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电子电路论文-李栋

前端电子电路论文-李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端电子电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阻抗谱,FPGA,LabVIEW,Howland

前端电子电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栋[1](2018)在《生物电子系统前端电路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健康状态下,人体成分都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下,当人体的生理或者是心里发生变化时,人体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人体成分对人体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评估,临床实验表明通过测量人体阻抗可以实现对人体成分的分析。本文设计了一款完整的阻抗测量系统,实现对人体阻抗测量。系统利用DDS产生频率可控的正弦信号,通过Delta-sigma调制器将DDS产生的并行数字码转换为串行输出,然后利用模拟低通滤波器滤除调制器输出的高频噪音,最后利用Howland电流源将低通滤波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电极将Howland电流源产生的电流信号注入到待测组织中。利用INA放大器将电极两端的电压差进行放大,然后将放大之后的模拟信号通过Delta-sigma调制器转换为串行的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数字滤波器降低调制器输出数字码的速率并且滤除调制器输出的高频噪音信号。利用LabVIEW编写上位机界面,通过控制FT245实现对系统工作模式的修改,并且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与传统的阻抗测试系统相比较,本文提出的阻抗测量系统有叁个方面的优点,其一,是利用数字Delta-sigma调制器级联模拟低通滤波器将DDS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输出,降低系统的规模与系统功耗,滤波器的输出信噪比最低可以到达52dB;其二,在Howland电流源输出级联一个工作在饱和区PMOS管,增加恒流源的输出阻抗,恒流源的输出阻抗达到1MΩ,降低系统对电极接触阻抗的要求;其叁,采用交织结构的CIC抽取滤波器增加滤波器的阻带衰减,与传统CIC抽取滤波器相比,交织结构的滤波器可以使得阻带衰减增加2-10dB。在系统功能测试中利用已知阻值的电阻网络。首先对系统每个独立模块的功能与性能进行验证,然后对整个电路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整个系统的信噪比最低为46dB,最大信噪比可以达到62dB。(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毛文彪[2](2015)在《一种用于13.56MHz射频电子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射频电子标签在智能识别和自动化管理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条码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和IC卡识别技术等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无接触、抗干扰能力强、智能化、寿命长、速度快、识别距离远、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特点。目前,RFID已逐渐成为自动识别技术中应用领域最广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门禁系统等众多自动化管理领域。本论文基于ISO/IEC15693标准,设计了13.56MHz无源射频电子标签芯片的模拟前端电路。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标准ISO/IEC15693协议的简介,射频识别技术理论基础和基本工作原理,整个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的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关键电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设计的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限幅电路、电源产生电路、ASK解调电路、电阻负载调制电路,时钟提取电路、复位电路和电荷泵电路。本文通过对整流滤波电路优化和改进,减小了芯片的面积;实现了结构简单、功耗低的电源产生电路,消耗的总电流小于18uA;利用有源电阻取代了取包络中的无源电阻,优化了解调电路的面积,分别设计了10%ASK解调电路和100%ASK解调,降低了功耗;设计了高可靠性的负载调制电路等。整个设计符合ISO/IEC15693标准,并实现低功耗的设计。整个射频标签模拟前端电路的设计采用宏力半导体公司的0.18μm工艺。分别利用spectre和Virtuoso工具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电路版图的设计,使用Calibre工具对版图DRC和LVS检查,通过Calibre-PEX工具提取寄生参数,完成整个模拟前端进行后仿,仿真结果满足设定的指标,电路正常工作。然后导出版图文件提交制造厂商加工流片。最后确定射频电子标签模拟前端芯片的测试方案,完成芯片的测试验证,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设计的电路实现了预定的指标和功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28)

贾永明[3](2014)在《13.56MHz无源RFID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设计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源RFID电子标签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在射频识别领域已经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而模拟前端电路作为无源RFID标签芯片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能量转化,数据交换等主要功能。伴随RFID技术的发展,无源RFID电子标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基于ISO/IEC15693国际标准协议,本文从电路设计,版图设计再到流片测试,对13.56MHz无源RFID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论文首先对RFID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ISO/IEC 15693国际标准协议做了细致的解读,在掌握协议对设计的规范性要求之后,给出了13.56MHz无源RFID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的整体电路框架和设计思路。之后又逐一分析了电源产生电路中的整流电路,限幅保护电路,LDO以及基准的设计思路,对比传统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并重点对LDO和基准电压源做了细致的分析和仿真。接着论文又对模拟前端电路中的复位电路,时钟提取电路,100%ASK解调电路,10%ASK解调电路以及负载调制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展开讨论,给出了相关电路的具体设计电路图和仿真结果。论文的最后,基于GSMC0.18um工艺,论文又给出了本次13.56MHz无源RFID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的版图设计,并对最终流片生产获得的样片进行了仔细的测试验证。论文中,对13.56MHz无源RFID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中的各个子电路模块的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最终的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芯片工作稳定,功能完整,系统整体功耗只有400uW左右,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2)

汪鹏[4](2014)在《13.56MHz电子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起核心作用,国家一直非常关注RFID技术的发展。RFID电子标签作为一种新型自动识别技术,与其它自动识别技术例如条型码、磁卡等相比,具有智能化、容量大等优点,RFID在交通、物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RFID频率中,13.56 MHz以其识别距离远、成本低廉成为市面上应用最广的RFID频段系统。在13.56 MHz RFID电子标签芯片中,由于标签工作在无源情况下,要求整个芯片工作在低功耗。在电子标签中模拟前端对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电源信号、时钟信号、数据信号、复位信号,故模拟前端电路的设计在电子标签中处于非常重要地位。本论文将在对电子标签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符合ISO/IEC 15693标准的13.56 MHz RFID电子标签芯片的模拟前端系统设计。首先对整个模拟前端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划分电源管理,调制与解调,时钟提取和复位四部分,并确定相应的指标,再对每个模块电路进行优化设计。例如电源管理模块中的过压保护电路中,引入天线电阻分压模式来确保标签天线的电压不会超过电路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在电源管理模块中的电压基准电路,采用自偏置运放设计,得到了高电源抑制的电压基准电路;设计了在10%解调电路中利用RC构成平均采样电路等。该项目设计的电子标签系统在符合通信协议的同时实现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整个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采用宏利半导体的0.18μm工艺,使用spectre工具进行了前仿真,并用virtuoso进行版图设计,通过了DRC和LVS检查,利用Calibre PEX提取寄生参数,并用hspice进行了后仿真,芯片整体版图为0.952mm,消耗总电流为95μA。最后对流片出来的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符合协议和指标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1)

唐金元,王翠珍,于潞[5](2011)在《阻抗匹配电路在电子测量仪器前端模拟通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阻抗匹配电路是电子测量仪器前端模拟通道中的关键电路。在介绍电子测量仪器前端模拟通道组成、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阻抗匹配的作用,即实现信号最大功率传输和实现信号无反射传输。分析了选频匹配网络中常用的倒L型网络、T型网络和Π型网络的电路模型和电路参数设计计算方法,给出了实现阻抗变换的各种电压跟随器的电路结构形式,并对电子测量仪器前端T型阻抗匹配电路参数的计算进行了举例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1年03期)

邓忠华,刘亮,李娜,张智,谢庆国[6](2007)在《PET前端电子电路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PET前端电子电路中信号的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本文设计了一个二阶无源RC滤波器。用HSPICE、MATLAB对实验数据做了仿真与分析,实验表明该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的电子电路可以大幅地降低系统的成本,有助于提高图像重建的质量。(本文来源于《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前端电子电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射频电子标签在智能识别和自动化管理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条码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和IC卡识别技术等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无接触、抗干扰能力强、智能化、寿命长、速度快、识别距离远、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特点。目前,RFID已逐渐成为自动识别技术中应用领域最广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门禁系统等众多自动化管理领域。本论文基于ISO/IEC15693标准,设计了13.56MHz无源射频电子标签芯片的模拟前端电路。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标准ISO/IEC15693协议的简介,射频识别技术理论基础和基本工作原理,整个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的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关键电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设计的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限幅电路、电源产生电路、ASK解调电路、电阻负载调制电路,时钟提取电路、复位电路和电荷泵电路。本文通过对整流滤波电路优化和改进,减小了芯片的面积;实现了结构简单、功耗低的电源产生电路,消耗的总电流小于18uA;利用有源电阻取代了取包络中的无源电阻,优化了解调电路的面积,分别设计了10%ASK解调电路和100%ASK解调,降低了功耗;设计了高可靠性的负载调制电路等。整个设计符合ISO/IEC15693标准,并实现低功耗的设计。整个射频标签模拟前端电路的设计采用宏力半导体公司的0.18μm工艺。分别利用spectre和Virtuoso工具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电路版图的设计,使用Calibre工具对版图DRC和LVS检查,通过Calibre-PEX工具提取寄生参数,完成整个模拟前端进行后仿,仿真结果满足设定的指标,电路正常工作。然后导出版图文件提交制造厂商加工流片。最后确定射频电子标签模拟前端芯片的测试方案,完成芯片的测试验证,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设计的电路实现了预定的指标和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端电子电路论文参考文献

[1].李栋.生物电子系统前端电路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2].毛文彪.一种用于13.56MHz射频电子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贾永明.13.56MHz无源RFID电子标签模拟前端电路设计及验证[D].电子科技大学.2014

[4].汪鹏.13.56MHz电子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唐金元,王翠珍,于潞.阻抗匹配电路在电子测量仪器前端模拟通道中的应用[J].中国测试.2011

[6].邓忠华,刘亮,李娜,张智,谢庆国.PET前端电子电路滤波器的设计[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

标签:;  ;  ;  ;  

前端电子电路论文-李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