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判与攀比——明清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之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曹润涵[1](2021)在《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特质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鼎革之变的李渔是颇为特殊的拟话本小说家,由明入清的特殊经历使得其拟话本小说创作一方面集成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的经验和传统,另一方面,李渔独特的人生经历、鲜明的创新意识以及戏剧家的身份又使得他的小说创作有不同于明末拟话本小说的新变,呈现出鲜明的文人化特质。除了绪论和结语,正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李渔拟话本小说中文人审美情趣的展现、文章创作理论的运用、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语言文人化特征的呈现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外貌描写与文人审美情趣的展现。在李渔个人审美情趣的引导下,其拟话本小说中的外貌描写在继承前人描写传统之余,又出现了注入作者本人的审美观、发掘新的外貌描写手法、发挥外貌的情节功能等现象。李渔借助多种感官、他人反应等方式进行外貌描写,既丰富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也使得外貌的呈现具有层次感,产生了多层意蕴。外貌在李渔笔下也不仅仅是对人物外在形貌的描绘,它可以成为情节的预示,也能为叙事埋下伏笔,或与实际行为产生反差,或影响人物动机推动情节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叙事意义。第二章探讨文章创作理论与小说结构。李渔在拟话本小说创作中吸收了八股文的诸多理论,如“冒头”理论、破题之法、对偶抒写、结尾自摅己见等。“冒头”理论的运用与破题意识的加强使得李渔拟话本小说的入话、头回部分更为直接地对教化主旨进行阐发;八股文对股规则的影响也使得李渔拟话本小说呈现相对而出的人物设置与前后相对的情节结构;八股文大结自摅己见的惯例及议论“首尾贯穿”的要求融入李渔拟话本小说则形成了李渔往往在篇尾直白地抒发议论、表达个人观点的模式。第三章探讨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与情节模式的形成。在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创作中,他引用本人的诗词作品、加入自己的人生经历、注入本人的建筑理念,在个人主体意识的引导下,进一步编织故事情节,展现其生活风貌与内心世界,传达其人生态度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李渔还将自己日常生活的焦虑以及对于美满生活的愿景也写入小说,并形成老来得子和妻妾争斗两种情节模式。第四章探讨语言的雅俗融合与文人化特征的呈现。在拟话本小说创作中,李渔一方面化用儒家经典词句,使用科举词汇,加强人物语言与叙事语言的文言化程度,另一方面又赋予儒家经典句子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事理,并用婚姻情节的诙谐消解科举考试的庄严,而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事语言,其文言化程度的强弱同样也与小说整体风格、人物身份修养、故事情节达到统一协调,呈现出雅俗融合的状态。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并非是文人作者自由且极端的文人自我意识展示,而是受阅读群体需求与小说故事情节约束的自我展示。
王彦媛[2](2020)在《《古代小说与科举》英译难点及对策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学术外译项目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该文报告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本报告以《古代小说与科举》第四部分中英译文为基础,主要研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翻译科举文化,尤其是文言文蕴含的科举文化。报告中,笔者在梳理学者相关研究时采用了文献综述法,报告主体部分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中采用对比研究法将自己的译文与导师指导后的译文做了比较。报告重点解决笔者在翻译原文本时遇到的难题:一词多义的翻译选择、古今异义的翻译选择、词语的深层含义是否显化以及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对于学者已经探讨且解决的翻译难题,笔者借鉴学者提出的方案来解决遇到的难题。对于学者未曾讨论或者讨论过但还没很好解决的翻译难题,笔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解决这些难题。该项目旨在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丰富他们对科举制度在公务人员选拔中的历史贡献的认识。因此笔者根据科举文化“走出去”为标准来评价译文质量,即走出去后中国科举文化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同时这种文化能为读者所理解。同时,笔者对比自己的译文和修改后的译文,寻找上述难点翻译规律,从而找到解决这些翻译难题的对策。对于一词多义的翻译选择、古今异义的翻译选择难题,学者们提出这些难题主要通过查阅资料、仔细推敲原文来解决。笔者借鉴学者们提出的方法解决了自己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对于词语的深层含义是否显化难题,目前没有学者提出相关翻译策略和方法。笔者从词语的基本含义出发,以读者更好理解原文含义、弘扬科举文化为目的,选择以意译方法为主,直译方法为辅。对于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难题,笔者借鉴了学者的异化策略与音译法,但是在选择异化策略时,译文是向中国古代文化异化还是向当代文化异化这一问题并没有学者提出相关的论点,这是报告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本属于中国学术外译项目,目的是向西方读者传递中国古代科举文化。因此,对于文化空缺翻译策略,异化策略是更好的翻译选择。而且异化时向中国古代异化更能传递原滋原味的中国古代科举文化。如果向中国现代异化,西方读者接受的就是中国现代考试制度,而不是中国古代那场对世界有极大影响的科举制度。以前学者们在谈翻译策略的时候,往往只谈译文是依原语文化为依归还是依目的语文化为依归,即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本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在原语文化内部还存在异化方向的进一步选择问题,即向古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文化异化的问题,并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解决了这一问题。笔者在翻译原文本的实践过程中借鉴了学者们提出的方案解决一词多义的翻译选择与古今异义的翻译选择难题。对于词语的深层含义是否显化和文化空缺中异化策略的进一步选择,笔者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有自己的发现、探索,并尝试得出了结论。这些探索对中国古代文化走向世界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李梦园[3](2019)在《《香囊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邵璨《香囊记》约成书于正德十年(1515)到嘉靖五年(1526)之间,主要讲述了两宋之交,张九成一家五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剧以颂扬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为主旨,语言风格典雅绮丽,情节设置精致巧妙,可谓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文人创作戏曲中的佳作。因此,其甫一问世就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在舞台上剧演不断,风靡一时。不过在明清曲家眼中,《香囊记》只能算是二三流之作。自徐渭《南词叙录》“以时文为南曲”一语定谳《香囊记》起,五百年间未有动摇。此后,虽亦有如明吕天成等个别曲家为《香囊记》发声,却未成气候。至于现当代之学界,关于《香囊记》的评点还处于“一边倒”的批判风向,俱未能公平公正地从《香囊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进行细致剖析和全面总结,更遑论重新定义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在笔者看来,徐渭“以时文为南曲”之于《香囊记》的批评是不恰当的。不过,借徐氏之语还可反推出《香囊记》之美。因此,本文将以《香囊记》作品本身及创作时代为中心,考据其传播情况,从“时文”的角度分析并揭示其思想内涵及艺术风貌,力图客观、准确地重新定位《香囊记》。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三章和余论。绪论部分梳理《香囊记》的选题缘由,对其研究现状作简要阐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结合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对《香囊记》的传播情况进行概述。此章主要是罗列一些明清文人的笔记着述和戏曲选本,以考察当时《香囊记》的剧演情形和文本传播情况。第二章,对《香囊记》的思想意涵进行探究。本章以论述《香囊记》的思想内容为主,同时讨论作品价值观的意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当时内外交困、风气大坏的社会坏境与《香囊记》思想主旨之间的关联。第三章,探讨《香囊记》的艺术成就。通过徐渭对《香囊记》“以时文为南曲”的批评,反推《香囊记》在南戏体制上的创新,论述其艺术特色,为《香囊记》在文学史的地位正名。余论部分,浅论与《五伦全备记》相较,尽管《香囊记》承认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续取”,但显然取得的成功更为显着,这是基于它对《琵琶记》从一而终的模仿。而在明清传奇史上,还存在与它有着相似模仿行为、也取得成功的作品。借此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香囊记》。
华云刚[4](2016)在《刘凤苞及《南华雪心编》研究》文中提出《庄子》的哲学思想继承《老子》从而形成道家学派,在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上影响深远,而《庄子》的文学特色也让人为之倾心不已,尤其是金圣叹把《庄子》当作“六大才子书”之首,推崇备至。对《庄子》从散文艺术的角度进行评点式的研究,自宋代刘辰翁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一定数量的着述问世,而晚清刘凤苞的《南华雪心编》更是集数百年《庄子》评点之大成,成为《庄子》散文研究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峰!然而,尽管这本书在《庄子》文学评点方面十分重要,在中国古代散文艺术理论方面的贡献也颇多,但学术界对此关注却很不够。总的来说,无论对刘凤苞这个人,还是《南华雪心编》这本书,都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刘凤苞(1826-1905)一生出入于科举、仕宦、教学之间,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典型的儒家士子,他的诗文集如《晚香堂赋集》、《晚香堂试帖》、《晚香堂分韵标新》等都是他仕宦之余,举业、教学的心得和成果。然而他的仕宦生涯也有许多不如意,于是转而走向《庄子》,聊以慰藉自己的心灵。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刘凤苞注解、评点《庄子》并不是一时兴起的短期行为,而是贯穿他整个后半生的生活常态。从光绪三年(1877)的《南华赘解》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南华雪心编》,中间经过了漫长二十年,由此可以看出刘凤苞对《庄子》之倾心,读庄、注庄、评庄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对《庄子》的评注则是精益求精,力求完善,倾注了其半生的心血。因此,本文将对刘凤苞生平的研究与对《南华雪心编》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有关地方志及其好友诗文集的材料,对刘凤苞的着作、生平、交游、行迹、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对刘凤苞这个人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够对《南华雪心编》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南华雪心编》的评点体例,自然有前人着述的影子,但也有许多刘凤苞个人的创新。他吸取了宋以来的评注本如宋林希逸的《庄子口义》、宋褚伯秀的《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宋罗勉道的《南华真经循本》、明吴震元与单恂等的《南华真经评注》、明陆西星的《南华真经副墨》、明归震川与文震孟的《诸子汇函》、清林云铭的《庄子因》、清宣颖《南华经解》、清胡文英的《庄子独见》以及清陆树芝的《庄子雪》等着述的优点,从而形成“集评式注《庄》”的特色。同时,作为一名出身科举的士子,儒家思想和仕宦经历,也使他在评点《庄子》时,融入了经学的某些知识和方法,如“以注经法注《庄》”,并且形成了以“时文之法”评点《庄子》的特色,对《庄子》的文章进行精细而全方位的评点、分析和评价。由于他不是以传统考据学见长的经史学家,所以在引用前人观点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也需要进行了一些考证和分析。刘凤苞的《庄子》评点还采用了“撇转脱卸法”和“比较法”,在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南华雪心编》对《庄子》思想的探究,这里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刘凤苞引儒、佛思想来解读《庄子》,但对二者态度不同。因为刘凤苞一直是封建式的儒家士子,且一生守着科举八股不变,所以在评点《庄子》时,儒家思想也时有体现。同时,刘凤苞还引用了许多佛教的思想,与对待儒家思想不同,他引用佛教思想只是为了解释《庄子》,且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刘凤苞对《庄子》思想研究的贡献也非常明显。他对《庄子》中某些字词的解释和鉴赏有自己的独特认识,这些无疑扩大了《庄子》意义阐释的维度。同时,通过对文本的强化分析和对文章脉络的探寻,《南华雪心编》在某些篇章的主旨思想的阐释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并由此引发了对外杂篇思想的全新认识。刘凤苞重视外杂篇,且对其中的思想和文脉有自己独特的判断。这些对《庄子》思想研究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南华雪心编》对《庄子》具体内容的评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刘凤苞对《庄子》评点的目标和路径有自己清醒的认识,这也是他研究《庄子》的提纲挈领式的指导思想。在《南华雪心编·自序》中,刘凤苞对《庄子》文本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有象之文”、“有声之文”、“有情之文”、“字法、文法、章法、参合”以及相关问题上。这也就构成了刘凤苞评点《庄子》侧重点和基本内容。所以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南华雪心编》进行分析,这样无疑更能发现其评点内容的逻辑条理,更能把握住《南华雪心编》的评点特色。《南华雪心编》作为清代一部重要庄学着作,与同时期其他着名庄学着作不同,作者更多的是从文章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探究《庄子》,可以说是一部对《庄子》进行文学性或者文章美学研究的巨着。刘凤苞对《庄子》文本进行了许多纯文学化的阐释,他对“笔法”、“文势”等纯文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因此在文学理论上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其评点文字本身,也是文采斐然,俨然与《庄子》的文学精神相契合。如此,刘凤苞的评点与《庄子》文本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点文学”。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刘凤苞与《南华雪心编》的大致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探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庄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这里主要通过其与评点类和注释类着作的比较,从而确定其地位和价值,而评点类着作主要选择对《南华雪心编》影响比较大的《南华经解》和《庄子雪》,注释类着作则选择其好友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王闿运的《庄子注》。通过这样的比较,且结合《南华雪心编》的版本、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南华雪心编》的学术地位重新进行评价和估量。
高雪琪[5](2015)在《试论明清八股论评对小说评点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应试的文体,它肇始于宋经义,完备于明成化年间,盛行于明清两朝。在科举制度化、功利化的影响下,随着明代印刷出版业的兴起,针对指导八股文写作而产生的八股论评也随之产生并兴盛一时。郭绍虞先生曾指出:“明代的文人,殆无不与时文发生关系;明代的文学或文学批评,殆也无不直接间接受着时文的影响。”而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做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批评形式,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艺术门类批评理论的影响,其中与八股文法的影响关系尤为明显。但由于八股文本身的没落和被鄙弃,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全面。本论文试图从记录八股文法的载体——八股论评入手,详尽分析八股论评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选取“代圣人立言”和结构安排技巧两个大的方面深入剖析小说评点对于八股论评的全面借鉴。小说做为一种叙事文学体裁,能够从传统诗学理论中汲取的营养非常有限。而大量地借鉴八股文法这种文章学的理论范畴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创作和传播。但随着科举制度的终结,八股文被抛弃和尘封,小说评点也走向了它的终结。本论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八股论评形成的背景。八股论评是在考试制度下形成的特殊评论型文体,其最实际性的作用是指导当时的科举士子。通过对八股论评兴起的社会文化考察,在理论传承影响上对八股论评进行梳理分析。着重分析朝代更迭对社会环境风气的影响;政治制度对考试文体的规定;出版业的兴盛这几个方面的客观原因对八股论评的影响作用,总结出八股论评格式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总结八股论评的精神内涵。八股文的精神指导是“代圣立言”,由此也就决定了八股论评的标准要遵循“文以载道”。八股论评从内容到形式对八股文法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这些文法又相应的影响到了小说评点的外在和内涵。虽然这些影响体现在小说评点的诸多层面,但影响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是精神内涵的传承,这主要包括对于整体性的强调和代圣人立言的儒家精神。通过对“代圣”精神内涵的分析,思想传承的梳理,得出产生如此内涵的原因。同时对比小说评点的精神内涵,在指导思想上分析两种批评文体的影响关系。第三部分,分析八股论评的结构,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相关的评论典籍进行列举分析总结。任何时代文学现象和文学事件都不是偶然产生的,同样,所有的文学形式也都不会孑然独立不与任何文学类别产生关系。通过对比八股论评与小说评点两种文体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不同点、前后发生顺序等结构形式,总结出八股论评在结构上对小说评点的影响方式和结果。结论,笔者得出明清八股论评是对小说评点有影响作用的。这种影响作用的积极方面表现在:促进了小说评点的发生发展,小说评点的盛行又促进了明清小说的流行。同样,由于八股论评本质上的一些弊端在也制约着小说评点的发展。八股论评的根源是僵死的理论模式,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并未吸收新鲜的血液,导致了这种评点文体的消失灭亡,由于两种评点文体的连带性质,小说评点也由此销声匿迹了。
陈文新,付一冰[6](2015)在《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述评》文中认为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1905年至1949年的初兴期、1949年至1979年的沉寂期和1979年至今的兴盛期。1979年以后,相关研究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较大的研究规模,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专着和论文,并且达成了一个共识——即"科举制度对明代文学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科举文化生态对明代文学的影响方面,现有成果还缺少相应的深度。
陈瑞赞[7](2014)在《明代八股文及其文学面相研究》文中认为八股文是明代科举的标志性文体,它的形成,与明中叶官僚贵族主义的尚文风气有关。八股文由宋元经义演化而来,文体结构具有高度程式化的特点,但在糅合了诸如排偶、拟代等文学修辞技巧之后,就已充分文章化了,可以说,八股文是经义文章化的成熟形态。八股文在程式化与文章化之间所达成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经学与文学、科举文体与文学文体、科举考试功能与文学表达功能之间的平衡。八股文是否可以被视为文学作品?在现代“文学”观念确立后,人们往往认为八股文既缺乏情感审美的特质,也缺乏创作的自由度,因而难以成其为“文学”。然而,一旦对明代八股文写作的实际情形进行深入考察,其中所充溢的探索和求新的意识,以及八股文作者对个性的追求,却让我们深感意外。明代八股文的发展与同时期的文学发展一脉相通,科场风气与文学思潮相互激荡。从成化、弘治到天启、崇祯,八股文迭经变化,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家,形成了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中叶以后渐趋开放和多元的思想文化状态。这些事实有助于坚定我们将八股文看作明代文学生态的一部分的信心,它展现了明代文学尚未被人充分关注的另一面相。科举与文学两种力量的相互牵制、相互挤压和相互争夺,塑造了明代八股文的历史现实。对明代八股文的考察理应引向更为重要的观念与方法问题:我们需要站在什么样的文学立场来审视文学?文学的视野与文学史的图像,如何才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洽合?问题的答案仍在探索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文学历史形态的关注,加强对特定历史空间中的文学体制的关注。因为归根结底,文学并不是纯粹的精神本质,而是与各种文化制度存在着同盟关系的历史现象。以上为本文的基本思路,本文各章内容即循此思路展开。第一章考察了近代以来八股文在文学史书写中的遭遇,从特定角度为八股文研究做了学术史的回顾。第二章讨论八股文的形成史,梳理出了从宋元经义发展为元明四书疑、四书义,再演变为八股文的历史线索,并讨论了八股文的形成与明中叶特殊的历史文化空间的关系。第三章讨论八股文的文体特性,主要关注点在揭示八股文的文体要素及其修辞学的功能。第四章讨论八股文与明代文学的共生关系,从这种共生关系来看,八股文确实不应当被拒斥于明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之外。第五章则回到方法的批评与探讨。所谓文学历史形态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有二:一是要尊重中国文学的历史形态,避免从现代文学观念出发预设立场;二是在研究中,要注意分析中国文学在特定历史空间中与特定文化体制的联系,落实到八股文,即为文学与科举体制的联系。
苏喜娥[8](2011)在《科举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明清时期,科举与小说之间可谓关系密切。明清大量文人雅士参与了小说的创作,明清小说也蕴含了大量反映科举的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科举与明清小说二者之间的关系,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又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科举与明清小说作家的关系。明清小说作家情况比较复杂,有明确知其科名身份者,有不知科名身份但略知科举经历者,还有一部分作者的身份至今史料无从考证,但无论是哪一类作家,可以肯定地说文人士子与小说、与科举都建立了一种相互的联系。明清时期有相当数量具有科举经历的文人士子参与了小说的创作,科举作为明清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无形中也影响着小说作家,科举不仅壮大了明清小说作家群,也提升了明清小说作家的文学品味与素养。第二章探讨了科举与明清小说创作的关系。明清时期,在具有小说作者和科举经历双重身份文人的笔下,科举与明清小说的关系更为密切,二者相互关照。明清小说为后人展示了一幅声色并茂的科举生活画卷,有痴迷科举者,有批判讽刺者,有对科举提出疑问和否定者,还有对科举大加赞赏者。科举作为一种文化,也影响着明清小说创作,不仅丰富了明清小说的题材,也影响了明清小说的结构布局与文风。第三章探讨了明清小说关照科举制度的原因。在历代小说创作中,明清小说彰显了浓重的科举情结,包含了大量的科举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既是缘于文人士子对“学而优则仕”历史传统的传承,也是明清独重科举的时代特色的反映,也与明清时期科举的去文学化造成了雅文学的失落,使得作为俗文学样式之一的小说有了发展的空间。
郑宁[9](2011)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其评点也呈繁荣态势。本文以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为研究对象,对29部小说中的评语进行梳理,总结这一流派小说评点在评点水平、形式、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且具体分析了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内容,主要包括作家创作原因批评、作品思想内容批评和小说理论因素批评三部分。通过对具体评语的分析,概括了作家创作这一流派小说的内因和外因,总结出评点者的小说观、对世情的感叹和对作品形态的批评,梳理出小说理论因素中的作法和文法,进而探讨它的引导传播价值、抬升小说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
赵书萱[10](2010)在《从清代史料笔记看盛清小说与科举》文中指出清代史料笔记,由于年代未远而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故其数量之浩繁、内容之博杂,乃为历代之最,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史料研究价值。然而,惜为传统所囿,“笔记”向来被视为丛残杂书而长期遭受漠视。即使有所研究也不过是浮光掠影,或以之为遣兴谈助之资;而将其真正作为史源并大量采撷者尚不多见。本文即以清代史料笔记为基础,着意研究盛清时代科举情状与小说创作之间不可忽视的必然。盛清,就文学史的概念而言,大致包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几乎涵盖了整个的18世纪。这一时期,作为中国封建末世中的盛世,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由于自身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传统与变革的冲撞。科举便是此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康熙二年(1663年),诏废八股文;雍正一朝,则以科试与选举并重;乾隆三年(1738年),当朝重臣更是引发了一场有关科举存废的大的论争。然而,在整个封建制度尚未有重大变革的情况下,清代统治者即使认识到科举的种种弊端,却也着实无力改变科举制的实施。于是,科举依然存在,其中所潜藏的各种弊端也暴露无疑。五花八门的科场舞弊层出不穷,而为防止科场舞弊而日益严密的法律条令则使科举本身逐渐“异化”。同时,“异化”的科举最终导致了与科举相关的人们精神的偏执,种种科举迷信在安抚士人精神的同时,也带来了士人行为的失范。而上述有关科举的种种,也便构成了盛清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仅科举中人作为小说人物而出现,科举前后及其科举中发生的许多故事也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情节与内容。因此,有关小说与科举的学术研究,前人早已有所论述,且已取得相当的成就。但是,综观其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前人所依据的前提基本上都是对小说中科举现象之真实的潜在认定,不免有些本末倒置。因为,科举作为小说创作的基础素材,是要求小说必然依附于科举现实,而不是科举本身需要小说为之证明。所以,本文即以盛清史料笔记为基础,着意探讨盛清小说对盛情科举情状所反映的真实程度,以证盛清小说中种种科举现象之不诬。
二、批判与攀比——明清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之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批判与攀比——明清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之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外貌描写与文人审美情趣的展现 |
第一节 作者本人审美观的注入 |
一、作为审美标准的“态度” |
二、选姿理论与审丑意识 |
三、对于说话套语的袭用与“李渔”式套语的确立 |
第二节 发掘新的外貌描写手法 |
一、调度多种感官进行外貌描写 |
二、“他人反应”:人物外貌的镜像效果 |
三、外貌描写中的性别置换 |
四、对于服饰描写的弱化 |
第三节 外貌的情节功能 |
一、作为叙事伏笔的外貌描写 |
二、外貌预示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反差 |
三、外貌对人物行为动机的影响 |
第二章 文章创作理论与小说结构 |
第一节 教化主旨的阐发与“冒头”“破题”的运用 |
一、对于“冒头”理论的直接运用 |
二、被强化的破题意识 |
第二节 情节建构与对股意识 |
一、相对而出的人物设置 |
二、情节结构的前后相对 |
第三节 小说结尾与结题意识 |
一、小说中的结题意识 |
二、“首尾贯穿”与“唤起出处” |
第三章 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与情节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作家主体意识加强 |
一、对于本人诗词作品的运用 |
二、加入自己的人生经历 |
三、注入作者本人的建筑理念 |
第二节 中年无子焦虑映射下的老来得子情节 |
一、求子之道:“纳妾”“求神拜佛”与“积德行善” |
二、育子之路:兴旺家族的期待和破财败家的忧虑 |
第三节 家庭和睦理念与妻妾争斗情节 |
一、妻妒妾卑 |
二、妻贤妾妒 |
第四章 语言的雅俗融合与文人化特征的呈现 |
第一节 儒家经典的化用 |
一、化用儒家经典的具体表现极其特点 |
二、化用儒家经典的原因与意义 |
第二节 科举词汇的使用 |
一、直接套用 |
二、意义替换 |
第三节 语言的文言化 |
一、人物语言文言化 |
二、叙事语言文言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古代小说与科举》英译难点及对策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Textual Introduction |
1.1.1 The Source Text |
1.1.2 The Author |
1.1.3 The Textual Content |
1.1.4 The Textual Characteristics |
1.2 Report Focus |
1.3 Report Significance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Subtraction Process |
2.1.2 Translation Tools |
2.1.3 Literature Review |
2.2 Translating |
2.3 Post-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Guidance:the Skopos Theory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
4.1 Translation Choice of Polysemy |
4.1.1 Problem Description |
4.1.2 Specific Cases and Solutions |
4.2 Translation Choice for Words with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Meanings |
4.2.1 Problem Description |
4.2.2 Specific Cases and Solutions |
4.3 Translation Choice for Words’ Implied Meaning |
4.3.1 Problem Description |
4.3.2 Specific Cases and Solutions |
4.4 Translation Strategy Choice for Cultural Vacancy |
4.4.1 Problem Description |
4.4.2 Specific Cases and Solution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Epilogue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Appendix 1 Authorization and Evaluation Certificate |
Appendix 2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3 The Target Tex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3)《香囊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二 《香囊记》传播情况研究 |
(一)《香囊记》舞台演出情况 |
1.古代舞台演出概述 |
2.现代地方戏的继承 |
(二)《香囊记》文本传播情况 |
1.明清戏曲选本 |
2.其他文本形式 |
(三)《香囊记》曲家评议情况 |
1.《香囊记》的主流评定 |
2.另出手眼的曲家见解 |
三 《香囊记》思想意涵研究 |
(一)高举传统伦理的大旗 |
1.故事情节概述 |
2.弘扬传统伦理道德 |
(二)内忧外患的正德年间 |
1.“土木堡之变”的阴影 |
2.蠢蠢欲动的藩王势力 |
3.接二连三的农民暴动 |
(三)社会思想的巨大变革 |
1.“去朴从艳,好新慕异” |
2.“学者多肆其胸臆” |
(四)代代相承的传统价值观 |
四 《香囊记》艺术成就研究 |
(一)“以时文为南曲”重估 |
1.“时文”的文体特征 |
2.《香囊记》“以时文为南曲”的特征 |
(二)借用“时文”之艺术技巧 |
1.并列对仗的情节结构 |
2.典雅绮丽的语言风格 |
3.含蓄蕴藉的使事用典 |
(三)开启传奇之“词山曲海”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刘凤苞及《南华雪心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刘凤苞生平及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刘凤苞生平及家世 |
第二节 刘凤苞着述简介 |
第三节 刘凤苞交游考 |
第四节 刘凤苞行迹考 |
第五节 刘凤苞思想研究 |
第二章 《南华赘解》与《南华雪心编》之比较 |
第一节 《南华赘解》基本评价 |
第二节 《南华雪心编》撰写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南华雪心编》与《南华赘解》之比较——以《养生主》为例 |
第四节 《南华雪心编》与《南华赘解》之相同点 |
第五节 《南华雪心编》与《南华赘解》之不同点 |
第三章 《南华雪心编》的评点体例及方法 |
第一节 历代《庄子》散文评点的体例及不足 |
第二节 《南华雪心编》引书研究 |
第三节 “以时文之法”评《庄子》 |
第四节 “以注经法注《庄》” |
第五节 以“撇转脱卸法”评《庄子》 |
第六节 以“比较法”注《庄子》 |
第七节 “集评式注《庄》”的大成之作 |
第四章 《南华雪心编》对《庄子》思想的评点与阐释 |
第一节 《南华雪心编》对《庄子》精神的独到领会 |
第二节 《南华雪心编》对《庄子》字词阐释的贡献 |
第三节 “以儒解庄”及其思想史意义 |
第四节 《南华雪心编》与《中庸》 |
第五节 《南华雪心编》与佛教思想 |
第五章 《南华雪心编》对《庄子》评点的文学视角 |
第一节 刘凤苞眼中的《庄子》 |
第二节 “文法”、“章法”与“参合” |
第三节 “有声之文” |
第四节 “有象之文” |
第五节 “有情之文” |
第六节 对文学风格的评点 |
第六章 《南华雪心编》的文章美学价值 |
第一节 刘凤苞的文章美学思想 |
第二节 对“文势”的品读 |
第三节 对“笔法”的评点 |
第四节 字词阐释的文学化 |
第五节 “评点文学”的特色 |
第七章 《南华雪心编》的学术地位 |
第一节 与《南华经解》《庄子雪》等评点类着作的比较 |
第二节 与《庄子集解》《庄子注》等注解类着作的比较 |
第三节 《南华雪心编》的淹没与再发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试论明清八股论评对小说评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八股论评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1.1 科举考试制度化催生八股论评 |
1.2 出版业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
1.3 评点方式受古文评影响 |
第二章 代圣人立言 |
2.1 代圣立言内涵 |
2.2 代圣立言到代人立言 |
2.3 提高小说的道德层次 |
第三章 结构的影响 |
3.1 文章气势整体统一 |
3.2 文题意识强烈 |
3.3 结构注重起承转合 |
3.4 以“针线法”构造内在情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1905年至1949年: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的初兴期 |
二、1949至1979年: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的沉寂期 |
三、1979年至今: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的逐渐兴盛期 |
(一)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总论 |
(二)科举文化对明代散文的影响 |
(三)科举文化对明代戏曲的影响 |
(四)科举文化对明代小说的影响 |
四、目下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明代八股文及其文学面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学史视野下的八股文 |
第一节 文学通史中的八股文 |
第二节 明代文学史中的八股文 |
第三节 文体史中的八股文 |
第四节 回归与开拓 |
第二章 从经义到八股 |
第一节 经义源流 |
第二节 从经义到四书义 |
第三节 四书义的八股化 |
第四节 八股文的成因 |
第三章 八股文的文体特性 |
第一节 以经术为文章 |
第二节 “题”与“格” |
第三节 骈与散:比偶 |
第四节 虚与实:代言 |
[附] 明人“曲文关系论”检讨 |
一、“元以曲取士” |
二、“以时文为南曲” |
三、“以曲入时文” |
四、《东郭记》和《西厢》制艺 |
五、余论 |
第四章 八股文与明代文学的展开 |
第一节 八股文与馆阁文学 |
第二节 八股文与文学复古运动 |
第三节 八股文与性灵文学 |
第五章 八股文与文学历史形态研究 |
第一节 文学本位主义与“影响论” |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文学历史形态 |
第三节 明代八股文的历史形态 |
参考文献 |
(8)科举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科举与明清小说作家的关系 |
第一节 科举与明清小说作家身份关系分类 |
一、科名身份明确的明清小说作家 |
二、没有科名或不知科名而略知科举经历的明清小说作家 |
三、不知真实姓名的明清小说作家 |
第二节 科举对明清小说作家的影响 |
一、壮大了明清小说作家群 |
二、提升了明清小说作家文学品味和素养 |
第二章 科举与明清小说创作的关系 |
第一节 明清小说对科举态度的审视 |
一、痴迷和追逐 |
二、艳羡与赞赏 |
三、批判和讽刺 |
四、怀疑和否定 |
第二节 科举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丰富了明清小说题材 |
二、影响了明清小说结构布局 |
三、滋养了明清小说文风 |
第三章 明清小说关注科举制度的原因 |
第一节 文人士子挥之不去的科举情结 |
一、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 |
二、明清独重科举社会风气的浸染 |
三、科举失意后的自我体认和“补偿心理” |
第二节 科举的轻诗赋化催生了小说的繁荣 |
一、明清科举的轻诗赋倾向 |
二、学校教育对诗赋的排斥 |
三、雅文学创作的低落和俗文学的兴起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9)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特点 |
第一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本概况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者考述 |
第三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特点 |
第二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原因批评 |
第一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内因批评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外因批评 |
第三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思想内容批评 |
第一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之小说观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之世情感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品形态批评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中的小说理论因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之作法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文法批评 |
第五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价值 |
一、传播价值 |
二、抬升小说价值 |
三、文献参考价值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从清代史料笔记看盛清小说与科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盛清科举与小说创作 |
第一节 盛清统治者对科举的选择 |
第二节 大众对科举的接受 |
(一) 名门望族对于科举的追求 |
(二) 士绅集团对于科举的坚守 |
(三) 下层士人对于科举的执着 |
(四) 其他阶层对于科举的认同 |
第三节 小说对科举的表现 |
(一) 科举本身影响了小说的创作 |
(二) 科举人物为小说提供了各式的角色 |
(三) 科举本身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
第二章 科举弊端与小说讽刺 |
第一节 八股制艺与小说批判 |
第二节 科场舞弊与小说讽刺 |
第三节 科举防弊与小说构想 |
第三章 科举迷信与小说表现 |
第一节 因果报应类 |
第二节 扶乩占卜类 |
第三节 梦示征兆类 |
第四节 风水堪舆类 |
第五节 科举迷信与士人行为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批判与攀比——明清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之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特质研究[D]. 曹润涵.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古代小说与科举》英译难点及对策报告[D]. 王彦媛. 西华大学, 2020
- [3]《香囊记》研究[D]. 李梦园. 绍兴文理学院, 2019(09)
- [4]刘凤苞及《南华雪心编》研究[D]. 华云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5]试论明清八股论评对小说评点的影响[D]. 高雪琪. 吉林大学, 2015(08)
- [6]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述评[J]. 陈文新,付一冰. 教育与考试, 2015(01)
- [7]明代八股文及其文学面相研究[D]. 陈瑞赞. 南京大学, 2014(04)
- [8]科举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D]. 苏喜娥.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D]. 郑宁.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从清代史料笔记看盛清小说与科举[D]. 赵书萱.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