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体会

预防性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体会

(中铁二局集团第二医院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参照组采取基础护理,研究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比较探究参照组和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6.25%和21.88%,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280-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会使患者出现血流速度降低和血液黏稠度升高情况,加之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对下肢静脉回流造成影响,从而极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而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没有得到安全有效的救治,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康复进度,甚至进一步发展成为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分析了预防性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说明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9.7±6.3)岁。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34~89岁,平均年龄(70.4±6.0)岁。参照组与研究组的病情和性别等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64例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基础护理,研究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护理:

(1)患者因患肢疼痛和肿胀,易出现焦躁、烦闷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介绍因积极配合治疗而康复良好的成功病例,及时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2)在麻醉还未消退之前,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开展肢体活动,以专业手法对患者的排肠肌和踝腕关节进行按摩。注重患肢的保暖工作,避免患肢受到寒气侵袭而导致血管痉挛,影响病情恢复。麻醉消退后指导患者主动进行四肢功能康复锻炼。

(3)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肢体肿胀、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实施严密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如若出现肢体异常肿胀则高度怀疑发生深静脉血栓。需密切关注患者全身情况及患肢的疼痛肿胀程度、表皮颜色等情况。及时复查下肢血管彩超,一旦明确深静脉血栓形成则立即请血管介入科会诊治疗。

(4)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饮食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瓜果蔬菜为主,叮嘱患者远离辛辣、刺激类食物,以免用力排便对静脉回流造成影响。术后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长时间静卧,护理人员要定时为患者清洁皮肤和更换体位,以免发生压疮和感染。定期指导患者主被动活动患肢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1.3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6.25%和21.88%,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研究组与参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表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治疗期间下肢缺乏运动锻炼,血流速度减缓,加上手术治疗术中骨折牵引复位极易损伤患者的静脉壁,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使患肢出现异常肿痛情况,不但影响患者下肢正常功能的恢复,还可能进一步并发肺栓塞,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不利影响[2]。

预防性护理模式是一种的高效安全护理模式,其中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康复护理以及饮食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患者预后。心理护理可以疏解患者内心恐惧、焦躁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治疗依从性的增强。饮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排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康复护理能够关注到患者更换体位的需求,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预防压疮和感染的发生。定期指导患者主被动活动下肢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性护理的实施,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本文的最终探究结论显示,研究组和参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6.25%和21.88%,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合上述观察结果,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燕红卫,董蕾,陈丽岩.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00-301.

[2]王艳,王芸芸.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3):294,296.

标签:;  ;  ;  

预防性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