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像聚焦颂星火——《星火科技30分》(论文文献综述)
邹蓉蓉[1](2019)在《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然而在实的课堂教学应用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在课堂组织中依旧延续传统的形式,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其实现培养目标。为了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希望在互联网+教育理念下,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技术新手段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本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笔者首先通过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归纳与总结,整理微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寻找当前研究的热点与不足,归纳出任务驱动教学现存的不足以及微课融入的优势及可行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微型学习理论和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指导下,结合21世纪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堂结构变革的要求,构思了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其次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对教学实验进行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实验,来分析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问卷、量表、作品评价及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学生不同方面的变化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作品成绩得到提升;(2)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积极作用;(3)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态度。
张娣[2](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杜俊峰[3](2014)在《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技术作为当前社会最快捷高效的传播手段,其普及和应用的程度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在此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逐渐关注思政理论课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与运用,宏观上,从广义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微观上,从现有的新媒体的技术层面总结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已经渗透到人民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新媒体技术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本论文从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相关概念和具体类型入手,归纳分析了新媒体技术的一般性特征,使大众对新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从新媒体、政府监管部门、教育工作者、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消极影响的原因,进而针对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新媒体技术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刃剑”的影响,不是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种社会体制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彻底解决掉的问题,它们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而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正确认识这一客观现实,并从全方位各角度出发,扩大新媒体技术的积极影响,削减其消极影响,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巧妙地结合,并为其服务。
韩彤彤[4](2012)在《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怀远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县级电视台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后,已经成为四级办电视体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安徽省内的县级电视台同全国大多数县级电视台一样,相比省级和国家级电视台而言,受制多实力弱,除了政策和播出地域的限制外,还要面对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内容资源的竞争,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导致县级电视台的发展陷入收视率低影响力有限的困境,面对严峻的媒介生态环境,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县级电视台只有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在安徽省县级电视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怀远电视台为个案,通过调查举证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安徽省县级电视台今后改革的方向。论文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通过对县级电视台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阐明对县级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理论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以怀远县作为研究个案的价值,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梳理中国县级电视台的历史沿革,从1983-2003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三部分是分析怀远电视台的现状与困境并概述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是以怀远电视台做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图表和问卷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第五部分是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的总体发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供学术参考。第六部分是结语。
冯广圣[5](2012)在《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对“桂村”个案的深入考察,采用以传播民族志为主的多种方法,对当今中国的乡村社会的人际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网络和新媒介传播网络予以“全景”展示,重点解读转型期中国村庄的社会传播现象,讨论不同类型的乡村传播网络的功能,探究传播与村庄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项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作为考察对象的桂村的自然环境、建制沿革、社会变迁概况,就村民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的“传播网络”等概念加以界定,提出“传播五观”作为观照全文的基本架构,还就研究范围进行了说明。论文认为人际关系是维系村庄秩序的重要纽带,人际关系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展开,人际传播网络处于村庄社会传播网络的核心圈内。论文根据在桂村的实地调研资料,说明在村庄人际传播网络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常常发生彼此换位的现象;重点讨论了村庄人际传播的“三喻文化”现象;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村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论文随后考察了国家意志向村庄的组织性渗透进程,说明了国家政权组织嵌入桂村的新表现,并对桂村的教育组织传播作了全面描叙,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以挂灯、二月二庙会为例对民俗传播的实景加以呈现;对桂村村政组织大力推进的旅游传播进行了事件-过程分析。论文阐述了各种形式的乡村组织传播所具有的整合、控制和认同等功能。论文对桂村村民接触、使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情况作了全面描叙,考察了村民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重点对村民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深描”,说明电视在乡村的传播效果。基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复杂性,论文重新审视了若干流行颇广的乡村电视研究观点。在新媒介传播网络方面,论文主要考察的是电脑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论文考察了桂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电脑接触情况,分析了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偏好。在对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情况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村民的手机使用状况。考察发现,新媒介传播使村庄社区媒介化,村民在新媒介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提高村民媒介素养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桂村传播网络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而阐述了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的关系,指出各种社会传播网络都具有整合、解放、交换、认知和区隔等功能;在不同的乡村传播网络中,都有可称之为“能人”的核心人物,他们在社区传播网络中处于“节点”位置,他们的传播观念、行为在乡村社区内具有扩散力和影响力,逐步被多数村民所接受,逐渐形成乡村社区的共识,引发乡村社区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能人”作为乡村精英,以舆论领袖的身份参与村庄建设,对村庄的发展发生影响。借鉴已有的乡村传播研究成果,论文建构了“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传播网络的结构模型。论文强调指出,乡村社会传播网络是一个复合体,不同层次的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不尽相同——人际传播网络相对稳定,功能侧重于乡村稳定的人际关系秩序的维系,其参与者注重互惠;组织传播的变数较大,组织传播网络是对社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作用最大的传播网络,其功能侧重于整合,其参与者注重获得安全保障和在组织中的身份认可;大众传播是乡村最为显在的传播形态,村民通过接触使用大众传播网络,实现文化消费,享受娱乐性的精神按摩;新媒介传播网络具有功能上的融合性,是乡村社区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播网络。
胡良友[6](2012)在《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 ——关于大别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构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以我的家乡—河南新县为田野调查地点,对大别山地区浓厚的红色文化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人类学、博物馆学的研究。在我的家乡,我是在老人红色历史的叙事中成大的,其红色文化的神秘色彩一直是我心里挥之不去的一个情愫。现在的人类学、博物馆学的专业训练使我有可能对其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也算是圆我儿时的一个梦想。本文是以大别山地区的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为研究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学界的流行更是加深了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这一独特的博物馆形态进行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力因素进行人类学的分析。这种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研究是一种以小见大的过程,是一种历史学所说的微观史学的做法,即通过文物的研究来重现当时历史进程与结构。多点调查的田野调查是必要的,这对于革命文物的历史重述、经济权益之争具有很强的阐释能力。在文中,我们分析了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形成的原因,作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研究的背景提出。这让我们对其整个的文化一社会结构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这也有助于理解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在当地的独特意义。在红色文化的大背景下,本文论述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文化发展的两条路径,即西方博物馆的中国化与中国祠堂的博物馆化,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的两个维度上分别进行了人类学意义的追溯。这项研究不仅对于一种文化形态的形成有解释力,而且对本土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第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不仅是一个收藏文物的场所,还是一个政治权力积聚的场所,通过考察这几年的新闻回顾,我们发现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所承载的政治权力利益。第三,深入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内,我们将着眼点放在了革命文物身上,分析了革命文物引发的历史叙事,而且还有革命文物与博物馆主体之间的关系。用福柯的研究来探究文物被构建的话语权力,以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当然,现代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结构的制约下产生的,必然有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对于其极力回避的历史叙事,我们以张国焘现象为例,分析了两种相左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与关系。在此,我们将意识形态作为研究的方法论来分析这种与现实因素不相符合的现象。第四,现代中国,文化遗产的全球话语与非物质文化研究如火如茶的进行,而且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越来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依托资源,红色文化、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研究尤其重要。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定义、特征、分类等基本的学术概念进行了谈论,这在博物馆学领域内是一个重要的,但是容易被忽视的话题。另外,河南新县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理念也为未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路径,“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和“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实践可以说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即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与经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做成一个文化产业。革命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分类中的一个形态,其发展路径也会对博物馆学的研究提出一些有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比如,发展博物馆自身的经济产业,以减少对于政府财力的依附等。所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红色文化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于博物馆学领域内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也有所裨益。
吕志军[7](2010)在《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着国际化开放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在总结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相关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出版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和教育部专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结合科技期刊出版实践和调研的成果,就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课题进行六个方面的研究:(1)对与科技期刊出版有关的企业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包括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价值链理论、协同学和自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重点就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和价值链理论进行探讨,主要研究这些企业管理理论对科技期刊出版的指导意义。提取了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观点和方法,包括科技论文资产管理、版权管理、数字内容管理的观点和技术,以及科技论文综合评价的模型和算法,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展开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业务流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围绕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政策,针对纸质期刊、电子期刊、网络期刊等不同主体,从法律法规、行业规章、标准规范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归纳分析;针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各个业务流程,提取了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中涉及的规章;对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了探讨,包括质量管理的标准规范、编排、出版形式等国家标准;基于此,提出了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政策建议。(3)选取《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两种典型的科技期刊作为样本,对两种样本期刊的出版业务流程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按照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成本、质量、服务、速度四个绩效指标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创造性利用信息技术是再造的关键,全方位地提高科技论文传播的效率是再造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人员需要是再造的核心的研究结论。(4)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前提下,从传统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的剖析入手,就数字技术对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传统期刊和数字期刊两种出版模式的优劣势,指出两者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论证了科技期刊多媒体出版模式的可行性。依据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研究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业务流程的目标,构建了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多媒体出版模式。(5)回顾了科技期刊出版数字化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其关键问题是科技论文评议的数字化。为了实现评议的数字化,给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科技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确定隶属度,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主编定稿和编辑审稿业务流程中,引入支持向量机技术进行论文的评议,给出了科技论文编辑评议流程数字化的算法。通过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评议数字化的案例,说明科技论文综合评议的相关模型和方法可以在科技期刊的论文评议中应用。(6)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以《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为例,对科技期刊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科技期刊出版的过程描述方法,围绕组织结构的优化和组织结构的扩展对《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再造进行研究,在具体案例中研讨如何把前文论述的科技论文综合评议方法贯穿于多媒体出版模式中,把多媒体出版模式落实到具体出版业务流程中,在过程型组织结构中体现业务流程再造。
蒋晶丽[8](2008)在《中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研究》文中提出科技传播是促进科技信息扩散、实现科技知识增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传播得到同步发展。在我国,与其他大众媒介科技传播相比较,电视科技传播的发展历程,更深刻地体现着科技传播的历史跨度。进入21世纪,科技传播更显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如何发挥电视媒体优势进行科技传播,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营造一种科学、文明与实事求是的社会氛围,实现科技传播“高效益”,是当前我国传播研究的迫切而现实的课题。电视科技传播效益,主要是指电视媒介在进行科技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本研究以电视科技传播效益为选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视科技传播典型案例,重点探讨:(1)我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的内涵;(2)电视科技传播实践中形成的传播效益类型;(3)影响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的主要因子;(4)如何创新传播理念,追求电视科技传播高效性;(5)如何实现电视科技传播内容“优化”等,以求获得全面提升我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的总体思路与完整框架。电视科技传播效益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型:即知识效益、精神效益、应用效益、娱乐效益。其中应用效益包括实用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强调的是,科技传播效益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征。在电视科技传播的实践中,传媒环境、传播条件、传媒市场、传播主体、传播受众是影响传播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电视科技传播的“高效益”,需要完善并创新传播理念,优化传播内容。要坚持科学性与新闻性的结合,加强电视科技传播娱乐性的探索,倡导科学视角与人文关怀的交融,进一步提升电视科技传播效益。
丁一[9](2007)在《电视栏目剧节目形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点的一种崭新电视节目形态。栏目剧的出现,拓宽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领域,也标志着中国电视传统话语方式的改变。电视节目形态概念的大行其道是电视产业化、电视节目商品化、电视传播理念受众中心转移等的结果。当电视节目的节目形态单一、稳定、乏善可陈的时候,电视节目形态的概念自然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反之,电视节目形态就会成为人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当下电视屏幕上纷纷涌现的娱乐节目、谈话节目、益智节目、真人秀节目等,无不昭示这是一个节目形态迅速更新的时代。对电视节目形态进行限定和研究,是应对电视竞争的需要。明确电视节目形态的概念有利于节目的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在电视节目市场供大于求之后,观众成为稀缺资源,对电视节目形态进行研究和限定,有利于观众迅速辨识和记忆,避免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有利于节目的生存和创新,形成电视节目品牌。通过对电视栏目剧的题材、内容、结构方式、叙事方式的界定,将电视栏目剧锁定在特征鲜明清晰的状态,更方便电视栏目剧吸收一些新鲜元素形成自己的特色,吸引观众,提高节目生命力和创新能力。当代我国电视节目呈现出形态交叉化、角色多元化、一切从受众出发和人文主义思潮浓厚的走向。经过12年的积累,栏目剧以火爆的面貌出现。无论是诞生还是发展,以及到现在如此大面积和深度地受到关注,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既是电视传播的本体要求,也是观众收视兴趣的召唤,同时与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走向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电视栏目剧的概念、总体特征、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传播环境进行的全面概括和总结,分析了栏目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节目形态与其他现有节目形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对栏目剧的节目形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针对业界对栏目剧形态的模糊认识和争论,发现栏目剧生存的困境和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协调发展的观点。栏目剧正处在加速发展的阶段,仍在不断变化中,对栏目剧的界定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从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去界定。按照创作的思维,发行的方式,受众人群的不同可以把当前的电视栏目剧分为两大类或两种潮流:即市井民生剧与细致创作剧。市井民生剧是偏重于真实色彩,细致创作剧偏重于虚拟色彩。这两种潮流存在差别,但没有高下之分。我们不要过多强调栏目剧形式的整齐划一,在栏目剧创作的最初阶段,力求约会意识,以栏目的符号培养对本土市场的收视人群的固定吸引。偏于本土化、新闻感的剧更多呈现栏目属性,而偏于全国市场高端人群更多偏重于剧的属性。这里,各自应该有自己的一个诉求点。栏目剧所要追求的是收视效果最大化。今天的媒介产品,首先要求的是一种纯粹化的生存,而不是复合化的承载。栏目剧核心的传播价值在于它把当前的社会思潮、把传播还原给百姓,是百姓本位、受众本位意识的凸显,这种节目形态认同和张扬了打破真实与虚拟界线的价值,将传播题材和传播本身分开,重视用更有效的方法实现最有效的传播。同时,栏目剧模式化的运作彰显了电视产业的竞争理念,把电视还原给了市场,把电视节目交给了电视产业本身。从一定意义上说,电视栏目剧是为了赢得收视率,为了绕开电视剧的竞争的门坎而产生的电视节目形态。这种“半自觉”的产生过程,也就注定了栏目剧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遭遇一些比较尴尬的问题。尽管栏目剧的容量有限,尽管它是百姓戏、小戏、“碎戏”,但还是要讲求质量、品位、品格,做到戏碎而神不碎、形碎而质不碎。这是它的生命之本、长生之道。我国传媒的社会角色将在日益变革的政治氛围、经济环境和社会思潮中继续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明。就整体而言,这就是“信息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呈现,是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就局部而言,这更是开放意识下的个体觉醒,是社会前行、传媒发展的客观纪录。栏目剧的实践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创造,也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台的个人成就,它是我国传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是电视传播不断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成果。它具有自身的传播价值和市场价值,它会具有多样的形式,也会不断汲取优良的元素,不断向前发展。任何孤芳自赏,裹足不前,都是对栏目剧这种电视节目形态的破坏。栏目剧的出现和产生体现了对电视传播规律的尊重,我们应该重视和发展这种新型的节目形态,把电视节目还原给受众,还原给市场,把电视节目交给电视产业本身。
马池珠[10](2006)在《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农民问题,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农业电视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系统科学和传播理论为构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创作实践等多种研究途径,对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包括传者体系、内容体系、传播通道体系、受众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构建了基于受众为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本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一是农业电视不能满足农村受众需要,表现是农业电视频道少、栏目少、时间短、播出次数少、播出时间边缘化;内容单调、枯燥,艺术性差。二是农业电视传播以传者为中心。本文阐释了农业电视缺失的成因。从传播学角度,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以传者为中心,弊端为: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和播放,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从电视学角度,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节目资源匮乏,在内容方面,存在节目针对性差,主题不鲜明,内容空洞贫乏等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是使城乡电视出现重大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解决农业电视缺失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建构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使受众成为电视传播系统的主体,在对受众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方法建立适于农业电视传播的传者体系、传播通道体系、传播内容体系和受众体系。 第二部分:本文对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体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农业电视受众的分类、特点、构成、分化以及收视需求。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由农业生产者、农业管理与经营人员、农产品消费者、城市市民构成。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已经分化成五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阶层、农村管理者阶层、贫困农民阶层。农业电视的受众除具有一般受众多、杂、散、匿等特点外,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传统,在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农村受众需求研究是受众研究的重点。问卷调查表明,农村受众收看农业节目的目的依次是为了解农业政策、学
二、声像聚焦颂星火——《星火科技30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声像聚焦颂星火——《星火科技30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 |
1.1.2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
1.1.3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课的研究现状 |
1.2.2 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实验研究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微课 |
2.1.2 任务驱动教学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成就动机理论 |
2.2.3 微型学习理论 |
2.2.4 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 |
第3章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分析与设计 |
3.1 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存在的不足 |
3.1.1 学习路径与学习策略单一 |
3.1.2 教学目标与任务设计不合理 |
3.1.3 教学评价简单化 |
3.1.4 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
3.1.5 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 |
3.2 微课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积极作用 |
3.3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基于学习者特征分析 |
3.3.2 基于课程特点分析 |
3.3.3 基于教学环境分析 |
3.4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
3.4.1 教学内容分析 |
3.4.2 教学目标设计 |
3.4.3 教学资源设计 |
3.4.4 教学过程设计 |
3.4.5 教学评价设计 |
3.4.6 教学设计案例 |
3.4.7 两种教学设计过程比较 |
第4章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教学实验 |
4.1 实验对象 |
4.2 实验目的 |
4.3 实验变量 |
4.4 实验假设 |
4.5 实验工具 |
4.5.1 MSLQ问卷 |
4.5.2 兴趣与学习态度问卷 |
4.5.3 课堂观察记录表 |
4.6 实验实施过程 |
4.6.1 实验准备 |
4.6.2 实施过程 |
4.6.3 实施小结 |
4.7 实验数据分析与实验结论 |
4.7.1 学生成绩分析 |
4.7.2 课堂观察分析 |
4.7.3 学习兴趣和态度分析 |
4.7.4 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照班教学设计 |
附录二 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自主学习能力自陈量表 |
附录四 作品评价表 |
附录五 课堂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2)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1. 创新点 |
2. 研究方法 |
一、 新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特点及一般影响 |
(一) 新媒体的概念及其发展状况 |
1. 传统媒体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
2. 新媒体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
(二) 新媒体技术的特点 |
1. 受众的广泛性 |
2. 传播的高效性 |
3. 形式与效果的复杂性 |
(三) 新媒体技术对于受众的一般影响 |
1. 对于受众思想观念的影响 |
2. 对于受众价值观念的影响 |
3. 对于受众道德素质的影响 |
二、 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一)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1. 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
2. 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时空界限 |
(二)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1. 渲染的消费文化与时尚文化误导大学生价值选择 |
2. 西方某些意识形态的渗入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
三、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 当代高校层面的原因 |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
2. 高校校园新传媒基础建设不够健全 |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的缺乏 |
(二) 有关部门对传媒监管不力导致 |
1. 有关传媒监管的法律法规问题 |
2. 针对传媒的监管机制问题 |
3. 传媒监管队伍专业化的问题 |
(三) 大学生自身某些因素扩大了新媒体的消极影响 |
1.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
2. 大学生思想文化底蕴不足导致鉴别能力不强 |
3. 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素质的缺失导致消极影响扩大 |
四、 思想政治教育对新媒体技术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分析 |
(一) 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
1. 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
2. 善用“理性魅力”感染学生 |
3.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
(二) 优化改进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 |
1. 更新传播理念 |
2. 注重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
3. 以新媒体技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
(三) 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知行能力 |
1. 提高教育对象对传媒信息的判断选择能力 |
2. 提高教育对象对传媒信息外化践行的能力 |
(四) 利用多种新媒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
1. 创新“网站”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 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3. 利用“IM”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4. 综合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五) 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保证新媒体内容的健康发展 |
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新兴传媒载体的健康发展 |
2. 加强监管,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环境 |
3. 提高新媒体技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发挥正确引导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怀远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县级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亟待关注 |
(二) 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
(三) 以怀远电视台为个案研究县级电视改革“试点先行”的意义 |
二、县级电视媒体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县级电视媒体研究 |
(二) 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 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县级电视台的生存演变 |
第一节 起步阶段(1983——1989) |
一、“四级办”体制的确立 |
二、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 |
三、有线电视的初步发展 |
四、县级电视台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初步发展阶段(1990——1996) |
一、境外卫视对中国广电事业的威胁 |
二、广电政策调整加速行业整顿 |
三、电视行业整体高速发展 |
第三节 平稳发展阶段(1997——2002) |
一、全国电视行业发展思路与政策调整 |
二、全国电视行业发展概况 |
三、县级电视台发展情况 |
第四节 体制机制改革后的困惑(2003——至今) |
一、县级电视台依赖的政策背景 |
二、县级电视台的去留争议 |
第二章 从怀远电视台看全省县级电视台现状 |
第一节 怀远电视台现状 |
一、怀远电视台基本概况 |
二、怀远电视台发展背景分析 |
第二节 怀远电视台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节目形式匮乏质量不高 |
二、栏目内容不具太大吸引力 |
三、频道定位不精准品牌意识弱 |
第三节 对怀远电视台现存问题分析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四节 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 |
一、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的数量演变 |
二、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困境 |
第三章 怀远电视台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 |
第一节 加快改革节目内容与形式 |
一、新闻栏目亟待打磨 |
二、原有专题栏目品牌化 |
三、增加“三农”类新形式栏目 |
四、强调地域人文特色 |
五、合理编排打造频道品牌 |
第二节 提升广告经营方式 |
一、主动开拓更多广告资源 |
二、创新广告合作模式 |
三、提升广告制作水平 |
第三节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
一、技术管理改革 |
二、人才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加强多媒体的合作互动 |
一、与网络媒体合作 |
二、与平面媒体互相依存 |
三、加强与市级媒体间互动与合作 |
第四章 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探析 |
第一节 改革管理体制求转变 |
一、安徽省县级电视台体制改革方向 |
二、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体制改革需深化 |
第二节 创新内容形式求提升 |
一、找准内容定位 |
二、创新节目形式 |
三、科学编排打造品牌 |
四、反馈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产业化经营解困局 |
一、树立产业化经营意识 |
二、创新广告经营模式 |
三、多媒体联合互动 |
四、开拓多种经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问题提出 |
1.2 理论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发展传播学研究 |
1.3.2 乡村传播学研究 |
1.3.3 村庄研究 |
1.3.4 新农村建设研究 |
1.3.5 民族志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径 |
1.5 研究创新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难点 |
2. 桂村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2 沿革 |
2.3 社会变迁 |
2.4 村民收入 |
3. 对桂村进行传播研究的两点说明 |
3.1 对桂村进行传播研究时若干基础概念的界定 |
3.1.1 传播 |
3.1.2 社会传播 |
3.1.3 传播网络 |
3.2 关于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的范围的说明 |
4. 桂村人际传播网络 |
4.1 人际传播的传者与受传者 |
4.2 村庄人际传播中的“三喻文化”现象 |
4.3 一种特殊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 |
4.4. 人际传播与社会关系 |
5. 桂村组织传播网络 |
5.1 国家政权在村庄的组织传播 |
5.1.1 国家政治权力嵌入村庄的进程 |
5.1.2. 村庄内国家政权组织力量的新表现 |
5.2 村庄教育机构的组织传播 |
5.2.1 村庄学校与社区、国家的关系 |
5.2.2 桂村社区教育发展史略 |
5.2.3 转型期的桂村学校教育 |
5.3 一种特殊的村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 |
5.3.1 民俗与民俗传播 |
5.3.2 民俗传播分析框架的选取 |
5.3.3 桂村民俗文化的变迁 |
5.3.4 桂村民俗传播的个案阐释 |
5.4. 桂村的村级经济的组织传播:旅游传播 |
5.4.1 旅游与旅游传播 |
5.4.2 桂村旅游传播的事件-过程分析 |
5.5 从桂村看村庄组织传播网络的功能 |
6. 桂村大众传播网络 |
6.1 报纸 |
6.2 杂志 |
6.3 书籍 |
6.4 广播 |
6.5 电影 |
6.6 电视 |
6.6.1 桂村社区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 |
6.6.2 电视的“使用与满足” |
6.6.3 电视在村庄的传播效果 |
6.7 从桂村看大众传播网络的功能 |
7. 桂村新媒介传播网络 |
7.1 电脑网络 |
7.1.1 互联网在中国农村的发展概况 |
7.1.2 桂村村民口常生活中的电脑 |
7.1.3 桂村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倾向 |
7.2 移动通信网络 |
7.2.1 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概况 |
7.2.2 桂村村民对手机的使用 |
7.3 新媒介传播进入村庄的社会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
7.3.1 村庄社区的媒介化 |
7.3.2 新媒介使用中的问题 |
8. 从桂村传播研究看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 |
8.1 社会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 |
8.1.1 整合功能 |
8.1.2 解放功能 |
8.1.3 交换功能 |
8.1.4 认知功能 |
8.1.5 区隔功能 |
8.2 社会传播网络“节点”与村庄能人 |
8.2.1 乡村精英与能人 |
8.2.2 意见领袖与能人 |
8.2.3 传播网络与能人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2.1 关于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传播模型建构 |
9.2.2 关于传播结构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农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2:问卷调查表 |
(6)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 ——关于大别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构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有名词与术语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博物馆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
二、“物”与物质文化研究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三节 学术研究回顾与评述 |
一、官方话语 |
二、历史阐释的话语 |
三、现代旅游发展的话语 |
四、社会、历史教育的话语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红色”田野 |
第一节 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形成 |
一、红色的象征意义及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 |
第二节 三省四县的红色文化争夺——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 |
一、《八月桂花遍地开》唱红中国 |
二、《桂花》的“身世”之谜 |
三、大别山区鄂豫皖三省四县之争 |
四、结语:争抢行为的意义解读 |
第三节 重返大别山 重识纪念馆 |
一、祭祖大典仪式 |
二、革命纪念馆之旅 |
第四节 政府主导下的红色旅游实践 |
一、“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的实践 |
二、“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实践 |
第三章 西方博物馆的中国化 |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的建立 |
一、革命纪念馆的定义 |
二、革命纪念馆双源头说 |
三、首府革命博物馆的建立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收藏与保护 |
一、全球话语的引入——文化遗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
第三节 “革命文物”的发明 |
一、建立物与人的联系 |
二、建立物和事件的联系 |
三、文物的分类逻辑 |
第四章 记忆与历史重建 |
第一节 博物馆展览的诗学 |
一、博物馆语言——展览技术的运用 |
二、结构主义的叙事与意义建构 |
第二节 博物馆展览的政治学 |
一、知识与权力/话语的关系 |
二、记忆与历史重建 |
第三节 政治空间的建构 |
一、政治资源的积累 |
二、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暨新命名60周年大会 |
第四节 革命纪念馆的特征 |
第五章 革命纪念馆的祠堂化或祠堂的博物馆化 |
第一节 鄂豫皖革命首府烈士陵园的空间建构 |
一、烈士陵园的概况 |
二、展示的空间 |
三、纪念仪式 |
第二节 当代神话与朝圣 |
一、祠堂与“造神”故事 |
二、许世友的神话传说与将军故里 |
三、当代神话与博物馆朝圣 |
第三节 革命纪念馆的祠堂化或祠堂的革命纪念馆化 |
一、文化变迁理论 |
二、祠堂的发展历史——宗族祠堂-名人先贤祠-革命博物馆、纪念馆 |
三、双重命名的文化逻辑 |
第六章 革命纪念馆的叙事(narrative)困境 |
第一节 重建的冲动与原真性的丢失 |
第二节 被重复建构的“历史重建”与矛盾的“历史重建” |
一、被重复建构的“历史重建” |
二、互相矛盾的“历史重建” |
第三节 回避张国焘的叙事 |
一、张国焘的生平 |
二、张国焘的历史活动 |
三、遗忘?回避? |
第七章 结语 |
一、西方博物馆的中国化 |
二、中国祠堂的博物馆化 |
三、“革命文物”是被建构的,其意义是人赋予的 |
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未来之路 |
附录一:从大别山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将领名录 |
附录二:新县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
附录三:文中出现图片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应用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数字出版 |
1.2.2 开放存取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体系结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课题来源和工作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政策 |
2.1 引言 |
2.2 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理论 |
2.2.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2.2.3 协同学与自组织理论 |
2.2.4 知识管理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3 科技论文管理的相关观点 |
2.3.1 科技论文资产管理 |
2.3.2 科技论文版权管理 |
2.3.3 科技论文数字内容管理 |
2.4 科技论文评议的相关方法 |
2.4.1 科技论文评议的常用方法 |
2.4.2 科技论文评议中的文本分类算法 |
2.5 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政策 |
2.5.1 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法律 |
2.5.2 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法规 |
2.5.3 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规章 |
2.5.4 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标准规范 |
2.5.5 科技期刊出版的政策建议 |
2.6 本章小结 |
3 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案例 |
3.1 引言 |
3.2 样本期刊出版业务流程介绍 |
3.2.1 样本期刊的选取 |
3.2.2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的出版业务流程 |
3.2.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出版业务流程 |
3.3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案例分析 |
3.3.1 成本绩效 |
3.3.2 质量绩效 |
3.3.3 服务绩效 |
3.3.4 速度绩效 |
3.4 案例研究结论 |
3.5 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再造的思考 |
3.6 本章小结 |
4 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模式 |
4.1 引言 |
4.2 现有科技期刊出版模式剖析 |
4.2.1 现有期刊出版模式的界定 |
4.2.2 传统期刊出版模式的剖析 |
4.2.3 数字出版的影响 |
4.2.4 面临的问题 |
4.3 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模式的可行性 |
4.4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模式 |
4.4.1 科技期刊的多媒体出版 |
4.4.2 数字化出版模式中的业务流程再造 |
4.4.3 科技期刊多媒体出版模式的建立 |
4.5 科技期刊多媒体出版模式案例 |
4.6 本章小结 |
5 科技论文综合评议方法及流程数字化 |
5.1 引言 |
5.2 现有科技论文的评审流程 |
5.3 科技论文的专家评议方法 |
5.3.1 科技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5.4 科技论文的编辑评议方法 |
5.4.1 原则和方法 |
5.4.2 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 |
5.4.3 模型应用 |
5.5 科技论文评议数字化案例 |
5.6 本章小结 |
6 科技期刊的过程型组织结构 |
6.1 引言 |
6.2 基于系统科学的组织结构分析 |
6.3 科技期刊的过程描述方法 |
6.4 科技期刊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再造 |
6.4.1 组织结构重组与优化 |
6.4.2 组织结构扩展与互动 |
6.5 过程型组织结构中的数字化评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的研究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传播效益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科技传播研究的兴起 |
1.2.3 国内电视科技传播研究的发展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的内涵 |
2.1 科技传播效益的基本概念 |
2.2 电视科技传播效益分类 |
2.2.1 知识效益 |
2.2.2 精神效益 |
2.2.3 应用效益 |
2.2.4 娱乐效益 |
2.3 电视科技传播效益与“双重效益”观 |
第3章 我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的影响因子 |
3.1 传媒环境的影响 |
3.2 传播条件的影响 |
3.2.1 电视传播技术的进步 |
3.2.2 传播人才队伍的发展 |
3.2.3 表现形式的变化 |
3.3 传媒市场的影响 |
3.3.1 新闻媒体市场构成 |
3.3.2 电视媒介覆盖范围 |
3.4 传播主体的影响 |
3.4.1 传播“失语” |
3.4.2 科技“传谣” |
3.4.3 科技传播“神秘化” |
3.5 传播受众的影响 |
3.5.1 科学素养 |
3.5.2 接受行为 |
3.5.3 接受心理 |
第4章 创新传播理念追求电视科技传播高效性 |
4.1 坚持科学性与新闻性的结合 |
4.1.1 公共科技事件的电视新闻直播 |
4.1.2 热点社会新闻的科技追踪报道 |
4.2 探索电视科技传播的娱乐性 |
4.2.1 科学性与娱乐性之间“度”的把握 |
4.2.2 科学与娱乐共舞 |
4.3 倡导科学视角与人文关怀的交融 |
4.3.1 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 |
4.3.2 对科学领域人文价值的阐释 |
第5章 优化传播内容提高电视科技传播有效性 |
5.1 坚持科学性与新闻性的结合 |
5.2 传播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资讯 |
5.3 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 |
5.3.1 加大实用科学技能传播 |
5.3.2 促进科学新风尚建设 |
5.4 探索娱乐性强的、益智类科技节目 |
5.5 在电视广告中增添科技元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新闻作品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与新闻实践活动目录 |
致谢 |
(9)电视栏目剧节目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栏目剧的实践和研究现状 |
三、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一章 “栏目剧”——用剧的方式讲述本土故事 |
一、目前电视栏目剧的共同特点 |
二、电视栏目剧的形态特征 |
第二章 电视栏目剧的潮流走向与传播价值 |
一、电视栏目剧的创作潮流 |
二、电视栏目剧的传播价值 |
第三章 电视栏目剧的生存和发展 |
一、从电视媒介特点看栏目剧定位 |
二、从电视节目制作看栏目剧生产 |
三、从电视受众的需要看栏目剧的选题 |
四、打造电视栏目剧品牌 |
结语: 用宽容的姿态鼓励创新——栏目剧形式之争的反思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10)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意义 |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 受众中心 |
二 电视传播 |
三 农业电视传播 |
四 体系 |
五 传播体系 |
六 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 电视学理论 |
三 系统科学理论 |
四 教育传播理论 |
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农业电视传播基本情况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假设 |
三 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
第二节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一 受众构成及基本情况 |
二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验证假设 |
一 电视节目接受方式以无线为主 |
二 农业节目不能满足多数农村受众需要 |
三 媒体对农村受众的关注程度不够 |
四 公益性没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
第三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传播学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弊端 |
一 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 |
二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 |
三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农业电视节目的播放 |
四 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 |
第四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电视学分析 |
第一节 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 |
一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周期长 |
二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成本高 |
三 农业电视节目回报率低 |
四 农业电视节目资源匮乏 |
第二节 节目内容存在问题 |
一 选题问题 |
二 节目针对性差 |
三 主题不鲜明 |
四 内容空洞贫乏 |
第五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城乡长期存在二元结构 |
第二节 农村受众多为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城乡之间存在信息鸿沟 |
第四节 农村受众遭受传媒歧视 |
第六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的优点 |
一 使农业电视传播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制作节目和播放节目的内容 |
三 根据受众需要实行“广播”与点播相结合的播放策略 |
第七章 受众中心理论 |
第一节 受众中心论的概念 |
第二节 受众中心论的时代背景 |
一 受众中心论是社会主义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 |
二 受众中心论体现人本思想的回归 |
三 受众中心论是媒介产业化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
四 受众中心论顺应了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受众中心论会误入歧途吗 |
第四节 受众中心论的意义 |
第八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受众体系 |
第一节 电视传播的受众角色与特点 |
一 受众的概念与特点 |
二 电视传播的受众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 |
第二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特点 |
一 在政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
二 人口数量众多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
三 职业科技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 |
四 思想观念传统 |
五 在电视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的构成 |
一 农业生产者 |
二 农业管理人员 |
三 农业经营人员 |
四 农产品消费者 |
五 城市市民 |
第四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分化 |
一 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受众发生分化 |
二 农村受众分化为五个阶层 |
第五节 农村受众收视需求分析 |
第九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二节 电视台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输通道体系 |
一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农业电视传输体系的发展 |
二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通道体系的优点 |
第四节 信息时代数字电视与网络电视的发展 |
一 数字电视 |
二 网络电视 |
三 数字化引起电视传播的嬗变 |
四 农业电视数字化发展 |
第五节 农业音像出版发行传输体系 |
第十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内容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二节 农业电视栏目的策划 |
一 农村文化类 |
二 农业政策类 |
三 农业科技类 |
四 农业市场类 |
五 农产品消费类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内容的特点 |
一 新闻性 |
二 知识性 |
三 价值性 |
四 真实性 |
五 时效性 |
六 娱悦性 |
第四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内容定位 |
一 正确把握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农业电视节目内容 |
三 强化节目的服务性 |
四 营造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 |
五 关注农民的命运 |
七 要引导农产品的消费 |
第五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形式 |
一 以风趣的语言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
二 以乡土情怀增强节目的贴近性 |
三 以纪录片的理念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
第六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创作实践研究 |
一 片名有新意 |
二 切入点新立意新颖 |
三 掌握电视节目的结构 |
四 逻辑填密引人入胜 |
五 精美的画面 |
六 顺畅的解说词 |
七 恰当的声音技巧 |
第十一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宏观层面的传媒社会控制体系 |
一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 |
二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树立受众中心思想 |
三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应明确受众权利 |
四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素质的农业电视传播者 |
五 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
六 根据受众需要合理地配置媒介资源 |
七 实现传播者之间传播内容的整合 |
第二节 农业电视传播个体运作体系 |
第三节 研究受众需求 |
第四节 尊重受众 |
第五节 转变对农村受众的心态 |
第六节 重视信息反馈——受众与农业电视媒介的互动 |
一 受众参与程度分析 |
二 受众借助电视台帮助的情况分析 |
第七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的创新 |
一 农业电视传播的组织体系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 |
二 农业电视传播的社会属性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资源配置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
四 节目生产方式由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
五 节目形态由模式化向多样化转变 |
六 传播方式由单向型向互动型转变 |
第十二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案例分析: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
第一节 在传者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宏观方面:政府和上级台高度重视 |
二 微观方面:农业节目的编排与生产作为频道的重中之重 |
第二节 传播内容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适应观众需求变化 |
二 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办好农业节目 |
三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
(一) 内容把握 |
(二) 表现形式 |
(三) 画面 |
(四) 声音 |
第三节 传播通道体系的体现 |
第四节 受众体系的体现 |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体现 |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存在问题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与成果情况 |
致谢 |
四、声像聚焦颂星火——《星火科技30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邹蓉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2]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3]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杜俊峰. 渤海大学, 2014(09)
- [4]安徽省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怀远电视台为例[D]. 韩彤彤. 安徽大学, 2012(11)
- [5]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 冯广圣.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6]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 ——关于大别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构的人类学研究[D]. 胡良友.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 吕志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6)
- [8]中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研究[D]. 蒋晶丽. 湖南大学, 2008(01)
- [9]电视栏目剧节目形态分析[D]. 丁一. 安徽大学, 2007(02)
- [10]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 马池珠.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论文; 少儿节目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科技论文; 少儿频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