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调肝运脾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期高血压,调肝运脾,肝风痰浊证
调肝运脾法论文文献综述
肖烨,姚魁武[1](2019)在《基于调肝运脾法论治中期高血压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肝风痰浊作为中期高血压病人的常见证型,是高血压病理演变关键所在。调肝运脾法针对肝风痰浊的病机,强调发挥肝脾系统协同机制以调和五脏,其中调肝以顺一身之气机,运脾以化痰浊水饮诸邪,二法共施以使五脏安和,以加强人体自身血压调控机能,而使血压自降。(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徐文慧[2](2019)在《调肝运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调肝运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观察临床疗效及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为中医药诊治老年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从门诊病人中选取符合本次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将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的30例老年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方药为调肝运脾法指导下的自拟方药;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服药疗程均为4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填写中医症状积分表和生存质量评分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老年患者的中医症状单项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生存质量各单项评分和生存质量总得分。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1.两组中医症状单项积分的组内比较:治疗组各单项积分均较前下降(P<0.05,P<0.01),对照组除烦躁易怒的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外,其余各项中医症状亦较前有所好转(P<0.05,P<0.01)。中医症状单项积分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早饱食少、脘腹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善太息、大便溏及小便短黄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而餐后饱胀、恶心欲吐、嗳气反酸、神疲乏力这四项症状的积分,两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较治疗之前均有明显好转(P<0.0 1),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而言,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经治疗后,两组老年PDS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均较前改善(P<0.05);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相比,除日常生活方面提示两组改变程度相当以外(P>0.05),其余在忧虑、饮食、睡眠、不适等7个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PDS患者在治疗后,其生存质量总积分均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的老年患者在总体生存质量的提高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调肝运脾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不仅能够缓解老年患者餐后饱胀、早饱食少的不适症状,还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当下所面临的精神心理障碍,从多方面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安全高效,对临床治疗老年性胃肠道疾病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15)
叶柏,陈静[3](2012)在《刘沈林教授运用调肝运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刘沈林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名中医,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尽得薪传,业医30余载,勤耕不辍,博览群书,尤喜研读中医名家医典,在临症中反复体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来者。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FBD),临床特点为腹痛、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以解释。(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2年08期)
辛中平[4](2011)在《调肝运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以调肝运脾法之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调肝运脾法施治,选用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匹维溴胺片、培菲康胶囊,两组均服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3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肝运脾法之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1年07期)
宁丽琴[5](2009)在《调肝运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采用调肝运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变,评价调肝运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均为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病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因失访而脱落,参与统计的共有5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组患者服用调肝运脾方,本方为导师的经验方,其组成为:白芍10克、炒白术10克、防风10克、陈皮6克、炒党参15克、茯苓12克、炮姜5克、肉豆蔻5克、川黄连3克、煨木香10克、木瓜15克、炒建曲15克。上述药物水煎口服,每日1剂,一次150ml,煎两次服用。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得舒特(匹维溴铵:苏威制药公司),每次50毫克,每日叁次。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以连续用药3周为一疗程。(3)分别进行安全性观察(一般体检项目、血尿粪叁大常规化验、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性观察(症状和体征等)。(4)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综合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作出综合评定。(5)统计学分析方法: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1.治疗组34例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愈显率47.1%,总有效率94.1%。对照组23例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8例,愈显率30.4%,总有效率65.2%。经X~2检验,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1.5752,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2.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t_(治疗组)=11.5314,t_(对照组)=6.1691)。3.治疗组对改善腹痛、肠鸣、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对改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粘液便等症状优于对照组。4.调肝运脾法缓解临床各主要症状的起效时间均快于得舒特对照组。5.在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调肝运脾法能有效消除或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10)
刘红[6](1997)在《调肝运脾法在儿科疾病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调肝是指调理肝气,使肝气疏畅,运脾则是指健运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认为调肝运脾法治疗小儿疾病能获较为满意的成效。一、小儿"肝常有余,肺气不足,脾常不足"应予调肝小儿时期,脏腑器质及机能正在生长发育,处于"幼稚"、"娇嫩"、"形气未充"阶段,正如明代着名的儿科世医万全所说:"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本文来源于《水电医学杂志》期刊1997年05期)
调肝运脾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运用调肝运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观察临床疗效及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为中医药诊治老年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从门诊病人中选取符合本次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将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的30例老年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方药为调肝运脾法指导下的自拟方药;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服药疗程均为4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填写中医症状积分表和生存质量评分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老年患者的中医症状单项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生存质量各单项评分和生存质量总得分。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1.两组中医症状单项积分的组内比较:治疗组各单项积分均较前下降(P<0.05,P<0.01),对照组除烦躁易怒的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外,其余各项中医症状亦较前有所好转(P<0.05,P<0.01)。中医症状单项积分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早饱食少、脘腹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善太息、大便溏及小便短黄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而餐后饱胀、恶心欲吐、嗳气反酸、神疲乏力这四项症状的积分,两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较治疗之前均有明显好转(P<0.0 1),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而言,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经治疗后,两组老年PDS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均较前改善(P<0.05);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相比,除日常生活方面提示两组改变程度相当以外(P>0.05),其余在忧虑、饮食、睡眠、不适等7个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PDS患者在治疗后,其生存质量总积分均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的老年患者在总体生存质量的提高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调肝运脾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不仅能够缓解老年患者餐后饱胀、早饱食少的不适症状,还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当下所面临的精神心理障碍,从多方面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安全高效,对临床治疗老年性胃肠道疾病意义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肝运脾法论文参考文献
[1].肖烨,姚魁武.基于调肝运脾法论治中期高血压病[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2].徐文慧.调肝运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叶柏,陈静.刘沈林教授运用调肝运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光明中医.2012
[4].辛中平.调肝运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
[5].宁丽琴.调肝运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6].刘红.调肝运脾法在儿科疾病中的运用[J].水电医学杂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