断电子鼻设计[D].浙江大学.2003
[9].袁玉如,曾继军,何太灵,罗炎杰.内呼吸法甲烷改变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内气体分布状况的诊断价值[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
[10].李冀,姚哲刚,王平.呼吸气体诊断系统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