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公民论文-曾昕

积极公民论文-曾昕

导读:本文包含了积极公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文化,青少年,新媒体,媒介素养

积极公民论文文献综述

曾昕[1](2019)在《积极公民与娱乐性参与——网络亚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推动了青年文化的多样性,给青少年参与社会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青少年亚文化也成为了网络平台上颇具活力的文化景观。本文将青少年亚文化研究与媒介素养理论相结合,选取青少年以亚文化方式参与社会议题的相关案例,论述突出风格化、个性化的表达推动公共议题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媒介参与能力进行重新思考,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应具有与亚文化相结合的内容,从青少年的媒体权利出发,协助青少年通过自己熟悉的文化形态参与公共议题,在公共事务中发挥更大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19年08期)

朱涛[2](2019)在《积极公民身份的社会建设——读《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王小章、冯婷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社会建设既是国家的宏观战略选择,也是一种新型的政策范式。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已成为理论界所关心的主题。同时,对于社会建设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是我国社会建设实践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王小章、冯婷的新着《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按马克思向人类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一个人"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康斯坦蒂娜·左利,托马斯·巴巴利斯[3](2019)在《积极公民:体验式学习和批判教育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教育结合体验式教育方法(其部分理论以批判性教育为基础)为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公民的概念,提供了一个在学校环境中运用的适恰的理论背景。具体来说,批判教育的目的是确保教学方法的实施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同时赋予学生培养自由意识并把知识与权力联系起来。批判教育作为一种增强和培养积极公民意识的手段,有助于更充分地了解体验式学习及其对小学生的影响能力。(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与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朱涛[4](2018)在《社会建设的公民之维——兼评《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个人"关系的理论探讨入手,当今时代的社会建设需面向不平等和不确定性的双重任务,积极公民身份的社会建设主张社会建设须以公民身份,特别是以积极的公民身份为核心,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和赋权增能功能,增进每个公民行权担责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兼顾、平衡、协调社会的整合团结和个人的自由尊严,使个人通过社会力量而完成自身的解放。(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颜彩媛,文萍[5](2016)在《积极公民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式微与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现代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公共精神成长逐渐受到挤压,导致公民社会告急。大学生的目的性、自我性、行为服从性凸显,而公共性、主体性、行为自觉性式微。现代全球治理趋势要求重塑积极公民,培育公共精神,因此重构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重塑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必须摆脱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双重束缚,从意识和实践层面全面构建。(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吕催芳[6](2016)在《学生参与与积极公民养成:公民认知与情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参与是高校公民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民主学校"的作用。当前国内高校学生多样化参与是否有助于积极公民养成?公民行为、公民认知、公民情感、公民参与意愿四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对3623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不同类型学生参与对积极公民态度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学生参与与积极公民资格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联系,大学校园中的多样化参与可以成为高校公民教育实施的重要渠道。(2)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在影响公民参与意愿的过程中,公民认知、国家认同与责任起中介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链式中介效应显着:学生参与通过公民认知影响国家认同与责任感并进一步影响公民参与意愿。在学生参与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公民认知、国家认同与责任是实现既往学生参与行为转化为未来公民参与意愿的关键变量,在既往学生公民行为与未来公民参与关系中起联结作用。(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6年04期)

耿丽红[7](2016)在《汉娜·阿伦特积极公民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政治是当今政治学界的理论研究热点,这种公民思想主张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1906—1975)对此从历史和理论层面提出了极富洞见的理论观点,形成其建立在“积极参与”这一古典共和主义传统基础之上的积极公民观。但是阿伦特的公民观分布在其多部着作及文稿中,本文将系统地对这一思想理论进行阐释,并提出自己的思考。阿伦特的犹太人身份及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是其公民观形成的前提和背景,而古典共和主义传统是其思想形成的理论视角。阿伦特主张公民应该通过言说和行动进入公共领域,积极参与政治,在公共生活中实现自由和彰显自我卓越。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追溯了阿伦特积极公民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第二部分分析了古典共和主义的主要原则和理念以及对阿伦特积极公民观的启发;第叁部分探讨了公共领域与公民观的关系,概括阿伦特积极公民观主要包含公民的政治判断力、公民美德等五个方面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积极公民观的特点;论文的最后对阿伦特积极公民观做出评价,分析其建设性价值和公民观存在的问题及矛盾,最后阐述其理论对于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6-04-01)

郭倩倩,秦龙[8](2016)在《政治冷漠与积极公民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冷漠并非反映了一种压制之下的无奈,深层次原因在于大部分民众仍然以狭隘个人利益为主导价值取向,本质上体现为公民意识的淡漠。或者从国民性的角度来说,中国还没有形成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现代性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蔓延,使得个体的角色更加趋向于完全的消费者,而不是公民。公民身份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政治抽象,是个体与政治连通的桥梁。当今政治冷漠的蔓延、公共精神的衰落,凸显了现代公民身份回归和积极公民重塑的紧迫性。培养公民身份认同和价值共识,保证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对于消解民众政治冷漠,促使其积极理性融入公共生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6年03期)

张罗娜[9](2016)在《地方治理中积极公民资格的新理念——关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查德·C·博克斯的《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写到21世纪将是公民治理的时代,其中提到了积极公民资格这一概念,积极公民资格是公民有效参与的保障是实现公民治理的基础。本文旨在对积极公民资格进行了再思考,对积极公民资格关于实现公民治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对我国的公民资格进行了剖析和再思考。(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6年02期)

冯建军[10](2016)在《基于积极公民培养的参与式公民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参与式公民教育是适应当代公民由消极公民向积极公民转型而产生的培育积极公民的教育方式。它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公共生活之中,通过主动参与和平等交往实践,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共道德、公共理性和公共参与能力。学生的公民参与,在范围上包括学校、社区和社会。学生在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通过学校的民主参与、社区的社会参与和社会的政治参与,成长为负责任的积极公民。(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积极公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王小章、冯婷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社会建设既是国家的宏观战略选择,也是一种新型的政策范式。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已成为理论界所关心的主题。同时,对于社会建设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是我国社会建设实践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王小章、冯婷的新着《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按马克思向人类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一个人"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积极公民论文参考文献

[1].曾昕.积极公民与娱乐性参与——网络亚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视听.2019

[2].朱涛.积极公民身份的社会建设——读《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J].中国图书评论.2019

[3].康斯坦蒂娜·左利,托马斯·巴巴利斯.积极公民:体验式学习和批判教育的贡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

[4].朱涛.社会建设的公民之维——兼评《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J].浙江学刊.2018

[5].颜彩媛,文萍.积极公民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式微与重塑[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

[6].吕催芳.学生参与与积极公民养成:公民认知与情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6

[7].耿丽红.汉娜·阿伦特积极公民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6

[8].郭倩倩,秦龙.政治冷漠与积极公民重塑[J].探索与争鸣.2016

[9].张罗娜.地方治理中积极公民资格的新理念——关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的再思考[J].理论观察.2016

[10].冯建军.基于积极公民培养的参与式公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6

标签:;  ;  ;  ;  

积极公民论文-曾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