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静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曲柄滑块机构,动态静力分析,matlab
动态静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姚锦涛,刘康[1](2018)在《基于MATLAB的曲柄滑块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高速运动的曲柄滑块机构,由于构件的惯性力不能被忽略。因此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将惯性力计入静力平衡方程,从而求出为平衡静载荷和动载荷需在原动构件上施加力或力矩,以及各运动副中的反作用力。根据力平衡及力矩平衡方程,求出平衡力矩。采用matlab编程,求出摆动力、摆动力矩及平衡力矩。(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王中双,井维科[2](2016)在《基于向量键合图法的行星轮系动态静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平面复合铰的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更加简明的平面复合铰向量键合图模型。根据行星轮系构件间的运动约束关系,将系杆、行星轮、复合铰及齿轮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了双行星轮轮系机构的向量键合图模型。通过有效的增广方法,消除了该类系统向量键合图中的微分因果关系。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双行星轮轮系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建模与动力学分析,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6年05期)
陈修龙,王涛,梁小夏,王清[3](2016)在《空间4-UPS/RPS并联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空间4-UPS-RPS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受力分析,采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并联机构的动态静力学方程,进而对机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推导出了4-UPS-RPS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速度反解和加速度反解的表达式;然后,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4-UPS-RPS并联机构的动态静力学方程,导出了机构中5个驱动力;最后,分别利用Matlab理论计算与ADAMS虚拟样机仿真得到机构驱动杆的驱动力和动平台上球面副约束反力的变化曲线,验证了所建动态静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不仅为4-UPS-RPS并联机构驱动力和运动副反力的求解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空间并联机构的受力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王中双,王西锋[4](2016)在《混合驱动五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向量键合图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混合驱动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平面移动铰的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更加简明的平面移动铰向量键合图模型。根据混合驱动五杆机构构件间的邻接关系,将平面运动刚体、旋转角及移动铰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了混合驱动五杆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针对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给该类机构自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所带来的代数困难,提出了有效的增广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更加简明实用的系统驱动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统一方程,实现了混合驱动五杆机构系统计算机辅助动态静力分析。通过实际算例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6年01期)
王中双,陶洋洋,刘尚,陈集[5](2015)在《3SPS+1PS型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向量键合图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复杂空间机器人系统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根据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空间球铰及棱柱铰的向量键合图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SPS+1PS型并联机器人向量键合图模型。针对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给空间机器人机构自动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所带来的代数困难,提出了有效的增广方法。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3SPS+1PS型并联机器人系统计算机自动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由此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7期)
王中双,赵彦伟,陶洋洋,曹建国[6](2015)在《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动态静力分析向量键合图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复杂平面多体系统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根据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任意齿廓齿轮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立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向量键合图模型的理论方法。针对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给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所带来的代数困难,提出了有效的增广方法。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计算机辅助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由此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6期)
任泓睿[7](2015)在《耦合球轴承拟静力解析模型的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主轴加工转速要求的逐渐提升,主轴动态特性会在影响主轴性能和加工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轴承的刚度更是影响主轴动态特性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就非常需要一个针对轴承以及整个主轴转子系统科学的、系统的建模方法来帮助工程师们不需要通过反复的实验、纠错就能使加工机床达到最优设计和加工性能。本文以球轴承-主轴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球轴承静刚度、动刚度以及转动工况下滚动体与内外圈间接触角和接触载荷等性能参数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结合主轴转子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特点,将轴承与主轴综合起来考虑,对球轴承-主轴转子系统固有频率、静挠度、模态振型和临界转速加以分析。首先介绍针对轴承建模和求解的基本理论方法,包括Hertz接触理论和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Raphson方法,以及根据Hertz点接触理论分析角接触球轴承滚动体与内外套圈间的接触问题。然后利用Demul提出的普遍适用于滚动轴承分析的静力学解析模型对球轴承的静态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球轴承的拟静力学解析模型,建模过程中说明忽略滚动体承受陀螺力矩的原因,以及施加给轴承不同边界条件对轴承拟静力学解析模型求解结果的影响。通过对轴承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轴承包括动刚度在内的动态特性参数,结合求解结果分析了轴承运转时滚动体承受离心效应对球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说明施加轴承不同边界条件对轴承模型求解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Timoshenko梁理论和转子动力学相关理论方法对轴承-主轴转子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轴承动刚度和轴的剪切效应和陀螺力矩的影响。求解主轴转子系统静、动力学方程,得到固有频率、静挠度变形曲线和一阶、二阶模态振型曲线,并将求解的固有频率值与文献中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另外,进一步求解该主轴系统的包含一阶频率的Campbell图,根据该图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主轴系统在不同转速下的一阶正反涡动频率和一阶临界转速,对进一步的主轴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轴承及轴承-主轴转子系统的动态分析得知,轴承运转时滚动体受到的离心力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轴承-转子系统的动态分析中,必须将其考虑在内,才能使分析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王伟俊[8](2015)在《汽车动力传动系中双质量飞轮的静力及动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乘坐舒适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动力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引起动力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的激励源有很多,主要的激励源是发动机的扭振力矩。目前控制动力传动系振动和噪声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安装扭振减振器。从开始在离合器从动盘上安装扭振减振器发展到将飞轮分为两部分在其中安装扭振减振器,形成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的问世较好的解决了动力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问题。本文采用的双质量飞轮(简称D MF CS)是由弧形弹簧为主要部件的扭振减振器及初、次级质量构成。利用一节弧形弹簧为基础推导了弧形弹簧的弹性特性,并比较安装DMF-CS和离合器从动盘式扭振减振器(简称C TD)对动力传动系固有特性和受迫振动的影响,对双质量飞轮设计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仿真数据。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本文开始对汽车的振动和噪声做了简单的介绍,描述了DMF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DMF的分类并对比了DMF和CTD的优点与缺点。推导了本文研究的DMF-CS的长弧形弹簧扭转刚度公式,得到了DMF-CS的扭转特性曲线。使用Hypermesh对DMF-CS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模型简化和划分网格,然后使用Abaqus进行静力分析,如传力板扭矩传递能力分析、花键盘扭矩传递能力分析、齿圈和前壳体的过盈分析、弹簧系统扭矩传递能力分析和初级质量的超速分析。建立怠速工况和行驶工况的动力传动系扭转当量模型,使用Matlab求得装有DMF-CS和CTD的动力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计算了发动机主谐量的激励频率,分析了怠速工况和行驶工况的共振情况。建立怠速工况和5档行驶工况下的动力传动系受迫振动简化模型,使用Hypermesh和Abaqus求得装有DMF-CS和CTD的动力传动系中扭振减振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角加速度、角速度的对比曲线图。通过分析得到的重要结论如下:1、怠速工况:装有DMF-CS对比CTD有效的降低了动力传动系的第二阶固有频率,略微影响第叁、四阶频率,对于高阶频率基本没有影响。五档行驶工况:装有DMF-CS对比CTD有效的降低了动力传动系的第二阶和第四阶固有频率,略微影响第一、叁阶固有频率,对于高阶频率基本没有影响。2、共振分析怠速工况:装有DMF-CS的动力传动系不会发生共振的状况,而装有CTD的动力传动系第二阶固有频率和发动机第二主谐数的振动频率发生共振。五档行驶工况:装有DMF-CS的动力传动系的第5阶固有频率和发动机的第7、8、9、10次谐量发生共振;装有CTD的动力传动系除了和装有DMF-CS的相同共振频率外还有第2阶固有频率和发动机的第1、2次谐量发生共振。3、动力传动系的怠速工况的受迫振动分析中:DMF-CS对比CTD的输出端的角加速度幅值衰减了81.0%,输出端角速度幅值衰减了76.7%,证明了安装DMF-CS的动力传动系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张佳华,杨小礼,张标[9](2015)在《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动态稳定性的拟静力上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非偏压与偏压2种情况,从能量的角度出发,采用拟静力法研究水平地震力与竖直地震力对浅埋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条件下,由本文极限分析法计算所得的结果非常接近于由极限平衡法计算所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参数分析中,随着侧压力比例系数的增加,竖直方向的围岩压力减小,水平方向的围岩压力增大,破裂角呈减小的趋势,而偏压对浅埋隧道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但侧压力比例系数的影响更大;在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动态稳定性分析时,水平地震效应系数增加,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与破裂角增大;当竖直地震效应比例系数增加时,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增大,破裂角却减小,且效果明显,可见竖直地震力与水平地震力一样,对浅埋隧道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进行支护设计时不容忽略。(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纪婧[10](2014)在《组成参数与静力荷载对自密实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密实混凝土因其优异的施工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其在新建高速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结构加固工程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加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及其影响规律研究,对于进一步保证相应工程结构服役性能以及指导自密实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技术现状,设计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分析了组成参数以及静力荷载作用对自密实混凝土基频、动弹模量、动态剪切模量、泊松比和阻尼比等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与其孔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基频、动弹性模量、动态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等参数有较大影响,相较于单掺粉煤灰时,粉煤灰与石粉或粉煤灰与硅灰复掺会使自密实混凝土的基频、动态弹性模量与剪切模量降低;而掺入硅灰可较显着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阻尼比;降低水胶比可增大自密实混凝土的基频、动弹模量和剪切模量,减少其阻尼比;在荷载应力作用水平不大于50%的极限应力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剪切模量以及阻尼比基本无变化,当作用应力水平达到65%的极限应力后,其动态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降低率为5%左右,阻尼比增大约10%。相同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入百分比的条件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较普通混凝土低约12%,动态剪切模量低约14%,阻尼比较普通混凝土大约10%。自密实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参数与其孔隙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动态静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平面复合铰的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更加简明的平面复合铰向量键合图模型。根据行星轮系构件间的运动约束关系,将系杆、行星轮、复合铰及齿轮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了双行星轮轮系机构的向量键合图模型。通过有效的增广方法,消除了该类系统向量键合图中的微分因果关系。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双行星轮轮系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建模与动力学分析,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静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宗,姚锦涛,刘康.基于MATLAB的曲柄滑块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8
[2].王中双,井维科.基于向量键合图法的行星轮系动态静力分析[J].机械传动.2016
[3].陈修龙,王涛,梁小夏,王清.空间4-UPS/RPS并联机构动态静力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6
[4].王中双,王西锋.混合驱动五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向量键合图法[J].机械传动.2016
[5].王中双,陶洋洋,刘尚,陈集.3SPS+1PS型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向量键合图法[J].机械传动.2015
[6].王中双,赵彦伟,陶洋洋,曹建国.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动态静力分析向量键合图法[J].机械传动.2015
[7].任泓睿.耦合球轴承拟静力解析模型的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5
[8].王伟俊.汽车动力传动系中双质量飞轮的静力及动态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5
[9].张佳华,杨小礼,张标.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动态稳定性的拟静力上限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纪婧.组成参数与静力荷载对自密实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