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文-何祥武

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文-何祥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日地缘经济关系,当代经济民族主义,东亚新地区主义

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何祥武[1](2008)在《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心思想:21世纪中日相互依赖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日本依然坚持以“强权优势”为主的东亚地缘经济战略,这必然与崛起中的中国发生冲突,并且限制了中日两国在地缘经济上的互惠协作;而作为东亚合作机制的东亚新地区主义将促成中日两国经济民族主义的融合,化解大国间的竞争与危机,由此中日地缘经济关系也将从战略竞争转变为战略协作。冷战终结后,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的角逐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的博弈。21世纪以市场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当代经济民族主义成为民族主义的主流和常态。当代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双重性,既有保守、竞争的特性,又谋求开放与合作。左右经济民族主义保守或开放的标尺是政府对国家利益和地区形势的战略判断。当代经济民族主义制约下的地缘经济关系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民族主义的互动决定了地缘经济关系的主要结构。同属于东亚经济民族主义,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建立在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念基础上,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而日本经济民族主义建立在强国优势战略,地区制衡战略的基础上,继续寻求维护“中心”主导“边缘”的旧秩序的延伸,并因而制约、疏远中国。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中日经济民族主义必然发生碰撞。而竞争与合作势必成为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的本质内容。中日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既是经济全球化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中日两国经济民族主义互动的产物。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的构成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上的双重因素。1.按照自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而构成的经济互补关系.2.地缘战略上中心与边缘的动态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先发国与后发国之间的矛盾、竞争与冲突,这是南北矛盾在东亚两大国之间的具体体现。3.当代经济民族主义制约下的中日经济伙伴关系。这是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两国之间相互依赖加强的结果。制度化的相互依赖依然会导致相互竞争和彼此合作。但其中竞争是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有序竞争,这种竞争属于战略协作的形式之一。而这种伙伴关系包含了有序竞争关系的战略互惠合作。叁者辩证统一,构成了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的发展轨迹和主要内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雁行秩序下的中日垂直分工逐步瓦解,日本从意识到地区分工上丧失了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以垂直分工为主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也为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21世纪中国试图发展为“世界的工厂”和“世界的市场”,力图通过融入世界市场尽快实现以工业化为主的民族经济的现代化。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对外全面开放的同时,寻求自力更生,争取技术本土化,从而成为制造业大国。在地区战略上,中国积极打造“大中华经济圈、中国-东盟圈、中日韩东北亚经济圈”为叁环的,以中国为核心的立体式东亚经济安全与合作体系。依据长期追随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日本坚持日本主导,制约中国的东亚地缘战略,联合西方发达国家制衡中国在亚洲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试图维持中国-东盟的均势。日本的强权战略,无疑是中日战略冲突的根源。尤其是制度性的矛盾妨碍了中日之间的战略合作,也阻碍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日两国只有在亚洲意识的指导下,从共同的东亚地缘利益出发,建立有效的磋商机制,并在新的战略高度上实现中日两国的产业衔接。进而以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契机实现全面,深入开展战略互惠合作,才能预防地区危机,转化中日战略竞争态势,最终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而东亚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新东亚区域主义的整合也将是中日经济民族主义的融合。中日关系也将因此演变为战略伙伴关系。(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4-15)

陈卉[2](2006)在《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主义自从近代产生以来,便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影响和改造着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和演变。但民族主义的经济方面即经济民族主义在很长的时间里被忽略了。本文研究的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问题,比较分析了当代拉美和东亚模式。 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民族国家在经济上命运与共,民族国家有责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维护和增进国家整体的民族利益、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并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占有地位的一系列思想和实践。与传统的经济民族主义相比,当代经济民族主义有着许多新特点,其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当代拉美和东亚的经济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中是最典型的,它们有其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代表了不同地区的发展要求,具有相异性。它们有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当今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仍有其现实的启发性;它们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这两种典型的经济民族主义(模式)作比较,寻找出适合各个国家本身的发展道路。 对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现在是民族伟大复兴之时,我们需要有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理念,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必然导致像中国这样发展迅猛的国家遭遇到其它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顽强抵制,很多情况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会此消彼涨。发达国家针对我们的经济民族主义(主要是贸易保护)必然会对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提出应对之策是迫切要求。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经济民族主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徐煜,詹晓燕[3](2005)在《世界当代史中的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义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民族主义运动是世界当代史中并驾齐驱的两大历史现象。一方面,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民族主义运动此起彼伏。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传统的民族主义发出严峻挑战,但历史的事实证明,世界民族主义异常活跃,正是全球化进一步加强的结果,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是民族主义对全球化的一种必然反映,而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是这一历史事实的最好说明。(本文来源于《咸宁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余静[4](2005)在《以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解读当代经济民族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经济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当代形态,提出了应该构建一种理性的经济民族主义的主张。(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05年06期)

文勇,王静[5](1998)在《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浅谈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通过对各种经济民族主义理论的综合考察,认为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倡导民族、国家至上,并借助“民族”在政治上的整合力与文化上的“冲动力”,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的民族振兴运动.围绕此观点、笔者以东亚和拉美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现实对之作了实践论证;并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淮南师专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庞中英[6](1997)在《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析(摘要)——关于民族主义的一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形态和类型。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同时世界性的民族主义不断发展,它们都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社会科学关注的问题。其中的一大特点是经济民族主义十分突出。本文所说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框架下经济领域的民族主义,既指一种最优先考虑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学(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研究》期刊1997年03期)

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族主义自从近代产生以来,便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影响和改造着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和演变。但民族主义的经济方面即经济民族主义在很长的时间里被忽略了。本文研究的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问题,比较分析了当代拉美和东亚模式。 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民族国家在经济上命运与共,民族国家有责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维护和增进国家整体的民族利益、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并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占有地位的一系列思想和实践。与传统的经济民族主义相比,当代经济民族主义有着许多新特点,其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当代拉美和东亚的经济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中是最典型的,它们有其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代表了不同地区的发展要求,具有相异性。它们有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当今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仍有其现实的启发性;它们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这两种典型的经济民族主义(模式)作比较,寻找出适合各个国家本身的发展道路。 对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现在是民族伟大复兴之时,我们需要有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理念,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必然导致像中国这样发展迅猛的国家遭遇到其它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顽强抵制,很多情况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会此消彼涨。发达国家针对我们的经济民族主义(主要是贸易保护)必然会对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提出应对之策是迫切要求。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经济民族主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何祥武.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陈卉.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徐煜,詹晓燕.世界当代史中的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义运动[J].咸宁学院学报.2005

[4].余静.以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解读当代经济民族主义[J].理论界.2005

[5].文勇,王静.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浅谈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J].淮南师专学报.1998

[6].庞中英.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析(摘要)——关于民族主义的一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1997

标签:;  ;  ;  

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论文-何祥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