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辨率论文-李善闯

变分辨率论文-李善闯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分辨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棱镜阵列,多孔径系统,大视场,变分辨率

变分辨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善闯[1](2019)在《多孔径变分辨率光学系统设计与图像重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场和分辨率是用来评价一个光学系统重要的指标,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在密集场所人流监控、国土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传统的成像系统来说,在不使用分辨率更高的探测器或者性能更好的成像系统情况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视场与高分辨率兼顾的问题。因此,借助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光学手段,结合传统的成像光学系统,可以在仅提升少量的成本下兼顾大视场和高分辨率的性能~([1])。本文从多孔径成像技术出发,借助棱镜偏折视场的能力,设计出了可见光波段多孔径棱镜阵列光学系统,借助图像拼接配准等手段,可以实现重迭区域超分辨、未重迭区域不损失原有分辨率的大视场变分辨率的目标。现阶段多孔径成像系统依据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共心结构和平面结构,本文中选用棱镜阵列多孔径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多孔径系统并未能较大幅度的增加视场角,借助棱镜对视场的偏折能力,即增加一侧的视场角同时减小另一侧的视场角,选取合适的楔角可以使得偏折后的视场大小和原视场大小近似,保证引入棱镜不会降低分辨率。同时,还可以利用复合棱镜组合消色差原理对引入的色差进行控制。在参考其他已经设计出的多孔径光学成像系统,本文对可见光波段的多孔径系统采用3?3阵列排布方式,设计指标要求最终的成像视场达到140??105?,实物尺寸不超过200mm?200mm?200mm。前期光学系统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加工装调工作,利用优化好的系统实物进行实景的图像采集,将9个孔径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校正棱镜引入的畸变,将9张无畸变的图像进行插值并投影至高分辨率物空间网格,本文基于改进的SURF算法,利用亚像素级的图像配准重构出重迭区域超分辨、未重迭区域不损失原有分辨率的大视场成像效果。最终的结果满足系统规定的设计指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崔自跃[2](2019)在《机载变分辨率双通道光学系统设计及图像分离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新型机载相机采用昂贵的大靶面图像传感器或者组合相机视场角拼接的方式可以实现同时获取大视场和高分辨率成像的能力,在成本以及体积增大的同时,相比于传统无人机机载相机,新型机载相机单次成像数据量大量增长,非常不利于实时传输及处理。这样机载相机在大视场、高分辨率、数据实时传输处理之间形成矛盾,目前有一些新型的成像方式和图像处理手段可能为这个矛盾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即凹成像技术。凹成像技术是可以实现视场范围内变分辨率成像的一种技术的总称。考虑设计一种大视场空间变分辨率成像光学系统,在减少数据采集量的同时能够对目标进行大视场局部高分辨率成像。本论文根据计算成像方法中的凹成像技术,进行了一种双通道变分辨率成像系统的设计和图像分离算法研究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显示可以在减少数据采集量的同时实现大视场变分辨率成像。这种双通道迭加成像方式以多孔径光学系统设计为基础,以图像处理为手段,能够实现大视场变分辨率成像,可以为大视场、高分辨率、数据实时传输处理之间矛盾的解决提供一个思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赵纯,许明月,张梅心,王雨,郭建平[3](2018)在《利用全球变分辨率模式(MPAS)模拟中国极端降水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极端降水需要较高的模式水平分辨率,但是利用传统的区域降尺度模式框架获得高分辨率模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适定的边界条件,提供边界的全球模拟和区域模拟的动力和物理机制之间的不匹配,以及缺少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反馈。而非静力平衡的跨尺度预测模式MPAS,是一种全球变分辨率的模拟框架,其通过使用不限定边界的区域网格加密的方法获得区域高分辨率模拟特征。本文使用MPAS模式及在中国地区加密的高分辨率网格对中国地区的极端降水过程展开研究;模拟分别使用了16 km和4 km的高水平分辨率。选取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地面站点数据作为观测依据,对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估。为了进一步理解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模拟的不确定性,该研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性实验,其中使用了不同的物理参数化方案。此外,全球变分辨率模拟也和传统的全球均匀分辨率的模拟(分别使用~30km和~15km分辨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获得中国极端降水模拟特征方面,变分辨率模拟在高分辨率区域可以达到和全球均匀高分辨率模拟一样的效果;高水平分辨率能够明显提高模式模拟极端降水的能力;模式模拟效果在程度上受到物理机制的影响。最后,将MPAS和传统区域模式WRF在相近的水平分辨率下的模拟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这两种不同模式框架区域模拟结果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S3 科学家论坛:气溶胶对流云降水天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论坛》期刊2018-10-24)

解杨敏,郭煜坤,邹怀武,史航[4](2017)在《曲率分析的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建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数字高程模型一般采用规则网格划分以简化建模过程,因其网格密度缺乏对地形变化的自适应性而不能兼顾地形表达的准确度和地形数据的冗余度,导致其在车辆动力学仿真等领域的应用有所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率分析的随机节点分布建模方法,其数据节点的密度根据种子节点周围的局域曲面曲率变化而相应变化,实现了在复杂、曲率较大的地形区域自动生成高分辨率数字节点集,而在平缓、曲率较小的区域实现低分辨率的节点分布。在获得此种节点集的基础上,利用Delaunay叁角剖分结合叁次多项式插值算法,得到满足高精度和低数据冗余度的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利用传统规则网格地形模型与所提出的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对同一个用于星球车动力学仿真的复杂野外地形进行对比,验证了变分辨率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曹杰,肖宇晴,张芳华,郝群[5](2017)在《仿生变分辨率激光叁维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仿生视网膜变分辨视觉成像机理为基础,提出一种采用MEMS快反镜实现的变分辨率环形扫描激光叁维成像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影响成像性能的关键参数,重点研究了激光叁维成像的控制扫描策略,并通过构建实验验证了本系统能够实现仿生视网膜成像的旋转与尺度不变特性,且具有较高的冗余信息压缩能力,有利于实现对感兴趣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同时,进行了传统扫描与仿生变分辨率扫描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视场条件下,变分辨率激光扫描成像效率比传统定分辨率提高28.3%。(本文来源于《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1)

赵纯,许明月,王雨,郭建平,胡志远[6](2017)在《利用全球变分辨率模式(MPAS)模拟中国东部的极端降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极端降水需要较高的模式水平分辨率,但是利用传统的区域降尺度模式框架获得高分辨率模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适定的边界条件,提供边界的全球模拟和区域模拟的动力和物理机制之间的不匹配,以及缺少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反馈。而非静力平衡的跨尺度预测模式MPAS,是一种全球变分辨率的模拟框架,其通过使用不限定边界的区域网格加密的方法获得区域高分辨率模拟特征。在本文的研究中,第一次使用MPAS模式及在中国东部地区加密的高分辨率网格模拟了2012年6月26日-27日发生在中国东部的一次极端降水过程;模拟分别使用了16 km和4 km的高水平分辨率。选取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地面站点数据作为观测依据,对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估。为了进一步理解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模拟的不确定性,该研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性实验,其中使用了不同的物理方案和不同的预报时效。此外,全球变分辨率模拟也和传统的全球均匀分辨率的模拟(分别使用~120km和~16km分辨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获得中国东部极端降水模拟特征方面,变分辨率模拟在高分辨率区域可以达到和全球均匀高分辨率模拟一样的效果;高水平分辨率能够明显提高模式模拟极端降水的能力;模式模拟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物理机制的影响。最后,将MPAS和传统区域模式WRF在相近的水平分辨率下的模拟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这两种不同模式框架区域模拟结果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华剑锋,张丰,杜震洪,刘仁义,李荣亚[7](2016)在《基于变分辨率栅格模型的启发式有向搜索最优路径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连续空间中无法直接采用图论方法进行路径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四叉树思想构建的变分辨栅格模型.该模型不仅兼顾了地形表达精度与数据冗余度,而且避免了地物"边缘效应"的影响.在该模型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启发式有向搜索算法,该算法在搜索节点时,首先对相邻节点进行方向性选择,减少搜索空间,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及算法不仅能够求得连续空间中的最优路径,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刘越[8](2015)在《一种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采用非均匀图像采样,压缩了“非兴趣”区域的信息冗余,间接提高了后续信号处理的速度。同时,可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目标旋转和缩放转换为对数极坐标系下目标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平移,从而提高了目标识别的速度与精度。因此,空间变分辨率传感器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目标识别与跟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常规空间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主要基于CCD或CMOS工艺实现,其存在灵活性差,分辨率不易调节,信号读出电路复杂等缺陷。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非均匀透镜阵列的5×36像素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有利于实现高速率、高灵敏度、结构灵活的对数极坐标映射成像。本论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完成了基于人眼非均匀成像机理的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非均匀光电成像模块,CMOS成像模块,信号预处理模块,控制与图像显示模块等;(2)模拟人眼视网膜区的非均匀成像机制,研制了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的5×36像素非均匀光电成像模块,包括:非均匀透镜阵列设计,光电探测器阵列设计及信号读出电路设计等,并完成了其功能调试;(3)模拟人眼中心黄斑区的高分辨率成像机制,设计了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分辨率成像模块。同时,基于I2C总线实现了高分辨率成像模块的分辨率控制、Binning模式控制、Bayer读出模式控制等功能;(4)针对5×36像素非均匀光电成像模块的信号预处理要求,研制了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的信号预处理模块,实现了5路非均匀光电转换信号的并行预处理,包括:一致性校正及电流-电压转换、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等;(5)完成了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的控制与图像显示模块设计。实现了非均匀光电成像模块与CMOS成像模块的功能控制、数据缓存、VGA显示驱动等,进一步实现了边缘对数极坐标映射图像与中心高分辨率图像的显示;(6)建立了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的实验装置,对系统中非均匀光电成像模块、CMOS成像模块、信号预处理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的功能及系统的旋转与尺度不变性进行了物理实验验证。本论文实现了一种基于非均匀透镜阵列的5×36像素变分辨率传感系统,并进行了各模块及整体功能的物理实验验证,所取得的结果为形成高速率、高灵敏度、结构灵活的空间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1)

刘震,余洋,李建松,肖少辉[9](2014)在《面向路径优化的变分辨率栅格成本表面模型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成本表面模型是在连续空间中进行路径优化的基础。目前,在连续空间中进行路径优化多是基于单分辨率成本表面模型的,但在使用该模型解决诸如输电、调水、公路和铁路、输油输气等路径优化问题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数据冗余、计算成本高、易受地物"边缘效应"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路径优化的变分辨率栅格成本表面模型,并详细阐述这种数据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建模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对地物密集度和地形复杂度进行建模,解决单分辨率模型遇到的问题。将该模型与传统的单分辨率成本表面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在多种环境下均能选出合理的路径,且计算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赵晓,张伟,侯晴宇,巩晋南[10](2013)在《多尺度匹配的红外变分辨率弱小目标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云层背景下红外变分辨率小目标的成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建立高斯小目标参数模型,以高斯核生成待检测图像的尺度空间,进而对尺度空间进行最佳尺度匹配,提取目标感兴趣区域(ROI)。然后构造ROI尺度自适应对比度作为检测判据,剔除虚警,实现小目标最终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算法不仅能够准确检测目标,且可以估计目标像尺寸,同时具有较高的检测概率和执行效率。可有效地实现对变分辨率弱小目标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3年11期)

变分辨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新型机载相机采用昂贵的大靶面图像传感器或者组合相机视场角拼接的方式可以实现同时获取大视场和高分辨率成像的能力,在成本以及体积增大的同时,相比于传统无人机机载相机,新型机载相机单次成像数据量大量增长,非常不利于实时传输及处理。这样机载相机在大视场、高分辨率、数据实时传输处理之间形成矛盾,目前有一些新型的成像方式和图像处理手段可能为这个矛盾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即凹成像技术。凹成像技术是可以实现视场范围内变分辨率成像的一种技术的总称。考虑设计一种大视场空间变分辨率成像光学系统,在减少数据采集量的同时能够对目标进行大视场局部高分辨率成像。本论文根据计算成像方法中的凹成像技术,进行了一种双通道变分辨率成像系统的设计和图像分离算法研究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显示可以在减少数据采集量的同时实现大视场变分辨率成像。这种双通道迭加成像方式以多孔径光学系统设计为基础,以图像处理为手段,能够实现大视场变分辨率成像,可以为大视场、高分辨率、数据实时传输处理之间矛盾的解决提供一个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分辨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李善闯.多孔径变分辨率光学系统设计与图像重构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崔自跃.机载变分辨率双通道光学系统设计及图像分离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赵纯,许明月,张梅心,王雨,郭建平.利用全球变分辨率模式(MPAS)模拟中国极端降水过程[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S3科学家论坛:气溶胶对流云降水天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论坛.2018

[4].解杨敏,郭煜坤,邹怀武,史航.曲率分析的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建模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

[5].曹杰,肖宇晴,张芳华,郝群.仿生变分辨率激光叁维成像[C].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2017

[6].赵纯,许明月,王雨,郭建平,胡志远.利用全球变分辨率模式(MPAS)模拟中国东部的极端降水[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论文集.2017

[7].华剑锋,张丰,杜震洪,刘仁义,李荣亚.基于变分辨率栅格模型的启发式有向搜索最优路径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

[8].刘越.一种空间变分辨率传感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5

[9].刘震,余洋,李建松,肖少辉.面向路径优化的变分辨率栅格成本表面模型建模方法[J].测绘学报.2014

[10].赵晓,张伟,侯晴宇,巩晋南.多尺度匹配的红外变分辨率弱小目标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

标签:;  ;  ;  ;  

变分辨率论文-李善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