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黑痣菌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叶生真菌,黑痣菌属,形态学特征,鉴定
黑痣菌属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玲,鲁海菊,张陶,罗赫荣,张中义[1](2014)在《中国黑痣菌属(Phyllachora)的3个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中国黑痣菌属3个新记录种,即竹黑痣菌(Phyllachora bambusina)、方竹黑痣菌(P.chimonobambusae)、印支黑痣菌(P.tonkinensis),其寄主分别是箣竹(Bambusa sp.)、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大箭竹(Sinarundinaria chungii)和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对这3个种进行了描述和图解。研究标本保藏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和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武静雯,李成云,张陶,张丽英,张中义[2](2013)在《黑痣菌属一新种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采自云南昆明黑痣菌属一新种大节竹黑痣菌(Phyllachora indosasae),寄生于禾本科毛竹族(Phyl-lostachydeae,Graminae)大节竹属植物七彩虹竹(Indosasa hispida McClure cv.‘Rainbow’)上,对其进行了拉丁文描述、形态描述、图和讨论。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兰建强,鲁海菊,吴佳,李晓玲,张陶[3](2012)在《我国黑痣菌属Phyllachora叁个新记录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我国黑痣菌属3个新记录种,它们是酸模芒黑痣菌Phyllachora centothecae,库尔格黑痣菌P. coorgiana和马唐生黑痣菌 P. digitariicola,其寄主分别是酸模芒,薏苡和马唐,采自江西、安徽、海南、陕西和云南省。对这3个种进行了描述和图解。研究标本保藏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和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吴佳,兰建强,鲁海菊,弓立伟,张陶[4](2012)在《黑痣菌属Phyllachora叁个中国新记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我国黑痣菌属3个新记录。它们是野黍黑痣菌哥伦比亚变种Phyllachora eriochloae var. colombiensis,野黍黑痣菌原变种 Phyllachora eriochloae var. eriochloae 和禾黑痣菌狗牙根生变种 Phyllachora graminis var. cynodonticola,其寄主分别是云南省的禾本科植物、画眉草属植物和狗牙根。对这些分类单元进行了描述与图解。所有研究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滕学琼,李成云,李晓玲,张陶,张中义[5](2011)在《黑痣菌属Phyllachora叁个中国新记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中国黑痣菌属3个新记录种,即小黑痣菌Phyllachora minutissima、宽椭圆黑痣菌Phyllachora platy elliptica和相邻黑痣菌Phyllachora contigua,寄主分别是白草,苞子草和崖豆藤,对其进行了描述;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 YAU)。(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李晓玲,张陶,张中义,杨化七,滕学琼[6](2011)在《我国黑痣菌属叁个新记录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中国新记载的黑痣菌属的樟黑痣菌Phyllachora cinnamomi,牡竹黑痣菌P.dendrocalami和莎草黑痣菌P.cyperina,文中提供描述和附图。提供了我国黑痣菌在樟科、禾本科牡竹族和莎草科植物上已知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滕学琼,李成云,何慕涵,张陶,杨根华[7](2010)在《我国黑痣菌属Phyllachora 4个新记录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hyllachora keralensis Hosag.,Manian & Vasuki,J.Econ.Bot.12:422,1989.Fig.1 Leaf spots amphigenous,dark,blackened regions epiphyllous or on both sides of the leaves,sparse or(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和春英,马艳,罗琼,张中义[8](2009)在《我国黑痣菌属多样性研究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我国黑痣菌属中的4个新记录种,它们是:雀麦黑痣菌罗依变种,相邻黑痣菌,莎草黑痣菌,大子座黑痣菌。每种病害按病名、学名、异名、症状、病原菌、寄主与分布、标本号、世界分布等进行描述。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以供植保、植检和园林部门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8-07)
崔静秋[9](2009)在《炭疽菌属与黑痣菌属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炭疽菌属是一重要的植物病害真菌属,可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在农业生产上造成重大危害。黑痣菌属真菌引起的黑痣病也是一种常见病害,在刚竹属植物上普遍发生,还是许多牧草的病原菌。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炭疽病和黑痣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为《中国真菌志·炭疽菌属》、《中国真菌志·黑痣菌属》的撰写做基础工作。鉴定炭疽病标本200余份,共鉴定出炭疽菌属的5个种,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高粱炭疽菌C.subineolum,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黑线炭疽菌C.dematium,球炭疽菌C.coccodes。对27株炭疽菌菌株进行ITS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形态学鉴定与ITS序列分析两种方法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形态学鉴定结果与分子结果相同。利用特异引物CaInt2/ITS4对分离自葡萄和枸杞上的炭疽菌进行PCR扩增,显示引起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引起枸杞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尖孢炭疽菌(C.acutatum)为我国葡萄和枸杞炭疽病的新病原。鉴定黑痣菌标本100余份,鉴定出黑痣菌属3个种,禾草黑痣菌Phyllachoragraminis,虎尾草黑痣菌P.chloris-virgatae,禾草黑痣菌椭圆孢变种P.graminis var.ellipticta。对7个寄主上的黑痣菌的LSU片段进行克隆测序,通过比对分析设计出一个特异引物Phyl(5'-CRGCGCAAGTCTGGTCAMAGG-3')。利用特异引物ITS1/Phy1对24份标本上的黑痣菌进行PCR扩增、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该引物对于禾本科禾亚科植物上的黑痣菌效果较好,为该类群真菌的系统演化分析建立了一套快速简易的方法。通过对得到的ITS序列比对分析后发现,形态学鉴定与ITS序列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鲁海菊,张陶,孙广宇,陈海如,张中义[10](2009)在《黑痣菌属3个新记录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hyllachora luteomaculata (Schwein.) Orton, J. Dept.Agric. Porto Rico 2: 152, 1918.Fig. 1≡ Sphaeria luteomaculata Schwein., Transactionsof the Amer. Phil. Soc.,(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黑痣菌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采自云南昆明黑痣菌属一新种大节竹黑痣菌(Phyllachora indosasae),寄生于禾本科毛竹族(Phyl-lostachydeae,Graminae)大节竹属植物七彩虹竹(Indosasa hispida McClure cv.‘Rainbow’)上,对其进行了拉丁文描述、形态描述、图和讨论。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痣菌属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玲,鲁海菊,张陶,罗赫荣,张中义.中国黑痣菌属(Phyllachora)的3个新记录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
[2].武静雯,李成云,张陶,张丽英,张中义.黑痣菌属一新种记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
[3].兰建强,鲁海菊,吴佳,李晓玲,张陶.我国黑痣菌属Phyllachora叁个新记录种(英文)[J].菌物学报.2012
[4].吴佳,兰建强,鲁海菊,弓立伟,张陶.黑痣菌属Phyllachora叁个中国新记录(英文)[J].菌物学报.2012
[5].滕学琼,李成云,李晓玲,张陶,张中义.黑痣菌属Phyllachora叁个中国新记录(英文)[J].菌物学报.2011
[6].李晓玲,张陶,张中义,杨化七,滕学琼.我国黑痣菌属叁个新记录种(英文)[J].菌物学报.2011
[7].滕学琼,李成云,何慕涵,张陶,杨根华.我国黑痣菌属Phyllachora4个新记录种(英文)[J].菌物学报.2010
[8].和春英,马艳,罗琼,张中义.我国黑痣菌属多样性研究Ⅱ[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9].崔静秋.炭疽菌属与黑痣菌属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0].鲁海菊,张陶,孙广宇,陈海如,张中义.黑痣菌属3个新记录种(英文)[J].菌物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