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歌曲创作背景、歌曲整体风格、歌曲的强弱及节奏、歌曲的咬字吐音、歌曲情感蕴含几个方面具体地谈论了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对于演唱风格的有效把握,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声乐歌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声乐演唱歌曲演唱风格具体把握
一、声乐演唱者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歌唱的风格
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这些因素无时无刻不处在具体的运动变化中,从而造成了歌曲在细节上面的独一无二性,以及大的整体创作背景下的系统上的相似性。因此,声乐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唱时,必须要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方面对歌曲首先形成一种整体的及细节的风格把握,从而为其自己的演唱奠定一个主要的基调。
具体来讲,歌唱者要在面对一首歌曲时,充分地考虑这首歌曲创作时处于怎样的时代背景环境中、歌曲创作者为何会创作出这样一首歌曲、创作者想要借此歌曲阐明怎样的意图、它是怎样通过具体的创作将所有的因素统一展现出来的。下面本文就以声乐代表作品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为例,来谈论一下歌唱者从这方面对于歌曲具体演唱风格的把握。
首先,歌唱者要知道《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这支套曲中的一支,它的创作背景即是《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即这首将祖国的母亲河黄河当作背景由光未然填词作于1939年的抗日战争阶段作品,1941年被创作人在苏联进行了重新的加工整理,通过黄河这一载体,借助音乐诠释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面对着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时,所具有的顽强坚韧、倔强不屈的抗争和奋斗精神。并且在痛斥残暴侵略者野蛮的虎狼行径、倾诉遭受身心重创的人民生存状态的同时,为抗日战争绘制了一幅壮丽的前景图,在保卫黄河的掷地有声的宣誓中强烈地展露了保卫祖国母亲的决心。
其次,歌唱者还要知道《黄河颂》这一乐章是正面地赞颂黄河而内在歌颂华夏民族的坚强、伟大、英雄气概,以及面对外来侵略时,人民抵死抗争以言明祖国绝不会被摧毁的决心等。它以气势磅礴的壮阔音乐图景为人们渲染了一种热情、深切的急剧冲击力以及震撼力的情感,是中华民族桀骜不驯的民族血性的体现。
二、声乐演唱者从歌曲的整体风格把握歌唱的风格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整体风格,存在着中外区域以及古今时代的差异,声乐作品亦不例外,时代的不同以及区域的区别都是造成声乐作品风格差异的直接因素,歌唱者要想真正地达到对于声乐歌唱风格的有效把握,还必须从其整体风格出来去感受声乐歌曲。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分析一下不同作品风格的差异性:
首先,以区域的不同区分而言:东方人含蓄、婉约,更加喜欢以火红、鲜艳的形式去体现自己,而西方人开朗、自由,更倾向于在舞台上表现的温和与素淡,这样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展现,居于西方和居于东方的人民,都能够更清楚地感受属于自己或不属于自己国家的风格。如,西方人演唱《茶花女》就只能体会到属于西方的茶花女的情感,而不能够体会到中国歌剧《白毛女》中所展露的苦大愁深,而东方人演唱“咪咪咏叹调”也只能感受到属于西方人的温柔,而不会觉得本民族的温婉谦恭在其中有所展现。所以,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一定要分清中外的区别。
其次,以时代的不同特点来讲:古典与现代、同一时代不同民族的声乐作品都会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现代的唱法不能够完全表现长久累计的民族独特的味道,歌唱者在对歌曲有了整体的背景把握之后,还必须从每一首歌曲所具有的民族地域风采去感受并演唱此歌曲。以《浏阳河》这首民歌来讲,许多人喜欢使用普通话来演唱,而这种演唱自有一种现代普通话的独特风味,而使用湖南方言去演唱则由更能诠释歌曲中的原滋原味,也更能撼动歌曲创作地区人们的心声。如,湖南话“浏阳河”中的“河”字读作“活”音,而“几十里的水路”中的“路”读作“漏”音。歌唱者若能把我这种细微的风格差别,定能更加清晰地凸显演唱的魅力。
三、声乐演唱者从歌曲的强弱节奏把握歌唱的风格
强弱与节奏是整个音乐创作所必不可少的两个元素,不同的强弱与节奏不仅展现着不同的情绪,对听众发挥出不同的调动作用,还直接地决定着整首歌曲的音乐风格以及具体形象。创作者在进行歌曲的创作时,都会对这些方面有不同的侧重。所以,歌唱者必须认真地借助强弱以及快慢节奏的不同来把握作品音准,从而精确地将作品的内涵表演出来。本文下面就对强弱以及节奏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所有的声乐歌曲,不管是创作歌曲还是群众歌曲、缓慢抒情歌曲还是跳跃性强节奏鲜明的歌曲,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节奏以及演唱速度需求,歌唱者在进行演唱时一定要具体地把握住这些强弱及节奏的区别。如《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就需要歌唱者利用鲜明的强弱表现,借助混声和具有较强穿透力的美声,对作品做出适当的艺术处理,使作品中包含的刻骨铭心的爱恋、魂牵梦萦的思念等绵绵不断的爱国情感得以全面地凸显出来。如陕北民歌《兰花花》,则要利用混合声与假声去配合真声的演唱基础,从而将歌曲中蕴含的蓬勃朝气以及活泼可爱充分展现出来。
其次,歌曲演唱者必须认真分析自身的演唱中所包有的不同倾向,绝不能够在演唱时过快、过慢或者过强、过弱地歌唱,也不能在歌唱时一顺到底而没有其快慢、强弱的区分,一旦自己的歌唱中存在着这些问题就要立刻改正。失去了强弱、高低、快慢等对比的歌曲,就成了平淡无奇、乏味的东西,根本不能够使听众真正地感受到歌曲中应该有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审美情趣。
四、声乐演唱者从歌曲的咬字吐音把握歌唱的风格
准确、清晰、灵动的语音是歌唱者在进行声乐歌唱时,所能够给予歌唱者的最直接的美妙的听觉冲击,如果咬字、吐音都不准,其歌唱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所以,歌唱者一定要在歌唱时推动行腔作用的发挥,通过明确地咬字与吐音,来使音乐的歌词能够在其独有的旋律中清晰地传递给听众。而要做好这方面工作,主要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式进行训练:
首先,声乐歌唱者要主动地接受歌唱咬字吐音的规范训练,使自己掌握最为基础的咬字方法。然后,在这种基础上,歌唱者就可以具体地开展具有某种独特的咬字吐音风格的单项训练,或者是将咬字吐音训练与形体训练相结合,既借助于独特的口型动作等来为某种吐音定型。而且,歌唱者还可以借助于专门的练习曲进行某种风格字的联系,并将这些字进行有效连缀实施句子训练。
其次,声乐歌唱者还应当关注具体的咬字吐音技巧,借助于技巧强制性地将自身发音规范准确。比如,对于大音程歌曲的延长,必须以稳定的喉器以及深沉的气息去发它的挑音及滑音。而这种对于喉器以及气息的控制,则要借助于具体的呼吸训练、喉咙训练、音域训练等来实施,从而使音乐风格能够通过清晰明了的字音使听众听明白。
五、声乐演唱者从歌曲的情感蕴含把握歌唱的风格
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就在于其歌曲中都存在着不同的情感蕴藉,作家将其自身的情感以及对于情感的向往深藏在作品中,演唱者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情感挖掘出来,并将自己渗透进情感,进行具体的表现,从而才能够具体地达到对于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而不至于将或悲伤或欢快的歌曲演绎的情感平平没有起伏。而歌唱者对于情感蕴含的把握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歌唱者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于真善美的感知力,以细致、细腻的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去感受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带给人们的感动,从而使自己能够达到情感的足够敏感。而且,歌唱者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身的感悟以及情感进行宣泄和抒发,或者有意识地借助于自己的方式将各种情感演唱出来,从而使自己达到情感的有意识地训练,进而始终带着情感的体验去感受每一首声乐作品。
其次,歌唱者要从上文所谈论的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整体风格、歌曲的快慢节奏、强弱节拍以及歌曲所选用的不同的语词句子、歌唱者自身对于情感的领悟等来对歌曲进行艺术的在创作,即使歌曲在其原有的情感基调上,通过作者的独特把握,将其情感全面凸显出来。
结语:
声乐演唱者要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就必须对影响风格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掌握,然后再掌握这些因素地基础上,不断地调整自身有缺陷的地方,从而呈现给听众悦耳的天籁之音。
注:
[1]李志力.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0(17)
[2]康国晶.“松”与“紧”的辩证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2)
[3]冯娜娜.浅谈声乐演唱中对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J].青春岁月,2012(13)
[4]郜锋.浅谈声乐演唱中作品分析与歌曲处理[J].黄河之声,2010(08)
[5]孟庆媛.声乐教学中歌曲的艺术处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6]李志力.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0(17)
[7]王晋.浅谈声乐教学中歌曲的艺术处理[J].大众文艺(理论),2009(06)
[8]谢俊平.浅谈怎样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J].中国校外教育,2010(02)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邮编: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