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气流声源论文-许伟,曾新吾,蔡清裕,孙海洋

调制气流声源论文-许伟,曾新吾,蔡清裕,孙海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调制气流声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学,强声,调制气流声源,振动系统

调制气流声源论文文献综述

许伟,曾新吾,蔡清裕,孙海洋[1](2014)在《调制气流声源振动系统有限元分析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对调制气流声源振动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电涡流传感器构建了实验系统进行了相关验证,并对产生低频强声和远距离语音广播条件下橡胶弹性元件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R橡胶本构模型描述的振动系统与实验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该本构模型描述初始小变形条件下的橡胶振动特性是有效的;理想情况下,动圈-橡胶结构的振动系统为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低频振动时,振动位移失真以橡胶等效刚度非线性引起的叁次谐波失真为主,随着频率升高至共振频率附近,磁场不均匀等因素引起的二次谐波失真逐渐增大并成为主要失真分量;音圈偏置是导致系统出现多阶振动模态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4年06期)

田章福,赵云,龚昌超,孙海洋[2](2014)在《超声速调制气流声源声压级增益特性的理论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认为,当气室压力提高到一定程度,调制气流声源声压级输出将趋于饱和。为了从基本原理上探讨进一步提高声源输出的途径,设计了收缩-扩张喷口,将调制作用上游的声速流动提高至超声速。理论分析表明,来流气压较高时,超声速调制优于声速调制,可获得一定的声压级增益。增益量随喷口面积比减小而增加。旋笛实验在调制频率较低时得到了超声速调制的声压级增益;调制频率较高时,受瞬态作用的影响,参与调制的气流很可能未完全发展为超声速流动,超声速调制与声速调制的旋笛性能相同。(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周泽民,曾新吾,龚昌超,田章福,孙海洋[3](2013)在《基于NFxPEM算法的调制气流声源的非线性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调制气流声源存在较强的谐波畸变,将声源系统等效为Hammerstein非线性模型,利用该模型下的预失真技术对声源进行非线性补偿研究。根据辨识的Hammerstein模型中静态非线性部分带有直流分量的特点,给出了考虑直流分量补偿的预失真算法,并用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直流分量补偿的必要性。在非线性补偿实验中,根据单频信号辨识得到Hammerstein模型参数,采用NFxPEM算法求得对应的预失真Wiener模型参数和预失真波形。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发射相比,补偿发射后声波的功率谱中谐波能量有所下降,而基频能量有小幅度的上升,说明了研究思路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周泽民,曾新吾,龚昌超,赵云,田章福[4](2013)在《大功率调制气流声源阵列的相干合成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完成了调制气流声源阵列的相干合成实验.提出了利用主动相位控制方法实现调制气流声源阵列相干合成的思路,介绍了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声源阵列相干合成的原理.对利用该算法实现声源阵列的相干合成进行了数值模拟,完成了双调制气流声源阵列在远场的相干合成实验,并给出算法参数的合理设置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基频成分的相干合成效果明显,算法收敛时测点处的声压级相比单源发射增加了4dB,接近于各单源功率谱中基频成分相干合成、其他频率成分非相干合成的结果;结果表明实验中算法能够有效控制各调制气流声源辐射声波的相位,取得了明显的相干合成效果.(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13期)

周鹤峰,赵云,曾新吾[5](2011)在《气流声源变形调制发声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气流声源主要由气室、喷口和号筒组成,调制在喷口处进行,常用的调制方式是通过受控动组件切断气流形成断续喷注发声。一般认为,人发声器官和气流声源的换能机理类似。一个发声周期内声门运动如图1所示。这一过程中,除了喷口面积随时间变化,声门变形对气流的调制作用也十分明显,不同的声门形状呈现出声道内特殊的流场特性,进而对发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11-18)

周鹤峰[6](2011)在《变形调制气流声源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典型的大功率高压流体声源,调制气流声源在强声波传播和效应研究等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应用需求的发展,人们希望进一步改进调制气流声源的技术性能。一般认为,调制气流声源与人发声器官的换能机理类似,两者的发声过程都可以归结为调制气流问题。区别于传统调制气流声源喷口部分采用的类似阀门的开关调制,在人的发声过程中,声门的变形调制对流场演化和声能转换的影响十分明显。基于通用CFD软件FLUENT,本文建立了两种气流声源的数值仿真模型,在喷口区域分别实现了类似人发声过程中声门的变形调制和一般调制气流声源采用的类似阀门的开关调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气流声源内部流场演化和声能转换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以Meyer严格理论和马大猷近似理论为代表,深入分析了经典的准稳态理论的求解过程,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对气流声源的优化设计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几点结论,探讨了由于假设前提造成的理论局限性。2、利用FLUENT分别建立了变形调制气流声源和开关调制气流声源的数值仿真模型,具体包括了网格生成、边界条件和计算区域划分、湍流模型的选取、动网格实现以及关键参数的设置等方面的工作。3、基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本文得到了大量模拟数据并展开细致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受限调制射流非定常流场的主要特征包括旋涡相互作用和高低压交替现象,改变气室压力和调制频率对变形调制气流声源的流场特性和换能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验证了准稳态理论预测结果的局限,两种调制条件下气流声源流场演化差异不明显,靠近调制区域处物理量变化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1-11-01)

赵云,曾新吾[7](2011)在《调制气流声源气声转换过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已有准稳态理论在高频低速条件下性能预测的偏差和在换能机理假设上的不足,同时为设计者提供预示声源结构与辐射特性之间关系的工具,提出了基于混合气动声学方法的辐射声场仿真模型,分析了典型工况下流场和声场特性,探讨了换能过程的频率相关性。内流场由瞬态可压缩雷诺时均方程描述,SSTk-ω湍流模型耦合增强壁面函数用于预测喉道壁面流动分离,动网格用于对音圈调制运动建模,FW-H积分计算近距离强声场,讨论了模型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稳态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气动声场基频与调制频率一致,声信号存在非线性谐波失真。调制频率对换能机理有影响,高频调制下涡流和剪切层的增强使得声场预测中需考虑高阶极子源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许伟,曾新吾,龚昌超,孙海洋[8](2010)在《调制气流声源振动系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振动系统是调制气流声源中实现气流调制的关键机构,一种典型结构是动圈—橡胶形式,如图1所示。其中,动圈即音圈,是振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橡胶弹性元件固定,其下部是线圈,置于磁路气隙中,加载电信号时受磁场力的作用使音圈产(本文来源于《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2-26)

赵云,曾新吾[9](2010)在《喉道设计对调制气流声源声能转换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工程应用中,希望提高调制气流声源声强和增加能量转换效率,同时实现对输出声压级、频谱特性和指向性的准确控制,即所谓高声强、高效率和高精度。探讨喉道形状对换能过程的影响是解决这(本文来源于《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2-26)

龚昌超,曾新吾,田章福,孙海洋[10](2010)在《喉道高度对调制气流声源发声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调制气流声源具有声功率高(可达万瓦级以上),声源附近的声压级(SPL)可达140dB以上,声信号便于控制,频率响应范围较宽且覆盖了低频段等诸多特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一度受到声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已成功应用于远距离广播、噪声环境试验和声学清洗等方面。(本文来源于《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2-26)

调制气流声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常认为,当气室压力提高到一定程度,调制气流声源声压级输出将趋于饱和。为了从基本原理上探讨进一步提高声源输出的途径,设计了收缩-扩张喷口,将调制作用上游的声速流动提高至超声速。理论分析表明,来流气压较高时,超声速调制优于声速调制,可获得一定的声压级增益。增益量随喷口面积比减小而增加。旋笛实验在调制频率较低时得到了超声速调制的声压级增益;调制频率较高时,受瞬态作用的影响,参与调制的气流很可能未完全发展为超声速流动,超声速调制与声速调制的旋笛性能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制气流声源论文参考文献

[1].许伟,曾新吾,蔡清裕,孙海洋.调制气流声源振动系统有限元分析与实验[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4

[2].田章福,赵云,龚昌超,孙海洋.超声速调制气流声源声压级增益特性的理论与实验[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

[3].周泽民,曾新吾,龚昌超,田章福,孙海洋.基于NFxPEM算法的调制气流声源的非线性补偿[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

[4].周泽民,曾新吾,龚昌超,赵云,田章福.大功率调制气流声源阵列的相干合成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13

[5].周鹤峰,赵云,曾新吾.气流声源变形调制发声的数值模拟研究[C].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6].周鹤峰.变形调制气流声源的数值模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7].赵云,曾新吾.调制气流声源气声转换过程模型研究[J].声学学报.2011

[8].许伟,曾新吾,龚昌超,孙海洋.调制气流声源振动系统实验研究[C].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9].赵云,曾新吾.喉道设计对调制气流声源声能转换过程的影响[C].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10].龚昌超,曾新吾,田章福,孙海洋.喉道高度对调制气流声源发声性能的影响研究[C].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标签:;  ;  ;  ;  

调制气流声源论文-许伟,曾新吾,蔡清裕,孙海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