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瞬态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调节阀,温度场,瞬态热应力,热冲击
瞬态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龚胜泉,刘春玲,张含,李连翠,王周杰[1](2019)在《高加疏水调节阀瞬态热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由高温介质引起的热冲击对高加疏水调节阀温度分布及强度的影响,基于传热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调节阀进行了0~7 200 s内瞬态及稳态的仿真模拟,得到了温度场及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介质流入阀内,温度场及应力场需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平衡;瞬态初期,由于热冲击作用,调节阀局部应力瞬时偏高,瞬态后期,热冲击作用减小,由介质压力引起的应力降低且趋于稳定,热冲击的影响不可忽略;瞬态计算结果与稳态计算结果相一致,为高温高压阀门的设计及仿真模拟提供了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9期)
王建华,范佩佩,石峰,种道彤[2](2019)在《给水旁路调节下高压加热器的瞬态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灵活运行下的设备安全性是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过程的重要问题,高压加热器作为大型高温承压换热设备,在机组灵活性调节中承担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安全性问题。针对某66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1号高压加热器,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给水旁路调节过程下的瞬态温度场、热应力场、机械应力场、耦合应力场分布,并针对水室出口、蒸汽入口、管板上下侧4个关键区域进行应力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耦合应力的波动幅度均随着给水旁路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热应力最大部位为蒸汽入口管处,机械应力和耦合应力最大部位分别对应管板下侧、管板上侧;管板上侧区域为高压加热器最危险部位,需重点关注和提前检修。(本文来源于《发电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张俊红,王静超,徐天舒,李伟东,林杰威[3](2019)在《考虑进气效应和非线性接触的活塞瞬态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经验公式计算活塞顶面传热边界不准确和热应力计算中引入位移约束产生人为应力集中的问题,采用燃烧模拟和有限元方法构建非线性接触对,研究活塞瞬态应力。首先,燃烧模拟仿真得到活塞顶面传热边界条件,并实现向有限元模型的瞬态映射;然后,用非线性接触模拟热和力在构件间的传递,对比有、无进气冷却效应下的活塞瞬态温度场,结合测温试验进行温度场验证,对比有、无非线性接触的活塞热应力场;最后,结合机械负荷,进行在交变热-机械负荷作用下的活塞瞬态应力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燃烧模拟和有限元方法进行活塞瞬态温度场研究,能更准确地反映活塞顶面温度在时间上的波动和空间上的不均匀;非线性接触改善了施加位移约束产生的人为热应力集中问题,对比排气侧,活塞进气侧的热应力高出11.9%;热机耦合应力不是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简单迭加,且热、机械应力有一定程度的相互抵消。(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家斌[4](2019)在《200MW锅炉锅筒的瞬态机械应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200 MW锅炉锅筒进行机械应力分析,计算出锅筒最大应力集中位置,并算出机械应力值,最后对锅筒做出优化设计方案,这涉及到电厂的安全运行,对在役机组的缺陷及其发展进行了正确的评估,对机组安全性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锅炉制造》期刊2019年01期)
貊祖国,姜海波,后雄斌[5](2019)在《不同开挖方式下高地温引水隧洞围岩瞬态温度-应力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地温引水隧洞围岩在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瞬态应力分布特性,以新疆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依托,基于Mohr-Coulomb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全断面开挖方式和分层开挖方式下的高地温引水隧洞围岩瞬态温度-应力耦合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开挖方式下围岩塑性区不同,全断面开挖方式下围岩塑性区范围约为分层开挖条件下的2倍;隧洞开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岩腰拱处压应力逐渐减小,高压应力区自洞壁逐渐向深处移动,围岩压应力最大值位于腰拱0. 4 m深度处;全断面开挖围岩最小主应力比分层开挖小18%。(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2期)
曹鑫,曹健,王艺泽,王源,张兴[6](2018)在《一种改进的基于人体静电冲击模型应力的瞬态功率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人体静电冲击模型(Human Body Model,HBM)应力的瞬态功率模型。利用HSPICE仿真软件,模拟MOS管遭受的HBM应力,得到对应的等效直流电压。HBM电路的预充电电压与MOS管对应的等效直流电压值的散点图表明,两者保持线性关系,并通过拉普拉斯变化得到证明。与现有的瞬态功率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降低了在HBM应力作用下的计算复杂度,可以更加简便地从统计学上预测MOS管栅氧击穿的发生,给HBM冲击作用下MOS管栅氧化层可靠性的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乔雪涛,许华威,于贺春,陈春山,吴隆[7](2018)在《基于ANSYS Workbench的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磨床床身瞬态热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的瞬态热应力和热变形,利用叁维设计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协同仿真的方法,建立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磨床床身模型,对床身施加边界载荷来模拟床身的实际运行环境,从而获得床身的瞬态温度场。在此基础上,对床身施加外部约束载荷,进而获取床身的瞬态热变形、热应力。根据床身热变形及温度场分布情况,提出了降低床身热变形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准,吴晓东,韩国庆,马高强,张路锋[8](2018)在《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效应的体积压裂水平井瞬态压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储层普遍存在应力敏感效应,体积压裂改造区(SRV)和未改造区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复杂地应力导致有效支撑裂缝(主缝)和井筒并不完全垂直。利用摄动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推导考虑改造区影响和储层应力敏感效应的线源函数;采用迭加原理,建立考虑裂缝和井筒呈任意角的体积压裂水平压力计算模型;通过模型退化结果和现有模型计算结果比较,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体积压裂水平井的渗流过程可以分为9个阶段。应力敏感效应对生产后期的影响较大,应力敏感因数越大,压力导数曲线上翘幅度越大;内外区流度比越大,内区半径越小,内区拟径向流持续的时间越短;当裂缝和井筒夹角较小时,随夹角降低,缝间干扰越强,无因次压力越大;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缝间距、缝长、裂缝条数)主要影响改造区的渗流规律。该结果对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规律分析和试井解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郭雪利,李军,柳贡慧,付永强[9](2018)在《页岩气压裂井瞬态温-压耦合对套管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井压裂过程中,压裂液通过大排量方式注入井筒,井底温度会急剧降低,同时高泵压也增加套管受力,加剧套管失效风险。鉴于此,建立了压裂过程中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瞬态温-压耦合模型,着重分析施工排量、注入温度和施工压力对套管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参数会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继而影响井底温度的变化,应该选择合理的流变参数,改善压裂液与井筒之间的对流换热;排量增加会迅速降低井底温度,增大套管应力,且原始储层温度越高,温度降低幅度也越大,套管应力增加越多;套管应力随压裂液注入温度降低而增加;合理的施工压力有助于降低套管应力。因此合理的施工泵排量、压裂液注入温度以及施工压力,能有效减小压裂过程中井底温度差,从而改善套管受力,保证压裂过程中套管的安全。(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8年05期)
江城伟[10](2018)在《低温液化气体储罐温度和热应力瞬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的改革以及低温技术的普及,低温液化气体,特别是液氢(LH2)等能源气体,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温液化气体储罐(简称“低温储罐”)作为低温液化气体的主要储运设备,在能源、化工、石油、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广泛。低温液化气体的充注过程作为低温储罐工业使用中的重要环节,其充注方式直接关系到充注过程的经济性以及低温储罐的安全性两方面问题。不规范的充注操作会导致低温储罐在低温液化气体的充注过程中产生过大的降温速率和过高的温度梯度,从而在储罐内产生极大的热应力,并有可能对储罐结构造成损伤或者破坏。然而目前关于立式低温储罐的充注过程研究很少,且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通过理论方法或者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储罐内温度、压力分布进行研究,而未进一步研究充注过程对储罐罐壁的温度和热应力变化规律的影响。考虑到立式低温储罐体积较大,现场实验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所以本文采用热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低温液化气体的充注质量流量、储罐体积、长径比等不同参数对低温储罐温度和热应力的瞬态特性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建立了能够模拟立式低温储罐充注过程的CFD数值模型,并通过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验证CFD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T3(下封头直边段附近温度监测点)、T9(筒体中心位置温度监测点)、T15(上封头处温度监测点)叁个监测点处的罐壁温度平均相对误差为8.63%,最大相对误差为14.14%,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在CFD模型的基础上,通过ANSYS建立了单向热固耦合数值模型。(2)通过CFD模型研究LH2充注过程中低温储罐的温降特性,发现50 m3低温储罐(储罐直径为3200mm,工作压力为0.7MPa,充注质量流量为8kg·s-1)内部空间平均温度会在充注开始8 s内从常温295K快速降至低温40K。通过沿储罐轴向布置的多个温度监测点,可以发现:储罐罐壁的温降速率沿轴向从下往上逐渐降低。(3)根据所建立的50m3LH2低温储罐(储罐直径为3200mm,工作压力为0.7 MPa)CFD和ANSYS数值模型,研究充注质量流量对储罐罐壁的温降特性和热应力的影响,发现充注质量流量越大,同一位置处的储罐罐壁温降速率越快,低温储罐所受的最大瞬态热应力也越大,热应力随时间的降低速率也越快。在自由约束条件下,当充注质量流量为10kg·s-1时,储罐会在充注刚开始阶段出现热应力峰值,达到243.45 MPa。(4)首次研究探讨了储罐体积、长径比对储罐温降特性和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发现虽然充注参数有所不同,但是储罐沿轴向具有相似的温降特性,并且储罐罐壁相同位置处的温降速率以及罐壁的最大瞬态热应力都与储罐体积、长径比成正比。因此对于大体积或者大长径比的低温储罐,建议降低充注质量流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5-01)
瞬态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灵活运行下的设备安全性是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过程的重要问题,高压加热器作为大型高温承压换热设备,在机组灵活性调节中承担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安全性问题。针对某66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1号高压加热器,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给水旁路调节过程下的瞬态温度场、热应力场、机械应力场、耦合应力场分布,并针对水室出口、蒸汽入口、管板上下侧4个关键区域进行应力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耦合应力的波动幅度均随着给水旁路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热应力最大部位为蒸汽入口管处,机械应力和耦合应力最大部位分别对应管板下侧、管板上侧;管板上侧区域为高压加热器最危险部位,需重点关注和提前检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瞬态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龚胜泉,刘春玲,张含,李连翠,王周杰.高加疏水调节阀瞬态热应力研究[J].流体机械.2019
[2].王建华,范佩佩,石峰,种道彤.给水旁路调节下高压加热器的瞬态应力分析[J].发电技术.2019
[3].张俊红,王静超,徐天舒,李伟东,林杰威.考虑进气效应和非线性接触的活塞瞬态应力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4].徐家斌.200MW锅炉锅筒的瞬态机械应力有限元分析[J].锅炉制造.2019
[5].貊祖国,姜海波,后雄斌.不同开挖方式下高地温引水隧洞围岩瞬态温度-应力耦合分析[J].水力发电.2019
[6].曹鑫,曹健,王艺泽,王源,张兴.一种改进的基于人体静电冲击模型应力的瞬态功率模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乔雪涛,许华威,于贺春,陈春山,吴隆.基于ANSYSWorkbench的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磨床床身瞬态热应力分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8
[8].李准,吴晓东,韩国庆,马高强,张路锋.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效应的体积压裂水平井瞬态压力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
[9].郭雪利,李军,柳贡慧,付永强.页岩气压裂井瞬态温-压耦合对套管应力的影响[J].石油机械.2018
[10].江城伟.低温液化气体储罐温度和热应力瞬态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