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竹结构房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竹结构房屋,模态分析,动力特性测试,基本自振周期
竹结构房屋论文文献综述
周年强,张高勤,黄东升,蒋身学,张齐生[1](2019)在《基于锤击法的新型竹结构房屋动力特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生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得广大工程人员与科研工作者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给予了更高的关注。相比于混凝土、钢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竹(木)质材料具有低碳、绿色、可再生等特点。我国是竹资源大国,竹材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目前,基于竹质基材,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处理技术和加工手段,得到材质均一、强度高、刚度大性能优异的竹质深加工产品。研究团队将竹胶合板、竹重组材、竹层积材等作为建筑材料,采用新型结构形式建造了一栋全竹质结构二层单体小楼。为了研究该竹质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以及抗震性能,根据竹结构房屋的特点,笔者通过锤击激振法对其进行动力学模态测试,得到了该房屋的主振频率、阻尼、振型等数据。分析后认为该新型结构房屋结构平面规整,阻尼特性合理,符合抗震规范的要求。为了工程应用与推广,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木结构规范和标准,结合我国抗震规范要求给出了竹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参数的取值建议:即该类型的竹结构房屋可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进行工程设计,两种结构能体现相似的动力特性;在考虑抗震设计时,房屋的地震影响系数α可直接取η_2α_(max)。(本文来源于《林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单波,高黎,肖岩,王正[2](2013)在《预制装配式圆竹结构房屋的试验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我国丰富的毛竹作为结构材料,对圆竹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圆竹的基本力学指标高于TC13级针叶木材,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设计了几种圆竹构件和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基本实现了圆竹构件加工的标准化和施工的预制化.设计了基于墙板模数的圆竹墙体单元,并对2片墙体进行了抗侧力试验,圆竹墙体的抗侧力性能与U型连接件密切相关,抗侧向能力约为同类型轻型木结构墙体的65%.进行了3个圆竹屋架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屋架的极限承载力由变形控制,平均值为12.3kN.根据试验结果和木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和建造了一个约50m2的预制装配式圆竹房屋示范建筑,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示范建筑已使用3年多,目前状况良好.(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肖岩,马健,单波,陈国,佘立永[3](2012)在《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火灾安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欧洲规范确定房屋的火灾荷载后,使用木垛火作为火源,对一足尺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进行火灾模拟试验,研究了此类型房屋的火灾安全性能。历时1h的火灾作用后,墙体骨柱在9.5mm厚普通石膏板的保护下,平均炭化深度仅为截面尺寸的1/3,而楼盖格栅在19mm厚防火石膏板的保护下几乎没有火灾损伤,房屋最终保持了良好的结构整体性,表明此类竹结构房屋耐火时间可以达到1.0h以上,具有良好的火灾安全性能;墙体和楼板内外表面的热电偶数据显示迎火面墙体最高温度达到686℃的情况下,背火面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水平(最高温度仅为46~84℃),表明采用石膏板和岩棉的房屋墙体和楼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的构造措施提出了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2年02期)
陈国,单波,肖岩[4](2011)在《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轻型竹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通过对足尺2.44 m×3.66 m×2.6 m的竹结构模型的振动台实验和推覆实验,讨论竹结构模型房屋的动力特性,确定竹结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0.3g以下的地震中,模型处于弹性状态;即使经过多次重复地震,模型结构仍然不会发生倒塌,而且破坏也很轻微。模型结构在0.1g、0.3g、0.4g和0.5g的地震中,模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中的限值。试验研究表明,轻型竹结构房屋能够满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8度抗震设防要求。(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1年10期)
周泉,佘立永,肖岩,单波,霍静思[5](2011)在《装配式竹结构房屋受火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装配式竹结构房屋的抗火性能和对比常规轻钢活动房的耐火极限,课题组对实体装配式竹结构房屋和相同尺寸的轻钢活动房进行了受火对比试验。受火试验前在竹结构和轻钢活动房的屋顶和墙体内外安装热电偶,并通过温度变送器连接到记录仪进行等时采集,受火试验进行30min后中止试验并进行火灾后现场观测与数据分析。同时采用火灾动力模拟软件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对足尺模型房屋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竹结构墙体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功能,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和热量扩散,与轻钢活动板房相比,装配式竹结构房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抗火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马健[6](2011)在《现代竹结构房屋的火灾安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数年的研究和努力,现代竹结构房屋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建筑,在国内外开始得到关注,但是由于长久以来“烧木取火”的常识,以及防火理念的偏差,人们对这种房屋的火灾安全性能存在普遍的疑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竹结构的发展,因此对现代竹结构房屋的火灾安全性能研究具有迫切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建造现代竹结构房屋所使用的胶合竹材和足尺竹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以研究现代竹结构房屋的火灾安全性能。首先,本文对采用达盾G60-95防火漆进行阻燃处理后的胶合竹材依据《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国家标准在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进行了燃烧性能分级试验,测得燃烧增长率指数、火焰横向蔓延长度以及燃烧释热量等数据,基于试验结果评定了采用本文方法进行阻燃处理后胶合竹材的燃烧性能级别。其次,通过各国规范比较确定房屋火灾荷载后,使用木垛作为火源,对一足尺轻型竹结构框架房屋进行了火灾试验,研究此类型房屋的火灾安全性能。试验总历时60min,记录到了房屋墙体数点温度时程曲线、房屋整体结构的火灾表现以及房屋构件的灾后损伤情况,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的构造措施提出了设计建议。最后,利用由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开发的火灾驱动流体动力学软件FDS对足尺房屋火灾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能较好吻合,验证了模拟结果。同时模拟过程中还记录到了木垛火源的热释放速率曲线,结合火灾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为今后的试验研究以及数值分析提供更加方便合理的火源模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1-05-10)
陈国[7](2011)在《现代竹结构房屋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使用竹材的历史十分悠久,竹材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建筑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竹材及其竹制品在结构方面的用途获得了稳步增长。竹子因其生长快和加工简便等优点,有望取代了生长缓慢的普通阔叶木材,成为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可再生原料。竹子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低成本,可再生性,分布广泛等特点,使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由于竹子生长快且根系发达,竹子是良好的碳的储存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北美,大部分的住宅采用的都是轻型木结构。造价低廉的轻型木结构住宅曾经而且将来还将继续占据了住宅市场的主导地位。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的匮乏,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木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木材的替代品。轻型竹结构房屋在我国属于新兴的建筑结构形式,因此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研究工作由湖南大学现代竹木及组合结构研究所实施,结合“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IRT0619)、“美国蓝月基金项目”(71008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38002)对现代竹结构房屋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本文介绍了现代竹结构住宅的试验、设计和建造,详细介绍了平台式竹结构住宅的基础、墙体、楼盖、屋盖等方面的特点。轻型竹结构住宅充分的利用了竹材的轻质高强、加工性能好和较好的耐久性能的优点,主要解决了现代竹结构住宅在抗震性能、防潮、防蚁和室内空气品质等方面的一些技术难题。本文对六榀5m和6m跨度的竹结构屋架进行了检验性试验和全跨破坏性试验,并分析了屋架的主要破坏形式及影响其承载力的一些主要因素。传统的屋架设计方法通常假定节点为铰接或刚接,忽略了节点的半刚性,这种假定不符合屋架的实际受力特性。本文通过考虑屋架结点的半刚性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节点模型状态下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半刚性节点模型的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本文选择了能够反映实际“单户竹结构房屋”特点的底层一个长宽高为3.66m×2.44m×2.6m的房间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推覆试验。在每个水准和试验阶段结束前后进行白噪声扫频。本文主要研究了模型结构房屋在不同的地震水准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底梁板与墙骨柱的竖向相对位移以及地脚螺栓内力的变化。竹结构模型房屋在经历振动台试验后,未经任何修复与加固即进行推覆试验直至破坏。模型结构薄弱部位为剪力墙中墙面板边缘的钉连接,通过加密板边缘的钉子,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整体刚度,保证水平地震作用较好地传递。本文的试验未考虑装饰层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偏于保守和安全的。不同于传统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竹结构住宅缺乏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尤其极端荷载条件下的结构反应,如地震或风荷载下。本文介绍了竹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特点,并对竹结构房屋的抗侧力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总之,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轻型竹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为其在国内的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1-03-21)
肖岩,陈国,单波[8](2010)在《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轻型竹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通过对足尺2.44m×3.66m×2.6m的竹结构模型的振动台实验和推覆实验,讨论竹结构模型房屋的动力特性,确定竹结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0.3g以下的地震中,模型处于弹性状态;即使经过多次重复地震,模型结构仍然不会发生倒塌,而且破坏也很轻微。模型结构在0.1g、0.3g、0.4g和0.5g的地震中,模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中的限值。振动台试验后,通过单向推翻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变形能力。轻型竹结构房屋能够满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8度抗震设防要求。(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期刊2010-12-24)
肖岩,陈国,单波,杨瑞珍,佘立永[9](2010)在《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竹代木研发的轻型住宅结构体系,提出了充分利用竹材这种我国固有的绿色可持续资源的工业化方向。总结了轻型胶竹框架结构试验、设计和工程应用。所提出的轻型竹结构住宅在北美轻型木结构类似的所谓二乘四构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模块化设计,增加了工厂预制加工量,以减少现场施工量,并以平台式施工加快安装速度。重点分析了胶竹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构造处理和建造方法等关键技术。竹框架结构住宅的设计和建造充分利用了竹材的轻质高强、可加工性和良好的耐久性能等,同时竹材也是良好的低碳建材。研究内容及单体住宅的建造表明现代竹结构住宅适用于商业建筑或住宅建筑,符合建筑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肖岩,佘立永,单波[10](2009)在《装配式竹结构房屋在汶川地震灾后安置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湖南大学现代竹木及组合结构研究所关于装配式竹结构房屋的设计、建造和研究工作,叙述了装配式竹材房屋构件的模块化设计和建造,并通过相关试验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做了研究。(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09-11-28)
竹结构房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我国丰富的毛竹作为结构材料,对圆竹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圆竹的基本力学指标高于TC13级针叶木材,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设计了几种圆竹构件和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基本实现了圆竹构件加工的标准化和施工的预制化.设计了基于墙板模数的圆竹墙体单元,并对2片墙体进行了抗侧力试验,圆竹墙体的抗侧力性能与U型连接件密切相关,抗侧向能力约为同类型轻型木结构墙体的65%.进行了3个圆竹屋架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屋架的极限承载力由变形控制,平均值为12.3kN.根据试验结果和木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和建造了一个约50m2的预制装配式圆竹房屋示范建筑,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示范建筑已使用3年多,目前状况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竹结构房屋论文参考文献
[1].周年强,张高勤,黄东升,蒋身学,张齐生.基于锤击法的新型竹结构房屋动力特性测试[J].林业工程学报.2019
[2].单波,高黎,肖岩,王正.预制装配式圆竹结构房屋的试验与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肖岩,马健,单波,陈国,佘立永.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火灾安全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2
[4].陈国,单波,肖岩.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
[5].周泉,佘立永,肖岩,单波,霍静思.装配式竹结构房屋受火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1
[6].马健.现代竹结构房屋的火灾安全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
[7].陈国.现代竹结构房屋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11
[8].肖岩,陈国,单波.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C].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2010
[9].肖岩,陈国,单波,杨瑞珍,佘立永.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0
[10].肖岩,佘立永,单波.装配式竹结构房屋在汶川地震灾后安置的应用[C].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