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车身焊装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简单焊接装置,一体化,模块化,低成本
白车身焊装线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斌,李裕连[1](2019)在《简单焊接装置在白车身焊装线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人力成本的增长,机器人自动焊接在小批量、高柔性白车身生产线上应用越来越多,但在一些单一高产量车型生产线中运用机器人进行焊接的成本较高。文章介绍的简单焊接装置通过与工装的设计融合,定位、焊接一体化,结构上实现定位和焊接,满足尺寸定位要求,保证产品间隙段差,并解决一些工装密集、人工焊接人机工程问题或机器人焊接难布置的问题,实现降本增效。(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孙国威,宋建懿[2](2019)在《介绍一种车身焊装线顶盖分拼的柔性定位工装》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一种车身焊装线顶盖分拼的柔性定位工装,主要阐述了该工装的设计原理与基本结构,并详细介绍了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李德恒[3](2018)在《白车身焊装线柔性定位器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各大汽车生产厂商为适应激烈的竞争,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会推出不同定位的产品线,同时缩短车型的更新周期,因此现代汽车发展已经从以前的大批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化,为此也要求汽车的生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实现多个车型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而在焊装生产线上,工件定位夹紧的夹具对零件焊接精度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实现定位夹具的柔性切换是实现生产线柔性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柔性定位器是指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数据自动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对工件进行定位并夹紧,实现多车型的混线生产。柔性定位器既可以用于主焊生产线也可以用于前底板、后底板、前机舱等分总成线。每个工位一般由四台或六台甚至更多的柔性定位器组成定位系统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与传统的单一定位夹具相比,使用柔性定位器可以减少新车型导入时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变更,降低新车型的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同时柔性定位器的车型切换时间非常短,可以实现不停线切换车型,提高生产效率。本设备采用X、Y、Z叁个直线自由度的设计方案。以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将产品分为X、Y水平移动轴、Z垂直升降轴和控制系统叁大部分,其中Z轴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机械结构方面采用CAD技术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并运用CAE技术对系统的整体刚性进行有限元分析,保证设备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控制系统方面,叁个轴的运动均由伺服电机驱动,并采用多轴运动控制卡进行控制,确保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定位。对研发的样机试制和性能测试,可以发现设计时考虑不足的问题并改进,评估产品的功能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产品推向市场做更好的准备。(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12-10)
黄诚[4](2018)在《车身焊装线柔性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DFLZM车身焊装线柔性化技术应用的实践情况。列举众多典型案例,阐述了推进柔性化技术的策略,遇到的问题,难点、要点的解决办法和结果;用数据评价柔性化技术的应用效益,线体经济性随柔性化提高而向好;归纳了DFLZM焊装线柔性化技术的优缺点;针对未来焊装线柔性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提出了符合DFLZM企业理念的"标杆焊装线"构想。(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冯雪刚[5](2016)在《车身焊装线输送线运行精度和稳定性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输送线电机安装调试、支撑轴承调校、减振缓冲、限位自锁等各方面对输送线定位设计规范化、安装调试的程序化进行论述。重点研究了输送线在大批量生产时运行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通过缩短汽车焊装线夹具等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周期,降低设备故障抢修等停线率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6年09期)
覃鑫,覃庆泽,冯国强[6](2016)在《车身焊装线机器人焊钳的选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器人焊钳选型设计是机器人车身焊装线开发和工艺仿真设计的重点工作。通过机器人焊钳结构特点、选型设计流程和原则的总结提出,工艺仿真设计需要从产品结构、工艺规划、车间环境、焊接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合理选择机器人焊钳。(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6年08期)
高文丽,王建中,彭琰[7](2016)在《车身焊装线柔性化改造在新产品导入中的应用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产品导入过程中汽车焊装生产线的柔性化改造,重点解决多车型共平台生产的生产线平衡和工装定位问题,降低了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以C33D车型生产导入中焊装生产线改造为例,阐述了在工装设计及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要点的解决方法。在项目开发周期短、技改投资有限、生产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顺利改造完成,实现批量生产。(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6年07期)
冯雪刚[8](2016)在《提升车身焊装线输送线运行精度和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输送线电机安装调试、支撑轴承调校、减震缓冲、限位自锁等方面论述输送线定位设计规范化、安装调试的程序化等。重点描述提升输送线在大批量生产时的运行精度和稳定性,缩短汽车焊装线夹具等设计、安装和调试周期,降低设备故障抢修等停线率,从而达到降低维护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6年06期)
杨旭磊[9](2016)在《N300 CKD埃及项目车身焊装线总拼工位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上汽通用五菱CKD出口埃及N300项目的车身总拼线总拼工位的控制原理开发,同时分析了本次工艺设计难点,从降低投资和优化工艺方案等方案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难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滕琳,石清芳,李建军[10](2016)在《汽车车身焊装线涂胶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车身焊装胶为例,从焊装胶自身材料特性、使用环境、涂胶设备及生产工艺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在汽车车身焊装线生产过程中涂胶质量控制的经验。(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6年01期)
白车身焊装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介绍了一种车身焊装线顶盖分拼的柔性定位工装,主要阐述了该工装的设计原理与基本结构,并详细介绍了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车身焊装线论文参考文献
[1].刘国斌,李裕连.简单焊接装置在白车身焊装线的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
[2].孙国威,宋建懿.介绍一种车身焊装线顶盖分拼的柔性定位工装[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3].李德恒.白车身焊装线柔性定位器的研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黄诚.车身焊装线柔性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汽车实用技术.2018
[5].冯雪刚.车身焊装线输送线运行精度和稳定性提升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6
[6].覃鑫,覃庆泽,冯国强.车身焊装线机器人焊钳的选型设计[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6
[7].高文丽,王建中,彭琰.车身焊装线柔性化改造在新产品导入中的应用与实践[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6
[8].冯雪刚.提升车身焊装线输送线运行精度和稳定性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
[9].杨旭磊.N300CKD埃及项目车身焊装线总拼工位控制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6
[10].滕琳,石清芳,李建军.汽车车身焊装线涂胶质量控制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