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普里兹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格林维尔期,泛非期,高级变质作用,普里兹带
普里兹带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春[1](2009)在《东南极普里兹带多斯变质作用及其对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重建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普里兹带是一条经受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高级构造热事件影响的多相变质带,其构造演化过程与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密切相关。新的岩石学和年代学资料表明,普里兹带中的格林维尔期高级变质作用是区域性的,并经历了>970Ma和930~900Ma两个演化阶段(期),变质条件达到相对高温高压的麻粒岩相。格林维尔期造山作用起始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下的岩浆增生,最后发展到陆陆碰撞,从而使印度、东南极西陆块和非洲的卡拉哈里克拉通拼合在一起,构成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普里兹带中的泛非期高级变质作用并不象前人认为的那样只发生在中低压麻粒岩相条件下,而是达到高压麻粒岩相,并具有近等温减压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格林维尔期变质先驱的普遍存在说明泛非期碰撞造山事件主要迭加在印度-南极陆块东缘的基底杂岩之上,所以其主缝合线的位置应该在现今普里兹带的东南方向,并可能向南极内陆延伸到甘布尔采夫冰下山脉。对不同类型岩石的精细定年揭示,普里兹带中泛非期造山作用过程从570Ma一直持续到490Ma,这与东非造山带的晚期碰撞阶段大致相吻合。因此,冈瓦纳超大陆的最后拼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叁个陆块的近于同期碰撞来完成的。(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赵越[2](2007)在《东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编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是我国在南极首次编制的中比例尺地质图。由于东南极普里兹带是一条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的高级变质地体,涉及东南极和东冈瓦纳古陆在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的拼合,因此,岩石单元的选取是十分关键的。(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7-12-01)
刘晓春,赵越,刘小汉,胡健民,徐刚[3](2007)在《东南极普里兹带高级变质作用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普里兹带是经历泛非期高级变质和强烈变形的造山带,其内发现有经历格林维尔期高级变质事件的残块。格林维尔期变质矿物组合局部见于姐妹岛和赖于尔群岛,其高峰变质条件达到>950℃和>0.95GPa。泛非期高级变质作用是区域性的,其高峰变质并不像前人想象的那样只发生在中低压麻粒岩相条件下,而是高达850~950℃和0.90~0.95GPa。这些岩石随后经历了近等温减压过程,在760~860℃和0.55~0.70GPa的条件下达到了重新平衡,并进一步减压或近等压冷却至450~750℃和0.30~0.50GPa。同造山的紫苏花岗岩在减压伸展阶段侵位于格罗夫山地区的变质杂岩中,而晚-后造山的A型花岗岩、伟晶岩和花岗岩脉则遍布于整个普里兹带,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造山演化序列。由此可见,现有研究资料支持普里兹带是一条冈瓦纳超大陆在泛非期拼合的碰撞造山带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07年01期)
李淼[4](2006)在《东南极普里兹带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普里兹带是近几年在南极大陆上识别出的一条重要的泛非期构造带,因其成因涉及到冈瓦纳超大陆在寒武纪的形成与演化问题,因此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对普里兹带的构造属性还存在很大争议,一些人认为是陆内造山,而大部分人认为是板块缝合带。本论文通过对东南极普里兹带(包括普里兹湾和格罗夫山)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岩石成因方面的研究,确定其岩浆源区、形成的构造环境,并进一步探讨东南极地盾普里兹带的构造属性及其在冈瓦纳古陆形成和演化中所起的作用。通过笔者对普里兹带花岗岩的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确定普里兹带花岗岩类的侵位年龄在550~490 Ma之间(泛非期)。格罗夫山紫苏花岗岩的侵位最早(547Ma),其次是紫苏花岗岩脉(533Ma),然后是花岗岩(526~503Ma)和花岗岩脉(501Ma),在时间上表现出连续演化的特点。普里兹湾拉斯曼丘陵的进步花岗岩和达尔克花岗岩晚于格罗夫山紫苏花岗岩(约530~500 Ma),穆如科尔山花岗岩和兰丁花岗岩侵位最晚(约500Ma)。普里兹带花岗岩类的侵位年龄近似等于或晚于泛非期区域变质作用的年龄60Ma,是泛非期强烈构造热事件的产物。东南极普里兹带花岗岩类岩石类型多样,包括紫苏花岗岩、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岩,构成一套准铝质-弱过铝质、橄榄玄粗岩岩石系列。这些花岗岩类侵位于不同的高级变质岩中,并发育后期面状的伟晶岩脉,局部地区发育晚期花岗岩岩墙。(2)利用电子探针分析确定出普里兹带花岗岩类暗色矿物的种属:角闪石属于钙质角闪石亚族中的铁绿钙闪石;黑云母以铁质黑云母为主,少数样品中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和铁叶云母,表现出相对封闭、贫水环境下的壳幔混合型花岗岩的矿物特征。利用矿物的共生组合确定普里兹带花岗岩的岩浆侵位的温压条件:P=5~6.6kbar, T =774~832℃。岩体侵位时氧逸度较低,在?12.16~ ?13.65之间,略高于FMQ(铁橄榄石+磁铁矿+石英)这一平衡反应的缓冲曲线。(3)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普里兹带花岗岩类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Fe*值,K2O/Na2O和Ga/Al比值,以及较低的Mg、Cr和Ni丰度,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点。拉斯曼丘陵的进步花岗岩并非是S型花岗岩,而是一种特殊的铝质A型花岗岩,由于经过强烈的分异演化和同化混染了泥质岩围岩而富含石榴石等富铝矿物。在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不同程度亏损Sr、Nb-Ta、P和Ti,显示出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特点。在多个构造判别图解上,大部分普里兹带花岗岩类落在同-后碰撞的花岗岩区域,还有些落在板内花岗岩的区域。(4)普里兹带花岗岩类的87Sr/86Sr初始比值高,变化范围较大(0.7075~0.7246);εNd(t)值低,变化范围在?13.37~?9.17之间。Nd同位素模式年龄在2.0~2.3Ga之间,可能与早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有关。同位素分析结果结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普里兹带花岗岩类岩浆源区来自富集地幔,可能受到壳源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拉斯曼丘陵地区花岗岩的87Sr/86Sr初始比值变化范围较大,可能反映原岩Sr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而Nd同位素模式年龄与该区片麻岩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趋于一致,表明花岗岩在成因上可能与该区片麻岩相联系。(5)普里兹带花岗岩类应形成于同-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向板内环境过渡的转折期,这时原来被加厚的地壳发生伸展、减薄,先前含金云母和钾质角闪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底侵于下地壳,这些物质在下地壳又发生减压熔融形成一系列的A型同-后碰撞花岗岩。后碰撞花岗岩的形成预示着造山活动趋于尾声和新一轮的威尔逊旋回的开始。(6)普里兹带A型同-后碰撞花岗岩的确定支持普里兹带为碰撞造山带的构造属性,进一步说明东南极本身是由不同的前泛非期微陆块拼接形成的。在泛非期之前东南极乃至东冈瓦纳地盾并不是统一的陆块。(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06-06-30)
李淼,刘晓春[5](2006)在《东南极泛非普里兹带:碰撞造山带还是板内造山带》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普里兹带是近几年在南极大陆上识别出的一条重要的泛非期构造带,因其成因涉及到冈瓦纳超大陆在寒武纪时的形成与演化问题,因此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该造山带的构造属性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它是板内造山带,而另一些人认为它是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其基本特征是普里兹带两侧为前泛非期不同性质的岩石圈单元,整个区域经历了早期中—下地壳挤压逆冲和晚期中—上地壳伸展垮塌的构造演化历史,区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表现为近等热减压的顺时针p-t轨迹。此外,东南极克拉通与冈瓦纳其他块体在500Ma前的古地磁极移曲线并不一致。所以,尽管目前尚未发现蛇绿岩套、岛弧增生杂岩或高压变质岩等直接指相标志,但这些特征均反映了普里兹带是板间碰撞拼合的缝合带,而不是板内造山带,东南极地盾本身则是由不同块体在泛非期拼合而成的。(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06年03期)
普里兹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是我国在南极首次编制的中比例尺地质图。由于东南极普里兹带是一条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的高级变质地体,涉及东南极和东冈瓦纳古陆在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的拼合,因此,岩石单元的选取是十分关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里兹带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春.东南极普里兹带多斯变质作用及其对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重建的启示[J].岩石学报.2009
[2].赵越.东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编制中的若干问题[C].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
[3].刘晓春,赵越,刘小汉,胡健民,徐刚.东南极普里兹带高级变质作用演化[J].地学前缘.2007
[4].李淼.东南极普里兹带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
[5].李淼,刘晓春.东南极泛非普里兹带:碰撞造山带还是板内造山带[J].地质论评.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