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力物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2000
摘要:全面落实党政部门提出的质量改进措施和工程质量控制规范化管理,促进电力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精益管理理论,本文按照要求,该行业的最新政策,提出了电力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促进项目的质量从“广泛发展”到“好”转换和新时期电力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的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
1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关键点及理论分析
1.1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要点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是指电力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记录的全过程。按照电力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和项目主体的质量控制进行标准化管理活动。主要目的是对关键质量点进行详细量化评价,鼓励广泛使用各种精益改进工具,不断提升关键质量指标水平。采用过程方法理解和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过程电力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并有效地控制之间的相关性和相互依存的过程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体系,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性能。过程方法的质量管理元素及其交互如图1所示。每个流程都有特定的监视和测量检查点用于控制。笔者认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参与者质量行为的标准化;二是工程质量实体标准化;三是项目质量评价标准化;四是精益改进的标准化。具体含义如下:
1.1.1参建方质量行为标准化
根据的要求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制定项目质量目标、规范实施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工程质量责任和义务由参与者,如建筑、勘探和设计、施工、监理等项目管理组织,和规范质量行为。
1.1.2工程质量实体标准化
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工程的安全结构,分项工程的主要功能和关键工作流程、统一技术标准、程序和管理要求,提高标准水平,鼓励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开展比较研究中国和外国的标准,开发创新和竞争力的高水平的标准。
1.1.3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化
从法律合规、科学管理、规范备案、技术创新、实体质量、先进指标等方面建立量化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模式、过程和方法,实施工程质量的分级和分级管理,并将分级评价结果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
1.1.4全员精益改善标准化
弘扬工匠精神建设精品工程,积极推进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电力行业十大新技术、“五大新”技术应用。建立精益改进激励机制,倡导全体员工参与,制定并获得专利、工程法、科技进步奖、QC成果奖,不断推动工程质量关键指标的改进,创造优质项目。
2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理论分析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吸收了PDCA循环、项目生命周期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是电力工程建设精益质量管理的体现,更能体现电力工程建设行业的专业特点。其理论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遵从了PDCA循环,其中参建方质量行为标准:化对应P策划环节、工程质量实体标准,化对应D实施环节、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化对应C检查环节、全员精益改善标准,化对应A改进环节,以PDCA循环持续促进质量关键指标水平提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质量控制阶段。因此,有必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明确质量责任的主体,促进整个过程的标准化项目的质量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图3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理论分析模型图
3电力企业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我国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相关工作起步较晚,因此许多质量标准体系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缺乏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于施工进行质量标准化管理以及相关工作的改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我国不同企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制定的标准化体系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不同企业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这对于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健全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3.2工程质量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
我国企业在进行建设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限于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因此许多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将更多的建设精力放在了提高相应的建设效率方面,从而忽视了建立统一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短期来看,这样的管理方式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的建设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之上使企业在电力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不断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必将对于企业实际工程质量以及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也不利于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
3.3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工具
随着现代企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质量标准化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现行的企业建设工作方法,这便要求企业在开展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及物力等现有资源,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信息化系统,从而为各个企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然而我国一些地方企业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信息化建设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4优化质量标准管理和提升质量管理效能的可行性方法
4.1优化政府管理机制
笔者通过日常的观察发现,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参与,使得一些企业在实际的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仅仅做做表面的功夫,而忽视对于实际员工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管理。因此,优化我国企业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之处便在于通过优化政府管理机制来加强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政府的参与程度来不断提升企业建设质量管理的实际效能,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健全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为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从而使企业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从实际行动以及相应法律上不断进行完善。
4.2建立完善的行业指导评审机制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由于我国当前电力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导致一些企业在实际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过多的资源以及生产精力投入工程效率的提升方面,以至于企业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所投入的相关资源少之又少,这也严重限制了我国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进程。因此,企业应当在日常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相应的行业指导评审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行业标准以及分类指导相关标准来指导企业进行更好的质量管理。
4.3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实施机制
PDCA循环方式作为我国企业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中明确规范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建设规模较小,因此在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这对于相应的循环方式也并没有投入过多的资源进行利用,使得我国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进程在一些地区严重的滞后。这便要求我国各大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于国家规定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灵活的应用,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建设需求进行循环周期线的更新,从而确保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大电力企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为企业日常的生产建设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这便要求我国企业通过合理的手段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制度以及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信息化手段并通过与政府进行合作完善行业指导评审机制的建立,综合利用现有的质量标准管理的相关资源使得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学.试析如何以质量标准化管理提升质量监管效能[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8(02):30,41.
[2]王晓璐.产品质量的监管偏倚及归因分析[D].武汉大学,2017.