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靶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肾移植,靶控输注,麻醉诱导,丙泊酚
靶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闫文龙,疏树华,王迪,高亚利,魏昕[1](2016)在《Narcotrend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技术在肾移植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技术在肾移植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对心血管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38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在Narcotrend监测下采用Diprifusor TCI输注泵输注丙泊酚,B组人工推注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3 min(T_3)、5 min(T_4)的HR、MAP、Narcotrend指数(NTI)及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HR明显减慢,MAP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T_2、T_3时B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与T_0时比较,T2~T4时A组Glu、Cor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2~T_4时B组Glu、Cor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Narcotrend监测下丙泊酚TCI用于肾移植患者全麻诱导时,麻醉深度可控性强,能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张瑞英,苏静,窦峰诠[2](2015)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在乳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在乳腺手术麻醉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运用TCI-V型组合式靶控注射泵输入丙泊酚,经静脉推注芬太尼,行静脉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辅助麻醉。结果:T2时,观察组HR、MAP以及BIS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5时,观察组H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7时,观察组BIS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4时,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与芬太尼使用总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手术麻醉中,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可起到较为显着的镇静效果,且有助于减少丙泊酚、芬太尼使用剂量。(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5年09期)
柳浩然,赵玉英,朱宏彬,王玉芳,邢凤梅[3](2015)在《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用于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对在该院接受手术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本研究中二组患者在围术期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咪达唑仑组靶控输注咪达唑仑镇静剂,丙泊酚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注射完后记录患者平卧10min、注射镇静药后2min、5min、10min以及手术结束前10min、手术结束时等6个时间点的OAA/S镇静评分值,并密切观察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呼吸情况。结果丙泊酚组T1时刻镇静评分为(5.0±0.0),镇静评分值在注射药物2min到5min后都明显下降,T2时刻镇静评分为(3.6±0.2)、T3时刻镇静评分为(2.5±0.4)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T6时刻镇静评分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二组患者的MAP,HR均明显下降,丙泊酚组患者在镇静后2min,5min时的MAP、HR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其他时间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组中有5例患者呼吸抑制,咪达唑仑组有3例(P>0.05)。结论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效果较好,患者麻醉后对其生命体征影响比较小,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何娟,王琛[4](2014)在《靶控输注技术在肥胖人群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在肥胖人群中的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目前的靶控输注系统在肥胖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与结论目前的靶控输注系统不适用于肥胖人群,开发出包含最能体现肥胖人群药动学特点的靶控输注系统才能保证靶控输注技术在肥胖人群中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应用。生理药动学(physiology-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的研究或许可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4年14期)
任培银,邵瑞朋[5](2014)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靶控输注(TCI)技术是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技术在国外投入使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为数不多。1 TCI的发展历史1983年Schuttler等首先发明了微机辅助输液泵全静脉麻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4年03期)
何秋娟[6](2013)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靶浓度控制输注技术简称靶控输注,英文简称为TCI,是一种给药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在静脉输注麻醉药时,利用设置在输液泵中的微电脑,控制输注药物的目标和靶位浓度,进而来维持麻醉再合适的深度。本文简单介绍了靶控输注技术,主要包括其发展历程和在小儿麻醉上的临床应用,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13年04期)
巴德木[7](2012)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麻醉科医师根据小儿麻醉的特点和药效与药代动力学原理,针对性地采取靶控输注技术注射异丙酚进行小儿麻醉,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靶控输注技术静脉注射异丙酚对小儿进行麻醉,整个麻醉过程比较顺利,且较准确地控制了麻醉药物浓度。结论:在小儿麻醉过程中,采用靶控输注技术注射麻醉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药物浓度,且麻醉过程比较平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求医问药(下半月)》期刊2012年09期)
何桂香[8](2011)在《靶控输注麻醉技术在1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异丙酚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靶控输注麻醉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实施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诱导前SBP、DBP、HR、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中知晓率、SpO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靶控输注血流动力指标相对平稳,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麻醉的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1年30期)
顾志清,金泉英[9](2011)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技术在国外投入临床使用已有(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胡利国,方才[10](2011)在《靶控输注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靶控输注技术(TCI)是以药代-药效动力学理论为依据,通过计算机控制药物注射泵,以血浆或效应室药物浓度为调控目标从而控制麻醉深度,并可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调整的一种给药技术。近年来随着TCI技术被迅速应用于临床麻醉,其可行性已经得(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靶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在乳腺手术麻醉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运用TCI-V型组合式靶控注射泵输入丙泊酚,经静脉推注芬太尼,行静脉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辅助麻醉。结果:T2时,观察组HR、MAP以及BIS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5时,观察组H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7时,观察组BIS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4时,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与芬太尼使用总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手术麻醉中,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可起到较为显着的镇静效果,且有助于减少丙泊酚、芬太尼使用剂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靶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闫文龙,疏树华,王迪,高亚利,魏昕.Narcotrend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技术在肾移植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
[2].张瑞英,苏静,窦峰诠.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在乳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中医.2015
[3].柳浩然,赵玉英,朱宏彬,王玉芳,邢凤梅.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用于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的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
[4].何娟,王琛.靶控输注技术在肥胖人群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4
[5].任培银,邵瑞朋.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
[6].何秋娟.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
[7].巴德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
[8].何桂香.靶控输注麻醉技术在1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1
[9].顾志清,金泉英.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
[10].胡利国,方才.靶控输注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