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连之
摘要:教师应该把化学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鉴于此,笔者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化学;学生;主人;主体
作者简介:时连之,任教于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在几次高级别的化学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几节“名师”的化学课。笔者终于发现“名师”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哪一位名师不是靠嘴皮子一路过关斩将“讲”出来的?观摩一节“优质课”犹如欣赏一场“皮影戏”,名师便是那个皮影戏表演大师,课堂里学生的“存在”,又有哪一个动作细节不是被大师手里的线专门牵掣着的?
课堂上,教师恰如其分的提问,只有二、三名同学回答了问题,更多时候是教师指名回答或是越俎代庖,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洗耳恭听。仔细想想,为什么越到高年级,学生就越不愿回答问题呢?是学生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是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也都口口声声在谈学生的“主体地位”,请问“主体”是能“被”习惯了霸占课堂的人想体现就能刻意“体现”出来的吗?当把学生“主体地位”当成课堂上居高临下的恩赐时,任何所谓的“课堂民主”都是虚伪的,这样的课堂有什么生命的狂欢感?
再来看看我们传统课堂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人才,哪个不是高分低能呢?参加奥赛,绝对不输给任何国家。但为什么至今还没产生“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呢?我们该警醒了!我们的化学课堂该何去何从呢?
陶行知先生主张: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让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让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让他能看;解放他的嘴,让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让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化学课堂应该学会“放手”。“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应该真正地把化学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仅喊口考。那么应该怎么将化学课堂还给学生呢?应该如何放手呢?笔者实践体会如下:
一、从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
其实传统课堂的“罪恶”责任不全在教师,而是“课堂观念”。因为教师的“课堂观念”决定着教育的一切和一切的教育!学校的产品是课堂,有什么样的“观念”便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诸如:“不讲还叫老师吗?”“讲多尚不会,讲少岂不更不会?”这些言论是随处可见。可见都是“课堂观念”惹的祸。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
可以这么说: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应从转变“课堂观念”入手。变“教师为本”转而为“以学生为本”,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上必须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中学,在教中悟,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不将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而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将活动落实到位;变传统的“聚焦式”的教学转而为“立体型辐射型”的教学,课堂上注意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在涌动;变“知识传授”为目的转而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不将分数看作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二、营造“学生为主体”的良好课堂氛围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绝不能以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高超艺术来评价,而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老师。正是因为如此,新化学教材明显地淡化了知识的要求,更多地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和学的方式上,由单向输导向多向交流转变。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要求多向交流--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
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想实现这些目标,要想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营造“学生为主体”的良好课堂氛围。
三、建立互助学习小组,重视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创新,就要有正确引导。在两年前,笔者的化学课堂就建立了互助学习小组,一直坚持到现在。两年的实践,笔者欣喜的发现,采用互助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获取了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了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我的课堂真的变成了“知识的海洋,生命的狂欢”。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一)“互助学习小组”的建制
1.按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每小组6人。桌对桌,面对面,面对面两人为一个对子。这样便于学生交流、方便学生课堂学习中问题的讨论和平时学习的督促。
2.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设置小组长一名。
3.对小组内成员按座位顺序进行编号1~n,以方便教师在课堂中“学习成果展示”时,进行抽样。
(二)互助学习小组功能的发挥
一般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对子内讨论→对子间讨论→组长集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小组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成果展示”→讨论结束→教师宣布进入下阶段的学习活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也是互助学习小组功能的重要体现。
(三)互助学习小组的考核评价
1.主要目的:通过考核、奖惩等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逐渐转变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
2.主要考核思路:小组整体考核奖励为主,个体考核为辅。
①积累平时活动情况记录
本小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课堂提问及回答问题总次数”“成果展示正确率”“课堂活动中老师表扬次数”等,上述统计表张贴在教室内醒目位置,让小组长及时记载、其它学生督促。
②评选“优秀学习小组”“表现积极学生”
根据平时记录,定期无记名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表现积极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利用小组合作有利于均衡发展学生的情趣和技能。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常出现的部分学生处于“旁观”地被动学习地状况,赋予全体学生更多地参和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四、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空间,重视学生多维发散的培养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的多维发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而要靠后天激活。所以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四维空间。一个好的发散性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多维发散能力。
五、重视实验探究
实验一直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因此我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分组去做的实验都让学生动手去做,一般不演示。另一方面,我非常重视实验设计的教学。
因为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的方案并进行实验操的过程,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更能有效地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如铁生锈条件的探究,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铁在什么条件下会生锈,然后分组收集证据进行验证,记录好实验现象,再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实验探究中,学生们学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品质和学习的责任感。
六、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已不能简单地满足复述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的是一个思考的头脑,以及敢于向教师或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质疑的勇气,因此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做钠燃烧的实验时,生成的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周围出现了黑色。有学生说是碳化,有同学说生成了新物质。此时就顺势启发:如果是碳,怎么证明?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满意的结论。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的化学课堂责无旁贷。学会放手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2]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3]丁建志.主体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211751
GivingInitiativeofChemistryClassroomtoStudents
ZHILianzhi
Abstract:Teachersshouldgivetheinitiativeofchemistryclassroomtostudentssothatstudents’subjectcouldbefullyrealizedandtheybecomethemasterofclassroomteaching.Theauthormakesabeneficialattemptandexplorationofit.
Keywords:chemistryclassroom;students;master;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