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芋论文-刘星月,李慧英,王葡萄,曹天旭,陈欣

试管芋论文-刘星月,李慧英,王葡萄,曹天旭,陈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试管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芽芋,茎尖脱毒,病毒检测,试管芋诱导

试管芋论文文献综述

刘星月,李慧英,王葡萄,曹天旭,陈欣[1](2019)在《红芽芋茎尖脱毒、分子检测及试管芋诱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芋由于长期无性繁殖,导致其植株病毒积累,种性退化。通过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去病毒植株,恢复芋原有优良种性;试管芋诱导可解决脱毒苗移栽成活率低、易分化等问题,有效提高脱毒种芋的推广应用。以江西省特色优良芋品种红芽芋为材料,用0.1%HgCl2分别消毒6、8、10 min,将芋茎尖剥离至0.2、0.5、0.9 mm进行脱毒培养。设计芋花叶病毒(Ds MV)、黄瓜花叶病毒(CMV)、芋羽化斑驳病毒(TFMoV)引物,通过RT-PCR检测得到芋脱毒苗。同时设置不同浓度的6-BA、NAA和不同浓度蔗糖(3%、6%、8%、10%)配比,筛选芋茎尖脱毒最佳培养基、芋增殖最佳培养基、试管芋诱导最佳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温度(20、25、30℃)、不同光照条件(与黑暗对比)以及不同移栽基质(草炭︰蛭石=2︰1,草炭︰营养土=1︰1)筛选芋最佳生长条件,构建了芋脱毒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时间为0.1%HgCl2消毒8 min;无菌环境下剥取0.2~0.3 mm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茎尖成活率达70.83%以上,分子检测,脱毒苗中未发现Ds MV、CMV、TFMoV等主要病毒;在无菌环境下茎尖剥离0.9 mm时,茎尖成活率达82.35%,分子检测到Ds MV脱毒率达60%,未检测到CMV和TFMoV病毒。筛选到芋茎尖脱毒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16-BA+0.5mg·L-1 NAA+3%蔗糖;脱毒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 mg·L-1 6-BA+0.5 mg·L-1 NAA+3%蔗糖;试管芋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5 mg·L-1 NAA+7 g·L-1琼脂+8%蔗糖。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4 000 lx,14 h·d-1。脱毒苗与试管芋的最佳移栽驯化基质为草炭+蛭石(2︰1),成活率达97.8%。茎尖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为芋的种质保存、种性复壮提供了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朱强龙,刘星月,李慧英,王葡萄,曹天旭[2](2019)在《微型试管芋形成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试管芋的膨大受多种因素调控,探明试管芋膨大相关生理及分子机制对调控试管芋发育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石蜡组织切片对不同时期(0、45和90d)试管芋内部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不同时期试管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利用转录组测序对不同时期试管芋显着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旨在探究微型试管芋形成过程中球茎膨大机制。不同时期微型试管芋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试管芋膨大过程中随时间增长,薄壁细胞数不断增多,细胞排列密集;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淀粉粒逐渐积累;顶芽数量增多,细胞变大;促使试管芋形态结构变化,体积增大。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的含量在微型试管茎膨大过程中显着升高,茉莉酸甲酯含量下降;其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促使细胞分裂、块茎形成,脱落酸促进细胞内源物质含量变化,油菜素内酯使试管芋增强抗性,茉莉酸甲酯对试管芋膨大具有抑制作用,表明微型试管芋的形成受多种激素共同调控。转录组测序分析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素的生物合成(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其中,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有8个,与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相关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有4个,其中包括参与调节马铃薯块茎膨大的相关基因,如StBel5、SP6A、CDF、StGA20ox1、GA20ox1等。进一步对17个不同时期显着差异表达的候选基因的qRT-PCR检测结果显示,TCH4、MYC2、NPR1、IAA和JAZ等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基因,GN4、TPS、AMY等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基因,以及GA20ox1等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与微型试管芋膨大过程中形态变化及内源激素变化存在显着相关性,可确定为与微型试管芋膨大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韩晓勇,王立,殷剑美,张培通,郭文琦[3](2017)在《靖江香沙芋试管芋诱导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靖江香沙芋试管苗丛生芽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蔗糖浓度、光照强度及外植体大小对试管芋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2 MS+6-BA 0.1 mg·L~(-1)+NAA 0.5~1 mg·L~(-1)+0.02%活性炭+蔗糖50 g·L~(-1)、光照强度2 000~4 000 lx及外植体大小为3~5 cm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试管芋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0期)

徐小燕,彭金波,费甫华,汤万香,宋发菊[4](2014)在《当年采收的试管芋快速破除休眠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当年采收的试管芋快速破除休眠技术。[方法]以6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当年生产的试管芋进行发芽试验,研究破除休眠技术。[结果]以20 mg/L GA3溶液浸种1 h处理方法的效果最好,发芽时间最早,发芽数最多。[结论]该方法研究了试管芋的快速破除休眠技术,为魔芋的大田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陈永波,赵清华,钟刚琼,滕建勋,黄光昱[5](2006)在《魔芋微型试管芋(拟球茎)繁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魔芋愈伤组织的基础上,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试管芋形成的影响。魔芋愈伤组织在添加6-BA3.0 mg.L-1、NAA0.5 mg.L-1、IBA0.5 mg.L-1、KT5.0 mg.L-1的MS培养基上,20 d后形成大量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至约0.5~1 cm时,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不定芽基部膨大,2个月后形成多达10个以上的微型种芋,种芋之间以愈伤组织相连。将微型种芋连同愈伤组织取出,栽培到适当的基质中,浇灌营养液使基质保持湿润,自然条件下萌发,出苗率在90%以上,叶片多达18片,当年每块微型种芋可形成5 g以上的多个子芋。(本文来源于《氨基酸和生物资源》期刊2006年03期)

陈永波,钟刚琼,赵清华,滕建勋,郭芳[6](2006)在《魔芋试管芋营养液栽培生产原原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温室对魔芋试管芋立体多架层营养液栽培生产原原种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不同质量分数和比例的N、P、K、Ca、Mg等大量元素和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配制成营养液,对魔芋试管芋进行立体多架层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状况和原原种的产量均以N∶P∶K∶Ca:Mg的比例为4∶1∶2.4∶0.2∶0.7的Ⅴ号营养液最高,光照强度以2000~6000 Lux为宜。该试验为魔芋营养液的配方研制及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氨基酸和生物资源》期刊2006年02期)

钟刚琼,陈永波,李莉,陈大清,滕建勋[7](2006)在《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立体多架层无土栽培的魔芋试管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魔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过强、过弱都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D处理魔芋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测定时期都最低,C处理叶绿素平均含量最高;8月1日-8月21日,叶绿素含量A处理最高,A>B>C>D;8月21日-9月21日,叶绿素含量C处理最高,C>B>A>D。(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06年10期)

王玲,马继琼,房亚南,李勇军[8](2006)在《魔芋试管芋形成的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步成苗分化的魔芋组培苗长至3~4 cm,分株切割,置入诱导试管芋的不同配比的6种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培养约20 d,在培养基MS+NAA 1 mg/L+PP3331 mg/L、光照1500~2000 lx、温度25~30℃的培养条件下,试管内大量形成试管芋。试管芋播种于大田,成活率达100%,5~6个月收获150~200 g的球茎。(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刘玉平,柯卫东,黄新芳,彭静[9](2003)在《试管芋诱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芋组培苗为试材 ,研究了蔗糖浓度、激素浓度、光照时间、培养温度、不同大小试管苗 ,不同芋品种类型等因素对试管芋诱导的影响及不同基质对试管芋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诱导试管芋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 +蔗糖 8% +BA 1.0mg·L-1+NAA 0 .5mg·L-1,光照 12h/d ,培养温度 30℃ ;试管苗越大越有利于试管芋的形成 ;试管芋可保持其原有的特性 ;基质影响试管芋育苗的成活率 ,4种基质中蛭石最好。(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刘玉平,柯卫东,黄新芳,彭静[10](2001)在《芋试管苗及试管芋的田间中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芋试管苗和试管芋的田间中试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芋试管苗可使母芋较大的品种的母芋小型化,并使其子孙芋产量提高;而对母芋较小的品种来说,优势不是很明显。宇的试管芋可提高多子芋、藠头芋的产量,而对魁芋类型不适用。移栽大田的组培苗以中等大小的苗为宜。(本文来源于《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1-09-01)

试管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型试管芋的膨大受多种因素调控,探明试管芋膨大相关生理及分子机制对调控试管芋发育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石蜡组织切片对不同时期(0、45和90d)试管芋内部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不同时期试管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利用转录组测序对不同时期试管芋显着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旨在探究微型试管芋形成过程中球茎膨大机制。不同时期微型试管芋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试管芋膨大过程中随时间增长,薄壁细胞数不断增多,细胞排列密集;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淀粉粒逐渐积累;顶芽数量增多,细胞变大;促使试管芋形态结构变化,体积增大。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的含量在微型试管茎膨大过程中显着升高,茉莉酸甲酯含量下降;其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促使细胞分裂、块茎形成,脱落酸促进细胞内源物质含量变化,油菜素内酯使试管芋增强抗性,茉莉酸甲酯对试管芋膨大具有抑制作用,表明微型试管芋的形成受多种激素共同调控。转录组测序分析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素的生物合成(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其中,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有8个,与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相关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有4个,其中包括参与调节马铃薯块茎膨大的相关基因,如StBel5、SP6A、CDF、StGA20ox1、GA20ox1等。进一步对17个不同时期显着差异表达的候选基因的qRT-PCR检测结果显示,TCH4、MYC2、NPR1、IAA和JAZ等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基因,GN4、TPS、AMY等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基因,以及GA20ox1等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与微型试管芋膨大过程中形态变化及内源激素变化存在显着相关性,可确定为与微型试管芋膨大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试管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星月,李慧英,王葡萄,曹天旭,陈欣.红芽芋茎尖脱毒、分子检测及试管芋诱导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朱强龙,刘星月,李慧英,王葡萄,曹天旭.微型试管芋形成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初步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韩晓勇,王立,殷剑美,张培通,郭文琦.靖江香沙芋试管芋诱导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7

[4].徐小燕,彭金波,费甫华,汤万香,宋发菊.当年采收的试管芋快速破除休眠技术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4

[5].陈永波,赵清华,钟刚琼,滕建勋,黄光昱.魔芋微型试管芋(拟球茎)繁殖技术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

[6].陈永波,钟刚琼,赵清华,滕建勋,郭芳.魔芋试管芋营养液栽培生产原原种技术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

[7].钟刚琼,陈永波,李莉,陈大清,滕建勋.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

[8].王玲,马继琼,房亚南,李勇军.魔芋试管芋形成的因素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2006

[9].刘玉平,柯卫东,黄新芳,彭静.试管芋诱导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3

[10].刘玉平,柯卫东,黄新芳,彭静.芋试管苗及试管芋的田间中试[C].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标签:;  ;  ;  ;  

试管芋论文-刘星月,李慧英,王葡萄,曹天旭,陈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