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渣论文-杨中领,唐家凯,胡艳萍

重金属废渣论文-杨中领,唐家凯,胡艳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金属废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金属废渣,氟石膏,固化剂,土地复垦

重金属废渣论文文献综述

杨中领,唐家凯,胡艳萍[1](2019)在《氟石膏固化技术在处理重金属废渣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固化重金属废渣,提出了采用氟石膏、石灰、水泥固化重金属废渣的一种新型固化技术。对白银市铅锌矿尾矿库重金属废渣进行了固化处理,并对固化后的重金属废渣进行浸出毒性、无侧限抗压强度、透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氟石膏固化技术显着降低了重金属废渣的浸出毒性,尾矿库治理后土地可以达到二类建设用地的标准,实现了对矿山废弃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固化后尾矿废渣抗压强度达3~10MPa,支撑结构强度良好,透水性较低,提高了固化重金属废渣的稳定性。氟石膏固化技术可行较强,可为类似矿区重金属废渣的固化处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0期)

牛学奎,吴学勇,吴文卫,毕廷涛,王舒婷[2](2019)在《典型鼓风炉铅冶炼废渣重金属浸出特性及化学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某地典型鼓风炉炼铅工艺产生的干渣及水粹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属性鉴别,并考察了不同浸出方式对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废渣中的Cd、As、Pb等典型重金属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GB 5085. 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试验所选鼓风炉铅冶炼渣不存在浸出超标情况;3种提取方式的浸出液中重金属种类略有不同,但酸性条件对废渣中Zn、Pb、Cd、As等重金属的浸出影响最大,Cu更容易受弱酸性条件影响;形态分析数据显示Cd溶出风险最大,As、Pb溶出风险相对较小,干渣的潜在环境危害性要明显高于水淬渣。(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3](2019)在《尾矿(废渣)资源综合利用EPC总承包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全流程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1、悬振选矿机——尾矿高效再选利器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910263671.62014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叁批)》。适用于钨、锡、锑、铀、钽铌、金银、钛、铁、锰、铬、铝、锌、硫等矿物。2、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运营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尾矿微生物原位成矿生态修复技术尾矿库无土复垦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氨氮废水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5期)

王琴,江纪宇,张兴龙,杨胜花,陈超[4](2019)在《硫铁矿冶炼废渣重金属污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大方县东关、营脚、青松叁处硫铁矿冶炼废弃地的调查,检测冶炼废弃地土壤中Cu、Cr、Pb、Cd、As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关、营脚与青松叁处样地五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贵州土壤背景值,含量大小:东关与青松两地Cr> Cu>Pb>As>Cd,营脚地Cu>Cr>Pb>As>Cd。叁样地综合来看Cu、Pb、Cd污染严重,而Cr、As污染较轻。由综合污染指数表明,东关(3.37~5.11)、营脚(3.15~6.87)、青松(4.86~6.33)叁处硫铁矿冶炼废弃地均为重污染。(本文来源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谭聪,肖筱瑜,孙伟,黄伟,农泽喜[5](2019)在《锌行业重金属废渣固化/稳定化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不同的固化剂对锌冶炼产生的废渣进行固化/稳定化技术处理。结果表明:以加入石灰和水泥作为固化/稳定化剂的方案使用试剂最少,处理效果最好,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的废渣浸出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可得到有效控制。经处理后的废渣可进行安全填埋。(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郑志林[6](2019)在《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对铅锌废渣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黔西北水城-威宁-赫章矿带是贵州有色金属铅锌矿主产地。历史时期,该地区大规模的土法炼锌活动产生的大量炼锌废渣遍布山沟、河道,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当地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植物修复被认为是最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治理方法。但是关于植物修复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争议,具体表现为修复植物根际微域中根系分泌物对地球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含硫尾矿及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还存在不一致的观点。而关于修复植物对地球化学性质较稳定的碱性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因此,本研究以改良剂和先锋草本植物联合修复的土法炼锌废渣为研究对象,共设置7个处理组,其中4个无植物存在的对照处理组:废渣(F)、废渣+低品位磷矿粉(FL)、废渣+沼渣(FZ)、废渣+改良剂(低品位磷矿粉与沼渣混合)(FG),以及3个有植物存在的处理组:废渣+改良剂+黑麦草(FGH)、废渣+改良剂+叁叶草(FGS)、废渣+改良剂+黑麦草+叁叶草(FGT);分别定期采集上述7个处理组的淋溶液(共5次),依次记为T1、T2、T3、T4、T5。系统研究了“废渣-淋滤液-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明显影响废渣淋滤液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特征。与无植物的处理组(F、FL、FZ、FG)相比,有植物存在的处理组(FGH、FGS、FGT)的废渣淋滤液pH整体随着淋溶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有植物的处理组与无植物的处理组pH在T5时存在显着差异(p?0.05)。有植物处理组废渣淋滤液的电导率(EC)均高于无植物处理组(除FZ组T1、T2),说明植物参与促进了废渣中易溶矿物溶解。有植物的处理组的废渣淋滤液氧化还原电位(ORP)在T4-T5时均低于无植物处理组。淋滤液中阴离子以SO_4~(2-)为主,其次是NO_3~-和Cl~-,F~-最少。F~-和Cl~-淋出量总体随着淋溶时间增加而减少,而NO_3~-和SO_4~(2-)则随着淋溶时间增加均出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且植物参与对废渣Cl~-、NO_3~-的淋出有促进作用。淋滤液中4种重金属离子总体淋出量表现出Zn>Pb>Cd>Cu,说明Zn相较于其他3种更易被淋出;4种重金属的淋出量总体上随淋溶时间增加呈降低的趋势。植物参与后期增加了Cu的淋出量,减少了Pb、Zn淋出量,而对Cd是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增加或减少。相关性表明,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后废渣淋溶液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其重金属淋出的重要原因。(2)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赋存形态的影响因重金属元素种类而异。有植物的处理组(FGH、FGS、FGT)中Cu的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所占比例分别增加和降低;Pb的酸可溶态有所增加,可还原态有所降低,说明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均增加了废渣中Cu和Pb的生物有效性。FGH、FGS、FGT处理组废渣Zn和Cd的有效态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FG处理组。与FG处理组相比,FGH、FGS、FGT处理组废渣中酸可溶态Zn所占比例均分别降低,而残渣态所占比例均分别增加。与FG处理组相比,FGH、FGS、FGT处理组废渣中酸可溶态Cd所占比例均分别增加,可还原态Cd均分别降低。说明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分别降低Zn,增加Cd的生物有效性。(3)黑麦草与叁叶草套种修复增加其重金属的转运系数。黑麦草和叁叶草单种和套种模式下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无明显差异,相同植物不同种植方式对植物富集系数的影响低于0.70%。但是黑麦草和叁叶草套种模式下其重金属的转运系数高于两种植物分别单种的模式(除黑麦草对Zn的转运),尤其叁叶草在套种模式下重金属转运系数比单种模式增加了4.33%~9.02%。黑麦草和叁叶草套种模式下,叁叶草的转运系数是黑麦草的1.1~2.5倍,说明两种先锋草本植物套种模式修复效果优于单种模式,而叁叶草对废渣的修复效果强于黑麦草。(4)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明显改变废渣的微观形貌及矿物组成。黑麦草单种模式(FGH)及其与叁叶草套种(FGT)修复作用下,废渣的表面特征表现为大量的细小颗粒粘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说明植物根系对废渣中细小颗粒具有包裹和团聚作用。而叁叶草单种模式(FGS)修复作用下,废渣的表面特征表现为存在大量的孔隙和坑洼,说明植物根系通过物理(根劈)、化学作用(根系分泌物溶解)促进废渣生物物理风化。与无植物存在的处理组(FG)相比,有植物存在的处理组(FGH和FGT)中废渣的O、Si、Fe、Al、Ca、Mg的原子百分比均不同程度增加,说明改良剂-植物(黑麦草、叁叶草)联合修复促进炼锌废渣风化成土过程。废渣中矿物组成主要包括石英、石膏、长石、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磁铁矿及菱铁矿等矿物相。(5)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明显影响垂直剖面废渣的理化性质、养分及重金属形态特征。有植物和无植物存在的处理组废渣的pH和EC整体上表现为随着梯度增加呈增加的趋势。黑麦草单种(FGH)以及和叁叶草套种(FGT)修复模式下,废渣的有效氮含量随着废渣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叁叶草单种(FGS)修复模式下,废渣有效氮含量随着废渣剖面深度增加而递减;无植物存在的处理组(FG)废渣有效磷含量随着废渣剖面深度增加而递减,而有植物存在的处理组(FGH、FGS及FGT)表层废渣(0-16 cm)的有效磷含量最高,说明黑麦草和叁叶草单种及套种模式均促进了废渣磷素在表层富集。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的垂直剖面废渣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在表层(0-8 cm)、亚表层(8-16 cm)、底层(32-40 cm)较高,而中层(16-32 cm)较低。且酸可溶态重金属(Cu、Pb、Zn、Cd)的比例随着废渣剖面深度增加呈增加的趋势;黑麦草单种(FGH)以及和叁叶草套种(FGT)修复模式下,深度为0-16 cm的废渣中Pb、Zn酸可溶态所占比例高于深度为16-24 cm的废渣,说明黑麦草修复增加了Pb、Zn的酸可溶态含量。(6)修复植物根系分泌物能有效促进细小颗粒废渣团聚形成大颗粒废渣并影响其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基于黑麦草根系分泌物中~(13)C在不同粒径废渣中的分布特征可知,黑麦草根系分泌物修复处理后的不同粒径废渣(d≥2、2 mm>d≥1 mm及d<0.25 mm)中δ~(13)C比对照废渣分别高出3.16‰、1.85‰、1.47‰。说明根系分泌物主要分布在d≥2 mm、2 mm>d≥1 mm和d<0.25 mm粒径的废渣。结合不同粒径废渣团聚体质量分布特征可知,与对照废渣相比,根系分泌物参与下粒径为d<0.25 mm、2 mm>d≥1 mm的废渣团聚体质量占比分别减小1.76%和增加1.62%,说明黑麦草根系分泌物在促进细粒径废渣形成大粒径废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根系分泌物增加了废渣d≥2 mm和d<0.25 mm粒径中4种重金属的酸可溶态。综上,改良剂-先锋草本植物联合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植物根系活动通过改变根际废渣的理化特性、阴离子与养分含量、以及赋存形态,增加Cu、Pb、Cd和降低Zn的生物有效性;二是植物根系及其分泌物促进细小颗粒团聚形成大颗粒团聚体,增加大颗粒团聚体的酸可溶态含量,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7](2019)在《尾矿(废渣)资源综合利用EPC总承包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全流程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1、悬振选矿机——尾矿高效再选利器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910263671.62014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叁批)》。适用于钨、锡、锑、铀、钽铌、金银、钛、铁、锰、铬、铅、锌、硫等矿物。2、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运营(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8期)

邱静,吴永贵,罗有发,陈然,郑志林[8](2019)在《两种先锋植物对铅锌废渣生境改善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自然定居的先锋植物对铅锌废渣的生态修复效应,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典型的黔西北土法炼锌废渣堆场上自然着生的2种先锋植物(土荆芥及类芦)对废渣基质养分积累、酶活性改善状况,并分析了2种先锋植物生长对炼锌废渣中特征重金属Cu、Cd、Zn、Pb的吸收积累特征及先锋植物根际微域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植被修复的裸露废渣)相比,自然定居在铅锌废渣堆场上的土荆芥和类芦可显着(P<0.05)改善植物根际废渣基质的养分(N、P、K、有机质)、酶活性(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及微生物活性(呼吸作用强度);2种自然定居植物对Cu、Cd、Zn、Pb的赋存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影响,植物生长促进根际废渣基质中残渣态Cu、Cd、Zn、Pb向可交换态转化进而增加废渣基质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土荆芥对Cu、Cd、Zn、Pb和类芦对Cu、Zn、Pb的转运系数均小于1,但类芦对Cd的转运系数达到2.02,表明类芦对Cd具有较强的吸收转移能力;两种植物均能在极端的废渣环境中生长,表现出对铅锌废渣较强的耐性和抗性。土荆芥和类芦的自然定植及生长对土法炼锌废渣堆场重金属污染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作为先锋优势植物应用于铅锌废渣植被重建或生态修复工程实践的前期修复工作中。(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有发[9](2018)在《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在历史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土法炼锌活动,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不断累积,遗留下大量富含重金属的裸露炼锌废渣。土法炼锌废渣中残留的高含量重金属易通过水力搬运和风力扩散等途径迁移至周边水体、土壤及植物等环境介质中,严重威胁周边及下游地区的水质安全、农产品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通过食物链或直接吸收进入人体,增大人体健康暴露的风险。因此,为有效控制裸露废渣堆场通过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水淋溶及扬尘等导致废渣中重金属污染的持续扩散,开展废渣堆场植被重建或生态修复不仅是控制重金属污染扩散的关键工作,也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核心手段。然而,目前关于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修复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会增加重金属的淋溶风险(活化观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建立的自维持生态系统可通过调控废渣-植物系统界面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实现重金属的原位植物固定(固持观点)。关于植物修复增加重金属淋溶风险的研究大多数是以室内模拟草本植物修复为主,且主要考虑单一的环境因素(如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主导作用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极少考虑根系分泌物、凋落物、异养微生物群落的协同效应即废渣-植物根系界面微环境的改善及成土过程对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关于木本植物修复对其根际微域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课题组在黔西北威宁县开展的“土法炼锌废渣堆场重金属污染释放原位控制及生态修复”示范性工程的废渣堆场为研究区域,以废渣堆场上建植5年后的4种优势植物即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L.)、芦竹(Arundo donax L.)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优势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的理化特征、微生物学特性、废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迁移转化特征、团聚体与颗粒态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优势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在全国类似的金属冶炼矿区尤其是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废渣堆场上进一步规模化推广应用这种直接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优势植物修复可明显改善炼锌废渣的理化特性并促进废渣中养分积累。无植物修复的裸露废渣(对照废渣)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中性偏碱,含有较高百分比含量的砂粒,物理结构及持水保肥能力较差,有效养分含量极低。与对照废渣相比,4种优势植物修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废渣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并明显增加了废渣的电导率(EC)、粘粒和粉砂粒的百分比含量,显着增加废渣基质的含水量以及废渣的有效态养分(N、P、K)和有机质的含量,且4种优势植物根际废渣与非根际废渣在养分积累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呈现明显的根际效应。(2)4种优势植物修复可显着改善炼锌废渣的酶活性及微生物类群数量和活性。对照废渣的酶活性及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和活性极低。4种优势植物修复均可显着增加废渣中酶活性(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活性(呼吸强度)。其中构树修复对废渣中酶活性(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量的改善程度最大,而刺槐修复对废渣中微生物活性(呼吸强度)的改善程度最大。4种优势植物根际废渣中酶活性(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活性(呼吸强度)、微生物量均显着高于非根际废渣,呈现明显的根际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废渣中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变化是影响废渣酶活性、微生物量及活性的主要因子,同时废渣的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特性的改善也是影响废渣中养分积累的主要因子。(3)4种优势植物修复显着增加炼锌废渣中细菌、真菌、古菌的群落组成及结构多样性。基于废渣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4种优势植物的根际废渣及对照废渣中细菌的主要优势菌门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Saccharibacteria;真菌的优势菌门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Rozellomycota;古菌的优势菌门有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与对照废渣相比,4种优势植物修复明显增加废渣基质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Saccharibacteria、接合菌门(Zyg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的相对丰度。并增加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菌类群,如植物根际促生菌(Flavobacterium、Streptomyces、Arthrobacter)和固氮菌(Bradyrhizobium)。4种优势植物修复不同程度增加废渣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及细菌、真菌和古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但降低废渣中真菌和古菌的多样性指数。废渣中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间的典范对应关系(CCA)表明,根际废渣中微环境(pH、含水量、养分含量)的显着改善是影响废渣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主要因子,且不同类型的植物根际废渣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明显差异。(4)4种优势植物修复可显着影响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征。土法炼锌废渣中重金属(Cu、Pb、Zn、Cd)的含量依次表现为Pb>Zn>Cu>Cd。4种优势植物在炼锌废渣堆场上稳定建植5年后,修复植物的根、茎、叶组织对废渣中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积累,植物组织中重金属含量依次表现为根系>叶片>茎部。但与废渣中重金属全量相比,4种优势植物组织中重金属元素呈低积累特征,主要表现为4种优势植物根部和茎部对重金属(Cu、Pb、Zn、Cd)的富集系数均在0.1左右。与对照废渣相比,4种优势植物修复显着降低根际废渣中Cu和Pb的全量,略微增加根际废渣中Zn和Cd的全量。4种优势植物修复可不同程度增加废渣中DTPA-Pb的含量,除芦竹增加DTPA-Zn和Cd的含量外,其他3种植物修复均可显着降低废渣中DTPA-Cu、Zn、Cd的含量。4种优势植物修复可不同程度降低废渣中酸溶态Cu、Pb、Zn和Cd的百分比含量,并不同程度增加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重金属(Cu、Pb、Zn、Cd)的百分比含量。(5)4种优势植物参与下废渣微环境的改善明显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征。相关性及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植物根际废渣中草酸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分别与废渣中DTPA-Pb和DTPA-Cu呈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废渣中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增加均可促进废渣中Cu、Pb、Zn、Cd的有效性降低,但根际废渣中草酸含量和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对废渣中Pb的有效性增加具有正向作用。4种修复植物通过改善其根际微环境(包括养分和有机质积累、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增加以及根系有机酸和溶解性有机碳释放)、植物吸收、改变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即促进废渣中酸溶态重金属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重金属转变)等综合作用过程显着降低废渣中Cu、Pb、Zn、Cd的生物有效性,进而显着影响废渣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征。(6)4种优势植物修复可明显改变炼锌废渣的矿物组成、形貌特征及微区元素分布。基于扫描电镜-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SEM-EDS)对废渣的形貌特征和微区元素分布的表征结果表明,对照废渣的表面较光滑和平整,而大量密集的植物细根对废渣的穿插作用致使根际废渣表面呈疏松多孔状。与对照废渣相比,植物根际废渣中微区元素Zn的比例明显降低,而Si、Al和Fe元素的相对比例明显增加。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植物根际层和对照废渣中矿物组成进行半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植物根际废渣中的一些矿物相较对照废渣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为根际废渣中原生矿物(石英、方石英、角闪石、长石等)的相对含量降低,而根际废渣中次生矿物(伊利石、石膏、方解石)的相对含量增加。植物参与下废渣中形成的次生矿物对降低废渣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7)4种优势植物修复明显改变炼锌废渣中团聚体的组成及其重金属的分布。4种优势植物修复均促进粗粒径废渣生物风化形成细粒径废渣,具体表现为植物修复降低粗粒径废渣(1~5 mm)的质量百分比,明显增加细粒径废渣(0.5~1 mm、0.25~0.5 mm、<0.25 mm)的质量百分比,且细粒径废渣中存在明显的团聚作用。对照和修复植物根际废渣中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细粒径废渣中,且重金属元素在粗粒径废渣团聚体和细粒径废渣团聚体中分别呈亏缺(富集系数<1)和富集状态(富集系数>1),除Zn元素在粒径为2~5 mm的废渣团聚体中呈富集状态外。废渣中细粒径(<0.25 mm和0.25~1 mm)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的质量负载最大。不同粒径植物根际废渣团聚体中酸溶态重金属(Cu、Pb、Zn、Cd)所占比例整体上均低于对照废渣,且大粒径团聚体中酸溶态重金属所占比例高于细粒径团聚体,随着废渣粒径降低,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重金属(Cu、Pb、Zn、Cd)所占比例增加。4种优势植物参与下废渣中团聚体形成对降低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其过程主要包括废渣中重金属被吸附并固持于所形成的高度风化的细粒径废渣(有机-矿物胶体颗粒)的表面,以及改变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异性。(8)4种优势植物修复明显改变炼锌废渣中颗粒态有机质(POM)的组成及其重金属的分布。修复植物归还于废渣的有机质分解形成不同粒径POM,废渣中细粒径POM(0.05~1 mm)的质量百分比高于粗粒径POM(>1 mm)。POM中重金属的含量、富集系数、质量负载随着POM粒径降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细粒径POM(0.05~1 mm)中重金属的含量、富集系数及质量负载普遍高于粗粒径POM(>1mm),粒径为0.05~0.25 mm的POM中重金属的含量、富集系数及质量负载最高。不同粒径POM中Cu、Pb、Zn、Cd的质量负载存在差异,其大小依次为Cu>Cd>Zn>Pb。基于扫描电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粒径POM的微观形貌及官能团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粗粒径POM表面较平整光滑,细粒径POM表面较粗糙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POM中的主要官能团有-COOH,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单糖等)、羧酸、酚类、醇类、脂肪酸等物质中的-OH,脂肪族中的-CH_3和-CH_2,醛、酮中的C=O,芳香基上的C=C,羧基上的C=O和C-OH,或者Si-O。不同粒径POM对废渣中重金属较强的富集作用对降低废渣中Cu、Pb、Zn、Cd的生物有效性具有重要贡献。细粒径POM对废渣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最大,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含量的有机碳、较多的活性位点(如羧基、羟基、酚羟基等官能团)以及一些生物活性较高的中间分解产物。综上所述,4种优势植物修复通过显着改善废渣中理化、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特性以及植物吸收作用显着影响土法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修复植物通过根际活动(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活性)与植物凋落物归还作用显着改善根际微环境(增加废渣中养分和有机质的积累以及异养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改变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以及植物吸收等协同作用降低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另一方面是根系分泌物-微生物-凋落物的联合作用促进废渣风化形成不同粒径的废渣团聚体和POM,并改善废渣的团聚结构,细粒径废渣团聚体和POM以及废渣生物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矿物通过与重金属发生吸附、络合、螯合、沉淀等反应,改变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异性,降低废渣中Cu、Pb、Zn、Cd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实现重金属的原位植物固定。本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性质的废渣堆场植物修复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12-01)

[10](2018)在《尾矿(废渣)资源综合利用EPC总承包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全流程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1、悬振选矿机——尾矿高效再选利器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910263671.62014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叁批)》。适用于钨、锡、锑、铀、钽铌、金银、钛、铁、锰、铬、铅、锌、硫等矿物。2、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运营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8期)

重金属废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云南某地典型鼓风炉炼铅工艺产生的干渣及水粹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属性鉴别,并考察了不同浸出方式对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废渣中的Cd、As、Pb等典型重金属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GB 5085. 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试验所选鼓风炉铅冶炼渣不存在浸出超标情况;3种提取方式的浸出液中重金属种类略有不同,但酸性条件对废渣中Zn、Pb、Cd、As等重金属的浸出影响最大,Cu更容易受弱酸性条件影响;形态分析数据显示Cd溶出风险最大,As、Pb溶出风险相对较小,干渣的潜在环境危害性要明显高于水淬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金属废渣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中领,唐家凯,胡艳萍.氟石膏固化技术在处理重金属废渣工程中的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2].牛学奎,吴学勇,吴文卫,毕廷涛,王舒婷.典型鼓风炉铅冶炼废渣重金属浸出特性及化学形态分析[J].环境工程.2019

[3]..尾矿(废渣)资源综合利用EPC总承包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全流程解决方案[J].中国有色金属.2019

[4].王琴,江纪宇,张兴龙,杨胜花,陈超.硫铁矿冶炼废渣重金属污染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

[5].谭聪,肖筱瑜,孙伟,黄伟,农泽喜.锌行业重金属废渣固化/稳定化应用研究[J].矿产与地质.2019

[6].郑志林.改良剂—植物联合修复对铅锌废渣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及作用机制[D].贵州大学.2019

[7]..尾矿(废渣)资源综合利用EPC总承包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全流程解决方案[J].世界有色金属.2019

[8].邱静,吴永贵,罗有发,陈然,郑志林.两种先锋植物对铅锌废渣生境改善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9].罗有发.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8

[10]..尾矿(废渣)资源综合利用EPC总承包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全流程解决方案[J].世界有色金属.2018

标签:;  ;  ;  ;  

重金属废渣论文-杨中领,唐家凯,胡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