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洪
摘要: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关于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人们往往将其笼统地概括为一位巾帼英雄。而这首诗歌设定的作为女英雄的木兰,她的独特魅力绝非“英勇善战”可以涵盖。本文试从质疑一般教学中强调木兰“英勇善战”的说法出发,细读《木兰诗》文本,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花木兰的形象,充分展示其作为巾帼英雄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花木兰;巾帼英雄;阅读教学
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入北朝民歌《木兰诗》一文,让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课文讲述的是北魏时期,花家女子花木兰为父从军,征战沙场,凭借着过人的本领和胆识,保家卫国,衣锦回乡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诗歌着重体现了木兰孝义的精神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时,部分教师依循木兰在战场上的表现,往往将其笼统地概括为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甚至有意扩大了她的果敢英勇、坚毅善战。呈现给学生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沙场英雄。而花木兰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深入人心,其最大的出彩之处恰巧不是因为其男子般的战士形象,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细腻、谨慎的女性气息。本文试从《木兰诗》的文本出发,细致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力求完整、真实地还原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
一、对“英勇善战说”的质疑
古人有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显然,我们一般理解的英雄已经将其的性别进行了限定,认为英雄就专指男性,英雄就是男性表现出来的英勇善战。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花木兰的形象被框定了,她就是一个英雄,英勇善战,与男性英雄无大差异甚至于无异。这样的教学安排有失偏颇,值得商榷。
自古以来英雄不胜枚举,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精忠报国的岳飞,飞将军李广等。而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或多或少都借助比较直观的战事描写。比如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战场杀敌的形象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司马迁在文中既有对李广的动作、语言描写,也有描述匈奴的反应,甚至有两军之间的战斗场面。我们确实能够直接感受到李广的英勇气概和无畏勇气。
再看《木兰诗》,几乎没有哪些语句是对战斗场面的描写,我们也找不出那些所谓木兰英勇善战的有力证据。也许有人会说“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几句是写打仗。其实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几句写的是木兰行军途中,离家愈远而产生的想家思亲的情绪。那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呢?稍作分析即知这句也不是,这一句写的是部队行军速度飞快。也有人提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可以体现。仔细品品实则也不然,这句讲的是军队宿营,写的是营地环境的艰苦。整首诗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可以算讲打仗的。但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将军百战死”一句,因为“壮士十年归”已经讲将士凯旋了,而不是讲打仗。纵观整首诗,并没有直接描写木兰战斗场景的语句,因此,所谓木兰“英勇善战”也就不是全诗要呈现的重点。
对战争的场面轻描淡写,百战之苦、十年艰苦,作者一笔带过,显然不要突出花木兰作为战斗英雄的高大形象。至此,对木兰巾帼英雄的解读如果只停留在表面,让学生仅知“英勇善战”单一的英雄概念,这样的教学不可谓成功。脱离了文本的主观判断和臆测,也就脱离了阅读教学关于“钻研文本”的要求,这也无益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
二、“巾帼英雄”花木兰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的几点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尊重文本事实,从文本语句出发,对学生的分析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呢?必须说明的是,在《木兰诗》中,花木兰的确是个女性英雄。但是作者设定的这一女性英雄的形象特点,却恰恰不在其英勇善战上。
细读文本,在课文一开头,未见人先闻声。从一开头连续十六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全部写的是木兰作为花家女儿,为年老的父亲担心,决心代父从军。这是木兰作为女儿的一个考量,体现她孝顺之余更多的是女性身上的独有的情感表达。她的孝义绝非是代父从军的逞能莽撞,从后面交代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木兰对于自己的出征和戎马生涯是有比较详尽的准备的。一方面她周密准备战斗所需的装备,另一方面细致考虑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挑战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和措施防备。这里展现的是一个勤劳孝顺、细腻谨慎的木兰,带有明显的女性标签,这也是课文花费较大篇幅来呈现的。
接下去的诗句更值得细细品味,“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前后四句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相同的,即思念父母。既然意思相近,句式结构也几乎一样,没有提供过多的其他信息,作者为什么要冒着文句重复的危险,花费如此大量的笔墨呢?无疑,作者用这样的方式突出了木兰思亲的浓重心理,也就是说作者更注重对木兰作为一个女儿的身份的刻画。作者时刻告诉读者,这里出征行军,上前线战斗的是一个女性,由此更容易产生浓厚的思念情谊。
接下来凯旋以后,写家庭迎接的欢乐,一共六句;再写木兰换衣服化妆,一共十二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个爱美妆的女子跃然纸上,一副天生的女儿情态。可以确定,这样的描述绝不会出现在对男性英雄形象的塑造上。
当然,本文不是要推翻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而是展现了一个更立体、更完整的花木兰。
三、关于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于木兰替父从军的相关记载还有不少,迪斯尼更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动画片并搬上荧幕,使花木兰这一人物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我们不排除在其他文字或影像资料中,花木兰身上表现出来的英勇善战和胆略过人。而在《木兰诗》里,作为一首北方民歌,诗歌本身固然有着豪放的语言风格,这些我们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诗句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是区别于南方民歌的叙事和细腻的。
本文不是就木兰到底是一个巾帼英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孝女做二者取其一的讨论,而是直面教学中遇到的人物形象分析,将“巾帼英雄”之“巾帼”二字进行针对性地落实和呈现。作为上战场杀敌的士兵,木兰区别于一般男性英雄的特征何在,同时她区别于一般织布姑娘的性格亮点又在哪里。这是教师在分析《木兰诗》中花木兰的性格时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这个恰恰会被忽略,课堂上只是笼统地概括出花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便草草结束人物分析的教学环节。
在《木兰诗》的教学中,对整首诗的叙事加以详略的划分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样一个前提准备之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阶段概括木兰的人物特点,避免“套路化”的误区,就不会将其形象概括简单停留在“巾帼英雄”上了。如果教学能够总结出课文“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概”,应该也算比较成功的教学了。
北大教授钱理群在《解读语文》序言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我们知道,阅读主体与文本主体之间是有间隙的,在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课堂上,如何能让学生走进文本,在两者之间做好由浅到深的同化与调节,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温新成.巾帼英雄还是传统孝女——《木兰诗》中木兰形象再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2005(1).
[3]陈洪.花木兰—一个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也谈《木兰诗》人物形象[J].新课程学习,2010(6).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3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