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皮肤组织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癜风,内皮素-1,干细胞因子,皮肤组织液
皮肤组织液论文文献综述
朴冰,栗玉珍,魏烨平,王政礼,王洋洋[1](2016)在《普特彼对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ET-1和SCF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普特彼(他克莫司)对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中ET-1和SCF的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普特彼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白癜风患者在普特彼治疗前后白斑和非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中ET-1和SCF水平。结果白斑皮肤组织液中ET-1和SCF水平明显高于非白斑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特彼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ET-1和SCF,从而诱导黑素细胞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皮肖冰,谢志红,潘景良[2](2014)在《308nm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TNF-α、bFGF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8例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负压吸疱表皮移植,先将白斑、围白斑、正常皮肤分为非激光区和激光区。在移植前,激光区接受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10次;非激光区不作处理。吸疱移植时收集各区疱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皮肤组织液中TNF-α和bFGF水平。结果:白斑、围白斑、正常皮肤的激光区分别与各自的非激光区比较,皮肤组织液的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bFG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白斑、围白斑的非激光区和激光区分别与正常皮肤的非激光区和激光区比较,TNF-α较高,bFGF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白斑非激光区、激光区的TNF-α、bFGF水平分别与围白斑非激光区、激光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08 nm准分子激光能下调皮肤组织液内的TNF-α水平,提高bFGF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高健,徐雁,刘俊[3](2013)在《308nm激光对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ET-1和SCF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与非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在308 nm激光(下称308激光)照射前后的水平,探讨308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白癜风患者在308激光照射前后白斑和非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内ET-1和SCF水平。结果:白斑皮肤组织液中ET-1和SCF水平分别为669.84±119.64 pg/mL和398.03±70.17 pg/mL,明显高于非白斑部位(520.12±117.59 pg/mL和269.46±62.2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8激光照射后白斑皮肤组织液中ET-1和SCF水平分别为831.75±142.65 pg/mL和530.94±70.48 pg/mL,与照射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8激光照射能促使角质形成细胞分泌ET-1和SCF,从而诱导黑素细胞的生成。(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3年11期)
高健[4](2013)在《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ET-1、SCF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检测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部位与非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ET-1、SCF在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前后的水平。2)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3)了解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白癜风皮损色素恢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白斑的形态、面积划分为受皮一区(未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区)与受皮二区(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区),采用负压吸疱法分别对受皮一区、受皮二区进行自体表皮移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分别测定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前后的白斑部位和非白斑部位的皮肤组织液内ET-1、SCF的含量。结果:1)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中ET-1、SCF水平分别为(669.84±119.64)pg/ml、(398.03±70.17)pg/ml,明显高于非白斑部位水平(520.12±117.59)pg/ml、(269.46±62.24)p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后的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中ET-1、SCF水平分别为(831.75±142.65)pg/ml、(530.94±70.48)pg/ml,与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前(669.84±119.64)pg/ml、(398.03±70.17)pg/ml相比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ET-l水平为(681.71±108.14)pg/ml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527.11±119.54)p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SCF水平为(316.04±74.52)pg/ml与正常健康对照组(280.63±70.4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ET-1、SCF水平在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前,分别为(669.84±119.64)pg/ml、(398.03±70.17)pg/ml,与照射后(702.11±113.77)pg/ml、(345.33±69.27)pg/ml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中的ET-1、SCF的含量高于非白斑部位,说明在稳定期时白斑部位的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大量的ET-1、SCF以利于色素恢复。2)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ET-1含量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说明机体反馈性的产生ET-1增多,促进黑素的生成。3)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后,能使白斑区皮肤组织液ET-1、SCF水平增高,说明308nm准分子激光能促使角质形成细胞分泌ET-1、SCF,从而诱导黑素细胞的迁移。4)本研究进一步为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3-04-01)
吴海斌,石家宴,石建萍,杨义成,陈华[5](2012)在《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白介素-2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5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皮损分布分为寻常型与节段型,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正常皮肤及白斑处的疱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肤组织液中IL-2和sIL-2R水平变化。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处皮肤组织液IL-2水平较非白斑处降低,而sIL-2R水平较非白斑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组织液IL-2和sIL-2R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皮肤处于免疫异常状态,白癜风的发病可能与IL-2和sIL-2R的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李伟,李世远,陆健群,黄耿,赵进[6](2012)在《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氧化-抗氧化物水平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体内氧化-抗氧化状态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对24例白癜风患者白斑和非白斑(正常部位皮肤)以及10例健康者组织液进行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检测。结果白癜风患者白斑H2O2水平(53.97±19.03)mmol/L明显高于健康组(28.98±22.81)mmol/L,进展期患者白斑H2O2水平(56.64±19.91)mmol/L明显高于非白斑(34.71±22.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白癜风白斑CAT水平(17.34±11.05)U/mL明显低于健康组(41.29±16.5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期白斑CAT水平(13.63±8.32)U/mL低于非白斑(35.72±16.14)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患者的白斑与非白斑处GSH-PX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癜风发病可能与H2O2增高、CAT降低等氧化-抗氧化失衡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吴海斌,石家宴,石建萍,杨义成,陈华[7](2011)在《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IL-2和sIL-2R水平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5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皮损分布分为寻常型与节段型,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正常皮肤及白斑处的疱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肤组织液中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处皮肤组织液IL-2水平较非白斑处降低,而sIL-2R水平较非白斑处增高;而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组织液IL-2和sIL-2R水平无变化。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皮肤处于免疫异常状态,白癜风的发病可能与IL-2和sIL-2R的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张灵,余永权,曾碧[8](2009)在《一种基于促透剂和温度场的皮肤组织液物质经皮导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组织液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可利用其进行血液的无损检测。采用经皮给药系统(TTDS)中的促透技术和微流体的温度场驱动技术,通过在皮肤表层上下形成一个具有正负压力差的环境,突破皮肤角质层的坚固屏障,建立一个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生物大分子的连续通道,最终实现皮下组织液物质的经皮导出。实验结果证实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陈建华,曾静,钟文俊[9](2008)在《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sICAM-1和IL-12的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的变化。方法:将3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皮损分布分为寻常型与节段型,分别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白斑及正常皮肤的疱液,同时抽取外周血5mL,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液及血清中sICAM-1及IL-12的水平。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处皮肤组织液sICAM-1及IL-12水平较非白斑处显着增高;而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组织液sICAM-1及IL-12水平无显着性差异。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sICAM-1及IL-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皮肤微环境处于免疫异常状态,sICAM-1及IL-12可能参与了其发病的某一环节。(本文来源于《郧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曾静,陈建华,钟文俊,唐吉云[10](2008)在《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sCIAM-1和IL-12水平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CIAM-1)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的变化。方法:3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白斑及正常皮肤的疱液,同时抽取外周血5ml,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液及血清中sCIAM-1及IL-12的水平。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处sCIAM-1及IL—12水平较非白斑处显着增高;而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sCIAM—1及IL-12水平无显着性差异。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sCIAM-1及IL- 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皮肤微环境处于免疫异常状态,sCIAM-1及IL-12可能参与了其发病的某一环节。(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8-06-01)
皮肤组织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8例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负压吸疱表皮移植,先将白斑、围白斑、正常皮肤分为非激光区和激光区。在移植前,激光区接受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10次;非激光区不作处理。吸疱移植时收集各区疱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皮肤组织液中TNF-α和bFGF水平。结果:白斑、围白斑、正常皮肤的激光区分别与各自的非激光区比较,皮肤组织液的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bFG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白斑、围白斑的非激光区和激光区分别与正常皮肤的非激光区和激光区比较,TNF-α较高,bFGF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白斑非激光区、激光区的TNF-α、bFGF水平分别与围白斑非激光区、激光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08 nm准分子激光能下调皮肤组织液内的TNF-α水平,提高bFGF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肤组织液论文参考文献
[1].朴冰,栗玉珍,魏烨平,王政礼,王洋洋.普特彼对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ET-1和SCF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
[2].皮肖冰,谢志红,潘景良.308nm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TNF-α、bFGF水平的影响[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
[3].高健,徐雁,刘俊.308nm激光对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ET-1和SCF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
[4].高健.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ET-1、SCF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3
[5].吴海斌,石家宴,石建萍,杨义成,陈华.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白介素-2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
[6].李伟,李世远,陆健群,黄耿,赵进.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氧化-抗氧化物水平比较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
[7].吴海斌,石家宴,石建萍,杨义成,陈华.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IL-2和sIL-2R水平的变化[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
[8].张灵,余永权,曾碧.一种基于促透剂和温度场的皮肤组织液物质经皮导出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9
[9].陈建华,曾静,钟文俊.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sICAM-1和IL-12的水平[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
[10].曾静,陈建华,钟文俊,唐吉云.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sCIAM-1和IL-12水平变化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