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苔黑酚葡萄糖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苔黑酚葡萄糖苷,甲基苯丙胺,抗焦虑,多巴胺
苔黑酚葡萄糖苷论文文献综述
张婵溪,王勤辉,王小红,王廷骅,陈琳[1](2018)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抗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ol Glucoside,OG)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引起的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对海马区多巴胺、高香草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的影响。方法: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OG对MA(1 mg/kg)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影响;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观察OG对MA诱发的小鼠高活动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小鼠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OG能够显着性增加MA处理小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时间,降低MA小鼠的自发活动;神经化学检测发现MA组小鼠脑内海马区多巴胺、5-羟色胺及髙香草酸含量明显增加;而OG能够显着性降低MA小鼠脑内高香草酸含量,同时有降低MA诱导的多巴胺及5-羟色胺水平增加的趋势。结论:OG能够有效减轻MA引起的焦虑样行为,且对MA导致的脑内高香草酸水平有回调作用,可作为对抗MA精神症状的潜在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张婵溪,王小红,王勤辉,陈磊,翟海峰[2](2016)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抗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苔黑酚葡萄糖苷对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苔黑酚葡萄糖苷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影响,并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观察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小鼠基本活动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显着性增加甲基苯丙胺小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时间,且对小鼠自发活动无影响。神经递质检测发现与空白组相比,甲基苯丙胺小鼠脑内高香草酸含量明显增加,而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显着性降低甲基苯丙胺小鼠脑内高香草酸含量。结论: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有效减轻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焦虑样行为,且对其脑内高香草酸水平有回调作用,可做为有效对抗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精神类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国际精神疾病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6-11-30)
鲍艳莉[3](2015)在《苔黑酚葡萄糖苷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抑郁活性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学界提出的机制包括单胺假说、HPA轴假说、神经营养假说、炎症因子假说、表观遗传假说和神经可塑性假说等。现有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选择性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等。约30%的患者对现有药物治疗无响应。而且,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大多具有起效慢的缺陷,也存在很多副作用。开发新靶点新机理的抗抑郁药已经成为临床迫切需要。传统中药仙茅中分离提取的苔黑酚葡萄糖苷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增强实验动物学习与记忆的药理活性,是一类机制新颖的抗抑郁活性化合物。本论文以苔黑酚葡萄糖苷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更换苷元部分和糖基部分,以及变化苷键构型,对其进行进一步分子结构优化,共合成了21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得到1H-NMR、13C-NMR和HRMS等数据的证实。本研究采取小鼠悬尾实验(TST)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FST)动物模型,利用原型化合物苔黑酚葡萄糖苷(OR-1)作参照,对合成的3个化合物OR-A、OR-G、 OR-X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OR-1、OR-A、OR-G、OR-X在灌胃20mg/kg剂量下没有产生抗抑郁活性。化合物OR-A (20mg/kg, i.g.)延长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对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无影响;而化合物OR-G和OR-X (20mg/kg, i.g.)显着延长了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P<0.01),提示这两个化合物可能具有镇静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5-01)
高文超[4](2014)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相关行为的影响及部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的疾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但是其副作用较多。研究发现天然药物中安全有效的中草药有望于开发成新的抗抑郁药物,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olglucoside, OG)是从中草药仙茅中分离出的一个化合物,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在神经方面有显着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探讨其在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分子机制。目的:本研究运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研究CUMS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应激后的大鼠给予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olglucoside, OG),探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大鼠抑郁症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分子机制。方法:1.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大鼠抑郁症模型:14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CUMS组);模型组大鼠连续21天给予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每周称量体重一次,旷场实验(OFT)、糖水偏爱实验各一次;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在21天应激结束后进行。计算肾上腺指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血清中皮质酮(COR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下丘脑中CRH mRNA表达。2.OG对CUMS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54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0.9%生理盐水)、阳性药氟西汀组(2mg/kg)、模型组(CUMS组,0.9%生理盐水)、OG低剂量组(1.5mg/kg)、OG中剂量组(3mg/kg)、OG高剂量组(6mg/kg),每组9只,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症模型。应激2周后各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每日一次,持续7天,灌胃体积按照2ml/200g计算。在第22-25天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旷场实验(OFT)、糖水偏爱实验、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次日取材。应激前后每周测量一次大鼠体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的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下丘脑中CRH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中BDNF、p-ERK1/2和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1.连续21天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后,大鼠体重增加量显着减少。与正常组比较,CUMS组大鼠的糖水偏爱指数显着减少;旷场实验中自主活动减少;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延长,游泳时间和挣扎时间显着减少;在悬尾实验中CUMS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增加。大鼠肾上腺指数无变化,ELISA检测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血清的CORT含量明显增加,CRH的mRNA的表达也增加。2.与CUMS模型组大鼠比较, OG(1.5mg/kg)及氟西汀(2mg/kg)灌胃给药可显着增加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直立次数、自主活动和理毛次数。糖水偏爱实验中OG(1.5、3、6mg/kg)及氟西汀(2mg/kg)给药组大鼠的糖水偏爱指数均显着性增加。OG(1.5、3、6mg/kg)及氟西汀(2mg/kg)ig给药可显着缩短CUMS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并增加其游泳时间。与CUMS模型组大鼠比较,OG(1.5、3、6mg/kg)及氟西汀(2mg/kg)ig给药组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显着减少,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的表达下调,海马中BDNF、p-ERK1/2表达量显着性增加。结论:连续21天的慢性温和应激可成功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OG可缓解CUMS大鼠的抑郁相关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PA轴活性及上调海马中BDNF和p-ERK1/2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薛春苗,张冰,金锐[5](2013)在《虚寒状态下仙茅入血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血药浓度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仙茅作用于正常、虚寒两种不同状态大鼠后,其入血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的血药浓度变化差异,探讨仙茅在正常与虚寒状态下体内药代与生物学效应的相关性。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组和虚寒组。采用肌注氢化可的松粉针剂20mg/kg/d塑造虚寒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正常/虚寒大鼠连续7d给予仙茅水提液30g/kg,最后一次给药后,分别于多点动物交叉眼眶取血,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苔黑酚葡萄糖苷血药浓度,并计算药物代谢参数。结果:虚寒组大鼠在给药后20min,其血药浓度就高于正常组大鼠,直到120min达最大血药浓度,其高水平状态一直维持到300min;虚寒组大鼠达峰时间长,峰浓度高,曲线下面积大。结论:虚寒组大鼠体内苔黑酚葡萄糖苷浓度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可能为其生物学效应的更好发挥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药房管理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4-20)
李敏,张冰,刘小青[6](2012)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L02细胞肝药酶CYP3A的调控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苔黑酚葡萄糖苷对体外培养的正常肝细胞株L02中CYP3A的影响,探讨苔黑酚葡萄糖苷是否通过cAMP-PKA信号通路调控CYP3A的活性。方法分别用cAMP-PKA信号通路中蛋白激酶A(PKA)激动剂环腺苷酸(cAMP)类似物8-溴-环腺苷酸(8-Br-cAMP)及其抑制剂H-89、苔黑酚葡萄糖苷干预L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完整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PKA蛋白表达,红霉素-N-脱甲基法检测CYP3A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孕烷X受体(PX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的无血清培养基)相比,苔黑酚葡萄糖苷处理后的细胞CYP3A的活性增强,PKA、PXR蛋白表达增强,与8-Br-cAMP的作用相似。结论苔黑酚葡萄糖苷可通过cAMP-PKA信号通路调控CYP3A的表达,表明其可能是仙茅表现出辛热药性的主要成分之一。(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2年06期)
赵静文[7](2012)在《仙茅中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其肠吸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是基于国家“973”计划课题《基于“药性构成叁要素”的中药药性实质研究》(课题编号2007CB512605)研究基础之上展开的,该课题提出“药性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状态的、与化学成分相关的生物效应的概括和归纳”工作假说,即“叁要素”学说,认为机体状态、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效应是构成药性的叁要素。其中,机体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功效产出的依托。不同状态的机体对同一药物的处理过程将会有所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辛热药仙茅为该课题的候选药物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表明:仙茅水提取物的入血成分为苔黑酚葡萄糖苷,主要分布于肝、肾两脏器,且苔黑酚葡萄糖苷在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存在差异,但其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直接从目标单体化合物入手,首先从仙茅中提取分离苔黑酚葡萄糖苷,其次,采用非翻转离体肠吸收模型,研究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大鼠肠吸收机制,从吸收层面,阐释苔黑酚葡萄糖苷在不同机体状态下代谢存在差异的原因。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1.对目前仙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2.对药物肠吸收的研究进展和实验模型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实验部分:包括苔黑酚葡萄糖苷的提取分离和肠吸收研究。1.在课题组前期对仙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仙茅中苔黑酚葡萄糖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分离富集得到500mg苔黑酚葡萄糖苷,经HPLC检测,纯度≥97%。2.苔黑酚葡萄糖苷的肠吸收研究(1):建立了肠吸收液中苔黑酚葡萄糖苷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样品处理、检测方法准确可靠,为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大鼠肠吸收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2):通过小肠不同吸收部位考察,结果表明苔黑酚葡萄糖苷在大鼠肠道各段均有吸收,无特异性吸收部位;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苔黑酚葡萄糖苷从黏膜面向浆膜面的转运量显着增加,推测苔黑酚葡萄糖苷可能为P-gp的底物;加入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抑制剂吲哚美辛后,苔黑酚葡萄糖苷从黏膜面向浆膜面的累积吸收量减少,表明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可能参与介导了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吸收过程;在不同pH值下,随pH值的增加,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吸收趋势变化不大,说明pH值的变化对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吸收无显着影响。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表明,阳虚状态大鼠的小肠P-gp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大鼠,且苔黑酚葡萄糖苷在肝、肾组织中的分布阳虚组均显着高于正常组,这与本实验的结论苔黑酚葡萄糖苷可能为P-gp的底物药物相一致。由于苔黑酚葡萄糖苷受到P-gp的外排作用,因此,与正常状态大鼠相比,当阳虚大鼠小肠的P-gp水平降低时,对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外排作用也随之减弱,从而使苔黑酚葡萄糖苷在大鼠肠道的吸收转运量增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量也随之升高。但Oatp蛋白在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的活性尚待进一步研究探索。目前,关于仙茅胃肠道吸收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通过对仙茅中入血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的肠吸收研究,采用离体非翻转肠囊法考察影响苔黑酚葡萄糖苷吸收的多种因素,探讨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小肠吸收机制,为阐明苔黑酚葡萄糖苷在不同机体状态下代谢存在差异的原因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5-01)
张晓萍[8](2011)在《苔黑酚葡萄糖苷在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本研究为国家“973”计划课题《基于“药性构成叁要素”的中药药性实质研究》(课题编号2007CB512605)的一部分,该课题提出“药性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状态的、与化学成分相关的生物效应的概括和归纳”工作假说,即“叁要素”学说,认为机体状态、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效应是构成药性的叁要素。其中,机体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功效产出的依托。不同状态的机体对同一药物的处理过程将会有所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出发,探讨辛热药仙茅入血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在阳虚、正常、阴虚叁种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差异,着重考查不同状态如何影响药物生物效应的表达。目的:在前期研究已确定苔黑酚葡萄糖苷为仙茅入血成分之一,且为改善虚寒状态有效成分之一的基础上,探讨苔黑酚葡萄糖苷在阳虚、正常、阴虚叁种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差异,为揭示不同机体状态如何影响药物生物效应的表达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首先用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分别复制阳虚、阴虚大鼠模型,另设正常对照组,按20g生药·kg-1的剂量分别给叁组大鼠单次灌胃仙茅水煎液,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并分离血浆,经甲醇沉蛋白等一系列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紫外检测,最后用药动学软件DAS2.1.1对数据进行拟合。实验二:另设阳虚组、正常组、阴虚组叁组大鼠模型,在实验一基础上,选择单次给药后吸收相20min、峰值50min、消除相90min.180min 4个时间点,取出各组大鼠的肝、肾组织,经清洗、匀浆、沉蛋白等一系列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紫外检测。结果:实验一:经DAS2.1.1拟合,苔黑酚葡萄糖苷在叁组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均属一室模型,但其吸收、消除速率、体内总药量等均存在差异。在正常、阳虚、阴虚大鼠体内,Cmax(mg/L)分别是16.15±4.13、15.42±1.86、20.08±4.44;Tmax(min)分别是48±27、46±32、38±16;AUC(0-t)(mg/L*min)分别是2017.748±222.517、2355.246±300.729、2130.231±233.724;t1/2(min)分别是126.396±142.32、102.115±60.006、63.454±28.925;CL/F(L/min/kg)分别是0.027±0.011、0.025±0.005、0.032±0.002;MRT(0-t)(min)分别是94.336±28.545、96.069±10.634.84、245±17.131;V1/F(L/kg)分别是3.329±2.046、3.379±1.076、2.928±1.334。实验二:苔黑酚葡萄糖苷主要分布在肾组织中,20 min、50 min采样时间点,该药物分子在叁种不同机体状态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阴虚组>阳虚组>正常组;90 min采样时间点,该药物分子在肝组织中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阳虚组>正常组>阴虚组。结论:对症阳虚组大鼠吸收入体内的苔黑酚葡萄糖苷含量最多,且吸收较快,消除较慢;而不对症阴虚组大鼠吸收入体内的该药物分子含量最少,且吸收较慢,消除较快,机体状态明显影响了苔黑酚葡萄糖苷的药动学特征及其在肝、肾组织中的分布,推测可能是阳虚、阴虚状态影响了药物相关代谢酶所致。(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5-01)
苔黑酚葡萄糖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苔黑酚葡萄糖苷对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苔黑酚葡萄糖苷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影响,并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观察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小鼠基本活动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显着性增加甲基苯丙胺小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时间,且对小鼠自发活动无影响。神经递质检测发现与空白组相比,甲基苯丙胺小鼠脑内高香草酸含量明显增加,而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显着性降低甲基苯丙胺小鼠脑内高香草酸含量。结论: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有效减轻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焦虑样行为,且对其脑内高香草酸水平有回调作用,可做为有效对抗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精神类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苔黑酚葡萄糖苷论文参考文献
[1].张婵溪,王勤辉,王小红,王廷骅,陈琳.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抗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8
[2].张婵溪,王小红,王勤辉,陈磊,翟海峰.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抗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C].第十四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国际精神疾病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16
[3].鲍艳莉.苔黑酚葡萄糖苷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抑郁活性筛选[D].云南大学.2015
[4].高文超.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相关行为的影响及部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
[5].薛春苗,张冰,金锐.虚寒状态下仙茅入血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血药浓度变化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药房管理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
[6].李敏,张冰,刘小青.苔黑酚葡萄糖苷对L02细胞肝药酶CYP3A的调控作用研究[J].中草药.2012
[7].赵静文.仙茅中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其肠吸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8].张晓萍.苔黑酚葡萄糖苷在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差异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