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阳儒阴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者,阳儒阴法,探索
阳儒阴法论文文献综述
宋洪兵[1](2019)在《论儒者之“阳儒阴法”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阳儒阴法"之概念,最早由清末民初思想家宋恕提出。当时,这个概念并非指向一种后世理解的作为政治实践的历史现象,而是专门意指吸收、主张法家观念的那些儒者。作为一种思想现象之"阳儒阴法",主要立足于儒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从原儒或纯儒的角度认定西汉以降的儒者表面上是儒者,然而实际上却背离了孔子的主张,转而"认贼作子",提倡先秦法家的观念。问题在于,宋恕批判的"阳儒阴法"到底基于怎样的逻辑,以及他所批判的"阳儒阴法"是否真正成立?哪些儒者可以判为"阳儒阴法"?这些问题可能都需要做进一步的追问与探索。(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何丹[2](2016)在《汉代以前帝王治国思想分析——由君人南面到阳儒阴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时期的君人南面之术强调"清静"和"无为",重视社会的自然发展和君王不做劳民伤财的事,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恢复了春秋战国的战争创伤。而汉武帝以后统治思想变为"阳儒阴法",在外实行儒家思想,在内实行法家思想,使得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高度发达的朝代。两种思想的分析用到现在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建立人治与法治社会法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10期)
王晓波[3](2015)在《“阳儒阴法”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大概从太史公开始,至少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文化的主流就是儒家。这是个天大的误会。儒家主张封建,秦汉以后有没有封建?儒家主张井田制,秦汉以后有没有井田制?都没有。萧公权就认为,儒家讲仁义道德,法家讲制度,秦汉以后整体上都是法(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5-11-30)
郝虹[4](2011)在《从“阳儒阴法”到“礼法之治”的中间环节: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汉代"阳儒阴法"到魏晋"礼法之治",有两个变化:其一,"法"之地位的提高。从问题的提出到外化为政治实践,再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认可,其中间环节正是汉末社会批判思潮。其二,"礼"之地位的突显。即在"儒"对"法"、"名"思想的涵摄中,礼因兼具"儒"的教化性、"法"的规范性和"名"的可检验性,因此成为融汇儒、法、名叁家的思想资源,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也正是这一融汇过程的中间环节。(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王泽民[5](2008)在《汉代“阳儒阴法”治国策略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是中华文明的真正成型期,无论是疆土的规模,还是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都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期。除此之外,在政治制度、治国理念与策略等方面,汉代也形成了封建王朝的基本模型,这些模型不仅为当世所信守,而且也成为后世历代王朝的范式,规定和塑造着历代王朝的政治(本文来源于《甘肃日报》期刊2008-04-23)
阳儒阴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战国时期的君人南面之术强调"清静"和"无为",重视社会的自然发展和君王不做劳民伤财的事,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恢复了春秋战国的战争创伤。而汉武帝以后统治思想变为"阳儒阴法",在外实行儒家思想,在内实行法家思想,使得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高度发达的朝代。两种思想的分析用到现在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建立人治与法治社会法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阳儒阴法论文参考文献
[1].宋洪兵.论儒者之“阳儒阴法”现象[J].邯郸学院学报.2019
[2].何丹.汉代以前帝王治国思想分析——由君人南面到阳儒阴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王晓波.“阳儒阴法”是中国文化的主流[N].光明日报.2015
[4].郝虹.从“阳儒阴法”到“礼法之治”的中间环节:汉末社会批判思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王泽民.汉代“阳儒阴法”治国策略的形成[N].甘肃日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