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生物膜论文-屠晨坤

模拟生物膜论文-屠晨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拟生物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子核心,生物膜,药物载体,相互作用

模拟生物膜论文文献综述

屠晨坤[1](2019)在《分子动力学模拟己二胺为核的树形分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树形分子与生物膜间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药物输运和基因转染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考察两者间的作用机制,更好的理解药物输运过程,本文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来研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以己二胺(DAH)为核的第四代树形分子(以下简称为DAH型树形分子)单独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变化以及其与生物膜作用行为。相比较乙二胺(EDA)为核心的树形分子,DAH型树形分子封装能力强、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间。发现在中性条件下,DAH型树形分子有折迭现象,一定程度阻碍了水分子进入DAH型树形分子内部;在酸性条件下,折迭现象不明显,DAH型树形分子回旋半径变大,内部容纳更多的水分子。与膜作用后,中性条件的DAH型树形分子吸附在生物膜外表面;随着pH值下降,由于静电吸引作用,DAH型树形分子嵌入了带负电的生物膜中,非对称生物膜内表面带负电的脂质分子翻转至外表面,使得生物膜厚度变薄并发生穿膜现象,甚至产生了孔洞。(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顾家毓,余丹丹,邬瑞光[2](2019)在《吴茱萸碱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FTIR和DSC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药效和改善其生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生物膜的组成复杂,直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以脂质体作为生物膜模型,研究了吴茱萸碱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吴茱萸碱分子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探讨了吴茱萸碱抗炎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为膜材,应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有不同摩尔百分比(x)的吴茱萸碱脂质体,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分析随着脂质体中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 DPPC分子各红外特征吸收峰频率、峰形及量热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药物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及吴茱萸碱分子对脂质体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0<x<10 mol%的浓度范围内, DPPC头部区域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减小。在0<x<5 mol%浓度范围内, DPPC界面区域的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波数由1 726.0 cm~(-1)增加到1 731.8 cm~(-1),当x=10 mol%时,该波数又减小到1 728.0 cm~(-1)。在10 mol%≤x<20 mol%浓度范围内,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的波数由1 242.0 cm~(-1)减小为1 236.3 cm~(-1),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增大。纯DPPC脂质体中亚甲基的对称伸缩振动波数为2 848.4 cm~(-1),载药后该波数都增大到2 850.3 cm~(-1)。这些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具有浓度依赖性:在0<x<10 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界面区域。在10 mol%≤x<20 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分子则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头部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所有载药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均低于纯DPPC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即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均可以使脂质体的膜流动性增加,并且,当药物摩尔百分比为10 mol%时,吴茱萸碱对生物膜流动性的增加效应最为明显。研究工作对于进一步揭示吴茱萸碱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6期)

顾家毓[3](2019)在《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同为中药吴茱萸的物质基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研究药物与生物膜的作用对于了解药物的药效和揭示其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生物膜结构复杂,组成繁多,不方便进行药物与生物膜的直接研究。因此常将脂质体作为生物膜的模拟模型,通过探究药物分子与生物膜磷脂的相互作用,来揭示药物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脂质体作为生物膜的模拟模型,通过研究和比较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与脂质体膜的相互作用,从生物膜的角度,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与机体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不同摩尔百分浓度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与脂质体膜的作用分别进行检测。通过各热力学参数如前相变温度(TP)、主相变温度(Tm)、主相变峰半峰宽(△T1/2)及相变焓(△H)随药物摩尔百分浓度的变化,途释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对脂质体双层膜热力学属性的影响。2、利用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确定吴茱萸碱/DPPC脂质体和吴茱萸次碱/DPPC脂质体在特定温度下的微观相态的存在状态以及药物分子的加入对脂质体层间距离和构成脂质体的膜材DPPC分子疏水尾链间距的影响,以阐明二者对脂质体结构的影响。3、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通过研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对构成脂质体的膜材DPPC分子特征官能团(CH3、CH2、C=O、PO2-)的影响,从分子层面阐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对脂质体双层膜的影响。4、比较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与DPPC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1、吴茱萸碱/DPPC脂质体的差示扫描量热加热实验表明:当药物浓度小于10mol%时,相变温度降低、相变焓减小。当药物浓度达到10mol%时,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达到最小值。当药物浓度大子于10mol%时,相变温度升高,相变焓增加。不同摩尔百分浓度的吴茱萸碱分子的加入均造成了脂质体主相变峰半峰宽的展宽。其差示扫描量热冷却实验表明,主相变温度存在滞后性。吴茱萸碱/DPPC脂质体的相图表明,在药物浓度为l0mol%时,吴茱萸碱对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影响最大。吴茱萸次碱/DPPC脂质体的差示扫描量热加热实验表明:当药物浓度处于0~5mol%范围内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相变温度降低,同时相变焓减小;当药物浓度处于5~15mol%范围内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相变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主相变焓也是先增大后减小,前相变焓则是逐渐增加;当药物浓度处于15~20mol%范围内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相变温度升高,同时相变烩增加。不同摩尔百分浓度吴茱萸次碱分子的加入均造成了脂质体主相变峰半峰宽的展宽。其差示扫描量热冷却实验表明,主相变温度存在滞后性。吴茱萸次碱/DPPC脂质体的相图表明,在药物浓度为15mol%时,吴茱萸次碱对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影响最大。2、吴茱萸碱/DPPC脂质体的同步辐射X光衍射实验表明:在特定的实验温度下,吴茱萸碱/DPPC脂质体具有特定的相态,且形成的脂质体均为层状结构,吴茱萸碱分子的加入使得处于层状凝胶相的脂质体层间距离增加,但对DPPC分子疏水尾链间距并未造成影响。吴茱萸次碱/DPPC脂质体的同步辐射X光衍射实验表明:在特定的实验温度下,吴茱萸次碱/DPPC脂质体具有特定的相态,且形成的脂质体均为层状结构,吴茱萸次碱分子的加入使得处于层状凝胶相的脂质体层间距离增加,但对DPPC分子疏水尾链间距并未造成影响。3、吴茱萸碱/DPPC脂质体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表明:吴茱萸碱分子的加入可造成DPPC分子特征官能团的谱带发生移动,且官能团的谱带的移动规律与吴茱萸碱的摩尔百分浓度有关。吴茱萸次碱/DPPC脂质体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表明:吴茱萸次碱分子的加入可造成DPPC分子特征官能团的谱带发生移动,且官能团的谱带的移动规律与吴茱萸次碱的摩尔百分浓度有关。研究结论:1、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的加入,均不会影响脂质体的聚集状态,也不会造成DPPC脂质体某一相态的消失。2、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在DPPC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吴茱萸碱:在0mol%<x<10mol%的浓度范围内,药物分子主要进入了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界面区域的羰基基团。在10 mol%≤x<20mol%浓度范围内,药物分子主要进入了DPPC分子的头部区域,作用于头部区域的磷酸基团,少部分药物分子存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部和界面区域,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和界面区域的羰基基团。吴茱萸次碱:在0mol%<x≤5mol%的浓度范围内,药物分子主要进入了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界面区域的几基基团。在5mol%<x≤15mol%浓度范围内,药物分子在DPPC分子的疏水区域和亲水区域均有一定程度的分布,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和界面区域的羰基基团。在15mol%<x≤20mol%浓度范围内,药物分子主要进入了DPPC分子的头部区域,作用于DPPC分子头部区域的磷酸基团。3、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均具有增大脂质体膜流动性和造成膜分相的作用,这可能与二者具有的多种药理活性有关。4、吴茱萸碱和吴茱英次碱均会对处于层状凝胶相的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层间距离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可使得DPPC分子的脂肪酰链与膜面变的更加垂直。同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子进入脂质体疏水区域的方向均平行于DPPC分子疏水尾链定向排列的方向。5、通过实验各个参数的综合对比,吴茱萸次碱分子比吴茱萸碱分子更易进入脂质体的双层膜,吴茱萸次碱对脂质体双层膜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吴茱萸碱。(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周美美[4](2019)在《葫芦[n]脲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细胞膜特殊的分子结构。生物体中的物质平衡依赖细胞膜来实现,是因为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骨架结构阻止了细胞内外物质的自由进出,但是磷脂双分子层中结合的膜蛋白、受体和酶等分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等将细胞内外信号传导、物质和能量的进行交换。由于细胞膜的结构复杂,使得对其性质和功能的研究产生许多限制,基于这一实际情况,许多结构简单的模拟生物膜作为细胞膜或生物膜的模型被广泛地加以研究,这些生物膜包括固体支撑磷脂双层膜、脂质体、囊泡等。葫芦脲是超分子化学中第四类主体化合物,葫芦[n]脲(n=5,6,7,8)已经在各种分子组装,传感器,药物输送和纳米材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在瓜环化合物葫芦[n]脲(n=5,6,7,8)上的化学修饰比较困难,限制了其在药物传递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本文将葫芦[n]脲(n=5,6,7,8)与模拟生物膜相结合,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葫芦[n]脲(n=5,6,7,8)两端的羰基基团很容易与磷脂双层膜的亲水端相结合,从而破坏磷脂层骨架结构并形成离子通道,达到对药物的针对性输送。方法:以磷脂酰胆,胆固醇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脂质体,将葫芦[n]脲与羧基荧光素包埋在脂质体中,葫芦[n]脲(n=5,6,7,8)能够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破坏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羧基荧光素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从而被荧光光谱检测到。以铂电极支撑的磷脂双层膜作为生物膜的模型,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葫芦脲与支撑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1.葫芦[n]脲(n=5,6,7,8)与脂质体通过薄膜分散-冻融法制备葫芦脲与脂质体的自组装体,通过荧光光谱法来研究葫芦[n]脲(n=5,6,7,8)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葫芦[n]脲(n=5,6,7,8)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后与标准脂质体相比稳定性减弱,并且与葫芦[7,8]脲相互作用后的脂质体的荧光强度大量增加,并且探究了自组装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发现升高温度导致自组装体稳定性减弱,而且在酸性环境下荧光强度增强较快,易裂解。2.选择铂电极作为基底,在铂电极上制备出支撑磷脂膜,并借助电化学手段证明了这种磷脂膜是双层膜。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支撑双层膜与葫芦[n]脲(n=5,6,7,8)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葫芦[n]脲(n=5,6,7,8)能够在双层膜上产生一些孔洞,探针分子[Fe(CN)_6]~(3-/4-)可以经过这些孔洞到达电极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葫芦[n]脲(n=5,6,7,8)可以和固体支撑磷脂双层膜发生相互作用,诱发其产生离子通道。结论:葫芦[n]脲(n=5,6,7,8)对脂质体和固体支撑磷脂双层膜产生响应行为,并且能在模拟生物膜上产生离子通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梁燚然,梁清[5](2019)在《带电纳米颗粒与相分离的带电生物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颗粒在纳米医药、细胞成像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深入理解纳米颗粒与生物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是纳米颗粒合成与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带电配体包裹的金纳米颗粒与相分离的带电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金纳米颗粒表面的配体密度、配体带电种类和比例,以及膜内带电脂分子的种类,可以方便地调控纳米颗粒在膜表面或膜内停留的位置和状态.进一步从自由能的角度分析了带电纳米颗粒与带电生物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物理机制.本文对纳米粒子在纳米医药、细胞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纪丹丹[6](2018)在《模拟体系中稻田土壤生物膜形成过程与结构和代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膜是环境微生物的主要存在形态,具有较高的结构异质性,为微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和庇护场所,并提高对重金属、抗生素等胁迫的耐受能力,在工业、农业和医药健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群落丰富,含有大量矿物、矿物-有机质复合体以及植物根系等吸附表面,是生物膜形成的潜在区域。但土壤异质性高,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导致目前人们对土壤生物膜的形成、结构、代谢活性等方面知之甚少。本研究提取新鲜稻田土壤混合菌群,培养土壤多物种生物膜,借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等原位观测技术进行结构表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已知组成的人造土壤,测定不同养分条件下微生物代谢速率,探究模拟体系中土壤生物膜的形成和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将提取的土壤混合菌群接种到培养基中,发现混合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成膜能力,在气-液界面形成了一层致密厚实的土壤多物种生物膜。根据生物膜量变化将其生长周期分为初期(0-12h)、对数期(12-24h)、成熟期(24-48h)、解体期(48-72h)四个阶段。随培养时间,土壤多物种生物膜的结构由“絮状”转变为“网状”,厚度、粗糙度逐渐增加,在成熟期结构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同时EPS含量随培养时间不断增加,发育早期(前24h)分泌的优势化合物为蛋白质,猜测可能有利于生物膜稳定结构的形成。为进一步模拟土壤真实环境,将提取的混合菌群接种到已知组成的人造土壤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碳氮源模拟稻田贫、富养分状态,通过监测微生物对养分代谢速率的变化,结合SEM观察图像,直观证实混合微生物在高养分的人造土壤表层土中形成了微米级的生物膜结构,并且充足的养分是土壤生物膜的形成条件之一。结果还表明,生物膜的形成使土壤活性微生物含量提高由0.03%提升至0.40%,碳源代谢速率提高1.8倍,氮源代谢速率提高24.5倍。(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学娟[7](2018)在《生物膜形变动力学及其与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是人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生物医药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生物膜,可以看做细胞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信号传导的“桥梁”,因此对于理解生物医药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是十分迫切的。在本篇工作中主要致力于生物膜的形变动力学过程及其与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生物体内复杂的过程提供了便捷、准确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它可以轻松地实现追踪纳米尺度的生物动力学过程,这在一些实验中是很难完成的。本论文以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对纳米粒子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及其一些常见的生物膜参与的细胞活动(例如膜融合、物质运输、膜管的不稳定性形变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内容如下。1、膜曲率调控纳米粒子自组装。通过无水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观察了纳米粒子在曲率膜表面的自组装。研究发现膜曲率会明显影响纳米粒子(包括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首先证明了柱状膜管的表面张力会影响纳米粒子在曲率膜表面的自组装结果。张力越小,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结构会越来越有序。例如随着张力的减小纳米粒子出现了环形排列结构。纳米粒子与生物膜的作用力也可以强烈影响纳米粒子的自组装:增加作用力,可以促进纳米粒子排列成有序结构。然后又观察了纳米粒子的数密度、长径比和纳米粒子的曲率是如何影响它们的自组装的:调节数密度可以使纳米粒子在膜管表面排成环形结构;纳米粒子的长径比可以调节纳米粒子在膜管的转动方向,从而影响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的曲率与生物膜曲率的匹配程度也可以影响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结构。我们的发现对于理解曲率蛋白在膜表面的聚集和靶向释放药物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2、融合蛋白产生的拉力催化膜融合。通过模拟计算发现,融合蛋白产生的拉力可以引发膜融合的发生,而膜张力调节后续融合过程。研究结果的主要结论为:拉力催化膜融合。首先融合蛋白产生的拉力引发两个融合膜的对接区域发生磷脂头基的拥挤,从而增加两个膜的磷脂头基与头基之间的排斥,或者头基和尾基间的直接接触,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因此可以扰乱对接区域内两个融合膜的稳定性。然后在对接区域内,后续主要通过膜张力的释放,导致最终的膜融合或者囊泡破裂。本工作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融合蛋白产生的拉力是蛋白质介导融合的普适特征,膜张力对于融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3、软受限空间内囊泡的相互作用和运输。本篇工作主要研究了在细胞内一些拥挤环境形成的软受限空间中,如何调控软粒子(囊泡)的运动。通过分析囊泡的受力,我们提出了一个软粒子在受限空间内移动的新机制——囊泡的运动可以通过软受限空间的形变来控制。研究证明,囊泡在软受限空间内存在一个特殊的运动路径——两个囊泡间由于有效的吸引作用而发生相向运动。4、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探索生物膜管的不稳定形变。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膜管的不稳定性珠状转变的机制。首先,通过自由能计算证明了不同因素对于膜管珠状转变(柱形膜管转变成球形囊泡)的影响。然后通过DPD模拟研究检验了描述膜管不稳定性机制的物理模型,包括渗透压、面积差和自发曲率模型。最后结合自由能计算分析,发现不同模型中膜管形变的物理机制可以分为两类:有效的自发曲率与膜张力。也进一步证明了在不同的模型中,一个正的膜张力对于膜管的珠状转变是必不可少的,并指出了不同的模型间可以互相协作,引起膜管发生珠状转变。(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1)

杨艳霞,李静[8](2018)在《3D格子Boltzmann传质模型模拟生物膜降解有机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膜生物法有机污水处理为研究背景,将3D格子Boltzmann传质模型与多孔介质四参数随机生成法耦合,获得生物膜多孔介质详细的孔隙分布,进而对反应器内生化降解反应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生物膜孔隙率及孔隙分布对流动传质及生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方向生长概率p1-14=0.005,随着生物膜孔隙率增大,反应器内底物降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孔隙率ε=0.5时达到最大,50.97%;孔隙率ε=0.5时,改变各方向生长概率重构获得5种不同结构生物膜,其降解效率随之改变,生物膜为结构1(p_(3-4)=0.01,p_(1,2,5-14)=0.005)时,底物降解效率最高,52.54%。因此,3D格子Boltzmann传质模型可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内的流动传质及生化反应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将对反应器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斐,丁家旺,吴惠丰,孟祥敬,赵建民[9](2017)在《电化学方法研究石墨烯和磷酸叁苯酯(TPP)与模拟生物膜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环境中,污染物大多以混合物形式存在,进入生物体后通常会产生联合毒理效应.石墨烯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容易与其他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磷酸叁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P)分子中含有多个苯环,容易与石墨烯发生相互作用.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石墨烯和TPP与模拟生物膜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石墨烯和TPP均可导致磷脂双层膜修饰的金电极的阻抗降低,说明两者均能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模拟生物膜的完整性,推测石墨烯和TPP同时存在时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增大对模拟生物膜的破坏程度.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污染物有可能与细胞内的DNA或蛋白质等大分子发生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该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7年36期)

徐涛,彭党聪,徐天凯,武少华,金虎[10](2017)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模型的建立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首先建立了能同时描述碳氧化、脱氮和除磷的修正ASM1(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以及与ASM1中微生物生长过程速率方程结构形式相同、物理意义明确的生物膜模型。然后将该生物膜模型与修正的ASM1相结合,形成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模型,利用VB6.0编写了相应的模拟软件。以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复合工艺为对象,对其碳、氮和磷的去除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水各污染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进水流量、填料区的位置及填料区填料的投加率进行模拟,为填料区的优化和系统运行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模拟生物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药效和改善其生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生物膜的组成复杂,直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以脂质体作为生物膜模型,研究了吴茱萸碱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吴茱萸碱分子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探讨了吴茱萸碱抗炎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为膜材,应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有不同摩尔百分比(x)的吴茱萸碱脂质体,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分析随着脂质体中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 DPPC分子各红外特征吸收峰频率、峰形及量热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药物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及吴茱萸碱分子对脂质体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0<x<10 mol%的浓度范围内, DPPC头部区域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减小。在0<x<5 mol%浓度范围内, DPPC界面区域的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波数由1 726.0 cm~(-1)增加到1 731.8 cm~(-1),当x=10 mol%时,该波数又减小到1 728.0 cm~(-1)。在10 mol%≤x<20 mol%浓度范围内,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的波数由1 242.0 cm~(-1)减小为1 236.3 cm~(-1),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增大。纯DPPC脂质体中亚甲基的对称伸缩振动波数为2 848.4 cm~(-1),载药后该波数都增大到2 850.3 cm~(-1)。这些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具有浓度依赖性:在0<x<10 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界面区域。在10 mol%≤x<20 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分子则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头部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所有载药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均低于纯DPPC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即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均可以使脂质体的膜流动性增加,并且,当药物摩尔百分比为10 mol%时,吴茱萸碱对生物膜流动性的增加效应最为明显。研究工作对于进一步揭示吴茱萸碱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拟生物膜论文参考文献

[1].屠晨坤.分子动力学模拟己二胺为核的树形分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9

[2].顾家毓,余丹丹,邬瑞光.吴茱萸碱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FTIR和DSC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顾家毓.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4].周美美.葫芦[n]脲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5].梁燚然,梁清.带电纳米颗粒与相分离的带电生物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J].物理学报.2019

[6].纪丹丹.模拟体系中稻田土壤生物膜形成过程与结构和代谢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7].刘学娟.生物膜形变动力学及其与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8].杨艳霞,李静.3D格子Boltzmann传质模型模拟生物膜降解有机污水[J].农业工程学报.2018

[9].李斐,丁家旺,吴惠丰,孟祥敬,赵建民.电化学方法研究石墨烯和磷酸叁苯酯(TPP)与模拟生物膜间的相互作用[J].科学通报.2017

[10].徐涛,彭党聪,徐天凯,武少华,金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模型的建立与模拟[J].环境工程学报.2017

标签:;  ;  ;  ;  

模拟生物膜论文-屠晨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