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词have与名词的搭配(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飞[1](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指出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张丽娇[2](2021)在《英语轻动词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轻动词是介乎于实义动词和助动词之间的特殊动词。文章从讨论轻动词的类属问题开始,揭示完全动词、轻动词、助动词之间的区别,进而讨论轻动词在短语结构中的语义含量、语法环境、结构构成等问题。轻动词短语结构以语块的形式习得和储存,本研究为英语教学中的轻动词短语结构教学提供宏观特性描述,以期对教学实践有知识参考价值。
张雪梅[3](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动词-名词搭配错误进行了研究。研究基于大连理工大学369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1,679篇书面作文,建成语料库NE_EWC_MA_2018,共计29.8万词,涵盖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及记叙文四种作文类型,共11个作文话题。研究根据Nesselhauf的研究把写作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分成九类:动词错误、名词错误、用法错误1(搭配理解错误)、用法错误2(用法不存在)、动词的介词错误、名词的介词错误、限定词错误、名词单复数错误和结构错误。本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问题:(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有哪些类型的动词-名搭配错误?(2)从概念迁移的角度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的类型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首先采用自行设计的标注体系对语料库中的动词-名词搭配错误进行标注;然后,根据研究问题对各类错误进行检索;最后,对错误进行分析并以概念迁移为视角对错误原因及原因与错误类型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在九类动词-名词搭配错误类型中,出错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词错误(36%)、用法错误2(23%)、名词错误(12%)、动词介词错误(8%)、限定词错误(6%)、名词单复数错误(6%)、名词介词错误(3%)、用法错误1(3%)、结构错误(1%);(2)错误产生的原因为母语与二语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概念迁移,受到了“基于一语的概念”“共享的概念”和“基于二语的概念”影响,错误主要表现为汉英的词对词翻译以及对英语语言特点的忽视。(3)在九类错误中,全部的名词错误、全部的用法错误2、90%的动词错误及38%的动词介词错误的主要受“基于一语的概念”影响,全部的用法错误1与10%的动词错误主要受“共享的概念”影响,62%的动词介词错误及其他四种类型的全部错误主要受“基于二语的概念”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对大学生动词-名词搭配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搭配意识;(2)将词典和语料库引入课堂教学;(3)增加英语语言搭配产出与使用的元认知。
陈辉[4](2021)在《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一个主导世界格局并具有话语霸权的国家。国情咨文演说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本文探讨了其话语策略,旨在揭示美国政治话语策略的合法化本质以及隐藏在合法化话语中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国情咨文演说的政治本质和交际意图是使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合法化,以获得国会议员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1进行过系统研究。而且,关于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展开,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本文将悉尼学派的语类分析视角运用于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研究中,提出了四个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国情咨文演说关注的优先事项是什么?优先事项的历年变化折射出哪些政策变迁轨迹?2)演说者如何在独白式语篇中与受众进行对话以获得期待的对话空间和协商空间?3)为了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具有哪些突出特征?4)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政治话语语类,其语类特征具有哪些合法化功能?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前三个问题从语类分析视角全面分析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为回答第四个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个问题以语类分析为主导视角探讨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及其表现形式,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识别了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在文本中的实现方式和作用。本文选择了 1989年至2020年期间五届政府的国情咨文演说作为分析语料。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本文运用相关的理论框架对语料进行标注和编码,对语料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演说者阐述的优先事项、与受众互动表现出的对话性以及演说语篇呈现的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这三个维度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探究隐藏在这些语类特征背后的话语合法化功能和策略。首先,本文通过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提取了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50个主题词,归纳了美国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十类优先事项:国土安全、经济、社会保障、教育、家庭、就业、科技、犯罪、能源和价值观。上述议题体现了美国历届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延续性。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提取主题词,本文将在每届政府的语料文本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分别和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进行比较。分析语料库中的这10个主题词涵盖了就业、家庭、社会保障、教育、国土安全(反恐)和经济六类优先事项,是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优先事项。结果显示,除开克林顿政府,其他四届政府都有除了这六类优先事项之外特别重视的工作事项,体现了这四届不同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时代性。具体表现为,乔治·布什政府重视推行“自由”价值观和打击毒品犯罪;乔治·沃克·布什政府同样强调“自由”价值观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视能源问题为影响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将打击毒品犯罪、推行移民新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妇女地位列为其政治议程中的重要事项。其次,基于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框架,本文探究了演说者运用不同的介入方式和介入资源在独白式语篇中和受众进行互动并为自己赢得协商空间的对话过程。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二个对话模式,即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二个主要介入方式,即“否认”和“接纳”;三个核心话题,即“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二个关键因素,即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随后,基于Martin(1992)提出的“语类图式结构”概念,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还原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即由一系列可识别的五个“阶段”组成:问候^序曲^政府工作报告^宣言^致谢,其中阶段3“政府工作报告”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12个核心“步骤”组成:社会问题、优先事项、新政策、成就、民族自豪感、团结、挑战、价值观、政府责任、嘉宾、故事、国际担当2。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在整体上呈现出规律性、灵活性和递归性。最后,基于前三个研究问题的发现,本文解构了演说者运用一系列话语合法化策略来证明其政治议程的合法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本身就具有合法化功能,包括优先事项的意识形态本质、构建理想受众以及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所蕴涵的传统的合法化策略(包括“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和“情感诉求”)。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作为更具体的方式来辅助和提升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其中“道德评价”、“授权”和“情感诉求”成为贯穿演说始终的主要话语合法化策略。本文是针对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进行的一次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本文剖析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并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联系起来,还扩展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van Leeuwen(2007;2008)的分析框架,增添了属于“授权”类别的“机构权威”和“宗教权威”子类别、属于“神话虚构”3类别的“叙事故事”子类别和独立的“情感诉求”类别。另外,本文以语类分析视角为主导视角,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分析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弥补了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的不足。
姚田甜[5](2021)在《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人类与狮子:冲突、保护与共存》(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是指出现在英语名词后的修饰成分,主要包括介词词组、非限定分句、关系分句以及针对某些前置修饰语的后续补足成分等。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形式多样、功能繁复,且所构成的句子结构较长,容易形成翻译难点。很多学者对名词后置修饰语的分类、特征与翻译方法都有很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给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提供了充分的学术养分。本文关注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的翻译,选择的翻译文本是科普类文本Humans and Lions:Conflict,Conservation and Coexistence(《人类与狮子:冲突、保护与共存》),选取章节为第六章。经过分类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中名词后置修饰语的翻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名词后介词短语结构多样,包括名词后介词短语并列结构、嵌套结构多;名词后多种成分与非谓语动词连用,体现为介词短语和名词性从句分别与非谓语动词连用;名词后定语从句复杂难译,即名词后复合型定语从句中多重从句叠加、名词后分离型定语从句中先行词与从句分隔。针对上述翻译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针对并列介词的调序法与针对嵌套介词的增译法可以解决名词后介词短语结构多样的翻译问题;其次,针对介词短语与非谓语动词连用,本文采用词性转换法,针对关系从句和非谓语动词连用,可以运用结构改译法,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名词后多种成分与非谓语动词连用的问题;最后,针对名词后定语从句复杂难译的翻译问题,本文采用针对复合型定语从句的拆分法与针对分离性定语从句的重组法去解决。希望本研究能在其他翻译者翻译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霍宏[6](2021)在《错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的能力分为听、说、读、写这四个部分,写即写作,通过文字来表明我们的想法,传达明确的信息。在高中阶段,英语写作课时少,形式稍显单一,这导致高中英语写作成为高中生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不知从何下笔,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例如词汇错误、句法错误、语法错误及语篇错误等等,并且长期受到母语学习的影响,对如何写作出地道的英语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用汉语思维表达往往词不达意,贻笑大方。因此写作成为英语日常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Corder(1967)的错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ysis,简称EA)在上世纪70年代流传广泛,被当作外语学习的重要方法论。错误分析理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学习者出现的错误来反映外语语言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内在法则,本文通过将错误分析理论的运用在高中写作教学中,以此来探讨基于错误分析理论的写作教学是否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英语写作是一个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项目,对英语学习中的基础知识涵盖面甚广,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本文研究问题如下:一、学生犯了多少种错误?二、哪些因素导致了错误?三、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教师和学生能得到什么启示?本研究在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下,以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一班二班为研究对象,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参照班,通过学生前测试卷分析以及问卷、访谈等手段探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对英语写作提出新的写作教学与指导方案,最后通过后测来检验这段时间在错误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是否有效。
刘思捷[7](2021)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文中指出动词“有”是汉语里的一个高频词,能构成多样化的“有”字句,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主谓句的下位类型常见的有述宾谓语句、连谓句、兼语句等。语义上,“有”可表达存在、领有、程度、总括、列举等。此外,“有”还具有突出信息、交代事物、展示环境以及表示存在和位置的语用表达功能。由于“有”能构成多样化的结构,且表义丰富、用法多样,学习者往往难以把握结构的形义对应关系,交际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产生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结构、语义和用法偏误。我们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检索出“有”的误用偏误语料259条、缺漏偏误语料143条、冗余偏误语料300条,为把讨论限制到一个可行的研究范围之内,我们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有”的冗余偏误情形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对动词“有”的冗余偏误情形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析出不同的偏误类型,找出偏误成因,提出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以期为动词冗余偏误分析提供一个研究个案。本文首先对动词“有”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进行系统梳理,为动词“有”的冗余偏误分析提供规则支撑;其次将“有”的冗余偏误语料从句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句法偏误包括“有”在谓语位置上的和在其他句法位置上的偏误,语义偏误分为发生或出现义偏误、存在义偏误、领有义偏误、不定指义偏误、程度义偏误和包括、列举义偏误,语用偏误分表叙述和表判释的两种;在此基础上就“有”的典型冗余偏误类别的成因进行描述,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刘玉环[8](2021)在《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Chapter 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教育类研究报告—《教育公平监测报告》(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作为翻译材料。通过分析,该文本行文严谨、语言风格正式,因此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选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首先,针对频繁出现的抽象名词,采用了词性转换,增译,抽象名词具体化等三种主要方法;其次,针对大量出现的三种复合句,提出了重组、切分、合译等解决方案;最后对语篇衔接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究。总之,本报告的基本翻译原则就是在力求准确忠实的传递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量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希望本文针对信息文本的翻译方法可以给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借鉴,同时为国内相关教育公平政策的建立提供参考。
李雪[9](2020)在《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语步的词块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块(formulaic sequences)在语言中普遍存在,承载着意义表达的主要功能,是话语社团(discourse community)成员在学术交流中重要的话语特征之一,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语料库语言研究方法的兴起,词块研究在语言学界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局面。基于目前词块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结合自上而下的语类分析方法与自下而上的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方法,探析不同学科作者在期刊论文引言语步高频词块的使用特征。本文将从频数分布、形式结构、语篇功能、意义单位等几个方面,依次分析毗邻式词块(n-grams)与非毗邻式词块(phrase frames)在学术英语语篇中的学科特质与语类特质。毗邻式词块与非毗邻式词块在学术语篇中大量出现,这两种词块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其中,毗邻式词块研究重在讨论固化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毗邻式词块的结构、功能与意义单位,探讨词块各个层面(词汇与词汇、词汇与语法、形式与意义)的共选关系以及学科与语类对词块使用的制约关系。而非毗邻式词块重在关注词块的变异性及词汇变体的语义聚合关系。通过非毗邻式词块的分布特征,如内部变异性、词汇变体与词块数量的相关性等,映射语篇的程式化程度、词块与词汇变体的组合与聚合关系,以及非毗邻式词块使用的学科特质与语类特质。本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自建专题语料库,语料来自四个学科(语言学、市场营销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学,分别代表软性纯科学、软性应用科学、硬性纯科学、硬性应用科学学科)的383篇国际期刊英文论文引言部分。其次,本文依据“创立研究空间”语步模式,人工标注“语步—语阶”单位。为保证标注的信度,本文采取双人标注,并为此开展Kappa检验与百分比一致性计算。接着,根据语料库数据驱动的方法,通过自动提取与人工筛选,确定各学科的高频词块。为了确保本文“语步—语阶”框架开展词块研究的可行性,本文开展了对应分析,探讨了语步—语阶概念框架与人工标注的可行性。在确保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四个学科期刊论文引言部分的语步—语阶序列与呈现重点(即必要语步与可选语步)。在语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次分析了毗邻式词块与非毗邻式词块在引言部分的整体分布特征、以及学科差异性特征。接着,统计共用词块的使用特征,主要包其括频数分布与意义单位分析。最后,结合语步分析,从两种词块的形式结构、语篇功能,描述两种词块的学科化倾向与语步特质性,并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还设计了学术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以期验证、探索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研究的语类分析部分,本文发现,各学科期刊论文引言有不同的语步—语阶序列与呈现重点。同时,不同学科之间又出现重合的特征,这些特征反应了各学科“软—硬”、“纯科学—应用科学”的学科属性。这些数据可大体反映出学科作者对于使用何种修辞策略、以及传播何种信息的侧重,体现出学科话语社团对学术社团成员的制约。同时,结合这两种学科属性可以阐释学科文化是如何影响着语类结构的构建、以及相应的语言形式的选择。毗邻式词块分析结果表明,引言部分的毗邻式词块分布具有明显的次语类特征。通过分析共用毗邻式词块的频数分布与意义单位,本文发现,部分共用毗邻式词块存在搭配、语义倾向与语义韵的差异。从语义韵的层面,相比一般态度意义,微观的具体态度意义更能区分学科差异。通过统计并分析引言语步的毗邻式词块分布,本文发现,这些分布主要是“纯科学—应用科学”的学科属性差异,而且主要体现在“介绍本研究”语步。非毗邻式词块研究结果表明,学科间存在内部变异性的差异。非毗邻式词块的频数与词汇变体之间呈现出中等程度相关(0.4—0.6)到强相关(0.6—0.8)。非毗邻式词块存在少量学科共用词块,其词汇变体的语义聚合可明显反应出学科差异。统计引言语步的非毗邻式词块分布,本文发现,这些分布同样存在“纯科学—应用科学”的学科属性差异,差异主要集中在“确立研究领域”语步与“介绍本研究”语步。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与学术英语教学实践接口的探索等方面,以期为语类研究、特别是语类视角下的学术英语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张天舒[10](2021)在《英文社科文献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 ——以《中国与二战后的世界秩序》英汉翻译项目为例》文中指出名词化结构是英语正式文本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使语言简练概括,表述客观科学,增强文本的正式性,但由于英汉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理解和翻译上的困难。社会科学文献属于正式文本,通常逻辑严密,论证严谨,其中会用到大量的名词化结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英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源文本中的名词化结构,结合文献阅读与翻译实践经验,对名词化结构的成因、作用等进行分析,总结社会科学文献中名词化结构的特点,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英文社科文献中的名词化结构具有模糊、抽象、静态的特点。针对模糊性强的名词化结构,采用补充省略的信息这一策略。针对抽象性强的名词化结构,结合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对比,提出改变词性或增词,以及化抽象为形象两种策略。针对静态性强的名词化结构,采用将介词翻译为动词,以及将“施事者”名词翻译为动词两种策略。本研究对名词化结构特点的分类及提出的相应翻译策略将有助于译者在翻译此类结构时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动词have与名词的搭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词have与名词的搭配(论文提纲范文)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概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分析对象 |
1.3.3 研究问题 |
1.3.4 总体框架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
2.2.1 语类分析 |
2.2.2 元话语分析 |
2.2.3 语言特征分析 |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实践应用 |
2.3.3 拓展完善 |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
2.5 小结 |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
3.2.1 词性赋码 |
3.2.2 短语识别 |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
5.7 小结 |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
6.2.1 引言功能特性 |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4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英语轻动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轻动词的类属问题 |
(一)完全动词与轻动词的区别 |
(二)轻动词与助动词的区别 |
(三)可作情态动词解读的轻动词短语 |
二、轻动词的语义含量 |
三、轻动词短语的语法环境 |
(一)轻动词短语的时态与体 |
(二)轻动词短语的态 |
四、轻动词短语的结构 |
(一)轻动词短语+介词短语 |
(二)加入修饰语的轻动词短语 |
五、结语 |
(3)基于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view of Collocation |
2.1.1 Studies o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llocation |
2.1.2 Empirical Studies on Collocation |
2.2 Review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
2.2.1 Definition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and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Classification |
2.2.2 Empirical Studies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Abroad |
2.2.3 Empirical Studies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at Home |
2.3 Summary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Transfer |
3.2 Conceptual Transfer Hypothesis |
4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Corpus Description |
4.3 Research Instruments |
4.3.1 Instruments for Judging Verb-Noun Collocation |
4.3.2 Instrument for Tagging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
4.3.3 Instrument for Retrieving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
4.4 Research Procedure |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Frequency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
5.2 Types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
5.2.1 Errors of Verbs |
5.2.2 Errors of Nouns |
5.2.3 Errors of Usage1 |
5.2.4 Errors of Usage2 |
5.2.5 Errors of Verb Prepositions |
5.2.6 Errors of Noun Prepositions |
5.2.7 Errors of Determiners |
5.2.8 Errors of Numbers |
5.2.9 Errors of Structure |
5.3 Causes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Transfer |
5.3.1 L1-based Concepts |
5.3.2 Shared Concepts |
5.3.3 L2-based Concepts |
5.4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and Causes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6.2.1 Raising the Awareness of Collocation |
6.2.2 Introducing Dictionaries and Corpora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
6.2.3 Increasing Metacognition of English Collocation Production and Use |
6.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Work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and Causes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s |
Appendix B Judging of Verb-Noun Collocation Error Examples in Chapter Five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Acknowledgements |
(4)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1 国情咨文演说与媒体议程 |
2.1.1.2 国情咨文演说与公众议程 |
2.1.1.3 国情咨文演说与国会议程 |
2.1.1.4 国情咨文演说与语言修辞 |
2.1.1.5 国情咨文演说与其他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的文献综述 |
2.2.1 合法化的内涵 |
2.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概述 |
2.2.3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的具体应用 |
2.2.3.1 政治话语 |
2.2.3.2 媒体话语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的理论脉络 |
3.1 语类分析的理论脉络 |
3.1.1 “语类”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
3.1.2 “语类”概念的界定 |
3.1.3 语类分析的三大学派 |
3.1.3.1 专门用途英语学派 |
3.1.3.2 北美新修辞学派 |
3.1.3.3 澳大利亚悉尼学派 |
3.1.4 语类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4.1 语类与语境 |
3.1.4.2 语域与语言元功能 |
3.1.4.3 语域的三个语境变量 |
3.2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4.2 语料库研究方法 |
4.2.1 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 |
4.2.2 语料库多功能分析软件的选取 |
4.3 专用语料库的建立 |
4.3.1 语料文本规模的标准 |
4.3.2 语料的基本介绍 |
4.3.3 语料来源的时限范围 |
4.3.4 语料文本的清理 |
4.3.5 专用语料文本的基本信息 |
4.4 语料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
4.5 语料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优先事项 |
5.1 主题词的意义和提取方法 |
5.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主题词分析 |
5.3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延续性 |
5.3.1 国土安全 |
5.3.1.1 乔治·布什政府 |
5.3.1.2 克林顿政府 |
5.3.1.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3.1.4 奥巴马政府 |
5.3.1.5 特朗普政府 |
5.3.2 经济发展 |
5.3.2.1 乔治·布什政府 |
5.3.2.2 克林顿政府 |
5.3.2.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3.2.4 奥巴马政府 |
5.3.2.5 特朗普政府 |
5.4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时代性 |
5.4.1 乔治·布什政府 |
5.4.1.1 推行自由价值观 |
5.4.1.2 打击毒品犯罪 |
5.4.2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4.3 奥巴马政府 |
5.4.4 特朗普政府 |
5.4.4.1 打击毒品犯罪 |
5.4.4.2 推行移民新政 |
5.4.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4.4.4 提高妇女地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
6.1 语篇的对话性特征 |
6.2 评价理论的适用性 |
6.3 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 |
6.3.1 自言 |
6.3.2 借言 |
6.3.2.1 对话性压缩 |
6.3.2.2 对话性扩展 |
6.4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
6.4.1 语料的标注 |
6.4.2 国情咨文演说的介入资源 |
6.4.3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特征 |
6.4.3.1 二个对话模式: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 |
6.4.3.2 二个主要介入方式: 否认和接纳 |
6.4.3.3 三个核心话题: 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 |
6.4.3.4 二个关键因素: 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
7.1 语类结构的表现形式 |
7.2 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模式 |
7.3 国情咨文演说的分析单位 |
7.4 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
7.4.1 开始部分 |
7.4.2 主体部分 |
7.4.3 结束部分 |
7.5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特征 |
7.5.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突出特征 |
7.5.2 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混合型语类的特征 |
7.5.3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原型公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 |
8.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 |
8.1.1 优先事项的合法化功能: 意识形态本质 |
8.1.2 介入方式的合法化功能: 理想受众的构建 |
8.1.3 语类结构的合法化功能: 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情感诉求 |
8.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三大合法化策略: 道德评价、授权、情感诉求 |
8.2.1 道德评价 |
8.2.2 授权 |
8.2.3 情感诉求 |
8.3 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仪式化机构话语的特征 |
8.4 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研究发现概述 |
9.2 研究意义 |
9.2.1 理论意义 |
9.2.2 现实意义 |
9.3 研究贡献 |
9.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OUA分析语料库的基本信息 |
附录2 主要术语英汉对照表 |
附录3 SOUA分析语料库和语料库子库核心主题词的统计情况 |
附录4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的语言表现形式 |
附录5 总统用于问候的称呼语使用情况(1989年—2020年) |
附录6 “序曲”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
附录7 主体部分的构成情况 |
附录8 “宣言”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
附录9 众议院长廊嘉宾的背景信息 |
(5)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人类与狮子:冲突、保护与共存》(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名词后置修饰语相关理论界说 |
(一)名词后置修饰语的分类与特征 |
(二)名词后置修饰语相关翻译概论 |
三、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
(一)任务介绍 |
(二)任务过程 |
四、实践中名词后置修饰语的翻译问题 |
(一)名词后介词短语结构复杂 |
1.名词后介词短语并列结构多 |
2.名词后介词短语嵌套结构多 |
(二)名词后多种成分与非谓语动词连用 |
1.名词后介词短语与非谓语动词连用 |
2.名词后关系从句与非谓语动词连用 |
(三)名词后定语从句复杂难译 |
1.名词后复合型定语从句中多重从句叠加 |
2.名词后分离型定语从句中先行词与从句分隔 |
五、解决名词后置修饰语翻译问题的具体方案 |
(一)名词后介词短语结构复杂的解决办法 |
1.针对并列介词的调序法 |
2.针对嵌套介词的增译法 |
(二)名词后多种成分与非谓语动词连用的解决办法 |
1.针对介词短语与非谓语动词连用的词性转换法 |
2.针对关系从句与非谓语动词连用的结构改译法 |
(三)名词后定语从句复杂难译的解决办法 |
1.针对复合型定语从句的拆分法 |
2.针对分离性定语从句的重组法 |
六、翻译实践总结 |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启示 |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原文 |
附录 B 译文 |
附录 C 术语表 |
致谢 |
(6)错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分析 |
2.1.1 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分析 |
2.1.2 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分析 |
2.2 国内外错误分析理论研究分析 |
2.2.1 国内错误分析理论研究分析 |
2.2.2 国外错误分析理论研究分析 |
2.3 国内外错误分析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2.3.1 国内错误分析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2.3.2 国外错误分析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2.4 国内外中介语理论研究分析 |
2.4.1 国内中介语理论研究分析 |
2.4.2 国外中介语理论研究分析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错误分析理论 |
3.1.1 错误的概念及其分类 |
3.1.2 错误分析理论的概念 |
3.1.3 错误分析理论的研究内容 |
3.1.4 错误分析的过程 |
3.1.5 错误分析的意义 |
3.2 中介语理论 |
3.2.1 中介语理论的概念 |
3.2.2 中介语的特征 |
3.2.3 中介语理论的建构手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4.3.1 问卷调查 |
4.3.2 教师访谈 |
4.3.3 前后测试卷 |
4.4 研究步骤 |
4.4.1 问卷调查 |
4.4.2 教师访谈 |
4.4.3 教学阶段实施——基于错误分析理论的综合训练法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1 问卷环节设计 |
5.1.2 问卷结果及分析 |
5.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5.2.1 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写作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及遇到的问题 |
5.3 高中生写作测试卷错误统计与分析 |
5.3.1 实验前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2 实验后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3 实验班前后测数据分析对比 |
5.4 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产生的外因与内因 |
5.4.1 产生的外因 |
5.4.2 产生的内因 |
5.5 对错误的纠正策略 |
5.5.1 教师主动策略 |
5.5.2 学生主动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输入和英语思维习惯培养 |
6.2.2 提高学生对英语法差异的敏感性 |
6.2.3 加强语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
6.3 本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前测试卷 |
附录三 后测试卷 |
附录四 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的本体研究现状 |
1.2.1.1 “有”的句法研究 |
1.2.1.2 “有”的语义研究 |
1.2.1.3 “有”的语用研究 |
1.2.2 “有”的习得教学研究现状 |
1.2.2.1 “有”的用法偏误分析 |
1.2.2.2 “有”的跨语言对比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动词“有”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则描述 |
2.1 “有”的句法分布 |
2.1.1 “有”字短语作谓语 |
2.1.1.1 构成动宾短语作谓语 |
2.1.1.2 构成连谓短语作谓语 |
2.1.1.3 构成兼语短语作谓语 |
2.1.2 “有”字短语作其他句法成分 |
2.1.2.1 “有”字短语作定语 |
2.1.2.2 “有”字短语作状语 |
2.1.2.3 “有”字短语作补语 |
2.1.2.4 “有”字短语作主语或宾语 |
2.2 “有”的语义分类 |
2.2.1 表存在 |
2.2.2 表领有 |
2.2.3 表程度 |
2.2.4 表发生或出现 |
2.2.5 表包括、列举 |
2.2.6 表不定指 |
2.3 “有”的语用功能 |
2.3.1 表叙述 |
2.3.2 表描述 |
2.3.3 表判释 |
2.3.4 表评议 |
第三章 动词“有”的冗余偏误分析 |
3.1 “有”的冗余偏误语料统计与选取 |
3.2 偏误类型分析 |
3.2.1 句法偏误 |
3.2.1.1 “有”在谓语位置上的冗余 |
3.2.1.2 “有”在其他句法位置上的冗余 |
3.2.1.3 其他偏误 |
3.2.2 语义偏误 |
3.2.2.1 发生或出现义偏误 |
3.2.2.2 存在义偏误 |
3.2.2.3 领有义偏误 |
3.2.2.4 不定指义偏误 |
3.2.2.5 程度义偏误 |
3.2.2.6 包括、列举义偏误 |
3.2.3 语用偏误 |
3.2.3.1 表叙述 |
3.2.3.2 表判释 |
第四章 动词“有”冗余偏误的成因及教学对策 |
4.1 偏误成因 |
4.1.1 多样化结构误用 |
4.1.2 意义类别界限不清 |
4.1.2.1 “有”的发生、出现义重复 |
4.1.2.2 “有”的存在义重复 |
4.1.2.3 “有”的领有义重复 |
4.1.2.4 “有”的不定指义重复 |
4.1.2.5 “有”的程度义重复 |
4.1.2.6 “有”的包括、列举义重复 |
4.1.3 习惯搭配的影响 |
4.1.3.1 “X+有”结构习惯搭配的影响 |
4.1.3.2 “有+X”结构习惯搭配的影响 |
4.1.4 语际干扰 |
4.2 应对策略 |
4.2.1 教学策略 |
4.2.1.1 重视对比教学,避免语内、语际干扰 |
4.2.1.2 强化情境教学 |
4.2.1.3 注重梯级教学 |
4.2.2 学习策略 |
结语 |
附录:动词“有”的冗余偏误语料统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Chapter 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
二、国内外翻译实践成果综述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的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描述 |
一、术语表的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目标文本审校 |
二、目标文本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抽象名词的翻译 |
一、词性转换 |
二、增译 |
三、抽象名词具体化 |
第二节 复合句的翻译 |
一、重组 |
二、切分 |
三、合译 |
第三节 语篇衔接语的翻译 |
一、语境分析 |
二、还原代词 |
三、词汇复 |
四、搭配取词 |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目标文本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9)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语步的词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术语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词块的计量文献分析 |
2.1.1 计量文献研究设计 |
2.1.2 计量文献研究发现 |
2.2 词块的提取标准 |
2.2.1 毗邻式词块的提取标准 |
2.2.2 非毗邻式词块的提取标准 |
2.3 词块的分析框架 |
2.3.1 词块的结构形式分析框架 |
2.3.2 词块的语篇功能分析框架 |
2.3.3 词块的意义分析框架 |
2.4 学科差异与词块研究 |
2.4.1 学科差异与学科分类 |
2.4.2 学科差异与词块研究 |
2.4.3 核心词块与典型词块 |
2.5 期刊论文语类与词块研究 |
2.5.1 期刊论文语类与语步分析 |
2.5.2 期刊论文语类与词块研究 |
2.5.3 期刊论文语步与词块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语料 |
3.2 语料标注 |
3.2.1 标注方案 |
3.2.2 标注过程 |
3.2.3 信度报告 |
3.3 词块的识别与提取 |
3.3.1 毗邻式词块的识别与提取 |
3.3.2 非毗邻式词块的识别与提取 |
3.4 词块与语步—语阶的对应分析 |
3.4.1 对应分析方法 |
3.4.2 对应分析报告 |
3.5 词块的分析框架 |
3.5.1 毗邻式词块的分析框架 |
3.5.2 非毗邻式词块的分析框架 |
3.6 词块的研究路径 |
3.6.1 毗邻式词块的研究路径 |
3.6.2 非毗邻式词块的研究路径 |
3.7 本章小结 |
4 期刊论文引言的语步—语阶序列分析 |
4.1 语步的学科差异化分析 |
4.1.1 语步的序列分析 |
4.1.2 语步的循环与套嵌 |
4.2 语阶序列的学科差异化分析 |
4.2.1 语阶的整体分布 |
4.2.2 语阶序列的学科差异化分析 |
4.3 引言语阶的具体分析 |
4.3.1 M1语步微观结构分析 |
4.3.2 M2语步微观结构分析 |
4.3.3 M3语步微观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毗邻式词块研究 |
5.1 毗邻式词块的总体分布情况 |
5.2 毗邻式词块的结构形式 |
5.2.1 整体分布 |
5.2.2 名词类词块 |
5.2.3 介词类词块 |
5.2.4 动词类词块 |
5.2.5 句干类词块 |
5.2.6 连接词词块 |
5.3 毗邻式词块的语篇功能 |
5.3.1 整体分布 |
5.3.2 研究类词块 |
5.3.3 文本类词块 |
5.3.4 立场类词块 |
5.4 共用高频毗邻式词块 |
5.4.1 共用毗邻式词块的总体分布 |
5.4.2 共用毗邻式词块的学科分类研究 |
5.4.3 共用毗邻式词块的个案研究 |
5.5 毗邻式词块在各语步的使用情况 |
5.5.1 确定研究领域语步 |
5.5.2 确立研究地位语步 |
5.5.3 介绍本研究语步 |
5.6 本章小结 |
6 非毗邻式词块研究 |
6.1 非毗邻式词块的总体分布情况 |
6.1.1 种类与数量的分布 |
6.1.2 内部变异性 |
6.1.3 数量与变异的相关性 |
6.1.4 结构形式的分布 |
6.1.5 语篇功能的分布 |
6.2 共用高频非毗邻式词块 |
6.3 非毗邻词块在各语步的使用情况 |
6.3.1 确定研究领域语步 |
6.3.2 确立研究地位语步 |
6.3.3 介绍本研究语步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词块的学术英语教学辅助工具 |
7.1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
7.2 相关的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介绍 |
7.3 基于词块的教学辅助工具开发 |
7.3.1 设计与开发 |
7.3.2 测试与反馈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发现 |
8.2 研究贡献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语料库入选期刊 |
附录2 期刊论文引言语步序列 |
附录3 期刊论文引言语阶序列 |
附录4 期刊论文引言部分毗邻式词块的结构与功能分布 |
附录5 期刊论文引言语步毗邻式词块的结构与功能分布 |
附录6 期刊论文引言部分非毗邻式词块的功能分布 |
附录7 期刊论文引言语步非毗邻式词块的功能分布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英文社科文献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 ——以《中国与二战后的世界秩序》英汉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项目概况与项目文本特点 |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第二节 项目文本特点 |
第二章 名词化结构的定义与特点 |
第一节 名词化结构的定义 |
第二节 项目源语文本中英文名词化结构的特点 |
一、模糊性强 |
二、抽象性强 |
三、静态性强 |
第三章 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 |
第一节 针对模糊性强的翻译策略 |
一、补充省略的信息 |
第二节 针对抽象性强的翻译策略 |
一、改变词性或增词 |
二、化抽象为形象 |
第三节 针对静态性强的翻译策略 |
一、将介词翻译为动词 |
二、将“施事者”名词还原为动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项目原文及译文(节选) |
四、动词have与名词的搭配(论文参考文献)
-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英语轻动词结构研究[J]. 张丽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10)
- [3]基于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研究[D]. 张雪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D]. 陈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人类与狮子:冲突、保护与共存》(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姚田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错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霍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D]. 刘思捷. 安阳师范学院, 2021(02)
- [8]Monitoring Educational Equity(Chapter 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玉环.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9]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语步的词块特征研究[D]. 李雪. 浙江大学, 2020(08)
- [10]英文社科文献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 ——以《中国与二战后的世界秩序》英汉翻译项目为例[D]. 张天舒.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